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賓士汽車 > 征馬賓士圖存世有多少幅

征馬賓士圖存世有多少幅

發布時間:2022-06-28 20:03:54

A. 徐悲鴻奔馬圖介紹長一點的

徐悲鴻擅長以馬喻人、托物抒懷,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徐悲鴻筆下的馬是"一洗萬古凡馬空",獨有一種精神抖擻、豪氣勃發的意態。

從這幅畫的題跋上看,此《奔馬圖》作於1941年秋季第二次長沙會戰期間。此時,抗日戰爭正處於敵我力量相持階段,日軍想在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前徹底打敗中國,使國民黨政府俯首稱臣,故而他們傾盡全力屢次發動長沙會戰,企圖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慶。二次會戰中我方一度失利,長沙為日寇所佔,正在馬來西亞檳榔嶼辦藝展募捐的徐悲鴻聽聞國難當頭,心急如焚。他連夜畫出《奔馬圖》以抒發自己的憂急之情。

在此幅畫中,徐悲鴻運用飽酣奔放的墨色勾勒頭、頸、胸、腿等大轉折部位,並以干筆掃出鬃尾,使濃淡干濕的變化渾然天成。馬腿的直線細勁有力,有如鋼刀,力透紙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線很有彈性,富於動感。整體上看,畫面前大後小,透視感較強,前伸的雙腿和馬頭有很強的沖擊力,似乎要沖破畫面。

徐悲鴻早期的馬頗有一種文人的淡然詩意,顯出"躑躅回顧,蕭然寡儔"之態。至抗戰爆發後,徐悲鴻認識到藝術家不應局限於藝術的自我陶醉中,而應該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將藝術創作投入到火熱的生活中去,所以他的馬成為正在覺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徵。而建國後,他的馬又變"山河百戰歸民主,鏟盡崎嶇大道平"的象徵,仍然是奔騰馳騁的樣子,只是少了焦慮悲愴,多了歡快振奮。
一幅畫著六匹馬的圖叫《奔馬圖》。畫高3米、寬1米的這幅被列入國家一級文物的徐悲鴻平生所繪最大《奔馬圖》 真跡。大師採用了豪放的潑墨和勁秀的線描寫意方法,著重刻畫出馬的神韻和氣質。畫中的馬雄駿、矯健、輕疾,頗有「瘦骨銅聲」之美感,奔馬強壯有力,生氣勃勃,這幅《奔馬圖》不僅表現了馬的精神和特徵,更賦予了畫家自己的個性和理想———為振興民族藝術而奮斗!

這幅畫是徐悲鴻他跟在六匹馬旁跑,通過觀察。回到家裡,把他認為最精彩的片斷畫下來。你看!那六匹馬的神態、動作各不相同。有的四腳騰空;有的前腳落地後腳翹起;有的……徐悲鴻不愧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畫家。他畫的《奔馬圖》中的馬是栩栩如生的。他把我也引到畫中去。

1962年春天,周恩來總理來寶光寺視察,看見徐悲鴻這幅「奔馬」大中堂,贊嘆不已,親自量了畫的縱橫尺寸後說:「這是我所見到悲鴻馬畫中最大的一幅,要妥善保存。」

一九三九年,徐悲鴻先生應邀至印度國際大學講學並舉行畫展。當時他還應印度大詩人太戈爾邀請,游歷了西馬拉雅山之大吉嶺。在那裡看到了許多罕見的高頭、長腿、寬胸、皮毛閃光的駿馬,他還經常騎著這樣的駿馬遠游,更逐漸了解了馬的驃悍、勇猛、馴良、耐勞、忠實的性格,終於成了馬的知己。訪問期間,他對著駿馬大量寫生,進一步掌握了馬的最美的神氣和姿態。此後,他便更生動地畫出了馬的氣質和活力,從而塑造出千姿百態的奔馬,達到了「盡妙」的境界、為世人稱道珍愛。

徐悲鴻先生總結說:「美術之大道,在追索自然」。「吾所法者,造物而已。碧雲之松吾師也,棲霞之岩吾師也,田野牛馬,籬外雞犬、南京之驢,江北老媽子,亦皆吾所習師也」。悲鴻先生曾說過:「我很喜歡荷花,但我不敢畫荷花。要畫,就得給我二十刀宣紙,把這二十刀宣紙畫完了,才可說會畫荷花了」。「我愛畫動物,皆對實物用過極長時間的功。即以馬論,速寫稿不下千幅,並學過馬的解剖,熟悉馬的骨架、肌肉、組織。又然後詳審其動態及神情,乃能有得」。徐悲鴻一生中確實畫過數以千計的馬的速寫稿。他熟悉了馬的氣質、馬的結構、馬的日常活動,和在技巧上需要創造的獨特的表現手法,塑造了那一洗萬古凡空馬的英姿駿馬。這也就是作者追求理想,嚮往自由的象徵。

一九四二年從印度回國後,悲鴻先生在藝術界集有基礎成就的畫家,在四川磐溪建立中國美術家學院研究繪畫。他那時畫的馬,則更加註意了結構,而又採用潑墨或工兼寫意的表現手法,著重刻畫馬的神態和氣質。據說徐悲鴻自己認為,他畫馬真正的成就,還是在一九四0年訪問印度之後。一九四0他在一幅群馬圖上題款日:「昔有狂人為詩雲,一得從千慮,狂愚輒自誇,以為真不惡,古人莫之加。悲鴻時客西馬拉雅山之大吉嶺」。

他的原配蔣碧薇,是邑人蔣香谷之女,也是有名藝人,又是當時所謂的交際名花。一九三六年因雙方意見不合而離婚。一九四五年冬,徐悲鴻與廖靜文女士在重慶結婚,證婚人為沈鈞儒、郭沫若,到場觀禮者一百多人。郭沫若賀詩雲:「嘉陵江水碧如茶,松花青青勝似花,別具一番新氣象,磐溪風月畫人家」。一九四五年在重慶,徐悲鴻不畏強暴,熱心簽名支持郭沫若倡導的民主運動,呼籲成立民主聯合政府。

全國解放後,徐悲鴻先生以滿腔熱情迎接新中國的誕生。他是第一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華全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他帶頭替英雄模範人物畫像。一九五0他贈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的一幅奔馬圖上題詩日:「山河百戰歸民主,鏟除崎嶇大道平」。又題畫馬詩雲:「百載沉菏終自起,首之瞻處即光明」。他借馬抒情,寄託了人民的愛憎,在它們馳騁的腳印上,燙著鮮明的時代烙印。徐悲鴻畫的奔馬圖,還製成了郵票,全套十一枚,並在最佳郵票評選中,獲最佳特種郵票獎。

