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看汽車安全氣囊是否爆過
儀表盤碎裂,面板會突起就說明汽車安全氣囊爆過,氣囊彈出會破壞,儀表盤或側邊的表面飾板的;除非整個換掉,一般是會留下痕跡。不可能完全修復。
當車輛發生碰撞致使氣囊打開時,氣囊一定要沖開氣囊蓋板,這使得在後期維修時連同蓋板是需要一起更換的,這樣就會造成新更換的蓋板和中控其他的組件形成色差或者是新舊不一,而一切質量差的氣囊更可能帶來組裝上的不匹配,產生縫隙不均勻或者是不匹配的現象。
(1)汽車氣囊起爆點是如何定義的破點擴展閱讀:
檢查安全帶:大多數情況下,汽車氣囊彈出會伴隨著安全帶的鎖死。通過拉拽安全帶,檢查是否鎖死。如果氣囊彈出安全帶沒有鎖死,則很有可能是偽造的。
使用專業設備檢測安全氣囊:利用專業設備對氣囊電腦進行檢測,確定是否有碰撞數據信息以及碰撞產生的時間,來判斷氣囊的真偽。通過數據辨別的安全氣囊的好壞的說服力更強。
『貳』 汽車安全氣囊的引爆條件
汽車安全氣囊的打開需要合適的速度和碰撞角度。從理論上講,只有車輛的正前方左右大約60°之間位置撞擊在固定的物體上,速度高於30KM/h,這時安全氣囊才可能打開。
這里所說的速度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所理解的車速,而是在試驗室中車輛相對剛性固定障礙物碰撞的速度,實際碰撞中汽車的速度高於試驗速度氣囊才能打開。
安全氣囊的工作原理:
當撞擊感知器檢測到撞擊時,相關控制系統會判斷撞車程度決定是否觸發充氣裝置,通常由汽油或炸葯等氣體發生劑配合點火裝置組成充氣模塊。為了廢棄處理上的安全,通常只高溫引爆氣囊。由於撞擊過程時間非常短,一般氣囊由觸發至完成充氣過程約25-35毫秒。充氣時間過長便會失去其效用。
安全氣囊的正確使用:
1、安全氣囊必須與安全帶一起使用 如果不系好安全帶,即使有氣囊,在碰撞時也可能造成嚴重傷害甚至死亡。
2、乘車時與氣囊保持合適的距離。
3、不要在氣囊的前方、上方或近處放置物品 注意不要在氣囊的前方、上方或近處放置物品,因為在緊急時刻這些物品有可能妨礙氣囊充氣或被拋射出去,造成更大的危險。
4、要保證安全氣囊真正起到安全的作用,駕乘人員一定要養成良好的駕乘習慣,保證胸部與方向盤保持一定距離。
5、避免高溫 安全氣囊裝置的部件應妥善保管,不要讓它在85度以上的高溫環境下長期放置。
6、不要擅自改變安全氣囊系統及周邊布置 不能擅自改動系統的線路和組件,不要隨意更改保險桿和車輛前部結構。
7、安全氣囊的充氣裝置內裝有推進劑或類似火葯的材料,裝有這些材料的汽車在報廢時,必須採取措施,以免發生事故。為提高循環再利用的作業效率,在汽車上安裝有打開安全氣囊的處理端子通用標准。
『叄』 汽車安全氣囊是怎麼暴炸的
"「5-4-3-2-1-」隨著倒記時的聲音落地,工作人員啟動了電控開關。只聽到「嘭」地一聲悶響,安裝在汽車方向盤部位的安全氣囊頓時變成了一個充氣的白色「袋子」。2月21日,在西安南郊一家品牌汽車專賣店舉行的安全氣囊爆破演示會上,上百人目睹了安全氣囊的工作全過程。
安全氣囊爆破,只有在高速車輛相互碰撞時才能見到,但是誰又願意以身相試呢?
