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士C200轎跑的主要缺點包括以下幾點:
動力不足:
變速箱問題:
配置簡陋:
操控體驗:
懷擋設計:
綜上所述,賓士C200轎跑在動力、變速箱、配置、操控體驗以及懷擋設計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點,這些缺點可能讓一些消費者在購買後感到後悔。然而,每個人的駕駛習慣和需求不同,因此在選擇車型時,建議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慮。
㈡ 賓士C級哪些小毛病和優點
優點:外觀設計的不錯,看起來很高端很有檔次,做工也是很精緻,空間特別滿意
缺點:車速上到100後比較吵
外觀:外觀是我最滿意的,流線感很強,這造型特別美,側面看上去真的不錯。
內飾:內飾精美,做工細膩,細節處理到為,考慮的很周到,科技感也比較強。
空間:空間比較大,儲物也夠用,一家人出行還是旅遊一點也不會有擁擠的感覺。
配置:配置比較齊全,中控大屏特別好,好用又有檔次。
動力:車身輕量化設計,提速剛開始油門響應有半秒延遲但過後響應很快。
操控:還蠻好開的,跑長途也無壓力,特別的穩,過彎側傾力也不會太大。
油耗:新車磨合中,平均每公里0.3元,心塞,期待磨合期後能有優秀表現。
配置:主被動安全配置豐富,中控台基本是軟性材質並且富有科技感。
動力:動力就是充沛,很夠用的。
操控:方向盤很輕,用起來很舒服
油耗:綜合路況14.7度電,還是可以的。
舒適:在市區內平常代步用,基本沒有什麼不適感,而且車的隔音效果良好,基本沒有什麼噪音。
㈢ 賓士ML500方向低速沉,高速很輕怎麼回事
ML採用的是電控液壓助力,由單獨的電動機帶動液壓泵工作。
1、方向盤轉角感測器間歇性故障;
2、助力泵或電動機工作不穩定;
3、控制單元與感測器、執行器(電動機)之間的線路、插接器松動,造成的線路虛接。
從以上3方面入手,應該可以找到問題所在。
㈣ 奧迪Q5車主,深度試駕賓士GLC對比感受!
大家好,首先感謝汽車之家平台提供的交流機會。轉眼間提奧迪Q5進取型plus已經兩年整。前段時間又有機會開了半個月的賓士GLC260豪華型。最近在家時間比較充裕,決定把我對兩款車的感受記錄下來,分享給大家。我是一名深度車迷,這兩款車是我從小痴迷的對象,小時候在大街上從頭看到尾,怎麼也沒想到自己也會擁有。想當年Q5是一代神車,我還記得十年前的Q5進口版加價就要5萬,國產版加價10萬,當時覺得遙不可及,直到這些年汽車技術的高速發展、高度普及以及新能源汽車的盛行讓這款神車開始打價格戰,變得親民,2018年初Q5換代之際,很多大城市標配車型甚至給出了29萬的裸車價格,並且配備了動感型外觀套件、棕黑雙色真皮座椅,五幅的高配鋼圈,我心裡也清楚,到了入手的最佳時機,不過我並沒有這么幸運,由於是在烏魯木齊買的車,價格只談到了32.7萬,送威固玻璃膜、全車鍍晶,腳墊。如今能長時間的接觸這兩款車,我很珍惜,我每次在使用的過程中,很用心的感受兩款車的設計、空間、動力、底盤、懸掛、舒適度以及操控性。作為一名車迷,我在平時會用心體會接觸到的每一輛車,包括朋友的車和滴滴打車。我坐過(行駛)的車里,感觸比較深的有虎頭奔的S600、2017款奧迪A8L、A6L、A4L,雷克薩斯LX570、豐田蘭德酷路澤4.6、銳志、寶馬4系敞篷、5系、X3。開過的車有奧迪Q5、Q7油電混動版、Q5L,賓士GLC260、E200L四驅、豐田蘭德酷路澤4.6、雪鐵龍C52.3L。開過和坐過的車和各位大佬比並不多,但我在電腦上詳細研究過每一款車,我的愛好是每天在汽車之家上每個車型挨個點進去查看介紹以及去4s店實地看車。之所以提到這些車型,我都會在今後有時間的時候分別寫一篇文章,這是我對汽車的態度。不廢話了,進入我們今天的主題。今天和大家聊聊我對2017款Q5進取型plus(以下簡稱Q5)、2016款GLC260豪華型(以下簡稱glc)這兩款車的感受。外觀部分:個人感覺glc外觀貴氣十足,優雅的線條和圓潤的車身散發出華貴的氣息。而Q5(運動套件)的車身線條簡約大氣,厚重、四平八穩中透出一些動感與個性。相對glc外觀低調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