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奧迪汽車 > 奧迪的故事有哪些

奧迪的故事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23 12:41:20

㈠ 奧迪是怎麼走紅的 新中國官車史回顧

近 二十年中國汽車市場發展很快,而官車一直是一道奇異的風景線。可能是因為中國文化中一直有「陞官發財」這個概念吧,在很多人眼裡,被當官的看上的東西一定 是好東西,「 官車」也是如此,一個汽車品牌被選為政府用車後地位馬上就不一樣了,只要它本身不是太差,自己想不高大上都不行(除非是自己太不爭氣了)。話歸正題,回顧 新中國成立後幾十年裡官車的發展變遷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1950年——1972年 東歐轎車為主的時代
1949 年新中國成立時,當時轎車還只是少部分富人和政府才用得起的交通工具,政府以及企業使用的轎車都是解放前進口的美國轎車,「別克」、「凱迪拉克」……這些 美國轎車在中國有非常好的口碑。很快,由於朝鮮戰爭的影響,從西方國家進口轎車這條路被基本堵死了,那時中國也沒有汽車工業,自己造不出來,但是政府企業 辦公有需求,這樣,中國只剩下從東歐社會主義兄弟國家進口轎車一條渠道了。
解放初期 從前蘇聯進口的轎車主要有GAZ12"吉姆"、GAZ M20"勝利"和少量的ZIS110,這些車的外觀雖然很「美國」,但是品質可比不上20世紀40年代末進口的那批美國車。 從1958年開始,中國自己的轎車工業起步,陸續孕育出了大紅旗轎車和上海SH760轎車,但是由於國產轎車產量少,它們更多還只能做為進口轎車的補充。 同時,解放前進口的那些美國轎車由於老化和缺少備件逐步報廢,美國車退出了中國的「官車」舞台。在當時的政治背景下,私人轎車在中國基本消失,中國開始了 「轎車」=「官車」的一個時代。
從 20世紀50年代後期到20世紀70年代前期,中國又從東歐和前蘇聯進口了不少GAZ M21"伏爾加"和波蘭生產的FSO「華沙」轎車。無論是國產轎車還是從東歐進口的轎車,技術水平都是歐美五十年代的水平。這些車的配置為全手動,什麼中 控鎖、電動窗、空調之類的設備都沒有,國產的大紅旗轎車技術的起點最高,它採用了自動變速箱(美國貨的仿製品)。另外,在當時中國來說,對於普通人來說買 一輛100多塊錢的「鳳凰」牌自行車都要攢好幾個月工資,一生能坐上一回轎車就不錯了,想不出還需要加什麼其它的豪華配置。雖然車身鋼板很厚,由於製造工 藝不佳,因此在行駛過程中底盤相連部件碰撞和變形就會發出有節奏的吱呀聲,成為行駛中一曲別致的協奏曲。
從 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中國平均每年進口轎車也就是1000輛的水平上,20世紀60年代一汽和上海開始批量生產紅旗轎車和上海SH760轎 車,但是產量不多,這樣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時,我國的轎車保有量一直是幾萬輛的水平上,除了國家單位的公務車以及少量的城市計程車外,只有級別高 的領導才能配備轎車,縣級領導只能配BJ212越野車。所以,無論當時的中國轎車和東歐轎車再怎麼不行,在中國,轎車就代表著非凡的地位(這時候轎車還和財富掛不上鉤,那時中國沒有富人)。
1972年中國和西方以及日本國家關系正常化,這讓中國進口轎車的渠道立刻由單一發展到多元化了。這個結果是豐田轎車和日產轎車第一次大批量進口中國,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大批量進口西方國家生產的先進轎車。
中 國進口的第四代豐田皇冠、克羅娜以及日產達特桑公爵自然都成為了政府行政用車,它們讓當時的國人眼前一亮,和當時國內的前蘇聯和波蘭轎車相比它們渾身都是 優點,流線的外形很有科技感,做工精緻且技術先進,空調、中控鎖、電動車窗都是東歐轎車所沒有的,它們之間的對比有如一台現代化的日本台式組合音響對一台 古董式手搖電唱機。另外,這也讓中國人看到了中國和世界的差距,我們落後的太多了。不過由於20世紀70年代的中國國家很貧窮,外匯儲備很少,再加上國家 各個方面非常死板僵化,因此,對於需要花外匯購買的日本轎車進口還是受到很大限制。
20 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的改革開放煥發了中國經濟的活力,政府公務以及企業商務活動的增加使轎車的需求量大增,但是,在開闊了眼界的中國人眼裡東歐轎車不能 滿足檔次和品質上的需求了,因此,從1979年開始,新一輪從日本進口轎車的高潮開始了。國人開始仍然沉浸在什麼時候中國能造出和第四代皇冠車同品質的轎 車的無限希望中時,豐田皇冠已經換了三代了,第七代豐田皇冠和第六代達特桑公爵高級轎車首先出現在中國公務轎車的隊伍中。