一九五三年九月二十六日,在第二屆全國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期間,徐悲鴻先生突然腦溢血,不幸過早地逝世了,享年五十八歲。但他對人民藝術事業的卓越貢獻卻永遠在史冊上熠熠閃光;他的高風亮節也給後人留下了光輝的典範。為了紀念他,我國政府在北京建立了「徐悲鴻紀念館」,周總理親自題額;爾後在他的家鄉宜興又新建了「宜興徐悲鴻紀念館」和「悲鴻故居」,長期展覽他的作品,供中外人士瞻仰、觀賞

B. 有關馬的藝術作品

1、《馬踏飛燕》

東漢銅奔馬,別稱馬超龍雀、馬踏飛燕、銅奔馬、馬襲烏鴉、鷹掠馬、馬踏飛隼、凌雲奔馬等,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10月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台漢墓,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東漢銅奔馬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重7.15千克。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馬昂首嘶鳴,軀干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燕。

東漢銅奔馬在1983年10月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志,1986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 展覽文物目錄》。

2、《八駿圖》

《八駿圖》是近代畫家徐悲鴻所創作的一幅畫。本畫以周穆王的八匹駿馬做為題材,畫中,八匹馬形態各異,飄逸靈動,生動形象,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品。

3、《浴馬圖》

《浴馬圖》是元代畫家趙孟頫創作的一幅古畫。圖分入池、洗浴、出池3個細節描繪了奚官浴馬的情景。共繪9人14馬,人皆唐裝,馬均豐肥圓厚,神情、姿態皆輕松自如。趙孟頫以文人意筆勾線,行筆偏工,設色法唐人的青綠和重彩,干筆皴擦出的線條富有情致,在古麗的色彩中透著逸趣。

4、馬踏匈奴

馬踏匈奴是陝西省興平市境內,是漢朝驃騎將軍霍去病墓石刻,是留存至今的一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石雕作品。突出表現在大型紀念性石刻和園林的裝飾性雕刻上。

(2)征馬賓士圖存世有多少幅擴展閱讀

馬,Equus caballus(Linnaeus,1758),馬科馬屬的一種草食性動物。在4000年前被人類馴服。普氏野馬(Przewalski's horse)(66個染色體),家馬(64個染色體)可以雜交有可育的後代,馬在古代曾是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和軍事等活動的主要動力。

全世界馬的品種約有200多個。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動力機械的發明和廣泛應用,馬在現實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小。馬匹主要用於馬術運動和生產乳肉,飼養量大為減少。但在有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馬仍以役用為主,並是役力的重要來源。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近大半分布於美洲,而亞洲佔24%左右,歐洲11%,非洲大洋洲佔8%左右。分布於歐亞大陸、非洲和南北美洲。生活環境:馬的祖先始祖馬最早生活在北美的森林裡,以嫩葉為食。進化到中新世時出現草原古馬,轉為草原生活,從此馬便開始以乾草為食,生活於草原之上。

始祖馬,歐洲野馬等種類的馬由於人類活動范圍的擴大和生存環境的改變已經滅絕,不少種類的馬已瀕臨滅絕。

參考資料:網路-馬踏飛燕、網路-八駿圖、網路-元趙孟頫浴馬圖、網路-馬踏匈奴

C. 徐悲鴻的馬,沒有印章,但是絕對真跡,40X50尺寸,值錢多少

徐悲鴻(1895年—1953年),江蘇宜興屺亭橋人。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傑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
徐悲鴻6歲開始跟父親讀書,10歲隨父親乘舟赴溧陽時,便有「春水綠彌漫,青山秀色含,一帆風信好,舟過萬重巒」的詩句,以即景成詩的藝術才華聞名鄉里。他9歲讀完「四書」、 《左傳》後,便開始隨父親學畫,每日臨摹一幅吳友如的界畫、人物。吳友如是清代末年最大的插圖畫家,能在尺幅之中描繪亭台樓閣、蟲魚鳥獸、奇花異草,以至千軍萬馬。徐悲鴻每次隨父親進城時,必至畫店觀賞石濤、八大及任伯年等人之作,回家後憑記憶默寫。在父親的殷勤教導和勇於創新的前輩畫家熏陶下,他打下了中國繪畫的堅實基礎。在寂寞的、缺少玩具的少年時代,徐悲鴻悄悄地愛上了周圍的許多動物,並且仔細觀察和描繪它們,如溫順的牛、賓士的馬、嘎嘎鳴叫的白鵝、浮游於水面的群鴨、倦卧在牆角或戲於樹上的花貓……都一一出現在他的筆下,宛然如生。

13歲時,家鄉大水,達章公便攜徐悲鴻去外地謀生。為人畫人物、山水、花卉、動物,刻圖章,寫春聯。那時只有城市才有人像攝影,所以他們經常為人畫肖像。這對少年的徐悲鴻來說,是一種極嚴格的考驗,對他日後在人物畫方面的卓越成就有重大影響。當然,這種賣藝的生涯不只是對藝術功力的磨練,也使他更多地接觸了下層社會和勞苦大眾,激發了他憂國憂民的感情,他在當時的畫上常署名「神州少年」、「江南貧俠」,表達了他胸懷大志。

徐悲鴻的故鄉江蘇省宜興屺亭橋鎮少年時代的徐悲鴻已在摸索創造新的繪畫風格,當時的強盜牌香煙盒中附有動物畫片,悲鴻很愛搜集,又見到各種動物標本,便對標本進行嚴格認真的寫生。一些西方藝術大師的作品復製品更使他萌發了到歐洲去學習美術的朦朧願望,然而冷酷的現實卻橫亘在他面前,流浪的生涯使父親染上重病,他們不得不返回故鄉。

17歲的徐悲鴻已成為宜興知名的畫家,在宜興女子師范、彭城中學、始齊小學3校教授美術。19歲時父親病逝,悲鴻含著深沉的哀痛埋葬了父親後,決定去上海尋找半工半讀的機會。宜興初級師范的語文教師張祖芬送別他時,殷切地勉勵說:「你年輕聰敏,又刻苦努力,前途未可限量。我希望你記住一句話:『人不可有傲氣,但不能無傲骨』,我沒有什麼東西可送你就以這嘉話為贈吧!」徐悲鴻從心底湧起無限感激,並終身銘記著這句嘉言,將它們作為座右銘。直到他生命的晚年,他仍帶著溫情對我說:「張祖芬先生可稱我的第一位知己啊!」

徐悲鴻19歲時在上海1914年,徐悲鴻來到上海,一位在中國公學擔任教授的同鄉徐子明曾將悲鴻的畫推薦給復旦大學校長,很受贊賞,並得到安排工作的許諾。當徐子明陪同徐悲鴻來到校長面前時,校長十分詫異,用耳語對徐子明說:「他年輕得像個孩子,如何能工作呢?」徐子明熱烈地爭辯說:「只要他有才藝,你何必計較他的年齡呀!」後來,徐悲鴻幾次寫信給復旦大學校長,都得不到迴音。於是,徐悲鴻流落在上海。正在彷徨無計時,徐子明介紹他去找《小說月報》的編輯惲鐵樵。徐悲鴻挾了自己的畫和徐子明的信去見惲鐵樵,很受青睞,並應允為徐悲鴻在商務印書館謀一個畫插圖的小職,囑徐悲鴻過幾天去聽迴音。

