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賓士展台究竟有什麼魔力,把猴哥、虎哥、牛哥、震哥都招來了
說真的,雖然事先就知道,賓士這次廣州車展的陣容足夠「豪」。多款重量級車型的上市發布,一定會吸引不少人前來瞻仰感受一下。但是當親臨現場時,我還是被徹底震撼到了。
不知道是否有人能堅持看到最後,這篇信息量是有點大,不過這也只是每個車都說了一些皮毛而已。近期我會把重點車型展開聊一下,比如:邁巴赫GLSSUV,屆時記得關注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21.18萬起售賓士A級怎麼樣1.3T+7速雙離合,主動剎車+腿托調節
在以往,許多人一說到賓士首先想到的就是一個字,貴!作為BBA其中一個B,買台賓士車一直都是很多人的夢想。不過近些年來,賓士也開始推出親民車型,比如賓士A級,就是賓士轎車家族中最親民的一款。
不過雖然是最親民賓士,但賓士A級的售價依然是21.18萬起步。而21.18萬幾乎可以買帕薩特中高配車型了,為什麼我們要買一款賓士入門款車型呢?那麼這款在三月賣出6300台的賓士小車,究竟有什麼魔力呢?
首先我們來看賓士A級的前臉設計,雖然只是一款入門賓士車,但賓士外觀設計元素這款車可以說一點都沒少。尤其是它的中網設計,採用了類似星空的點陣設計,看上去非常獨特。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我測評的這款賓士A級是帶運動套件的,和普通版本最大區別就是進氣格柵兩側巨大的進氣道設計。
賓士A級的車燈採用了遠近光分離設計,光源則為LED光源。相比較主車燈尺寸比較小,日間行車燈卻比較大且粗壯,這是因為它的日間行車燈還集成了轉向功能,點亮之後白光和黃光切換很好看。
雖然賓士A級的定位是緊湊級轎車,而且它的外觀輪廓讓人覺得它的車內空間估計不大。但就紙面數據來看,賓士A級軸距為2789mm,只比漢蘭達的2790mm短了1mm而已。這足以說明,至少這車座艙在縱向空間上沒問題。
然而很多坐過賓士A級的人還是會說吐槽它的空間,這是因為這款車的橫向空間有問題。按照官方數據來看,它的橫向空間只有1796mm也就是不到1.8米!而入門緊湊型車車寬都在1.8米以上!難怪人們吐槽它的空間。
輪胎方面,賓士A級用的是普利司通泰然者,這款輪胎定位長途駕駛舒適性。從性能來看更多是偏重乘坐的,也很符合賓士車舒適性的定位。
輪轂方面,這款賓士A級用的是17寸輪轂,看上去和車身比例非常協調。另外這款輪轂輪輻非常窄小,可以最大限度給剎車盤散熱。
這款車的車尾設計明顯沒有車頭那麼耀眼,只有車尾的排氣管設計算是一個亮點,除了排氣管之外,就是後保險兩側的分流進氣道設計。雖然只是裝飾,但也突出了這款車的定位。
賓士A級的內飾很有賓士車型一貫的味道。作為一個德系品牌,賓士在內飾設計方面也有自己的一成不變。你比如飛機發動機空調出風口,還有賓士連接屏,這些都是它的內飾亮點。而當夜晚來臨,你打開它的車內氛圍燈的時候,那種豪華感油然而生。
配置方面,賓士A級全系標配8氣囊,並且還可以選裝後排側氣簾。選裝價格在3400元左右。
賓士A級的配置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80%的配置入門和頂配共享。只有20%的配置是高配獨有的,你比如全景影像、車內氛圍燈以及柏林之聲音響系統等等。
和市面上80%車子手剎在檔把後面不同,賓士A級的電子剎車居然和燈光配置放在了一起!對於一個開慣了平民車型的人來說,這個位置可以用意想不到來形容,放置在此邏輯上有些說不通。
作為一款售價在20萬以上的豪華品牌轎車,方向盤調節居然還有手動,而且這個扳手做的也是相當沒有質感,感覺像是邊角料廢物利用。個人以為,與其花錢選裝柏林之聲音響,倒不如增加一個方向盤電子調節選裝。
對於賓士A級的儀表盤,說實話我是有點失望的,主要是因為這款儀表盤的界面設計依舊很傳統。只不過是雙炮筒儀表盤的液晶顯示模式,相對於國產車在儀表盤上所做的文章花的心思,賓士似乎還是願意保守一點。