在 中國20世紀80年代中期,汽車進口達到了一個高峰時期,僅1985年中國進口的第七代豐田皇冠轎車數量就達到17250輛,進口轎車不光佔領了公務車市 場,連北京的計程車主力都是進口轎車。中國官車的構成發生了大的變化,大部分大紅旗CA770開始退出了公車行列,它們被一汽SKD部分散件組裝的賓士 250E長軸距高級轎車取代。不少使用多年的上海SH760轎車、伏爾加M21和華沙轎車被日產公爵和豐田皇冠所替代。
在 整個20世紀80年代,政府企業公務轎車中數量最多的就是豐田皇冠和日產公爵轎車,在大部分國人眼裡這兩款轎車也是最高級的轎車。雖然今天奧迪A6轎車的 前身奧迪100轎車也開始進入中國,不過那時候如果有人認為奧迪比豐田高級是要被笑話的,當時的事實也確實如此,在1988年前,奧迪最高級的車發動機只 有5個缸,配置和製造工藝水平也比同時代的皇冠和公爵轎車差不少。
從東歐易貨貿易進口轎車依然在繼續中,車型也變成了新一代產品,但是品質上和日本的產品沒法比,但是畢竟價格便宜。這時候進口的轎車有前蘇聯的拉達2105、伏爾加M24和波蘭產的FSO125P。上海SH760A轎車依然在生產,不過它顯然已經沒有了之前的風光。
中國的公務轎車進入了一個日本轎車為主,少量賓士轎車為輔,國產上海SH760轎車和東歐轎車打下手的階段。就是國賓車隊也是如此,每當有國外政要來訪,國賓車隊中頭幾輛大紅旗CA770轎車後面是一串賓士250E加長版和豐田皇冠。而「一個汽車工程師在天安門上數100輛轎車,只有3輛是國產車的」的故事也發生在這個時期。
1990年——現在 進入大眾奧迪時代
20 世紀80年代中國對於轎車的需求大增,但是國產上海牌轎車不僅產量嚴重不足,品質也不能滿足要求。如果解決這個問題?短期可以通過進口來解決需求,而眼光 放遠來看必須要自己生產更多轎車。而當時落後發達國家三十年的工業基礎決定中國沒有能力設計製造出世界一流的轎車,而合資國產成為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法。
在 1984年和1987年,上汽和廣汽分別和德國大眾和法國標致汽車公司合資生產出了大眾桑塔納和標致505轎車。由於外匯極度緊張(1987年中國的外匯 儲備才20億美元,不及現在一個零頭),1987年,中國官方大規模從日本進口中高級轎車的貿易終止了。市場中可以選擇的轎車品種突然變得很少,易貨貿易 來的東歐車雖然便宜,但是質量太差,要想買輛好一些的轎車,國產的上海大眾桑塔納和廣州標致505轎車成了唯一的選擇。
但 是上海大眾桑塔納和廣州標致505都是中檔轎車,做政府高級公務車稍顯檔次不夠。20世紀80年代一汽開始和國外談合資生產商務轎車,開始和克萊斯勒公司 談,都已經簽訂發動機引進生產合同後克萊斯勒公司耍大牌要高價,一汽終止了和克萊斯勒的談判。這時候大眾旗下的奧迪由於剎車門事件在美國被搞得焦頭爛額, 北美市場份額大幅度下滑,急需開發新市場擺脫困境。雖然當時中國的工業基礎薄弱且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投資國家,但是能讓奧迪度過難關的任何機會大眾公司都不 會放棄,他們聞風而動和一汽談起了合資並一蹴而成,誰也沒有想到的是改寫中國官車的時代開始了。
從 20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的公務轎車消費進入到了一個品質和檔次還不如20世紀80年代水平的時代,但是國內的用戶們只能接受這種現實。在政府公務車采 購名單中,國產奧迪也進入了名錄(因為當時奧迪不是豪華品牌,選奧迪不會和腐敗掛上鉤)。公務車消費中高檔以國產第三代奧迪100(今天奧迪A6L的前 身)為主、中檔轎車以上海大眾桑塔納和標致505為主。這些歐系轎車本身就和國外有一代的差距,在品質技術含量上落後於80年代前期進口的那批日系轎車, 上海大眾的桑塔納和後來一汽大眾生產的捷達外觀都被認為不夠派。
雖然日系車不能大 批進口了,但是它們給國人的印象太好了。 真正改變國人對於高級商務車概念的是1999年開始國產的第五代奧迪A6(C5),這款奠定現代奧迪設計風格的轎車非常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觀點,加長的軸距 復合中國人的消費取向,製造工藝和細節設計遠遠超越了它的前輩,這是也是繼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日系豪華轎車之後,中國的官車在檔次和豪華程度上 再一次和國外接軌。它一上市就開始熱銷,北京亞運村市場的車販子們不會忘記那個瘋狂加價賣車的紅火時代,高檔公務車奧迪的時代從這時候開始了。

