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3系車主為何果斷下單寶馬X2真實車主7000km後總結了8點...
?本期是寶馬客《車主評車》的第74篇文章,本文車主擁有一輛F35後為何新購X2,並且是在試駕幾圈後就果斷簽單,X2究竟有何魅力與特點,且聽車主總結接下來8大點...
——編者按
2020款X2sDrive25i尊享型M越野套裝(F39)
提車時間:2020年4月
行駛里程:7515km
內外顏色:摩卡+耀目金
購車價格:約30萬(落地價,含原廠全車延保)
本人主要在廣深和珠三角地區活動,有時會前往京滬一帶。從小喜歡汽車,小時候身邊長輩的車子也沒少坐,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輛棗紅色的寶馬750iL(沒錯,尾標是iL,不是Li,後來查了一下應該是E32),那修長的車身和神氣十足的大燈,澎湃的動力,還有寬大的座椅,在我少年的心中播下了一顆藍天白雲的種子。
2.高速胎噪:尤其上高速之後,呼嚕嚕的頗有「駕駛激情」,「運動范兒」十足,不知是否19寸大輪轂加上低扁平比薄防爆胎的緣故。相比起來,F35倒是顯得非常的靜謐和具有豪華感了。結合上一條來看,整車NVH(雜訊、振動與聲振粗糙度)是本車最大的槽點,當然,X2本身是屬於A級車范疇,在同級裡面的NVH表現還是處於第一梯隊的,越級與同門當家花旦3系掰手腕,似乎也有點要求過高。
回到上文的問題,從F35到F39X2,是一種倒退嗎?是,也不算是。NVH的大幅落後讓這方面本不優秀的F35都顯得豪華起來,但操控方面F39X2卻又不落下風。
F39X22.0T無疑是一輛缺點和優點都十分明顯的寶馬。TA靜謐性一般,高速胎噪較大,後排空間比起同為UKL平台的X1小了不少,不太適合作為有娃家庭的唯一用車。
但是,TA駕駛性能較突出(在25-32萬價格區間),有著短軸距和更堅韌懸掛調教的加持,車子非常靈活,操控感與轎車幾乎無異,在縱置後驅+ZF8AT的寶馬兄弟們面前也能不落下風。
TA還有著SUV式的飽滿車頭與近似於GT車型的車身線條,外觀十分動感。令人不解的是,廠家的官方宣傳似乎甚少提及X2的駕駛樂趣,而在更多地強調TA的外在之「型」,也許廠家發現,大部分車主其實只需要一輛看起來長得很運動的車。但X2不僅有顏,也有著內在實力,對於追求個人駕駛感受、不太需要考慮多人同乘的年輕車主來說,寶馬X2是一輛值得追求的運動型轎跑車。
X2作為一款UKL平台的緊湊型SAC,從誕生之日起就受到多方關注,事實證明,這是一台你一定要親身去感受的寶馬,因為X2的內在和外在都會顛覆你對傳統意義上的寶馬的認知,尤其是那硬核的操控感受,雖要求其與3系相比有些過頭,但似乎X2的表現的確會讓人驚喜。
你是X2車主嗎?你認為X2的表現如何?
請留言?評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提車至少等一個月,這些車你買得起不一定等得起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新車也不是一天就能提完!用過時飢餓營銷的策略,很可能就會造成客戶的流失 。
但也不能說現在買車就很容易,部分車型生產仍然受工藝成熟程度、生產周期的長短、特殊顏色車型的庫存影響。
所以這些車仍需要消費者魂牽夢繞不短的一段時間後,才能提到買家身邊 。然而,即使優惠力度不大,還要經歷漫長的時間等待,但這幾款車型就是讓人「百等不厭」。
對車主來說,雖說提車周期變長一般情況下並不會給車主帶來什麼損失,但時間上的等待成本卻「不便宜」。所以買它們的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有錢人!
