㈠ 汽車最多有多少缸
現在以內燃機為動力的汽車
缸數主要在3—16缸
排列形式主要是直列L、V型
W型只有大眾有
水平對置只有保時捷和斯巴魯有
轉子發動機只有馬自達有
歷史最高紀錄依次是
直列14缸
水平對置16缸
V型24缸
W型18缸
此外現在還有一些非主流的,以及運用在商用車、重型車、工程機械車、特殊用途跑車、概念車上的一些形式的發動機
比如:U · Square four · VR · X 等
要說起來就多了。。。。。。
主要說說L型、V型、W型和水平對置吧
百分之八十的L型都是4缸的,3缸的只用在奇瑞QQ這種最低端的,L5現在只有volvo在用,L6也基本只有寶馬在用
V型主要以V6和V8為主,V10和V12基本只用在超級跑車領域,V10現在最先進的是大眾,旗下蘭博基尼、奧迪、保時捷都有非常強悍的V10引擎,V12則是超級跑車和最高端轎車的專利,比如enzo,599,murcielago,寶馬760,賓士S600
W型只有大眾有,實際是兩個VR引擎的集合體,其實空間分布並不是W型,而是兩個VR公用同一個曲軸連桿,交錯排列,結構復雜,振動和穩定性都不是很好,同排量的額定功率小於V型,但是最大的好處是體積小,並且為創造更多汽缸的發動機提供了可能性。比如著名的布加迪威龍是W16引擎的,而現在穩定的V型引擎最多隻能達到12缸。
水平對置的話,保時捷一般都是6缸的,斯巴魯是4缸的
曾經大眾給布加迪嘗試過W18引擎,以前克萊斯勒也出現過V16甚至V18引擎。但是到現在確定下來的能夠最穩定的最高的就是W16和V12了
總體上來說,同等容積的汽缸,在不通過提升技術以提高升功率的前提下。扭矩和轉速是相互矛盾的,同體積缸徑越大,則活塞行程會降低,這樣車子的轉速會提升,扭矩會降低,體現出來就是車子的極速增高了,但是加速能力降低了,反之則極速降低,加速能力提升。因為扭矩就是力矩的大小,等於力和力臂的乘積,功率P=F×s/t=F×v,這里的v是線速度,而在引擎里,曲軸的線速度=曲軸的角速度ω×曲軸半徑r,代入上式得:功率P=力F×半徑r×角速度ω ; 而 力F×半徑r=扭矩。得出:功率P=扭矩×角速度ω。
說到這個就要必須要說下汽車的傳動裝置了。。。
舉個例子:8代Civic 1.8的扭矩為173.5Nm/4300rpm,表示引擎在4300轉/分時的輸出扭矩為173.5Nm,那173.5N的力量怎麼能使1噸多的汽車跑起來呢?其實引擎發出的扭矩要經過放大(代價就是同時將轉速降低)這就要靠變速箱、終傳和輪胎了。引擎釋放出的扭力先經過變速箱作可調的扭矩放大(或在超比擋時縮小)再傳到終傳(尾牙)里作進一步的放大(同時轉速進一步降低),最後通過輪胎將驅動力釋放出來。如某車的1擋齒比(齒輪的齒數比,本質就是齒輪的半徑比)是3,尾牙為4,輪胎半徑為0.3米,原扭矩是200Nm的話,最後在輪軸的扭力就變成200×3×4=2400Nm(設傳動效率為100%)在除以輪胎半徑0.3米後,輪胎與地面摩擦的部分就有2400Nm/0.3m=8000N的驅動力,這就足以驅動汽車了。
若論及機械效率,每經過一個齒輪傳輸,都會產生一次動力損耗,手動變速箱的機械效率約在95%左右,自排變速箱較慘,約剩88%左右,而傳動軸的萬向節效率約為98%。整體而言,汽車的驅動力可由下列公式計算:
扭矩×變速箱齒比×最終齒輪比×機械效率
㈡ 一般汽車有幾缸
以四缸居多 還有六缸 八缸 十二缸
㈢ 汽車中所說的幾個缸,指的是什麼啊
汽缸,發動機內的圓筒形空室,裡面有一個由工作流體的壓力或膨脹力推動的活塞,某些特殊型發動機內的類似的、但非圓筒形的部分。
汽車發動機常用缸數有3、4、5、6、8、10、12缸。排量1升以下的發動機常用3缸(如夏利7100、鈴木奧拓),1~2.5升一般為4缸發動機,3升左右的發動機一般為6缸,4升左右為8缸,5.5升以上用12缸發動機。