㈡ 致青春!奧迪Q7、A4、A3、A8-那些在「青春」中激勵過我們的奧迪

2007年,一部趙寶剛導演、石康編劇,充滿「北京」味的電視劇 -《奮斗》紅遍大江南北,劇中主角是日後紅的發紫的幾個明星:佟大為、馬伊琍、文章、李小璐、王珞丹、朱雨辰。結果,扮演本經女孩夏琳的馬伊琍是上海人,在拍完這個電視劇後,文章和比他大幾歲的馬伊琍好上了!而之後的且行且珍惜是多年之後的後話了。
《奮斗》這部青春勵志劇,無論從任何角度看,都是一部屬於那個年代的80後的電視劇。不過現在第一批80後開始進入4字頭,再看這部電視劇,頗有幾分光怪陸離的感覺。不是因為現實很骨感,而是那時候的奮斗太理想(甚至有些兒戲),幾個20歲出頭的年輕人,動不動就做著幾億的地產生意,這是哪門子奮斗?
當時這部電視劇,害得所有的80後都把自己T恤衫的領子立了起來,現在看起來好土。可能這就是現在80後看90後,90後看00後的樣子吧,時代都是在進步的。
這部電視劇中,出現最多的一款車就是佟大為扮演的陸濤所開的那台奧迪A4。奧迪A4當時被年輕人開做是「身份」和「成功」的象徵。李小璐就曾經在電視劇里指著A4,對開著奧拓的文章說:這才叫車。
這輛A4也是陸濤賺到第一個幾千萬之後買的車,當時她直接寫上了夏琳的名字,結果在提車回來的路上他們就吵了起來,吵起來的導火索居然是陸濤買車寫了夏琳的名字,現在來看,不是應該因為沒寫夏琳的名字吵嗎?那個時候的年輕人還是很純粹。
A4那時候曾經真的成了80後追求「小富和時尚」的象徵,電視劇里的陸濤住著Loft-心碎烏托邦,對任何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當成問題,這種瀟灑現在看起來是那麼的不真實。記得當時的電視劇里出現了一個鏡頭,陸濤開車時接電話,手機是諾基亞8800,那時的街機還是N73和E72,iPhone才剛出來沒多久呢。
電視劇里的另外一輛奧開頭的主角車是文章的那輛奧拓,不過王珞丹開的那輛藍色的奧迪A3也多次出現,還成為了李小璐用言語擠兌文章的道具,文章也稱A3為「豪華跑車」,那時候能開上A3王珞丹扮演的米萊也是白富美的代表,而且還痴情,電視劇最後的一曲《左邊》最終成就了她文藝青年的人設。
可能是由於《奮斗》的成功,2009年趙寶剛又推出了一部以青春為主題的電視劇-《我的青春誰做主》,主角為趙子琪、陸毅,還有來自《奮斗》的王珞丹和朱雨辰,以及日後大紅大紫的白百合。因為同樣由趙寶剛導演,加上王珞丹和朱雨辰,該劇也被稱為奮斗的姐妹劇,現在看來這也是一部雖然勵志,但是卻仍然有些過於理想化的電視劇。
《青春》中的故事由朱雨辰開著一輛奧迪A8L帶王珞丹回北京開始,當時為了反襯出朱雨辰的酷,給他的人設是一個開著俗稱「跨子」的側三輪摩托的修車技師,A8L只是他幫著送車回北京,現在這個職業叫「代駕」。
真正的車主角是陸毅的那輛Q7,陸毅的人設是年輕有為、有文化、長得帥、善良、睿智且寬容,正好配得上趙子琪所扮演的年輕漂亮精明能幹且家境良好的女律師。也難怪王珞丹在電視劇里描述陸毅的時候,不直呼其名,直接稱其為「那輛Q7」。
時光冉冉,一晃這這都是10多年前的事情了,今年正好奧迪推出新A3、新A4L和新Q7,而現在奧迪也在主打年輕化,80後的下一代,他們的青春里還會有奧迪嗎?或者說,80後逐漸老去了,奧迪,卻越來越「年輕」了!而且高帥富的接班人 - 奧迪e-tron該出場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㈢ 收集一個關於汽車的故事

