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3款奧迪a4l舒適型有運動模式嗎
豪華版的有駕駛模式選擇,分為:舒適模式
自動模式
運動模式
個性化設置,舒適型的車沒有真正的運動模式,但可以掛S檔讓車輛運動起來。
❷ 奧迪a4l在駕駛時怎樣操作切換舒適和運動
你好,在mmi控制面板上的設置里找到駕駛模式選擇,就能切換舒適與運動啦,呵呵,希望能夠幫到你。
❸ 奧迪A4L的M檔位怎麼來使用,從低速到高速運轉,有沒懂的 ,來詳細說一下細節
奧迪A4L的M檔位是奧迪A4L的一個手動模式檔位,在這個模式下奧迪A4L只需要前後移動變檔桿就能人為的控制使用某個檔位,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踩下奧迪A4L的剎車踏板。
❹ 新奧迪a4l有運動模式嗎
全新奧迪A4L的駕駛模式有五種,裡麵包含有經濟、舒適、個性化、自動和運動。所以全新A4L是具備有運動的駕駛模式,在搭配上運動款的RS前臉外觀,外在和內在都具有了。
❺ 17款奧迪a4l駕駛模式經濟和舒適的區別
1、模式特點不同
經濟模式各方面平衡性良好;
舒適模式最省油,最愜意。
2、方向盤靈活度不同
經濟模式方向盤會變沉一點兒,靈活度不高。
舒適模式方向盤比較靈活,用一隻手開都行(單手開車的方法是錯誤的,不提倡)。
3、動力不同:
經濟模式油門反應明顯靈敏,動力說來就來,不會很緩和,也不會太猛,好控制。油門到底的時候,能有一些推背感。
舒適模式油門的反應也沒那麼靈敏,動力來得比較緩和。在這個模式下就算深踩油門,推背感也基本感覺不到。
(5)奧迪a4l怎麼開運動模式擴展閱讀:
奧迪a4l車型概況
最大優點:外觀時尚動感,線條流暢;內飾做工精緻,配置不錯;音響效果不錯;空間寬敞實用,舒適性不錯;品牌經典。
最大缺點:內飾做工精細,但造型設計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導航落後,有個別網友反映空調出風口時間長了有異味存在。
外觀:外觀時尚動感,整車線條流暢自然,前臉設計深得網友好評,網友稱「A4L外觀總體比較完美,尤其是前臉。」
內飾:內飾設計沒有新意;部分網友燃油經濟性較差,存在燒機油、方向盤發飄等問題。
空間:整體空間寬敞充裕,座椅舒適性表現一般,網友評價「空間因為帶了個L還是不錯的,後座空間比皇冠寶馬3都要大,可以翹二郎腿,座椅舒適性一般般」。
操控:操控舒適,偏重運動風格,視野寬闊,方向盤手感不錯;輪胎抓地性較好,底盤扎實,通過性表現不錯;剎車靈敏,噪音小,但有個別網友反映油門偶有遲鈍現象,高速行車時方向盤抖動明顯。
動力:A4L配備了兩款全新綠色高效發動機,技術先進,動力輸出充足,起步穩,提速表現比較不錯,網友稱「感覺起步有點肉,但加踩油門提速平穩,加速也相當不錯。"
❻ 第一次開奧迪a4l,請問運動模式怎麼啟動還有圖中這個是什麼
定速巡航開關
❼ 奧迪A4有多少種駕駛模式
【自動模式】
模式特點:各方面平衡性良好
使用建議:因為平衡性好,喜歡舒適和動力性能兼顧的朋友們可以選擇。
換擋雖然還是會控制在2000轉以內,但方向盤會變沉一點兒,靈活度有所提高。油門反應明顯變靈敏,動力說來就來,不會很緩和,也不會太猛,好控制。油門到底的時候,能有一些推背感。懸掛軟硬的變化不明顯,基本感覺不出來。
【運動模式】
模式特點:動力足,推背感明顯
使用建議:推薦尋求刺激、喜歡急加速的爽快感的朋友。
相對比較極端的模式,變速箱換擋都在3000轉以上,提速的感覺特別明顯。方向盤沉了很多,單手開有些費勁。油門反應靈敏,動力來得很猛,都不用深踩油門,推背感就很明顯。這個模式上手的時候需要適應適應,要不控制不好車速,容易出危險。
【個性模式】
模式特點:自我調節,選擇度高
使用建議:個性模式適合高端玩家,通過微調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駕駛模式。
個性模式就是為了讓咱們自己創造出一種喜歡的駕駛模式。如果想要一種開著輕松,動力又能說來就來的感覺怎麼辦?那麼可以用個性模式,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微調。
可以微調的地方有發動機、變速箱、轉向、安全帶收緊。
❽ 奧迪a4l變速箱運動模式是什麼意思啊
簡單說就是把換擋的轉速提高了,可能原來是2000轉進檔,運動模式是2500轉進檔。由於轉速提高了,就會感覺更有力,提速快。
❾ 奧迪A4的駕駛模式選擇有什麼用感覺差別不大
1、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2、奧迪A4L有經濟、舒適、自動、動態以及個性化五種駕駛模式。在多媒體主界面選擇「車輛」選項,然後再點擊「駕駛模式選擇」,就能進行模式的切換了。
3、①、經濟模式,限制了噴油量。簡而言之,車輛加速不會隨著一腳油門,猛地竄起來,而是慢慢加速。②舒適模式,將懸架調校成柔軟型,方向盤響應更加靈敏,發動機轉速維持在較低的范圍。③自動模式,各方面性能調配智能化,油門響應也合理,舒適度也還不錯。④動態模式,此模式下,車主的踩踏油門的動作,發動機反應的更加積極。強勁的動力必然會造成燃油加劇,變速箱和發動機的磨損。⑤個性化模式,車主可以根據需要駕駛習慣調節車輛的行駛特性。可以調整的參數包括:平衡、運動、舒適以及經濟。對具體細節進行設置,相比自動模式更加貼合車主在不同環境下的駕駛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