「坐賓士,開寶馬」一直是流傳在中國坊間的一句俗語,而這句話的由來就是源於賓士S級。上世紀80、90年代,因當時政策優勢造就了不少民間的土豪。在當時,這些富裕人家紛紛以擁有一台賓士S級為榮。
在豪華大型轎車產品中,能稱得上標桿性車型的,恐怕就要數BBA當中的賓士S級了。其外觀商務氣場十足,內部一體式中控屏幕營造的奢華感更是可圈可點。
賓士S級不僅是商界大佬們的最愛,也同時是各國政要的首選,曾經的德國總理科爾最愛的座駕就是賓士S級。
作為一款豪華轎車,賓士S級無論從空間、品牌上都占上風,它融合了威望與舒適的品質,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作為成功人士身份象徵的車型。
從銷量就可以看出,與同級競品相比,賓士S級的銷量是遙遙領先同級的寶馬7系和奧迪A8L,即使這兩款車型的降價幅度再大、購車時贈送更多的周邊附屬品,依然沒能在銷量上趕超賓士S級。
不過這樣的一款車型,自上市以來就一直出現車源緊張的情況。車主購車都需要預訂,而且等待周期還不短。
新款賓士S級一般是黑色多,白色型款很少,而銀色、灰色、綠色、香檳金色就甚少了,所以選購特殊顏色的車主往往都需要等待廠商選配車漆訂做。而賓士品牌造車是有著嚴格的工藝要求,需要按照工序一步一步落實訂單,這已經成為人人皆知的行業秘密,最終就決定了S級車型的提車周期並不短暫。
就如這輛香檳金色的賓士S級車型,由網上車友反饋的提車周期得知,從下訂到新車成功到手,足足等待了8個多月。
然而,廠家表示這已經算正常了,要是遇上排產過程中,下訂的車主需要更替車漆顏色,那麼提車周期只會變得更加長。不過車主也坦言: 這八個月雖然很漫長,但車輛到手那一刻的喜悅感,卻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2019年後,豐田埃爾法的姊妹車型Vellfire(威爾法)混動版以純進口的方式引入國內,並且通過一汽豐田渠道經銷商進行銷售。
威爾法由2.5L自然吸氣發動機與電動機組成的THS-II混合動力系統,全系標配了豐田智行安全系統,並且還是一款標配E-Four電控四驅的MPV。司機們一旦習慣了上述系統提供的駕駛方式,他們只會覺得這輛大號的商務MPV開起來更加容易上手。
但配置可能並不是消費者關心的地方,提車周期以及加價幅度才是重點。
當一汽豐田公布了這款許多人期待已久的MPV售價後,不少車友開始歡呼雀躍 :「在豪華MPV市場,埃爾法終於不再一車獨大了」。
然而事實證明,國內車主還是低估了豐田對利潤的慾望。埃爾法雖然不再是一家獨大,但並不能緩解旗下MPV車型的加價行情。新上市的威爾法,進入國內的價格同樣堪稱昂貴。
在豐田官網上能看到,無論埃爾法還是威爾法,在日本售價都非常便宜,即使是頂配車型摺合成人民幣也只有約40多萬。然而,國內威爾法售價高企,卻並沒有打消車主對這款車的購買熱情。除了國內頂級保姆車產品缺失原因之外,在功能配置上,國內在售的威爾法也針對車主作出了專門的優化。
如在 科技 配置方面,2020款豐田威爾法全系配備多媒體顯示及AVN導航系統,支持FDM流媒體後視鏡(升級到9.6英寸)、網路CarLife等功能。同時豐田智行互聯導入了DCM數據通信模塊,可為緊急情況下及時提供緊急救援及道路救援。
也正是如此,豐田給足了威爾法在國內加價售賣的勇氣。
教授通過走訪多家一汽豐田的經銷商得知,目前店內都沒有威爾法實車,並且每家經銷門店都有配額限制。
而購買平行進口車還要進行相關的「完稅證明」,具體的3C認證和PDI認證,則由平行進口車總經銷商在進口車輛時辦理,因此未辦理相關手續的車輛,需要等待的就只是完稅證明,一般來說證明的辦理時間為20個工作日左右。
加上物流運輸的周期,購買一輛威爾法的提車周期就超過了一個月時間。但面對漫長的等待時間,車主對這款豪華MPV的熱愛程度依然有增無減。
