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縮小版的CLS,到店實拍體驗賓士全新CLA轎跑版
在前不久的成都車展前夕,賓士帶來了全新一代賓士CLA,共推出4款車型。其中2款四門轎跑車型,售價區間29.98-37.88萬元,2款五門獵跑版,售價區間為29.98-38.18萬。日前廣州地區已有四門轎跑版新車到店,五門獵裝版還沒有具體到店排期。今天我們就先帶大家詳細體驗一下賓士全新的CLA四門轎跑版。
說在最後
也許告局大家會有這樣的疑問,賓士的國產A級已經有加長版的三廂車型,而且現在終端有著十分給力的優惠,最低配車型優惠後車價已經下探到15萬區間,什麼樣的用戶會付出近乎雙倍的價錢選擇CLA呢?其實CLA與A級散發出來的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氣質,更流暢的轎跑造型、更豐富的車身線條、更細致的內飾用料,再加上轎跑特色的無框車門,無疑CLA將是更加個性的選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gle空調出風口卡扣怎麼換
空調出風口都是採用倒扣的方式裝在中控台上,那麼在拆下來的時候,一般要用到可以用來撬的工具,例如一字螺絲刀。
賓士GLE級指的是一款由梅賽德斯-賓士推出的SUV車型。賓士官方發布消息,旗下ML改款車型GLE於2015年10月19日正式上市。據悉,新車推出3.0T和5.5T兩個動力版本,並搭載一台9速自動變速器。
新車使用了賓士最新的家族式前臉設計。進氣格柵採用雙橫幅式搭配大尺寸Logo,前保險杠的設計也頗為時尚和動感。
新車配備賓士經典的三幅式方向盤並採用真皮包裹,多功能鍵集成了車輛信息查詢、多媒體系統、藍牙電話等功能。
GLE3204MATIC、GLE4004MATIC、GLE450AMG4MATIC三款車型搭載3.0L雙渦輪增壓發動機,而AMGGLE634MATIC車型則搭載5.5L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在傳動系統部分,該車會全系匹配9速自動變速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賓士GLE級
❸ 相親開這幾款\"豪車\"去,價格不貴排面撐夠,賓士已15萬起
年關將至,每年的"相親大會"也正式在各大飯店拉開序幕,而開什麼車去也成了男性同胞們的"大麻煩"。車開撇了,可能就沒有下文了,可能有很多人對此不太相信,但現實就是如此殘酷。今天,筆者今天就給大家推薦幾款,價格不貴但排面很足的"豪車",其中的賓士已跌至15萬起。
不過,對於1系來說,有個點是值得吐槽的,那就是除了頂配之外,其餘車型均是搭載的1.5T三缸機,最大馬力140匹,峰值扭矩220牛米,而其中的利害因素,相信就不用筆者多說了。傳動方面,寶馬1系全系匹配的7DCT變速箱。整體來看,如果不是很在意發動機缸數的話,寶馬1系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總的來說,上面三款車雖然僅僅是的德系豪華品牌的入門級轎車,但它們的品牌號召力是毋庸置疑的,能夠給到很足的"排面"。並且,它們也不是沒有優點,如賓士A級的內飾很有檔次感,奧迪A3的外觀很有看點,而寶馬1系的操控性很不錯,可玩性很高。那,這三款車中,你又看中了哪一款?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賓士C260星耀臻藏版改裝作業 外觀內飾升級顏值更高