奧迪與小奇跡、霍希和漫遊者合並為汽車聯盟公司

奧迪從1910年起在茨維考製造汽車,在一開始就被視為技術先鋒派中型汽車。奧古斯特·霍希 1909 年在茨維考成立的公司從 1910 年開始使用奧迪( Audi )名稱, 「 Audi 」是「 Horch 」的拉丁譯文(在德語中的意思是「聽」),公司主要製造豪華類轎車。 奧迪於 1928 年並入小奇跡集團, 1932 年加盟汽車聯盟公司。 從 1912 到 1914年,奧迪在 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國際拉力賽上的輝煌戰績,充分證明了奧迪品牌的卓越性能。
1907年,朱爾根·斯卡夫特·拉斯穆森在Zschopau創辦了製造儀器和配件的公司。1916年,朱爾根·斯卡夫特·拉斯穆森在Zschopau開始實驗蒸汽動力公路汽車,並為其注冊了商標:字母 : DKW (小奇跡) 。1919年,現名為Zschopauer 發動機廠的公司轉產二沖程小型發動機,為1922年成功製造摩托車奠定了基礎。1928年,第一輛小奇跡小型汽車面世。在20世紀30年代,小奇跡為汽車普及做出了重要貢獻。1945年之後,小奇跡摩托車和汽車為汽車聯盟公司在英格爾施塔特的重建奠定了基礎。
霍希從1902年起在科隆製造汽車,1902年遷至萊欣巴赫製造汽車,1904年又遷至茨維考製造汽車。 雖然奧古斯特·霍希於1909年離開了1904年在茨維考創辦的霍希公司,但他依然以「只製造強勁的高質量汽車」為目標,制定了汽車產品設計理念。霍希品牌在隨後的歲月中始終堅持這項方針。霍希轎車是德國汽車工業中最卓越的產品之一,在豪華轎車領域占據著領先地位,並以其卓越的製造質量和標准在汽車工業中樹立了尊貴和完美的典範
第四環是指漫遊者汽車分部,漫遊者也在1932年加盟新建的汽車聯盟公司。 1885年,兩位技工J.B.溫克爾霍弗和R.A.耶內克創辦了自行車修理廠。不久之後,他們開始製造並銷售名為「漫遊者(Wanderer)」的自行車。1896年,公司名稱變更為漫遊者自行車製造公司。1902年,漫遊者的第一輛摩托車面世。1913年,漫遊者開始製造汽車。1932年,漫遊者加盟新建的汽車聯盟股份公司,奧迪徽標中的第四環就代表著漫遊者汽車分部

㈣ 草原狼的傳奇,奧迪Allroad的故事之A6篇

在奧迪的歷史上,有兩個系列的車系的成名是和quattro全時四驅技術的運用息息相關的。

一個,就是在前面我們曾經講過的奧迪quattro,作為首個搭載奧迪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的車型,基於奧迪80Coupe打造而來的奧迪quattro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揚名各大汽車賽場。

quattro四驅系統所帶來的強大抓地力,讓奧迪quattro以及Sportquattro有如神助,輕松的刷新了一項又一項的賽會歷史,也讓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從此揚名世界。