作為一台專業保姆車,開威爾法的或許只是專職司機居多,特別是在港澳台地區,真正的車主很可能是不會摸到方向盤的。土豪、成功商人、明星這些對售價不敏感的消費者才是威爾法的主要消費人群,這類人群不求性價比,但求足量的產品力。
所以在國內銷售的威爾法也因此形成了圍城效應,即使加價提車、到手周期再長,也不能打消潛在消費者的熱情。
而豐田不給國內市場足夠配額的威爾法,根本還是為了飢餓營銷,本身就不通過走量盈利的威爾法,再適當控制供求關系,提升產品影響力。最終,保證0庫存的同時還能獲得更高的利潤。
同樣是豐田旗下在售的車型,漢蘭達在國內自上市以來就深受消費者的青睞。這款車最大的優勢就是質量可靠,同時它的空間利用率和實用性也是同級別SUV里比較出眾的。作為國內中型SUV的標桿車型,漢蘭達提供5座和7座車型供消費者選擇,並且全系搭載了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和6AT變速箱的成熟動力總成。
雖然現今市場上的漢蘭達已經不再需要加價提車,但是它的價格一直沒有被動搖,而且提車的周期仍然需要長達數個月的時間。
上市三年以來漢蘭達依舊供不應求。全國各地的車友都普遍反饋提車周期不少於一個月。那究竟是那個環節造成漢蘭達供不應求呢?
造成豐田漢蘭達供不應求的主因就在這台代號為8AR-FTS的豐田D-4ST渦輪增壓發動機上。
到底這款8AR-FTS發動機是什麼來頭?
作為豐田AR系列的最新產品,8AR-FTS是豐田時隔20多年再次推出的量產渦輪增壓汽油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搭載了不少豐田值得炫耀的新技術,如久負盛名的D-4S雙噴射系統、奧托/阿特金森雙循環系統、缸蓋/排氣歧管一體化、單渦輪雙渦管等。
雖然和其他日系品牌一樣,豐田過往都一直給我們不屑於使用增壓技術的印象,但是8AR一經推出就以技術先進的形象,確立了其在市場主流渦輪增壓引擎中高起點的位置。
豐田這樣做的目的也很明確,那就是盡可能地提升發動機的可靠性和經濟性。
由於渦輪增壓器的工作環境通常都非常惡劣,如何保證渦輪增壓器中間軸的正常冷卻和潤滑?除了在渦輪中間體設置隔熱腔,布置冷卻水道等措施外,還有就是將渦輪增壓器的轉軸普遍採用的浮動軸承。
而這一切就要求對發動機的裝配工藝有著相當嚴格的技術標准。作為一個向來在造車行業以嚴謹垂名的豐田,必定會非常注重8AR-FTS的品質。
於是,豐田將此款發動機的生產線安排在了日本的九州工廠,該款發動機只採用整機原裝進口的方式引進到國內。
然而,日本九州的發動機工廠生產的這款發動機不僅給漢蘭達使用,還同時供給其他品牌的多款車型。如在美國銷售的雷克薩斯的NX、GS、IS車型,日本Harrier、15代皇冠都搭載8AR-FTS豐田2.0T發動機。
特別是面對雷克薩斯的市場號召力,豐田每個月分給廣汽豐田的發動機份額只有8000台,所以漢蘭達面對限量供應的發動機數,提車周期自然就不會短。
再者,雷克薩斯的品牌影響力遍布全球,倘若遇上了旗下部分車型訂單增加,那就很可能會臨時將原本計劃供給漢蘭達車型的8AR-FTS抽調出來優先實用。這就導致了預訂漢蘭達車型的消費者,會由於發動機這個部件短缺的影響,即使門店銷售承諾了提車時間,最終也要逾期交付。
存在即使合理的,提車周期變長體現了市場供需之間的自然匹配。無論是生產工藝周期長,又或者是由於部分進口車型引進過程更加耗時,都改變不了粉絲們對它們的支持。所以這些車型一旦憑借自己獨特的優勢成功搶佔了市場,即使未來陸續會有後來居上的同級新品,也很難動搖此前它們在國內建立的口碑。
3. 寶馬海外工廠幾乎停擺!國內現在買寶馬受影響嗎寶馬4S還安全嗎
?最近海外疫情形勢越來越緊張,各行業都受到了影響,對於買車也不例外。寶馬在短短一周之內接連宣布歐洲,南非,美國,墨西哥工廠停產,幾乎所有打算買寶馬的人聽到消息後都發問:究竟我買車會不會受到影響?