和其他車型用觸控屏不同,賓士A級的電子屏不能觸控,但卻可以通過這樣一個控制板來操作。但控制板再精密也比不過手指頭好用,所以就我個人來說,我還是喜歡觸控屏。
賓士A級的座椅用料為仿皮,不過在和人體接觸的部分,卻用了類似翻毛皮材質,提升了乘坐體驗。而且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到,賓士A級座椅靠背為Y型設計,也就是駕駛員的肩部也能正好放在翻毛皮材質上。
後排座椅材質也是一樣,設計上也遵從和人體接觸部分用翻毛皮,只不過,後排座椅連和大腿根部接觸區域用了翻毛皮!可以說非常細致了。
發動機方面,賓士A級走發動機小排量化的信念非常足,這款車只有頂配車型用的是2.0T,其他的都是1.3T。而1.3T也分為兩個版本,一個是136馬力版本,一個是163馬力版本。考慮到小排量發動機後期動力衰減問題,個人建議大家選擇163馬力版本比較合適。
賓士A級採用懷檔設計,這種檔把設計很多人都沒見過。之前我只在進口雪鐵龍大畢加索上見過。
這款車用的是7速雙離合變速器,換擋速度快是這款變速箱的特點。當然換擋速度快也賦予了這款小車一定的運動性。
總結:作為賓士入門款轎車,賓士A級是典型的降價不降質。許多平民車型買入門款車型都不合適,但這款車即便是入門版配置也是很不錯的,所以我個人也推薦大家買入門款賓士A級。
而這款車最大的隱患或者瑕疵是它的1.3T發動機,畢竟國人都喜歡大排量,排量太小有時候會給人一種小馬拉大車的感覺。雖然賬面上看賓士A級的1.3T有200牛米扭矩,但依舊無法打消人們的疑慮。
競品方面,寶馬1系是賓士A級的主要對手,兩款車售價區間有重疊,不過寶馬1系起售價只有19.88萬,而賓士A級為21.18萬。再加上寶馬1系終端巨大的優惠力度(內蒙古地區綜合優惠4.89萬,但需要店內上保險貸款),賓士A級想擊敗它有些難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3. 賓士ML350的測評
賓士ML350則因為頭頂著「星徽」的光芒,更加註重永恆的經典造型,不慍不火的設計堪稱SUV車型的標志,任何條件下,都能夠不顯山不露水地透射出賓士的獨特光芒。你很難從它的身上找到咄咄逼人的設計元素,但它又絕對充滿著讓你在第一眼之後還想繼續看第二眼、第三眼……的魔力。
賓士ML350則又是在簡單上下了工夫,簡單的中控檯布局雖然在視覺上讓人對它的功能性產生懷疑,並且降低一定的豪華氣息,但是我們卻能在方向盤附近找到更多實用性的功能按鈕。也許豪華並不意味著繁瑣,能夠把奢華化作簡單才是永恆的經典。
款車型中最為精巧的換擋桿設計來自於ML350,漂亮的懷擋設計,讓換擋桿能夠完全掌握在駕乘者的視線中,輕微的換擋動作甚至比撥動雨刮器還要簡單,此外,方向盤的背面還設有兩個手動換擋按鈕,看不見,但摸得著,一旦熟悉了使用方法,便能得到一個小驚喜,駕駛者基本可以雙手不離方向盤完成所有的換擋動作,非常方便。ML350那台著名的自然吸氣式V6發動機急加速時也同樣會發出令人歡快的聲音,不過聲音似乎要比前兩者稍稍輕微一些,顯得更加柔和,同樣的加速表現有點三思而後行的長者風范,油門到底,它先是徐徐前行,似乎在確認你是否真要這么做。當然這個時間很短,一旦確認,推背感隨之而來,8.8s就能讓並不輕的車身達到時速100km/h。總體表現,ML350的加速性能在中低速時要強於Q7,中高速時略遜於新X5,在加速的連續性上與新X5相當,但略遜於Q7。ML350在高速行駛時更加能夠體會到轉向的沉穩表現。
4. 梅賽德斯-賓士的品牌歷史
梅賽德斯-賓士(Mercedes-Benz),德國汽車品牌,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高檔汽車品牌之一,其完美的技術水平、過硬的質量標准、推陳出新的創新能力、以及一系列經典轎跑車款式令人稱道。在國際上,該品牌通常被簡稱為梅賽德斯(Mercedes),而中國內地稱其為「賓士」(因此,又有梅賽德斯-賓士一說),台灣譯為「賓士」,香港譯為「賓士」。 自1900年12月22日戴姆勒汽車公司(Daimler-Motoren-Gesellschaft,DMG)向其客戶獻上了世界上第一輛以梅賽德斯(Mercedes)為品牌的轎車開始,賓士汽車就成為汽車工業的楷模。其品牌標志已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汽車品牌標志之一,100多年來,賓士品牌一直是汽車技術創新的先驅者。