這時,已是秋雨綿綿的季節,徐悲鴻沒有雨傘,冒雨去探迴音,惲鐵樵先生愉快地說:「事情成功了!你不久便可搬到商務印書館住。」一種溫暖的感覺涌到徐悲鴻寒冷的身上,他立即趕回旅店,給母親及故鄉的朋友寫信,說他已找到了工作。信剛剛發出,忽然響起急促的叩門聲。惲鐵樵站在門前,手裡拿了一個紙包,神色倉皇地說:「事情絕望了!」徐悲鴻急忙拆開紙包,只見裡面除了自己的畫以外,還有一個批件:「徐悲鴻的畫不合用。」徐悲鴻覺得心猛然裂開了,血不斷地湧上來,一種難以遏制的痛苦和失望強烈地攫住了他,他狂奔到黃浦江邊,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混濁而奔騰的江水洶涌地沖擊著江岸,輪船的汽笛尖銳地吼叫著。徐悲鴻解開衣襟,讓無情的風雨打在他年輕的胸膛上。當一陣寒冷的戰栗從腳跟慢慢傳遞到全身時,他才清醒地對自己說:「一個人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而能自拔,才不算懦弱啊!」

徐悲鴻回到了故鄉,送走了第一個沒有父親的憂郁的除夕。鎮上的一位民間醫生用深厚的同情慰勉了他,並贈他一筆小款。於是,徐悲鴻再一次來到上海,但仍找不到工作。一個偶然的機會,上海富商黃震之看到徐悲鴻的作品,十分贊賞他的天才和同情他的遭遇,慷慨地為他提供食宿。但不久,黃震之不幸破產,徐悲鴻又無所依靠。當時著名的嶺南派畫家高劍父、高奇峰兄弟在上海開設審美書館,徐悲鴻畫了一幅馬寄去,大受贊賞。回信說:「雖古之韓干,無以過也!」並請徐悲鴻再畫4幅仕女圖。這時,徐悲鴻身上只剩5個銅板,而4幅仕女圖要一星期才能畫完。徐悲鴻僅能每天以一個銅板買一團糍飯充飢。第6天和第7天便整日不食。當他終於挾著 4幅仕女圖送往審美書館時,天上正下著大雪,而高氏兄弟不在,徐悲鴻只好將畫交給看門人收下,因飢餓難忍,不得不脫下身上單薄的衣服去當掉。

嚴寒漸漸消退時,徐悲鴻看到震旦大學的招生廣告,去報名投考,被錄取了。然而入學須交學費,他只好靦顏去向一位並非富有的同鄉阮翟光告貸,阮翟光熱情地接待和幫助了他。於是徐悲鴻入學了,除攻讀法文外,仍繼續作畫。一天,他從報紙上看到哈同花園附設的明智大學徵求倉頡畫像,便根據古書敘述,畫了一幅倉頡畫像應征,想得到一點稿酬,解決生活困難。幾天後,明智大學派車來接他,盛贊他的作品,並請他去教授美術。徐悲鴻說明自己尚在求學,須待學期結束。

暑假來臨時,徐悲鴻攜帶畫具,來到明智大學。當時明智大學經常邀請一些學者名流講學。徐悲鴻因此結識了著名學者康有為、王國維等人。康有為發現徐悲鴻為藝苑奇才,請他為自己和亡妻以及朋友們畫了像,並將自己的全部收藏供徐悲鴻盡情觀覽。徐悲鴻在康有為的指導下,遍臨名碑,書藝得以精進,品味高深,逐漸形成了他那雄奇而瀟灑的個人風格。

徐悲鴻拿到了明智大學給的一筆稿酬,決定去日本研究美術。1917年5月,徐悲鴻抵東京,整天尋覓藏畫的處所觀覽。他感到日本一些畫家已不囿於陳法,漸漸脫去積習,能仔細觀察和描繪大自然,達到精深美妙的境界。這使徐悲鴻更堅定了融會中外技法的意願。他在日本還結識了著名藝術家中村不折,看到他收藏的許多中國古代碑帖和日本繪畫精品。中村不折還托徐悲鴻將《廣藝舟雙楫》的日文本帶給康有為。

1917年,徐悲鴻東渡日本,研習日本繪畫時,康有為為贈字送行1917年12月,徐悲鴻來到北京,開始以他那生氣勃勃,富有民族風格的繪畫在中國藝壇顯露頭角,被北京大學聘為畫法研究會導師。他在故宮看到大量優秀的中國古代繪畫,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

當時北京的知識界很活躍,《新青年》、《每周評論》等刊物對封建思想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傳播了民主主義的思想和文化。徐悲鴻也受到了深刻的影響,使他站在新文化運動的前列,成為中國畫家中最堅決的革新者。他在北

京大學的《繪學雜志》第一期上以《中國畫改良論》為題,對中國畫中的保守勢力進行猛烈抨擊,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畫家之頹敗,至今已極矣。凡世界文明,理無退化。獨中國畫之在今日,比二十年前退五十步,三百年前退五百步,五百年前退四百步,七百年前千步,千年前八百步。民族之不振,可慨也夫。」他認為中國畫頹敗的原因是:「曰守舊,曰惟失其學術獨立之地位。」他慨嘆地寫道:「要之以視千年前先民不逮者,實為奇恥大辱。」在如何進行革新的問題上,他明確地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繪畫可采入者融之。」由於傅增湘和蔡元培的幫助,徐悲鴻終於獲得去法國留學的公費。1919年3月,徐悲鴻懷著向西方學習科學和民主,以復興中國美術為己任的決心,從上海乘船啟程赴法,開始了他藝術生涯中轉折性的階段。

1918年徐悲鴻被聘為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這是當時的合影徐悲鴻到達巴黎後,先在各大博物館仔細觀摩西方藝術的精華及比較他們與東方藝術的不同之處,數月絕筆不畫,然後,入徐梁畫院研習素描。隨後考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以弗拉孟、高爾蒙為師。每次競試,都名列前茅。課余,便到盧浮宮和盧森堡美術館研究各派的異同和各家的造詣。臨摹普呂洞、德拉克洛瓦、委拉斯蓋茲、倫勃郎等大師的作品。1920年冬,法國大雕塑家唐潑特介紹徐悲鴻認識了法國國家畫會的領袖達仰·布弗萊。該畫會反對陳腐守舊的法國藝術家協會,主張在吸收各派之長的基礎上創新,在當時享有很高的威望。從此,徐悲鴻每星期天都去達仰畫室聆聽達仰的教導和參加該派藝術家們的茶會,尤其在與倍難爾的交談中,深受教益。達仰勉勵徐悲鴻說:「學美術是很苦的事,不要趨慕浮誇,不要甘於微小的成就。」他要徐悲鴻精繪素描,並養成默寫的習慣。