這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有擔當的品牌,雖然目前海外疫情嚴重,寶馬眾多工廠停工,但如此前國內疫情高峰時期那樣,寶馬為廣大用戶,員工充分考慮,或許我們現在,唯有祝福與期待。
寫在最後:
雖然目前購買進口寶馬會受到影響,但這依舊不妨礙我們的選擇,寶馬之所以受歡迎,不止是因為作為汽車品牌本身對於造車的努力,更是因為寶馬是一個負責任的品牌,是一個有溫度且讓人放心的品牌。好的東西,遲點相遇,未嘗不可呢?Laterisbetterthannever。
你近期打算買寶馬嗎?
請留言??評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碧璽灰寶馬8系提車作業,僅供各位車友參考
首先按照慣例先說說買車歷程,和很多愛車的帥哥一樣(除了不帥其他一樣[偷笑]),都有一顆騷動的心,這幾年兜兜轉轉也換過幾台轎車,但都感覺差一點意思,於是決定換個感覺,19年年後提了一台路虎攬運,剛開始開有種開卡車的感覺,很爽,慢慢的就對這種肉肉的動力和明顯笨重的操控失去了喜愛,感覺自己還是更喜歡也更適合轎跑,原本想等20年年底再考慮,也是機緣巧合,正好在去保養路虎的時候無聊去隔壁寶馬展廳轉了轉,看到了一台四門版8系,瞬間愛上了這簡潔的外觀和側身柔美的線條,內心再次騷動起來,最終還是沒忍住剁了手。接下來說說中間的插曲:喜歡保時捷這個品牌好多年,但一直沒有買過,買攬運之前試駕了卡宴3.0入門版,說實話挺難開的,油門和方向盤都比較重,低檔頓挫也比較明顯,尤其是一腳油門急加速,轉速上去動力卻不是很有信心(純屬個人的直觀感受),最後放棄和這次試駕也有直接的關系。保時捷還有一款車,直到現在也依然喜歡的不行,那就是保時捷的帕拉梅拉旅行版(去車管所還碰到了,一個字「美的不行),買840之前唯一糾結的就是這款旅行版,咨詢了一下車源,也是無車,想著漫長的等待不如買個840算了,還能省點錢,品牌和外觀也比較低調一些。最後言歸正傳,說說今天的主角:840i,碧璽灰在展廳里看很酷,但室外的實際效果很一般。外觀內飾就不說了,大家自己看一下圖片,都是隨手拍的,和網上的拍攝水平差距太大[抱拳][抱拳][抱拳],說說駕駛感,兩個字「真的很好開」,目前僅僅開了七十多公里,已經對他沒有什麼陌生感了,沒錯,就是這么容易上手。但20寸的輪轂搭配的輪胎真的很薄很薄,細微的路感也讓性感的小臀部感受的淋漓盡致,誰開誰知道[色],但底盤的整體感比我之前的車要好很多,比較有韌性(也可以說有種高級感),寶華韋健的音響效果一般,但音響內部的燈光很酷(還是建議選上,比哈曼的強點,主要燈光酷[得意])結下來就上圖吧,有問題評論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