於是,在第二代奧迪A6Allroad上,也就出現了這種差異化的產品定位。從這個時候開始,奧迪Allroad,已經全面的朝著另一種跨界的方式——在旅行車的基礎上強調通過性能的方向邁進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奧迪汽車公司的公司傳奇

當今世界著名的高檔豪華轎車品牌,奧迪(Audi)的一切可溯源至一個多世紀前的1899年11月14日,卡爾·賓士位於曼海姆的車廠一名叫奧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的汽車工程師,在科隆組建了屬於自己的公司--August Horch&Cie(霍希公司)。從1901年起,霍希開始生產自己的汽車。很快霍希就用產品和發明展現出他的天才,樹立了霍希作為汽車品牌的知名度。霍希公司相繼推出了裝備2缸和4缸發動機的新車,霍希本人發明了整鑄缸體,並在若干汽車比賽車中新自上陣奪得錦標。
「聽吧!」——「Horch」-「Audi」(奧迪)
1909年6月一次發動機試驗的失敗,導致了霍希本人與公司其他投資者的激烈爭吵,生性桀驁的霍希一怒之下離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司,另立門戶,成立了一家新的霍希公司。然而,新公司在一場隨之而來的侵權官司中敗給了霍希公司,於是,新公司的名稱成了令人撓頭的問題。正當霍希與合夥人菲肯徹爾為此絞盡腦汁之際,菲肯徹爾的小兒子正在一旁做拉丁文作業,他念出的「Audi」一詞令父輩們為之一振。原來,Horch為德文聽的命令式 「聽吧!」的意思,而聽的拉丁文則念作「Audi」(奧迪)。這個名字使新生的奧迪公司與霍希公司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於是,1910年4月25日,一個偉大的汽車品牌就在不經意間誕生了,它用一種西方最古老的國際語言發出了「聽吧」—「Audi」的聲音,這聲音已經回響了近一個世紀。同年7月,第一台以「奧迪」命名的汽車誕生了,該輛車為慕尼黑一商店老闆Zeidler所有。
霍希為產品定下「高調」
從一開始,霍希就為他的公司所生產的產品定下了「高調」:「我決心在任何情況下都只生產大型、大馬力、高質量的豪華汽車!」無論是在霍希公司還是在奧迪公司都是如此。這正是奧迪公司迄今歷經磨難而堅定不移的宗旨:以領先技術,開拓高檔車市場。
霍希公司在霍希離開後,基本繼承了霍希本人的設計思想,將霍希牌汽車定位在馬力強勁、質量優異、裝飾豪華的形象上。1926年秋季柏林汽車展上推出的Horch 8汽車,是霍希公司一款意義重大的車型。它採用8缸直列發動機,是全德國第一例,其先進的技術、高水平的性能和極佳的可靠性成為全德國汽車工業品質的代表,被譽為汽車工業繁榮興旺的二十年代的象徵,成為所有競爭者爭相模仿的對象。也正是這款Horch 8,使霍希公司牢固地樹立起高檔豪華的品牌形象,奠定了日後霍希轎車引領頂級豪華車市場的穩固基礎。
四合為一的新公司採用了四環標志
而奧迪公司從誕生那天起,就追求產品的高品質、高檔次。它生產的D型車被指定為薩克森國王和政府用車,公司的日產量到一戰爆發前已趕上了同宗兄弟兼競爭對手的霍希公司。1923年奧迪公司為瑞典王室製造的專車配備了精緻的洗手池,車座用大象皮縫制,可謂豪華至極。1927年,奧迪的R型車「執政官」是德國當時技術最先進的豪華轎車。一輛1935年生產的奧迪轎車,售價10300馬克,這對於當時月平均工資只有100馬克的德國人來說,是相當昂貴的。
1932年6月29日,奧迪、霍希、漫遊者(Wanderer)和小奇跡DKW四汽車製造商在開姆尼茨市成立了汽車聯盟股份公司(Auto Union AG)。在汽車聯盟內部,四個品牌針對特定的目標市場:DKW承擔了摩托車和小型汽車的市場,漫遊者則負責中型汽車的製造,奧迪生產高檔汽車,霍希製造超豪華頂級汽車。四合為一的新公司採用了一個新的標志,就是人們十分熟悉的四環標志。
汽車聯盟迅速成長為德國第二大汽車公司
在30年代生產的汽車佔有德國市場份額四分之一,年產量超過67000輛。
在豪華車方面,汽車聯盟的傑作包括霍希830型,850型,930型等,不過其中最著名的還是853型,無論是轎車還是敞篷車,都氣派非凡,具備經典豪華的一切要素。在當時,一輛霍希853售價高達14900金馬克(30年代),相當於一座獨立豪宅的價格。直到現在,無論是在沃爾夫斯堡(大眾汽車公司總部所在地),還是在英戈爾斯塔特(奧迪公司總部所在地),或者任一個德國的汽車博物館,一輛霍希853從來都是鎮館之寶。據說,希特勒不喜歡坐霍希,好在名字帶「馮」的貴族們和帝國出身的將軍們不願將自己的趣味與這個「波希米亞下士」劃等號,從而使霍希品牌在30年代德國4.0升以上的高檔豪華車市場上佔有40%以上的份額,而當時參與競爭的豪華車品牌不下10個。