1921年4月法國國家美展開幕,徐悲鴻從早至晚仔細觀摩,走出會場時,才發現外面下著大雪,而他整天未進餐,又缺少禦寒的大衣,頓時感到飢寒交迫,腹痛如絞,從此患了嚴重的腸痙攣症。他常強迫自己忍痛作畫,現仍保存的一幅素描上便寫著:「人覽吾畫,焉知吾之為此,每至痛不支也。」

1919年徐悲鴻留法照片這年夏天,病更劇,而學費已完全斷絕,只好去柏林。徐悲鴻在柏林認識了柏林美術學院院長康普,並看到了門采爾、綏干第紀及康普的作品,感到在法國見到的佳作雖多,仍受局限。他最愛倫勃朗的畫,便去博物院臨摹,每天都持續畫10小時,期間連一口水也不喝。特別在臨摹倫勃朗第二夫人像時,下了很大的功夫,覺得略有收獲,但仍不能用在自己的作品上,於是更加努力。

1923年,徐悲鴻回到巴黎後,以油畫《老婦》,第一次人選法國國家美術展。再謁達仰,陳述學習雖無懈怠,但進步很少。達仰說:「人須有受苦的習慣,求學也一樣……未歷苦境的人往往缺乏宏大的志願。最大的作家多是毅力最強的人,所以能達到很高的成就,為人類申訴。」達仰要徐悲鴻進一步精繪素描,油繪人體時認真作分部研究、務必體會精微,不要追求爽利奪目的筆觸。徐悲鴻遵從達仰的教導,很見功效,於是更加努力。先後有《悵望》《蕭聲》《琴聲》《撫貓人像》《遠聞》《馬夫和馬》等傑作問世。僅1927年就有9幅作品人選法國國家美展,獲得很高的贊譽。

徐悲鴻的老師,法國著名畫家達仰先生1925年徐悲鴻還曾赴新加坡,為陳嘉庚及其所辦的廈門大學作畫,並在上海展出歷年所作,引起文化界極大的興趣。康有為當時曾寫道:「徐悲鴻10年前為我及文慎公、沈子培尚書寫像,惟妙惟肖。其於畫,蓋天才也。後游日本,又學畫於法國、德國,深詣 7年。今歸出所畫示我,精深華妙,陷秀雄奇,獨步中國,無以為偶。其畫固中國所未見,其畫派亦中國所未有。」

1926年,徐悲鴻赴布魯塞爾的博物院臨畫,他很愛魯本斯的作品,認為他是古今最好的色彩畫家之一。

1927年春,徐悲鴻赴義大利和瑞士,流連於聖彼得寺的名雕和西斯廷教堂的米開朗琪羅的壁畫之前,縱情地欣賞了文藝復興時代大師們的傑作,並瀏覽了龐貝古城,領略了西方古代藝術的氣氛。

經過8年勤奮刻苦的學習和鑽研,徐悲鴻感到自己已能在創作之前胸有成竹,並能盡情揮寫,得心應手,於是,他帶著精湛的繪畫技法和廣博的藝術知識,回到久別的祖國,致力於革新中國繪畫的現實主義運動。作為一位誠實正直的藝術家,徐悲鴻的藝術活動和祖國的命運始終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1928年徐悲鴻與田漢、歐陽予倩等人在上海創辦「南國藝術學院」,徐悲鴻任該院的美術系主任。1927年歸國後,徐悲鴻與田漢、歐陽予倩共同創辦了南國藝術學院。徐悲鴻在擔任美術系主任的同時,開始創作巨幅油畫《田橫五百士》,歌頌被壓迫人民所最可貴的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的精神。

1928年,南京中央大學也聘請徐悲鴻擔任藝術系教授,徐悲鴻提出不能辭去南國的工作。於是,他半月在南國,半月在中大授課。

1929年,徐悲鴻就任北京藝術學院院長。他以「一口反萬眾」的堅定態度聘齊白石為教授,極力促進中國畫教學的革新。

痛感中國許多人才被埋沒壓抑,他創作了巨幅國畫《九方皋》。幾經易稿,把千里馬遇到知己的欣喜和九方皋雖為樵夫,卻具遠見卓識的風度,表現得淋漓盡致。

1931年至1933年,徐悲鴻用了兩年的時間,以《尚書》為題材,畫出巨幅油畫《徯我後》,表達人民反對壓迫者,渴望得到解救的心聲。

30年代的徐悲鴻為了宣傳中國美術,提高中國藝術的國際地位,1933年,徐悲鴻前往歐洲,舉辦中國畫展。畫展首先在巴黎引起強烈震動,參加開幕式的重要人士達3000人,展覽應觀眾要求延長了15天,目錄印至3版,報紙上的介紹文章達200餘篇。法國文豪保爾·瓦洛里專門為該展撰文介紹。徐悲鴻的作品受到公眾的熱誠贊揚,法國政府購藏了他的《古柏》一畫,法國報紙稱贊該畫可與巴比松畫派大師盧梭相比。

隨後,徐悲鴻又赴布魯塞爾、柏林、法蘭克福舉辦個人畫展,獲巨大成功。有50多家報紙雜志發表了贊譽文章。

徐悲鴻在義大利米蘭,蘇聯列寧格勒、莫斯科舉辦的中國畫展也引起轟動。該展的記錄片在意全國放映,被譽為自馬可·波羅之後最重要的文化交流,蘇聯愛米塔日美術館還專門成立了中國繪畫的展室。徐悲鴻在撰寫的《在全歐宣傳中國美術的經過》一文中說:「吾此次出國舉行中國畫展,曾在法、比、德、意、蘇展出7次,成立4處中國畫展覽室於各大博物院,總計因諸展而贊揚中國文化之文章、雜志達2萬份。吾於展覽會一切接洽,在內在外,絕對未用政府名義……其歲糜國人巨款,號稱文化基金之任何機關,皆未有一文之助,凡我國民,皆請注意於此點也。」

徐悲鴻從蘇聯帶回了珍貴的列寧和托爾斯泰的面模,並促成了蘇聯版畫在南京和上海的展覽。

1935年,徐悲鴻赴廣西,創作了山水畫《灕江春雨》,以大潑墨的手法描繪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情景交融,筆墨淋漓,手法新穎獨特,是中國大寫意山水畫的代表之作。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央大學遷重慶,徐悲鴻回校任教,並創作了國畫《巴人汲水》《巴之貧婦》等反映人民生活艱辛的作品。

1932年遷南京傅厚崗六號新居,鑒於當時國難深重,
徐悲鴻取名為「危巢」。他在《危巢小記》寫道:
「古人有居安思危之訓」,抑於災難喪亂之際,
卧薪嘗膽之秋,敢忘其危,是取名之意思也。1938年,徐悲鴻攜帶自己的作品去南洋,先後在新加坡、吉隆坡、檳榔嶼、怡保舉行畫展,盛況空前。徐悲鴻將畫展的全部收入捐獻,救濟祖國的難民。

