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個奧迪TT最左邊的踏板是剎車還是離合右邊的兩個跟普通自動擋的車一樣左剎車右油門么跪求答案
最左邊那個是什麼都沒有的,只是裝了運動踏板,那個位置是要來放左腳的,沒有作用。
最右邊依然是油門,中間是剎車,跟普通汽車是一樣的,至於奧迪的手剎是在中控扶手箱的前面,是電子手剎。
2. 奧迪TT對於裝有汽油發動機的汽車怎麼啟動發動機
對於裝有汽油發動機的汽車:拉緊手制動器;
將選檔桿置於怠速檔位 (自動變速箱:位置 P或 N),踩住腳剎車;
對於帶手動變速箱的汽車,要將離合器踏板踩到底;
將點火鑰匙轉到位置2,此時不要踩油門踏板;
發動機一旦啟動,便應立即松開點火鑰匙,啟動機不允許與發動機一起運行。
3. 奧迪tt防滑設置在哪裡
這個可以參考一下汽車使用手冊,上面有詳細的圖解【汽車有問題,問汽車大師。4S店專業技師,10分鍾解決。】
4. 奧迪TT怎麼樣值得買嗎
奧迪TT作為一款運動型轎車,和概念車版有相同的漂亮外形,性能出色,值得購買。
奧迪TT除了引擎蓋是由鋁製成的其他部分完全採用電鍍鋼鐵製造。TT roadster 採用的是軟頂,而並未隨大趨勢使用電折硬頂,軟篷的收折及儲存均比硬頂富彈性,優點是無須佔用車尾大量空間,篷身可選擇不同顏色,配搭出更多變化的視覺效果。
(4)奧迪tt自動啟停在哪裡擴展閱讀
選購汽車應考慮的因素:
1、安全:汽車承載的是消費者的安全。汽車是一種對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極高的特殊消費品,它的安全性能直接關繫到消費者的生命。
2、價格:家庭年收人決定購買車的價格。汽車屬於大件消費品,不能僅憑個人喜好來購買。
3、油耗:養車的主要成本來自於燃油費用,汽車的油耗必須考慮。
4、車型:根據買車的目的決定購買什麼樣的車型。
5、售後服務:汽車在使用過程中是需要養護和維修的,不同的汽車售後服務網路是不一樣的,同價位的車型售後服務的質量和價格也不一樣。
5. 奧迪tt後排座位能坐成人嗎
正常情況下奧迪tt後排座位是不能坐成人的。
敞篷版的奧迪TT為2座布局,後排自然不適合乘坐,但即便是2+2布局的轎跑版TT,後排還是不適合坐人,考慮到4181x1832x1353的車身尺寸,兒童座椅、隨身背後等體積較小的東西才是後排最適合放的。
奧迪TT畢竟是屬於跑車,以動力性能和駕駛樂趣為賣點的特性限定了受眾群體,大部分國人的主流消費訴求還是集中在車輛的實用性上,而奧迪TT的乘坐空間顯然不能滿足日常的出行需要,所以相比於其他類型的車輛,奧迪TT在中國佔有的份額是非常小。
(5)奧迪tt自動啟停在哪裡擴展閱讀:
奧迪tt汽車介紹如下:
全新的奧迪TT後排可以按5/5的比例全部放倒,這樣就可以放下一些大件物品。有轎跑車和敞篷車兩種款式。由於奧迪TT的保有量比較小,相應的保養維修費用就會比較貴,購買前最好考慮到後期的預算支出。
在油耗方面,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2.0T 230Ps車型百公里油耗為7.2L,考慮到2.0T發動機和quattro四驅系統的存在,這樣的成績還是可以接受的。此外新款TT增加的自動啟停系統對節油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6. 奧迪TT跑一段時間N掛D擋會有延遲
奧迪TT跑一段時間N掛D擋會有延遲是因為避免偶發誤操作。
比如前進檔時速100km/小時時掛倒擋是不會執行倒擋動作的,這樣設計是為了避免偶發誤操作,同時保護變速箱,如果不放心,就去4s店檢查一下,一般是沒有問題的。
車輛在冷車啟動後,一般行駛無問題,在行駛一段時間,尤其是堵車頻繁啟停後,會出現以下問題:
1、在從N掛擋到D後,轉速異常上升以下再下來,掛D擋松油門起步,車輛往前沖一下,然後咔的一聲,頓挫明顯。
2、行駛過程中,無論是通過制動系統減速降擋,亦或是溜車自然減速降擋,都會出現在降擋時候出現多次咔咔咔聲響,聲音時大時小,發出異響時候,像被敲擊底盤,十分影響乘坐質感。4S店師傅試車後,說是沒有電子問題,說是機械問題。
7. 奧迪TT有什麼功能