如今,人們都在議論,在賓士復興了「邁巴赫」品牌後,奧迪是否會復興霍希這一古老的高貴品牌,從而形成全球轎車市場上霍希、邁巴赫、勞斯來斯(寶馬所有)、賓利(大眾所有)超級豪華品牌的「四大天王」鼎立格局?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與其它三個超級豪華品牌的主人不同,奧迪是霍希這一超級豪華品牌的同宗直系傳人,二者有著相同的基因。換句話說,奧迪就是霍希,所謂區別只是兩種語言的不同發音。
技術領先一脈相承
二十世紀初的霍希不僅是當時德國30多家汽車製造廠之一,還是汽車技術的先驅者。他的第一個設計就是共享燃燒室的「無沖擊」雙缸水平對置發動機;他是採用萬向軸作為動力傳動方式而取代皮帶傳動和鏈傳動的第一人;他還特別強調輕合金在變速器、差速器殼和曲軸箱上的應用,以及鉻鎳合金鋼在高強度齒輪上的應用。
1911年,霍爾希親自駕駛奧迪公司生產的C型車在當時世界上水平最高的拉力汽車賽-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國際拉力汽車賽中獲得冠軍,後來蟬聯三次。「三連冠」的殊榮與公司首先採用鑄鋁發動機、乾式氣缸套、四輪制動等先進工藝和技術密不可分。
1921年,由霍希技術上的接班人、總設計師朗格設計的奧迪K型車是世界上第一輛方向盤和操作系統左置的轎車。1923年奧迪又推出了德國第一輛裝備6缸發動機的轎車。
30年代,汽車聯盟取得的技術專利多達3000多項。
速度奇跡
奧迪的賽車冠軍史可追述到上世紀初。奧迪成立之初風頭很盛,曾經連續3年(1912-1914)獲得當時世界上水平最高拉力汽車賽-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國際拉力汽車賽的車隊冠軍。
1934年3月,汽車聯盟推出的四環標志「銀箭」A型賽車剛一露面,就由賽車名將漢斯·施圖克駕駛,在德國紐倫堡舉辦的大獎賽分站賽上力奪冠軍,而且創下了汽車速度世界紀錄。
1937年在法蘭克福的高速公路上,一輛由汽車奇才波爾舍(Porscher)設計的四環標志「銀箭」賽車,一舉改寫了15項世界汽車速度紀錄,包括令當代人目瞪口呆的406.3公里/小時汽車極速紀錄。
「銀箭」賽車具有超現代的動感外形,任何一個第一次在奧迪博物館里見到這款車的人都會感到驚異:這會是30年代的汽車嗎?不幸的是,這款「銀箭」賽車在二戰期間被戰火摧毀。1982年,在汽車聯盟的唯一繼承人奧迪公司的全力支持下,該車復製成功,又出現在賽場上,但沒有車手願意跟它比賽,因為不願冒萬一撞傷「銀箭」而招致天下車迷唾罵之險。這款「銀箭」在賽車歷史的巔峰之上傲視著群雄,已然成為一種宗教聖物。
先輩們創造的這一連串速度奇跡為奧迪品牌在60多年前就注入了強大的動感基因。
德國第五大汽車製造企業
在經歷了「金色30年代」後,由於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汽車聯盟停止了正常的生產。從1944年起,盟軍開始「地毯」式空襲,薩克森作為重要工業基地當然不能倖免,一夜之間被空襲夷為平地。1945年10月底,控制了德國東部的蘇聯紅軍正式宣布沒收「資產階級的財產」——汽車聯盟,實際上在此之前,俄國人已經把公司的設備當作戰利品開始拆遷。所有的原分散在四大公司的28000多台設備幾乎全部被拆下來,很多被運到蘇聯。存在了46年後,奧迪的先輩們在硝煙和廢墟之中遭遇滅頂之災。殘留下來的各車間和零部件廠拼湊組成了後來東德時期唯一的汽車企業-IFA汽車製造廠。(1990年兩德統一後,IFA解體,大眾汽車公司決定接收部分資產,重建薩克森汽車工業,決策者正是時任大眾汽車集團董事長、當初重建奧迪的卡爾·哈恩博士的兒子——小卡爾·哈恩博士。)
浩劫之後的奧迪人逃往德國西部,來到了巴伐利亞首府慕尼黑。雖然慕尼黑政府一開始的不支持態度給他們潑了一盆冷水,但他們並未灰心。布魯恩和哈恩博士帶領舊部在英格施塔特安營紮寨,同時憑借個人信譽爭得了一筆貸款,開始了汽車聯盟也就是今天的奧迪公司的第二次創業。當時汽車聯盟的辦公設施和生產環境非常簡陋,被一些員工自嘲為「作坊聯盟」。但無論怎樣,汽車聯盟已經開始了復興的使命。
1955年,汽車聯盟開發出了50年代德國市場上最受歡迎的轎車P94。三年後,汽車聯盟就成長為繼大眾、歐寶、賓士和歐洲福特之後的德國第五大汽車製造企業。在這一時期,汽車聯盟開發了全時四驅驅動技術,並為聯邦國防軍製造了小型越野車MONGA,直到1968年,這款車在國防軍中仍是主力。
確立了「奧迪品牌」的地位
1964年12月,汽車聯盟在歷經過賓士公司的並購之後,正式加盟了大眾汽車集團。奧迪汽車在戰後真正復興的第一步,就是在它固有的經驗和基礎上,於1968年研發出的奧迪100。奧迪100取得了巨大成功,原計劃生產10萬輛的奧迪100賣出了80萬輛。奧迪100重新確立了「奧迪品牌」的地位,「四環標志」重新綻占放出光芒。
回首這段歷史,人們不禁會感慨:假如沒有那樣高貴、獨特的血統,假如奧迪人沒有那樣堅忍不拔的性格,那麼今天的全球豪華車市場上還會有奧迪品牌嗎?所幸的是,這一曾有著「金色的30年代」輝煌的古老豪華品牌,在歷經滅頂之災和痛苦的磨難之後,沒有成為一個令人遺憾的、僅僅能讓人「聽吧」的歷史故事,其高貴的血統有著異乎尋常的超凡生命力,使它註定有朝一日要獲得新生。