1940年,徐悲鴻應印度詩哲泰戈爾之邀,赴印度國際大學講學,並在加爾各答舉行畫展。泰戈爾在畫展序言中寫道:「中國的藝術大師徐悲鴻在有韻律的線條和色彩中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在記憶中已消失的遠古形象,而無損於他自己經驗里所具有的地方色彩和獨特風格……我盡情地欣賞了這些繪畫,我確信我們的藝術愛好者將從這些繪畫中得到豐富的靈感……多言是饒舌的……這樣,我就升起談話的帷幕,來引導觀眾走向一席難逢的美好的盛筵。」

徐悲鴻為泰戈爾作了10餘幅素描速寫,並根據它們完成了中國畫《泰戈爾》。偉大的詩人正在凝神構思一首美麗的詩歌,寧靜而神秘的花園有著無窮的詩意。它是徐悲鴻的肖像畫傑作之一。在泰戈爾的介紹下,徐悲鴻還為聖雄甘地畫了速寫像。

在印度,徐悲鴻創作了構思已久的巨幅國畫《愚公移山》。畫面以艱苦卓絕的精神和必勝信念震撼人心。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他以自己的畫筆為堅強不屈的同胞寫下了無愧於時代的偉大形象。徐悲鴻為這幅畫作了 100多幅習作和畫稿。最終使用了巨幅宣紙來表現劇烈運動中的人體。這在中國畫中是前所未有的,它為中國繪畫的發展揭開了新的一頁,是歷史與現實、西洋畫與中國畫的完美結合。

1942年,徐悲鴻回到重慶後,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籌建中國美術學院。同時創作了大量優秀的中國畫作品,其中動物畫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筆下的動物都寄託著畫家自己的精神,具有強烈的時代感情。他喜寫威鎮百獸的雄獅,以「新生命活躍起來」的題詞點出自己熱望的民族覺醒與奮起。在祖國遭到侵略,人民遭受蹂躪之時,他作的則是怒目欲眥的負傷之獅。他畫的駿馬以一往無前的氣魄和錚錚硬骨而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問汝健足果何用,為覓生芻盡日馳」,「直須此世非長夜,漠漠窮荒有盡頭」,「山河百戰歸民主,鏟盡崎嶇大道平」,畫家的喜怒哀樂同那堪托死生的奔馬已經融為一體了。在風雨中長啼的雄雞、逆風而飛的麻雀、貪食未果的白鵝、顢頇混沌的懶貓都在栩栩如生、脫紙而出的同時被賦予深刻的寓意,其弦外之音,畫外之意給人以美好的回味與深刻的啟迪。

1943年夏,徐悲鴻在青城山作了兩幅氣氛截然不同的人物畫、而都取材於屈原的《九歌》。一幅是幽靜山谷之中孤獨的山鬼,另一幅是短兵相接的激戰中為國捐軀的戰士。不論是《山鬼》還是《國殤》,畫家的悲憤之情皆溢於畫外,同祖國的脈搏息息相通。

1946年,徐悲鴻來到北平,擔任北平藝專校長。他聘請了許多有影響、有能力的優秀美術家到校任教。針對中國藝術教學的薄弱之處,他重視嚴格的基本訓練,強調素描是造型藝術的基礎,描寫物象務求精確。同時,他也反對照抄對象,主張有重點地取捨,既要致廣大,又要盡精微,提倡現實主義,要求學生以表現人民生活為己任,而不以抄襲古人為自足,倡導國畫的發展與革新。

1949年 4月,他作為新中國代表出席了第一屆世界保衛和平大會。同年,被任命為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並當選為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繁重的教學工作和社會活動並不曾使他停下畫筆,他畫了許多著名的勞動模範的肖像。而且,他還繼續關懷著校外的青年。每天,當第一道晨曦射進窗子時,他便起床工作了。第一件事便是回復前一天收到的信件,它們絕大部分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熱愛美術的青年,有人還將作品寄來,要求改正。徐悲鴻都一一作復,對每一卷寄來的畫都指出優缺點,給予贊揚、鼓勵或批評、建議。他因此縮短睡眠時間,數十年如一日,作為一個前輩畫家,他感到有責任關懷年輕一代,同時,對自己學畫的苦難歷程的回顧,也經久不息地燃燒著他這種熱情,因此,當代的許多優秀美術家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徐悲鴻都曾給予幫助或寄予深情。

1933年徐悲鴻赴歐洲,
舉辦近代中國畫展和他個人的作品展覽,
使中國繪畫在歐洲產生了巨大影響。1951年,徐悲鴻帶病去山東導沭整沂水利工程工地體驗生活,畫了許多民工肖像,准備創作巨幅油畫《當代新愚公》。在構圖期間,突患腦溢血,半身癱瘓。

1953年,徐悲鴻漸能起床行動,便到中央美術學院為畢業班學生和教師進修小組上課,他感到還有許多知識沒有傳授給他們,孜孜不倦地為他們講課、改畫,完全忘記自己還在病中。9月23日第二屆全國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開幕,他擔任執行主席,主持會議。當晚,突發腦溢血,於9月26日逝世。來自全國的文藝界代表護送徐悲鴻遺體至北京西郊八寶山革命公墓安葬。

同年12月,徐悲鴻的遺作展覽在北京舉行,周恩來總理親臨參觀,總理站在徐悲鴻遺像前,滿懷深情地指著徐悲鴻書寫的對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說:「徐悲鴻便有這種精神。」總理贊揚徐悲鴻的作品融會了古今中外的技法,是他自己生活年代的一位藝術大師。

徐悲鴻的故居被辟為徐悲鴻紀念館,周恩來總理以遒勁的字體題寫了「悲鴻故居」的匾額。

徐悲鴻的作品1200多件,他節衣縮食購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書畫家作品1100多件,以及中外美術書籍、畫片、碑拓10000多件,由家屬全部獻給了國家。

徐悲鴻只活了58歲,他的生命太短促了。但他那自始至終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卻長存,他具有強烈愛國主義精神和精湛的藝術技巧的作品陳列在北京的徐悲鴻紀念館里,激動著成千上萬觀眾的心靈,引起人們對他深沉的懷念。