在演示會上,記者看到,演示裝置上安放著該品牌車的實物駕駛面板和方向盤,在面板後面,由電線將這一爆破演示裝置和電源連在一起。據介紹,雖然這次氣囊爆破演示不是真車碰撞演示,但是,由於這套演示裝置系統,是模擬碰撞環境而設計的,因此,爆破演示和汽車發生碰撞後安全氣囊的工作原理和過程完全相同。
眾所周知,安全氣囊是由折疊好的氣囊袋、充氣器、點火器和氮氣固態粒子組成。它透過布置在車頭的幾組感應器感應車輛與外物的撞擊度,以確定是不是要引爆安全氣囊。當車輛遭受正面撞擊時,它會在瞬間充氣膨脹以保護駕駛員和前座乘客。
在當天爆破演示現場,工作人員啟動電控開關後,記者首先聽到「嘭」地一聲響,幾乎是同時看到氣囊從方向盤中間破板而出,接著氣囊內的氮氣緩緩從側孔噴出,而後氣囊慢慢癟下來。記者查看爆破後的氣囊發現,方向盤在氣囊爆破後並沒有大的損壞,只有中間部位由於氣囊破板而出被破壞,其他部位完好無損。
據介紹,目前在汽車上安裝的氣囊有多種,當天該品牌進行爆破演示的是裝在方向盤部位的雙段式安全氣囊,該氣囊能夠根據碰撞強度設定氣囊的充氣壓力:嚴重碰撞時,氣囊迅速實現100%充氣的工作狀態;非嚴重時,氣囊先充氣70%,經過0.1秒的間隔後再充氣30%,以減小壓力,使人的頭部與氣囊更柔和地接觸。
記者了解到,氣囊爆破時會貼近駕駛員,但是不會使人窒息,因為氣囊從感應、點火、引爆、充氣、破板而出到泄氣,整個過程發生的時間只有0.055秒至0.065秒,幾乎在一眨眼的時間內完成了整個保護工作。
特別提示:由於安全氣囊彈開充氣的速度非常快,如果駕駛員和乘客的乘坐姿勢不正確,將會給身體帶來危害。因此,乘客上車後,應系好安全帶並保持正確的坐姿,不宜讓6歲以內或者140厘米以下的兒童坐在前排,更不要將嬰兒的座椅安置在前排乘客座,以免車子發生碰撞或故障時,安全氣囊彈出對這些人員造成傷害。
『肆』 汽車安全氣囊主要涉及什麼化學原理
汽車的安全氣囊內有疊氮酸鈉(NaN3)或硝酸銨(NH4NO3)等物質。當汽車在高速行駛中受到猛烈撞擊時,這些物質會迅速發生分解反應,產生大量氣體,充滿氣囊。[疊氮化鈉分解產生氮氣和固態鈉;硝酸銨分解產生大量的一氧化二氮(N2O)氣體和水蒸氣。
新型安全氣囊加入了可分級充氣或釋放壓力的裝置,以防止一次突然點爆產生的巨大壓力對人頭部產生的傷害,特別在乘客未佩戴安全帶的時候,可導致生命危險。具體形式有:分級點爆裝置,即氣體發生器分兩級點爆,第一級產生約40%的氣體容積,遠低於最大壓力,對人頭部移動產生緩沖作用,第二級點爆產生剩餘氣體,並且達到最大壓力。總的來說,兩級點爆的最大壓力小於單級點爆。這種形式,壓力逐步增加。分級釋放壓力方式,囊袋上開有泄壓孔或可調節壓力的孔,分為完全憑借氣體壓力頂開的方式或電腦控制的拉片Tether。這種方式,一開始壓力達到設定極限,然後瞬時釋放壓力,以避免過大傷害。