第一眼的感覺是新款TT的外形比老款要大。一查資料果然如此,長了14厘米,寬了8厘米,再加上採用了現如今奧迪的統一標志性元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嘴」,前臉造型明顯比老款更具攻擊性。車頂還是沿用原來的穹頂設計,增高的6毫米讓人幾乎感覺不出來。車尾卻更向後延伸。這樣的改動使得全車在整體外觀上顯得更加協調和成熟。新款TT的座椅設置得比老款要低,加上有力的側面支持,讓我覺得自己被牢牢地裹住。包著Nappa皮革的三輪輻運動方向盤手感極佳,下部形狀扁平的設計更讓我彷彿與勒芒運動型賽車渾然一體。其實這種設計除了體現運動感外還有方便駕駛員進出的實用功能。 中控台的設計基本是在向傳統致敬。奧迪TT的經典圓形主題更是在內飾上得到了充分體現:通風口,儀表盤,無不以圓形為主。除了車速和發動機轉速這兩個凹陷的大儀表盤延續了典型的奧迪特徵之外,黑色背景加紅色指針,短 小的換擋桿握柄,超級大的空調旋鈕,這些設計也都是對奧迪TT傳統的繼承。當然也有不乏新意之處:現有的三個出風口代替了原先的兩個;在車速表和發動機轉速表之間出現了一個大面積的數字式駕駛員信息顯示屏;整個中控台也更多地向駕駛員傾斜。 輕踩油門,這輛奧迪TT已經反應迅速地向前躥動。換擋平順,毫無生澀的感覺。即便在4000以上的轉速,發動機聲音也依然非常克制。底盤的扎實讓人印象深刻,和老款TT相比有本質上的提高,這應該和後懸掛由扭桿彈簧式改為四連桿式關系密切。同時磁阻尼減震系統的作用更是決定性的。第一段試駕是從機場到策爾湖邊(ZellamSee),這段路程大部分是高速,奧地利交警對超速查得很嚴,所以奧迪工作車一直在最前面壓著速度,我們鮮有超過140公里/小時的機會,這也讓我的2.0TFSI和其他的3.2quattro沒有太大差別,甚至在某些路段還能比那些大排量的傢伙們表現更敏捷,畢竟比它們輕150公斤。在時速超過120公里時,擾流板優雅緩慢地升起,給平淡的旅途帶來一絲驚喜。 新奧迪TT還增加了不少日常實用性功能,為運動型跑車設立了新的標准。這其中包括行李艙內的儲物網袋,以及前排座椅和儲物網袋之下的儲物盒。中央通道上的杯托和儲物盒都是標准配置,而車門上的儲物盒可以放入最大0.7升的水瓶。手套箱中還劃分出一個獨立的空間擺放眼鏡。行李廂的地板與外邊緣齊平,並配有固定物品用的捆綁點,甚至在兩側的裝飾板上也還有儲物空間。從車內或從行李廂內都可以很方便地將左右對稱的靠背折疊著起來,這樣290升的行李廂就能達到700升的容積,長達1.7米的空間足以放置兩個高爾夫球袋以及輔助工具,或著大型的旅行箱或包袋。 第二段試駕的路線完全和方才的中規中矩形成鮮明的對比。在策爾湖邊的山谷里,70公里的山路由海拔1500米高度疾弛而下,同時轉彎極多,毫無疑問,這種路段是發揮奧迪TT性能的最佳場所。這回我挑選的是全時四驅的3.2quattro,和之前的2.0TFSI相比,3.2quattro發動機輸出充沛,聲音輕快,加之奧迪TT的車身是鋁合金與高強度鋼材混合製造,比老款TT輕了整整80公斤。因而對動力表現的描述簡直可以用「大馬拉小車」來形容。這輛3.2quattro配備的是S-tronic雙離合器變速器,在手動模式中可以通過方向盤上的撥片進行換擋操作,0.2秒內一切搞定。不必再騰出右手照看換擋,操控起來自是得心應手。輪胎抓地很扎實,3.2quattro甚至採用了245的寬胎。磁阻尼減震系統在3.2quattro上表現依然讓人稱道。選用運動模式時感覺稍稍生硬,轉換成普通設置後讓人幾乎以為身在房車之中。轉向精準無須贅言,制動系 側面 統的表現更是出色,四個車輪均採用盤式制動,而且一旦踏板踩下,制動伺服就立即啟動。若再有意外,ESP更會適時介入。所以即便在如此地形復雜的路段,奧迪TT仍然應付自如,甚至還有些意猶未盡。 高速行駛時方向盤有些過於靈活,影響了車身的穩定性,尤其使用18英寸輪胎的車型在公路上馳騁時,駕駛員可能會矯枉過正,造成神經緊張。這不是轉向機不夠准確,而是因為太過直接和靈敏。奧迪TT對彎道充滿了熱情。發動機推動前輪,可是只有在很狹窄的彎道里需要充分調動那200馬力的時候,駕駛員才會感覺到前輪驅動的轉向不足特性,屆時牽引力控制系統會適當地進行干預,保證方向不會受到驅動力的影響。 奧迪TT對行駛路面上的信息提供真實的反饋。懸掛隨時仔細報告路面的狀況、輪胎的附著力和車輪的偏移。車輪的偏移一般都出現在前輪,也就是導致車輛轉向不足,但是由於在彎道中車輪負荷的急劇變化,也有可能出現轉向過度。電子穩定程序這時會使不安分的車尾恢復理智。 奧迪的品牌哲學喜歡將懸掛調校得比較硬,因為奧迪不允許人們對汽車的動感產生絲毫的懷疑。在奧迪公司的人看來,轉彎時車身搖搖晃晃是對奧迪TT最壞的批評。所以奧迪TT在緩慢行駛時乘客就已經感到震動,即便動態行駛控制系統處於正常模式,懸掛還是太硬了。只有當車的速度逐漸提高,車身的平穩性才得 其他(2張)到好轉。所以說動態行駛控制系統的重要性並不大,因為它沒能真正提供兩種不同的行駛狀態。合理的狀況應該是系統在舒適模式和運動模式之間選擇,而且可以真的帶來舒適的乘坐感。 奧迪TT的價格較上一代沒有增加,但內部的配置更加豪華,盡管這些仍不能使新車達到備受矚目的程度,但奧迪就是要一直遵循不事張揚、注重內在的原則,行家都是不動聲色地進行享受。
8. 奧迪tt開啟淚眼開關在哪裡
看你是幾幾年的款了,稍微新點的款都是白天自動打開「淚眼」的,方向盤左側有個旋鈕,是開遠光近光那個,你調到A(自動模式),白天情況下,應該是打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