我發的只有最後一段是、嘿嘿^_^o~ 努力!●▽●真的

D. 徐悲鴻奔馬圖資料

這圖好熟悉啊,貌似看過。
徐悲鴻好畫馬,奔馬圖有許多,和你發的差不多。給你點資料吧
徐悲鴻奔馬圖徐悲鴻擅長以馬喻人、托物抒懷,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徐悲鴻筆下的馬是"一洗萬古凡馬空",獨有一種精神抖擻、豪氣勃發的意態。
徐悲鴻一生所畫奔馬圖非常多,比較有名的是右圖這幅從這幅畫的題跋上看,此《奔馬圖》作於1941年秋季第二次長沙會戰期間。此時,抗日戰爭正處於敵我力量相持階段,日軍想在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前徹底打敗中國,使國民黨政府俯首稱臣,故而他們傾盡全力屢次發動長沙會戰,企圖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慶。二次會戰中我方一度失利,長沙為日寇所佔,正在馬來西亞檳榔嶼辦藝展募捐的徐悲鴻聽聞國難當頭,心急如焚。他連夜畫出《奔馬圖》以抒發自己的憂急之情。
在此幅畫中,徐悲鴻運用飽酣奔放的墨色勾勒頭、頸、胸、腿等大轉折部位,並以干筆掃出鬃尾,使濃淡干濕的變化渾然天成。馬腿的直線細勁有力,有如鋼刀,力透紙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線很有彈性,富於動感。整體上看,畫面前大後小,透視感較強,前伸的雙腿和馬頭有很強的沖擊力,似乎要沖破畫面。
徐悲鴻早期畫的馬頗有一種文人的淡然詩意,顯出"躑躅回顧,蕭然寡儔"之態。至抗戰爆發後,徐悲鴻認識到藝術家不應局限於藝術的自我陶醉中,而應該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將藝術創作投入到火熱的生活中去,所以他的馬成為正在覺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徵。而建國後,他的馬又變"山河百戰歸民主,鏟盡崎嶇大道平"的象徵,仍然是奔騰馳騁的樣子,只是少了焦慮悲愴,多了歡快振奮。
一幅畫著六匹馬的圖叫《奔馬圖》。畫高3米、寬1米的這幅被列入國家一級文物的徐悲鴻平生所繪最大《奔馬圖》 真跡。大師採用了豪放的潑墨和勁秀的線描寫意方法,著重刻畫出馬的神韻和氣質。畫中的馬雄駿、矯健、輕疾,頗有「瘦骨銅聲」之美感,奔馬強壯有力,生氣勃勃,這幅《奔馬圖》不僅表現了馬的精神和特徵,更賦予了畫家自己的個性和理想———為振興民族藝術而奮斗!
這幅畫是徐悲鴻他跟在六匹馬旁跑,通過觀察。回到家裡,把他認為最精彩的片斷畫下來。你看!那六匹馬的神態、動作各不相同。有的四腳騰空;有的前腳落地後腳翹起;有的……徐悲鴻不愧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畫家。他畫的《奔馬圖》中的馬是栩栩如生的。他把我也引到畫中去。
1962年春天,周恩來總理來寶光寺視察,看見徐悲鴻這幅「奔馬」大中堂,贊嘆不已,親自量了畫的縱橫尺寸後說:「這是我所見到悲鴻馬畫中最大的一幅,要妥善保存。」
OK?

E. 《清明上河圖》好像沒多少匹馬,是不是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寬24.8厘米,長528厘米,絹本設色。該畫卷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城市生活的面貌,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在五米多長的畫卷里,共繪了五百五十多個各色人物,牛、馬、騾、驢等牲畜五、六十匹,車、轎二十多輛,大小船隻二十多艘。房屋、橋梁、城樓等各有特色,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徵。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其中,汴京郊野春光一景,在疏林薄霧中,掩映著幾家屋舍、草橋、流水、老樹和扁舟。兩個腳夫趕著五匹馱炭的毛驢,向城市走來。在一片柳林中,枝頭剛剛泛出嫩綠,使人雖是感到春寒料峭,卻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頂轎子,內坐一位婦人。轎頂裝飾著楊柳雜花,轎後跟隨著騎馬的。
在熱鬧市區街道一景中,以高大的城樓為中心,兩邊的屋宇鱗次櫛比,有茶坊、酒肆、腳店、肉鋪、廟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綾羅綢緞、珠寶香料、香火紙馬等的專門經營,此外尚有醫葯門診,大車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業,應有盡有,大的商店門首還扎「綵樓歡門」,懸掛市招旗幟,招攬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賈,有看街景的士紳,有騎馬的官吏,還有轎子、駱駝、牛馬車。
整幅作品中有十幾匹馬呢,怎麼說沒多少匹,仔細再看看,會發現更多的。

F. 徐悲鴻的畫如何鑒別真偽

徐悲鴻的畫如何鑒別真偽:

1.他的墨都是好墨磨出來的,所以如果看到用墨汁畫出來的畫,那就不是他的畫。

2.他的題款和印章也是很講究的,他不喜歡在畫上題太多的字,而且題款都在畫的最邊上,豐富畫面,但不會破壞畫面。

3.他使用了很多皮紙和高麗紙,這是其他畫家很少用的。

G. 知道有關馬的資料的大蝦請進!!急!!

世界上大約有300多個馬種,其中最著名的三個品系是汗血馬、純血馬和阿拉伯馬。汗血馬是馬中的古代藝術品,現存極少。純血馬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馬,賽馬場上的佼佼者。而阿拉伯馬是皇室貴族和富豪大亨們的寵物。如果把純血馬比做馬中貴族,那麼,純血阿拉伯馬就是馬族中的皇族。
汗血馬發源於古代的中亞,現土庫曼、吉爾吉斯斯坦一帶。在疾速奔跑之中,汗血馬的頸部會流出紅色的汗滴,汗血馬由此得名。汗血馬為古代中亞游牧民族的征伐作出了極大的貢獻。據說成吉思汗的坐騎就是汗血馬。汗血馬曾經在我國繁衍生長,我國的封建社會政權都有在今新疆一帶飼養徵用汗血馬的傳統,但近代汗血馬在我國卻幾近絕跡。近幾年通過各種途徑陸續進口了一些,中亞國家的領導人向我國贈送了一些,現在已經在我國形成小規模的汗血馬種群。
阿拉伯馬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馬種。一般意義上講的東方馬或純種阿拉伯馬,是指在阿拉伯地區培育的、具有沙漠血統的阿拉伯馬。它們在良種馬中體形是最漂亮的,它體格不大,一般體高140-150厘米,體重385-500公斤。它具有典型的騎乘馬外形:頭形輕俊,前額寬廣,額前鼻端逐漸變窄,面部正直或稍凹,耳短小、豎直,眼大有神,兩眼距離寬,鼻孔大,下額深而廣,頸長而形美,背腰短,較其它品種馬少一個腰椎和1-2個尾椎,臀部深,四肢細長,肢勢端正,肌腱發達,蹄質堅韌,體質結實。
阿拉伯馬毛色主要為青色,騮毛、栗毛次之,黑毛少見,在頭和四肢下部常有白彰。純種阿拉伯馬無花毛,斑毛或駁馬,不論體表毛色如何,其皮膚總是黑色。阿拉伯馬對世界很多馬品種的培育改良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著名的英國純血馬就是由阿拉伯馬培育而來的。
我國的主要馬種為新疆伊犁馬和內蒙的蒙古馬,體型都比較小,在世界著名的馬系中尚不能有其地位。
馬是奇蹄目馬科馬屬家馬和野馬的通稱。化石證據表明,馬科動物最早起源於北美。最早的馬祖先化石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始新世地層中發現,被稱為始祖馬。家馬約於4500
年前被人類馴化,品種繁多。馬和人有著特殊的關系,是人類的夥伴和朋友,可以為人們的農耕、運輸、游獵、畜牧、探險、娛樂、運動等活動服務。馬糞可用來培養蘑菇,破傷風抗毒素是用馬的血清製成。家馬可分三種類型:挽馬,四肢粗大,體高2米左右;小型馬,體高144厘米以下;輕型馬。馬的體色有黑色、栗色、褐色、奶油色、白色等。馬的感覺器官發達。眼大,位高;頸長,因此視野較人寬闊,低頭吃草時,也能覺察到可能的威脅。味覺和聽覺可能比人類還敏銳,但似乎不能辨別顏色。馬的神經系統高度發達。具有復雜的本能,記憶力和判斷力強。馬的方向感覺極為發達,因此,可以找到回家的路。由於視覺記憶,再次遇到早先使它害怕的地點或事物時,它就會驚退。由於聽覺記憶,人們可用各種口令來訓練它們。馬的壽命一般20年,最長可達30多年。3歲性成熟,5歲成年。母馬懷孕11個月,通常產一仔,偶產2仔。小馬6個月時斷奶。馬的品種可按發源地、主要用途及體型大小分類。野馬體長220~280厘米,肩高110~140厘米,重200~300公斤;夏季上體淺棕、紅棕、紅赭色,冬皮背面淡棕色。野馬棲於荒漠和荒漠草原,常在丘陵山地和多水草的地帶活動,結成5~15頭的小群。6月交配,第二年4、5月間分娩,每胎1仔,4歲性成熟。野馬數量極少。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所編纂的紅皮書將它列為瀕危物種,中國已將它劃為保護動物。
漢血馬以前脖子流出的漢有紅色物質,像流血一般,故稱之。中國古代稱為「大宛馬」、「兩極天馬」,現稱為「阿哈馬」。 二千年前,世界馬種處於原始土種狀態,中亞土庫曼乾旱少雨的沙漠綠
洲中,已曾有十分優秀的快馬——漢血馬。張騫出塞發現了漢血馬。當張騫向漢 武帝匯報大宛馬後,武帝便命張騫帶百餘人的使團去了大宛國(今土庫曼) 求馬,帶一尊黃金馬的模型,希望以此重新換回大宛馬。結果大宛國不允,歸途 中漢使被殺,金馬遇劫,大宛國是一封閉小國,並不知中國的強大,此種行為使 漢武帝大怒,逐作出武力取馬的決定,從此爆發了兩次大宛馬戰爭。李廣利將軍 率兵數萬人首次懲罰失利,第二次大獲全勝,大宛國獻出三千匹馬給漢朝,二次 戰爭始得大宛馬,可見漢朝重視馬匹到何種程度。 當今純血種中含有百分之二十多的漢血馬血統,而今漢血馬是最長壽馬,可活到二十三歲。
《伯樂識馬》
傳說中,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於鑒別馬匹優劣的人,也稱為伯樂。
第一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他是春秋時代的人。由於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乾脆稱他為伯樂,延續到現在。
一次,伯樂受楚王的委託,購買能日行干里的駿馬。伯樂向楚王說明,千里馬少有,找起來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訪,請楚王不必著急,他盡力將事情辦好。
伯樂跑了好幾個國家,連素以盛產名馬的燕趙一帶,都仔細尋訪,辛苦倍至,還是沒發現中意的良馬。一天,伯樂從齊國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馬拉著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馬累得呼呼喘氣,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伯樂對馬向來親近,不由走到跟前。馬見伯樂走近,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大聲嘶鳴,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麼。伯樂立即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
伯樂對駕車的人說:「這匹馬在疆場上馳騁,任何馬都比不過它,但用來拉車,它卻不如普通的馬。你還是把它賣給我吧。」
駕車人認為伯樂是個大傻瓜,他覺得這匹馬太普通了,拉車沒氣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伯樂牽走千里馬,直奔楚國。伯樂牽馬來到楚王宮,拍拍馬的脖頸說:「我給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馬像明白伯樂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響,引頸長嘶,聲音洪亮,如大鍾石磐,直上雲霄。楚王聽到馬嘶聲,走出宮外。伯樂指著馬說:「大王,我把千里馬給您帶來了,請仔細觀看。」
楚王一見伯樂牽的馬瘦得不成樣子,認為伯樂愚弄他,有點不高興,說:「我相信你會看馬,才讓你買馬,可你買的是什麼馬呀,這馬連走路都很困難,能上戰場嗎?」
伯樂說:「這確實是匹千里馬,不過拉了一段車,又喂養不精心,所以看起來很瘦。只要精心喂養,不出半個月,一定會恢復體力。」
楚王一聽,有點將信將疑,便命馬夫盡心盡力把馬喂好,果然,馬變得精壯神駿。楚王跨馬揚鞭,但覺兩耳生風,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後來千里馬為楚王馳騁沙場,立下不少功勞。楚王對伯樂更加敬重。
1)在理想上,我們要以年段冠軍為<馬首是瞻>(前進方向),要<馬不停蹄>(爭先恐後),直到馬到成功。[根據括弧里的提示寫出關於馬的成語,下同]
(2)在課堂上,我們不能走馬觀花,不做<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與學習無關的事情,6字成語),回答問題要<車水馬龍>(場面熱鬧的樣子)
馬到成功、 馬首是瞻、 馬路消息、 馬革裹屍、 馬失前蹄、馬不停蹄、 馬齒徒增、 馬馬虎虎、 一馬當先、 一馬平川、五馬六混、 萬馬奔騰、 老馬識途、 走馬觀花、 快馬加鞭、金戈鐵馬、 汗馬功勞、 人仰馬翻、 厲兵秣馬、 駟馬難追、當牛做馬、 千軍萬馬、 人歡馬叫、 人困馬乏、 害群之馬、牛頭馬面、 車水馬龍、 犬馬之勞、 聲色犬馬、 指鹿為馬、寶馬良駒、 心猿意馬、 騎馬找馬、 青梅竹馬、 信馬由韁、策馬揚鞭、 白駒過隙、 兵強馬壯、 毀車殺馬、 騎馬找馬、馬耳東風、 馬工枚速、 馬瘦毛長、 戎馬倥傯、 馬放南山、馬咽車闐、 肥馬輕裘、 萬馬齊喑、 牆頭馬山、 牛高馬大、 馬角烏頭、 馬空冀北、 駑馬戀棧、 駑馬鉛刀、 鞍前馬後、心猿意馬、 招兵買馬、 伯樂相馬、 馬毛猥磔、 萬馬奔騰、 鞍馬勞頓、 匹馬只輪、 蛛絲馬跡、 非驢非馬、 懸崖勒馬、單槍匹馬、 烏焉匹馬、 馬前潑水、 駟馬高車、 走馬上任、盤馬彎弓、 車轍馬跡、 塞翁失馬、 木牛流馬、 脫韁之馬、呼牛作馬、 馬首欲東、 倚馬可待、 天馬行空、 率馬以驥、 兵荒馬亂、 盲人瞎馬、 耀馬揚威、 香車寶馬、 風馬牛不相及、路遙知馬力
十二生肖歇後語集錦 > 關於馬的歇後語