「身為一個汽車銷售和汽車愛好者,在2020年8月底那期搖號中號後就一直在糾結買什麼車,預算30萬的前提下,第一時間看了寶馬3系,奈何看中的2.0T8AT325i耀夜落地要35萬左右了,所以經過對比還是選擇了賓士C級,因為快換代的原因,外加同級別動力操控質量可以說是同級別最差的原因,產品沒有太多的競爭力,現在購買的價格和配置都非常美麗,最終還是被這個性價比和考慮到品牌和保值率所以最後還是給C仔折服了。」
「主駕駛標配的迎賓門欄和加裝的主駕駛AMG蘋果樹迎賓燈,近2年款的車友買前排兩個迎賓燈就好了,後面兩個門的燈源被減配了。」
「這篇帖子也就寫到這里了,還算用心,畢竟這才是意義上屬於自己人生第一台車,自己賺的錢買的,,改裝范圍大概就是外觀和內飾,動力和避震剎車那些對於這台1.5T的車子實在沒必要,C級還是適合外觀黨哈哈。改裝自己喜歡就好,根據自己的預算自由選擇,不喜勿噴,祝各位看到帖子的網友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財源滾滾,謝謝大家。」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❺ 賓士 C300 coupe (轎跑車)用車1年半感受。
提車貼傳送門
提車1年多,當初的那股新鮮感逐漸淡去了,從原來的「大玩具」、「Dream?car」已經變成了形影不離的生活夥伴。講不出來太多的缺點,人車之間的磨合已經相當默契。被網路吐槽的換擋遲滯已經變成了駕駛習慣;通過顛簸路面時聽到內飾的偶爾異響,也會順手調大音樂自覺覆蓋多餘的嘈雜。愛車人不評車,喜歡就分享。尋找共鳴,尋找志同道合的車友。一輛車子,一個圈子,一群鐵子。C300車型的標准配置非常高了,外觀也挺好,不需要做太大的改動。說一下比較有用的選裝配置吧:1.安全帶推送(部分車型已標配):對於兩門車型非常實用的配置,big也挺高,現在逐漸標配了,改裝價格也降了一些。推薦5顆星。2.座椅通風(加熱):座椅通風在夏天基本上車必開,跟開不開空調沒有太大關系,能讓臀部和背部更加乾爽舒適,經常開長途非常有用的配置。推薦5顆星。3.無鑰匙進入(包括後備箱一腳踢):對於女性車主沒口袋放車鑰匙來說,非常方便,偶爾掏鑰匙是為了欣賞一下大燈亮起的儀式感,論實用性,非常推薦。推薦5顆星。4.抬頭顯示(HUD):選裝價格有點高,激烈駕駛時可以更多的集中注意力在路況上,但根據不同人的駕駛習慣有好壞不同的評價。推薦4顆星。5.主動式車道保持(23p駕駛輔助);沒用過,體驗過,改裝要換前檔,非常麻煩,能選就選了吧。開高速時偶爾輔助一下還是很有用的,但是不太建議完全依賴駕駛輔助,因為高速上有很多突發情況,比如維修路段的車道合並,23p不能識別雪糕筒,或者遇到不規矩駕駛的大貨車強行加塞,這些情況不能100%被識別,如果駕駛人員注意力不集中,太過於依賴駕駛輔助,會非常危險。推薦3顆星。另外還有一些用的比較頻繁的標准配置:1.ACC自適應巡航:跑高速使用率100%。確實能緩解不少駕駛疲勞,精準度也挺高,但是也有失靈的時候,國道或者路況復雜的路段不推薦使用。2.變道輔助:越來越普及的配置,在光線不好,或者雨天夜晚實用性非常高。3.香氛系統:2w公里左右消耗一瓶(600-900/瓶),很低調的一個功能,但是對改善駕駛環境有很大作用。4.空氣懸架:120km/h高速巡航的時候底盤會自動降低,提升車身穩定性這種效果描述不出來,誰開誰知道。底盤升高確實有助於增加通過性,對於一些爛路有點用,使用率20%。5.防碰撞輔助系統:嚇人,被動觸發過2次,有用。6.幾何多光束大燈;外觀好看,科技感十足,如果路上全是高素質駕駛者,這是個非常實用的功能,但是遇到那些遠光**,基本也換成了手動遠光,搞得這么好的一個功能被閑置,可惜。以上分享全屬個人體驗,如有不同觀點歡迎留言交流、互撕!———————————————分————界————線————————————————————看圖說故事!