1886年1月29日,兩位德國人卡爾·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獲得世界上第一輛汽車的專利權,標志著世界上第一輛汽車誕生。隨後這一天就被人們稱為汽車誕生日。一百多年過去了,賓士汽車早已度過了它的百歲壽辰,而在這一百多年來,隨著汽車工業的蓬勃發展,曾涌現出很多的汽車廠家,但最終不過是曇花一現。悠悠百年歲月,也只有賓士、標致、福特、別克和斯柯達五家車廠經歷歲月洗禮而存活下來 。
1885和1886年,卡爾·本茨(全名為Karl Friedrich Benz,中文名卡爾·弗里德里希·賓士,簡稱卡爾·賓士。由於品牌名中有「賓士」二字,且梅賽德斯-賓士中國官網採用「卡爾·賓士」的譯名,故現多將其譯為「卡爾·本茨」)與戈特利布·戴姆勒製造出了各自的第一輛汽車。1883年卡爾·賓士先起爐灶,在曼海姆(Mannheim)建立了賓士汽車公司,車標演變
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於1909年為三叉星標志申請專利權,但賓士則屬於一個圓形徽章。戈特利布·戴姆勒的標志來源於戴姆勒給他妻子的信,他認為他畫在家裡房子上的這顆星會為他帶來好運,這顆三叉星還象徵著賓士汽車公司向海陸空三個方向發展。1909年,戈特利布·戴姆勒先生為了紀念他的車大批量生產,將三叉星內的齒輪圖案改為月桂枝,以示勝利。而標志內的「梅賽德斯」則取自其在奧地利的汽車經銷商埃米爾·耶利內克(Emil Jellinek)美麗女兒的名字。「梅賽德斯」在西班牙語中有幸運的含義,可惜這位美女於40歲死於不幸的婚姻,以她命名的做法卻不脛而走。
1909年6月,戴姆勒汽車公司申請登記了「三叉星」作為轎車的標志,象徵著陸上、水上和空中的機械化。1916年在它的四周加上了一個圓圈,圓的上方鑲嵌了四個小星,下面有Mercedes(梅賽德斯)字樣。
的標志最初是Benz外加月桂枝環繞。1926年,戴姆勒與賓士合並,星形的標志與賓士的月桂枝終於合二為一,下有Mercedes-Benz字樣。後將月桂枝改成圓環,並去掉了Mercedes-Benz的字樣。隨著這兩家歷史悠久地汽車生產商的合並,廠方再次為商標申請專利權。此圓環中的星形標志演變成今天的圖案,一直沿用至今,並成為世界最著名的商標之一。
5. 賓士大G究竟有什麼魔力,為什麼會成為大多數男人奮斗一生的夢想呢
首先是外觀,賓士大G絕對是硬派越野的大佬,要知道賓士G在1979年亮相之後,這個造型就基本沒變過。為了保證經典的造型,這么多年,賓士的工程師只是在外觀的細節上做出過一些改變。
大G迎來了換代,在原來的底盤基礎上,推出了專門的民用版,保留了越野能力(非承載式車身結構和三把差速鎖)的同時,還對內飾以及配置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升級,車型開始漸漸成熟。接著到了1999年,賓士AMG部門通過一人一機工程,推出了賓士G55 AMG版本。當時的G55 AMG搭載5.5L V8機械增壓發動機,不僅保留了軍用車型出色的越野能力,還有了超強的加速能力。
6. 被設計敗光的人氣,靠科技救回來了,新一代賓士S級還「香」嗎
作為賓士的旗艦車型,S級一直都代表著賓士品牌的精髓,在很多中國消費者眼中,雖然這個細分領域還有寶馬7系、奧迪A8L、保時捷Panamera等車型可選擇,但論真正的標桿,賓士S級始終是被提及最多的。
最後想說的,有錢人的快樂,可能真的往往就是那樣朴實無華,且枯燥。例如當我們會覺得新一代S級會毀在設計上時,或許對於它的消費者人群來說,卻並不是那麼重要。他們可能只是看重三叉星的光環,看重S級的旗艦身份,看重它的氣場……所以最終全新一代賓士S級香不香,還是想買它的人說了算。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