矮子騎大馬:上下兩難
八匹馬拉不開:難分難解
半天雲里跑馬:露馬腳
背著馬桶出差:走到哪兒臭到哪兒
跛子騎瞎馬:各有所長
長頸鹿進馬群:高出了頭
長袍馬褂瓜皮帽:老一套
陳世美做附馬:喜新厭舊
城隍爺的馬:樣子貨
城頭上跑馬:遠兜運轉
船頭上跑馬:走投無路(比喻無路可走,陷入絕境,)
戴馬桶坐大堂:贓(臟)官
刀馬旦不會刀槍:待有虛名
刀馬理不會刀槍:笨蛋(旦)
盜馬賊披袈裟:嫁禍於人
毒蛇的牙齒馬蜂針:全是竄
風馬牛:不相及
河馬打呵欠:好大的口氣
黑瞎子舔馬蜂窩:要怕挨蜇就別想吃甜頭
橫過馬路:左顧右盼
猴子騎馬:一躍而上
狐狸打馬蜂:不懂得死活
懷里揣馬勺:盛(成)心(比喻故意那樣去做)
黃狗當馬騎:亂來
見了駱駝說馬腫:少見多怪
將軍不下馬:各奔前程(比喻各走各的路)
揪著馬尾巴賽跑:懸
爛泥馬捏神像:沒上好心腸
老水牛拉馬車:不會套
老頭捅馬蜂窩:找轍,蜇)
臨時上轎馬撒尿:手忙腳亂
龍頭不拉拉馬尾:用力不對路(比喻力氣或功夫沒用在,點子上)
馬背上看書:走著瞧
馬槽里的蒼蠅:混飯吃
馬打架:看題(蹄)
馬大哈當會計:全是糊塗帳
馬蜂過河:帶(歹)毒
馬蜂窩:捅不得
馬蜂蜇禿子:沒遮沒蓋(比喻沒有可掩飾的了)
馬蜂針,蠍子尾:惹不起
馬後炮:弄的遲了
馬嚼子套在牛嘴上:胡勒
馬拉獨輪車:就翻就翻
馬來西亞的咖啡:耐人尋味
馬撩後腿:逞強
馬路邊上的痰盂:人人啤
馬路不叫馬路:公道(①比喻公正。②公平、合理)
馬勺里的蒼蠅:混飯吃
馬勺碰鍋沿:常有的事(比喻屢見不鮮)
馬尾巴提豆腐:串不起來
馬尾綁馬尾:你踢我也踢,你打我也打
馬尾搓繩:用不上勁
馬尾做弦:不值一談(彈)
賣豆腐的扛馬腳:生意不大架子大(比喻本事不大,架子卻不小)
盲人騎瞎馬:亂闖
盲人騎瞎馬:亂闖
霉蛇的牙齒馬蜂針:最毒
廟里的馬:精(驚)不了
拿五馬倒六羊:賂了個頭朝下
你有駿馬我有金鞍:配得起你
牛背上放馬鞍:亂套了
牛欄里伸進張馬嘴:沒你開曰的份兒
女兒國招附馬:一廂情願
爬上馬背想飛天:好高鷹遠
拍馬屁拍到馬嘴上:會咬一曰
拍馬屁拍到蹄子上:倒挨一腳
跑馬使絆子:存心害人
騎老牛追快馬:望塵莫及(比喻別人進步發展快,自己趕不上)
騎馬背包袱:全在馬身上
騎馬不帶鞭子:拍馬屁
騎馬過獨木橋:回頭難
騎馬過鬧市:豈有此理
騎馬上獨木橋:回不得頭
騎馬上天山:回頭見高低
騎馬時間少,擦鐙時間多:本末顛倒
騎馬嫌搖晃:有福不會享
牛追馬:望塵莫及
秦叔寶的黃騾馬:來頭不小
全漆馬桶:外面光,裡面臭
拳頭上跑馬:能人兒
瘸子騎瞎馬:各顯所長
人家騎馬我騎驢,後面還有推車的:比上不足,比下親
山羊野馬在一起:不合群
捎馬子里摸花生豆:大把地抓
捎馬子里裝針:容易出頭
失馬又丟車:大勢己去
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
死牛拉木馬:動不動
孫猴子封了弼馬溫:自個不知道是多大的一個官兒
套馬桿子逮兔子:瞎胡鬧
剃頭的拍馬掌:完事
娃娃騎木馬:不進不退
窩里的馬蜂:不是好惹的
瞎子騎瞎馬:亂撞
鞋殼簍里跑馬:沒幾步跑頭
心日上裝馬達:熱肚腸
胸口上放馬達:動了心
野馬脫了韁:橫沖直撞
一馬換雙象:未必劃不來
玉皇大帝招駙馬:天大的怪事
炸了窩的馬蜂:亂哄哄
站在山上看馬斗:踢不著,咬不著(比喻不參與一些事,只站在旁邊觀望)
紙馬店的貨:等著燒
諸葛亮揮淚斬馬謾:顧全大局
屬馬蜂的:不好惹
坐馬打電話:奇(騎)聞

閱讀全文

與征馬賓士圖存世有多少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干加油不走道什麼故障 瀏覽:141
賓士新c級別哪個最好 瀏覽:289
賓士的抬頭顯示在哪裡開 瀏覽:757
寶馬定金多久能退 瀏覽:52
賓士大g油耗多少和普拉多油耗 瀏覽:915
賓士c級有什麼性能車 瀏覽:419
奧迪a6大燈質保多久 瀏覽:230
如何更換小汽車擋桿套 瀏覽:355
工業雙氧水沸騰是什麼原因 瀏覽:653
中國南方工業出路在哪裡 瀏覽:456
寶馬430多久保養 瀏覽:405
尖頭汽車為什麼不生產了 瀏覽:124
羅陽有哪些工業區 瀏覽:220
13年賓士c300車怎麼樣 瀏覽:269
賓士小柏林怎麼樣 瀏覽:93
五菱汽車推拉門關不了怎麼辦 瀏覽:150
晚上汽車燈光如何開 瀏覽:887
賓士不帶字母的轎車多少錢 瀏覽:277
賓士車如何自己駛出 瀏覽:941
寶馬857是什麼車 瀏覽: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