HUD的效果還是可以的,不同的品牌會有差異,看個人習慣吧。
愛車,從興趣已經變成了生活習慣。
一輛車子,一個圈子,一群鐵子。
❻ 豪華SUV橫評,賓士GLC、寶馬X3和奧迪Q5L怎麼選
隨著中國消費者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將買車或者換車這件事兒提上日程,而錢包逐漸豐裕了,那麼對於車輛的選擇自然提高了標准,並且如果你想要一款空間大、配置高並且視野寬闊還能夠兼顧更多地形的車輛,那麼豪華品牌的SUV車型似乎是個十分不錯的選擇。
這其中賓士GLC、寶馬X3和奧迪Q5L便是這一細分領域的代表車型,它們不但滿足以上條件,更在口碑、機械素養等方面有著很大優勢信悉團,而正是因為這三款車型都足夠優秀,並且在價格方面確實比較高,所以導致很多用戶在最終抉擇的時候時常左右為難,不知如何選擇。那麼今天我們就針對這三款車型進行多角度的深度對比,來讓你看看到底誰更加適合你吧。
外觀對比
作為改款車型,賓士GLC外觀的變化尤為明顯,採用家族最新的設計風格,搭配松石綠車身顏色,整車外觀顯得非常有質感。如今的賓士車標越做越大,中網也是由小尺寸的車標圖案組成,視覺效果不輸滿天星。兩側還配備了造型誇張的散熱口,帶來很強的視覺沖擊感。不僅如此,賓士GLC配備的大燈造型比較圓潤,但內部燈帶採用了兩片式燈眉設計。
來到車身側面,賓士GLC的氣場依舊是穩重、成熟,車窗上沿配備了長條銀色裝飾條,車身表層的腰線走勢凌厲,並且主要針對車身長度和高度有明顯增加,車內空間也有明顯的提升。賓士GLC側面設計簡潔明了,多輻式輪輞配合修長的腰線,這些設計都為新車增添了一定的豪華感。車身長寬高分別為4826mm*1890mm*1714mm,軸距長度為2977mm。
賓士GLC車尾的尾燈中間採用黑色裝飾條連接,保險杠進行熏黑處理,還配備了雙邊兩出排氣口,車身高度的增加讓車尾看起來更加厚重,尾燈內部經過重新設計,點亮後極具辨識度。經典的雙邊共兩出排氣管設計,搭配銀色的鍍鉻裝飾,使得整個車尾看起來更加靈動。
在外觀方面,寶馬X3整體設計還是看點十足,並且顯得年輕而不失穩重,前臉採用雙腎格柵設計,內部中網是直瀑式的,並且做了熏黑式處理,兩側大燈組由外向內延伸,內部光源清晰可見,下部導流口與進氣口在一條水平線上,再加上引擎蓋上凸起的弧線,增加了整車的運動氣息。並且在M曜夜套裝應用下,運動感是無需多言,黑色塗裝的雙腎式格柵搭配兩側雙L型LED大燈組,以及較為犀利的兩側進氣口,都是年輕消費者喜歡的設計手法。
車身側面設計而言,寶馬X3緊翹飽滿的姿態和一些黑色元素應用下,性能范也是同級不具備的亮點,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作為一款中型SUV,寶馬X3尺寸沒有升級,軸距也還是保持原汁原味,所以數據上不如GLC L、Q5L這兩款名字中帶「L」的競品。從具體參數來看,4737*1891*1689mm的長寬高和2864mm軸距,雖然可以稱之為大傢伙了,但還是比另兩款要小上一些。
尾部造型飽滿,顯得硬朗,兩側採用類似於C字型的尾燈組設計,內部做了黑化處理,夜間點亮視覺感不錯,並且陸彎中期改款後採用了更具立體感的設計,雖說點亮後也有著較高辨識度。而尾部雙出排氣布局是貨真價實的,加上黑色塑料包圍,運動感還是非常突出。
奧迪Q5L依舊保持現款車型的造型設計,前臉部分依舊配備奧迪品牌標志性的大尺寸六邊形進氣格柵設計,前臉採用了多段鍍鉻飾條裝飾,並且前臉的厚重感比較足。同時,中網兩側配備稜角分明的矩陣式LED大燈,內部燈帶整齊排布,前包圍兩側帶有運動化的組件造型,前唇為槍灰色護板和梯形的輪廓,機蓋上清晰的四根筋線也提振了整個車頭的精神勁兒。
側面來看,奧迪Q5L的車身線條平順流暢,上揚式的腰線從前大燈組處延伸至尾燈組部分,讓整車展現出運動化的姿態,鍍鉻或熏黑飾條環繞車窗邊緣,同樣保持了逐步夾緊的走向,讓尾部看起來更為緊致,奧迪Q5L的長寬高分別為4770×1893×1667 mm,軸距為2907mm。
奧迪Q5L的尾部設計同樣採用家族式設計語言,具體來看上窄下寬的造型設計讓該車具備了穩重的視覺效果,楔形的尾燈同樣保持了較為規整動感的燈帶結構,中間穿插了一根鍍鉻飾條進行裝飾,外擴的後包圍兩側還配有橫條示寬燈兩側尾燈組內部整齊排布燈組模塊,點亮後的視覺效果十分深邃。同時新車後包圍處配備了厚重的銀色護板裝飾,還具備雙邊共四齣排氣。