按照發動機的排列方式,又可分為W型12缸發動機(如大眾輝騰W12、奧迪A8W12)、V型12缸發動機(如賓士S600、寶馬760)、W型8缸發動機(如帕薩特W8)、V型8缸發動機(如新奧迪A6L4.2)、水平對置6缸發動機(如斯巴魯森林人)、V型6缸發動機、直列5缸發動機和直列4缸發動機等。
一般來說,在同等缸徑下,缸數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數越多,缸徑越小,轉速可以提高,從而獲得較大的提升功率。
一般來說,同等排量情況下,氣門越多,進排氣效率越好,就像一個人跑步,累得氣喘吁吁時,需要張大嘴巴呼吸。
傳統的發動機多是每缸一個進氣門和一個排氣門,這種二氣門配氣機構相對比較簡單,製造成本低,維修起來也相對容易。對於輸出功率要求不太高的普通發動機來說,兩氣門就能獲得較為滿意的發動機輸出功率與扭矩性能。
(3)汽車有哪些缸擴展閱讀
氣壓傳動中將壓縮氣體的壓力能轉換為機械能的氣動執行元件。汽缸有作往復直線運動的和作往復擺動的兩類。作往復直線運動的汽缸又可分為單作用、雙作用、膜片式和沖擊汽缸4種。
①單作用汽缸:僅一端有活塞桿,從活塞一側供氣聚能產生氣壓,氣壓推動活塞產生推力伸出,靠彈簧或自重返回。
②雙作用汽缸:從活塞兩側交替供氣,在一個或兩個方向輸出力。
③膜片式汽缸:用膜片代替活塞,只在一個方向輸出力,用彈簧復位。它的密封性能好,但行程短。
④沖擊汽缸:這是一種新型元件。它把壓縮氣體的壓力能轉換為活塞高速(10~20米/秒)運動的動能,藉以作功。沖擊汽缸增加了帶有噴口和泄流口的中蓋。中蓋和活塞把汽缸分成儲氣腔、頭腔和尾腔三室。
它廣泛用於下料、沖孔、破碎和成型等多種作業。作往復擺動的汽缸稱擺動汽缸,由葉片將內腔分隔為二,向兩腔交替供氣,輸出軸作擺動運動,擺動角小於 280°。此外,還有回轉氣缸、氣液阻尼缸和步進汽缸等。
汽缸有2沖程和4沖程,常見2沖程汽缸用於摩托車、油鋸、割草機等機器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汽缸
㈣ 汽車發動機常用缸數有哪些
常用缸數有3缸、4缸、6缸、8缸、10缸、12缸等。
㈤ 小汽車的發動機一般有幾個缸
目前國內的小汽車意四個氣缸16氣門為主
有少數1.0L即以下的車型,使用三個氣缸的發動機
㈥ 24缸汽車有哪些
沒有24缸汽車。
汽車發動機常用缸數有3、4、5、6、8、10、12缸。排量1升~1.5升的發動機常用3缸,2.0升一般為4缸發動機,2.5升的為5缸,3升左右的發動機一般為6缸,4升左右為8缸,5.2升的為10缸,5.5升以上用12缸發動機。
一般來說,在同等缸徑下,缸數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數越多,缸徑越小,轉速可以提高,從而獲得較大的提升功率。
一般5缸以下的發動機的氣缸多採用直列方式排列,少數6缸發動機也有直列方式的,過去也有過直列8缸發動機。
6~12缸發動機一般採用V形排列,其中V10發動機主要裝在賽車上。
(6)汽車有哪些缸擴展閱讀
以四缸機為代表,說明一下發動機的工作原理/做工流程。
活塞連接著曲軸做往復運動,當曲軸轉動角度在0-180°時,發動機吸入新鮮空氣;180-360°壓縮空氣,當活塞壓縮空氣達到上頂點,噴油嘴噴出的霧狀汽油會在火花塞的作用下點燃;360-540°,高溫高壓推動活塞向下運動,化石能到機械能的轉化即在此過程中實現;
540-720°由於慣性作用,曲軸繼續做往復運動,而由凸輪軸的轉動控制閥門的開啟、關閉時機,以上就是發動機一套完整的做工流程,雖然隨著技術的進步有更多新的發動機技術和發動機構造被研發出來,但在工作流程上基本上都會遵循,吸氣、壓縮、做工、排氣這四個步驟。
㈦ 有哪些車是一缸
汽車沒有單缸的,最少三缸,摩托車是單缸的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