為了保證安全氣囊在適當的時候打開,汽車生產廠家都規定了氣囊的起爆條件,只有滿足了這些條件,氣囊才會爆炸。雖然在一些交通事故中,車內乘員碰得頭破血流,甚至出現生命危險,車輛接近報廢,但是如 果達不到安全氣囊爆炸的條件,氣囊還是不會打開。安全氣囊打開需要合適的速度和碰撞角度。從理論上講,只有車輛的正前方左右大約60°之間位置撞擊在固定的物體上,速度高於30KM/h,這時安全氣囊才可能打開。這里所說的速度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所理解的車速,而是在試驗室中車輛相對剛性固定障礙物碰撞的速度,實際碰撞中汽車的速度高於試驗速度氣囊才能打開。轉載自進口車市
『伍』 汽車頭部安全氣囊(側氣簾)起爆條件說的詳細點 發生正面碰撞是否觸發
它在前保內部裝有兩個碰撞感測器,當車子受力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引爆安全氣囊,安全氣簾的感測器一般在B柱下方。
『陸』 氣囊點爆歐標
原因如下:
首先,安全氣囊它需要與座椅安全帶配合使用才能為乘客發揮最大限度有效的防護作用。正常情況下安全氣囊會折疊在車輛內飾里,我們在車內看到的寫有SRS的地方就是氣囊折疊安放的地方。像主駕駛的安全氣囊是從方向盤的蓋子里彈出的,方向盤中央位置雖然看著沒有縫隙,但其實裡面是有縫隙的,這個位置特別薄,一般只有0.5毫米厚,安全氣囊點爆彈出時威力巨大可以輕而易舉的頂開這道薄弱區域。
安全氣囊的工作原理是:當汽車發生碰撞時,碰撞感測器會捕捉碰撞數據,將接收的數據傳送到電子控制器,然後電子控制器會根據碰撞強度來分析數據,假如感測器捕捉的碰撞數據達到展開氣囊的條件,它就會給充氣系統發出釋放氣囊的指令,讓充氣系統進行點火,使高密度的固態物質疊氮化鈉或硝酸銨發生反應,生成大量低密度的氮氣,從而使安全氣囊在一瞬間膨脹彈出,給乘客進行緩沖防護。安全氣囊就這樣被點爆了。
安全氣囊可分為駕駛座氣囊、副駕氣囊、座椅側氣囊、頭部氣囊、後座側氣囊、安全帶氣囊、膝部氣囊、頭部氣囊等,為了減輕和緩解碰撞時對人體的產生的強烈沖擊力和因點爆時間不及時等問題對人體造成的二次傷害,各汽車生產商都需要反復嚴格的做安全氣囊點爆測試實驗。例如碰撞的撞擊角度、撞擊位置、撞擊力度等讓安全氣囊能在適當的時候打開,達到規定的氣囊起爆條件,滿足了這些條件,氣囊才會被成功及時點爆。每輛汽車的安全氣囊都是通過一次又一次嚴格的碰撞實驗和模擬來確定裝置的。
安全氣囊只能用一次,點爆之後必須回廠換一個新的氣囊。這是因為:首先,化學反應無法逆向,由於安全氣囊在充氣的時候,原本是固態物質的疊氮化鈉等經過化學反應變成了氮氣迅速填充到氣囊中。在這種情況下,它是無法發生逆向重新生成疊氮化鈉等物質的。因此在安全氣囊被引爆後,充氣裝置就報廢了。並且在這種劇烈的碰撞之下,飛濺的玻璃碎片,支離破碎的車身零部件都有可能會損傷安全氣囊。也就是說,在安全氣囊完成保護乘客的使命的同時,它的結構就遭到了破壞,無法再次被利用了。從早期使用簡單的布袋,到現在講究材料,塗層,折疊方式,點火器,系統集成等方面的高端要求;從氣囊控制器早期的簡單執行器到後來模擬式的感測器,發展到現在數字式感測器,整個安全氣囊系統由撞擊感測器、電子控制系統、充氣系統、氣囊四個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