內飾對比
賓士GLC車內的設計確實具有十足的質感和豪華感,中控台採用了軟皮材質裝飾,正前方還配備了大尺寸條紋面板,圓形樣式的空調出風口融入不少鍍鉻銀色裝飾條,加深了整車的豪華氛滑橘圍。方向盤是平底造型,外觀使用的皮質材料做了打孔處理,抓握感挺不錯。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和11.9英寸中控屏是全系標配,中控屏是OLED材質。配備的360°全景影像顯示效果很清晰,倒車帶有引導輔助線。
而且中控屏的尺寸為11.9英寸,並採用豎向設計,還內置了第二代MBUX智能人機交互系統,能夠流暢的進行對話,論科技氛圍也不弱。
寶馬X3的內飾運動感還是比較強的,整體採用深色鋁制菱形內飾,並且使用雙色進行搭配,比如中控台12.3英寸懸浮式液晶屏,支持CarLife和CarPlay,並內置IDrive7.0車機系統,所以互聯體驗是達到了主流水準,顯示功能也足夠豐富和清晰。細膩感不錯,還有電動全景天窗和11色車內氛圍燈,方向盤採用真皮材質,擁有上下+前後調節功能,寶馬X3還內置GPS導航系統、導航路況信息展示、道路救援服務、藍牙/車載電話、手機互聯映射、車聯網、OTA升級等功能,還有手機APP遠程式控制制系統,可以實現車輛監控、遠程式控制制、服務預約等功能。
奧迪Q5L的內飾設計維持原樣,也可以說是過時了,跟目前流行的雙拼色內飾感觀上相差太多了,純黑色內飾比較偏向於中年人,該車依舊採用奧迪經典的造型設計,車內功能區域的布局較為清晰合理,觸手可及的區域大多採用軟性材質包裹,雖然科技感不強,但勝在用料不錯。主駕駛正前方匹配經典的三幅平底式多功能方向盤,兩側具備內凹造型,並且加入打孔工藝,實際的握感較為充實,可以瞬間勾起車主的駕駛慾望。同時,新車中控台上方配備10.1英寸的觸控液晶屏,雖然尺寸不大,但是內部功能相當全面。
動力對比
賓士GLC全系車型都配備2.0T發動機,分高低功率不同版本,輔以48V輕混系統,還匹配9AT變速箱,。260L車型為低功率版本,最大功率150kW(204Ps),峰值扭矩320N·m。300L車型為高功率版本,最大功率190kW(258Ps),峰值扭矩400N·m。而且,全新賓士GLC L高功率版車型的起步價超過47萬,要比競品車型不足45萬的起步價貴一些,優缺點明顯。
動力方面,寶馬X3全系提供2.0T發動機,但卻分為高低功率,其中2.0T高功率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80千瓦,峰值扭矩為350牛·米,傳動方面匹配的是8擋手自一體變速箱,而低功率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35千瓦,最大扭矩350牛米,同樣匹配8AT變速箱。
奧迪Q5L動力方面標配2.0T渦輪增壓發動機,低功率版本發動機的最大輸出功率為140千瓦,峰值扭矩320牛米,高功率版本發動機的最大輸出功率為180千瓦,相比現款車型下調5千瓦。傳動系統方面,與發動機相匹配的是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同時還標配適時四驅系統。
綜合來看,三款車型都具有鮮明的特點,新款賓士GLC擁有了新的樣貌和內飾風格,並且還有7座車型,產品競爭力無疑是得到了顯著提升,如果你更加喜歡豪華的內飾,那麼它很適合你。作為中型SUV,寶馬X3的綜合表現力不錯,外觀設計年輕運動,符合大眾審美,內飾用料細膩增加了質感,如果你更加在乎駕駛感受,那麼寶馬X3更加適合你。奧迪Q5L的外觀和內飾設計比較老氣,尤其是新款Q5L的純黑內飾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但好在這款車的駕駛感受確實還不錯,如果你更加註重駕駛,那麼奧迪Q5L似乎更加適合你。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汽車品評,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