㈥ 誰有奧迪車的歷史資料

奧迪
奧迪汽車公司現為大眾汽車公司的子公司,總部設在德國的英戈爾施塔特,年產轎車45萬輛左右。主要產品有A3系列、A4系列、A6系列、A8系列和敞篷車及運動車系列等。 奧迪汽公司的創始人霍爾希,大學畢業後長期從事機械製造業。集理論、實踐、經驗於一身。後來,霍爾希終於實現了自己設計汽車的心願。為了實現自己獨創事業的理想,他幾經周折,在1910年以Audi為新公司命名,這幾個字母是他以前所辦公司的拉丁文名稱的字頭。

奧迪是德國歷史最悠久的汽車製造商之一。從1932年起,奧迪開始採用四環徽標,它象徵著奧迪與小奇跡(DKW)、霍希(Horch)和漫遊者(Wanderer)在克姆尼茨理合並為汽車聯盟公司。在20世紀30年代,汽車聯盟公司涵蓋了德國汽車工業能夠提供的所有乘用車領域,從摩托車到豪華轎車。

奧迪從1910年起在茨維考製造汽車,在一開始就被視為技術先鋒派中型汽車。奧古斯特·霍希 1909 年在茨維考成立的公司從 1910 年開始使用奧迪( Audi )名稱, 「 Audi 」是「 Horch 」的拉丁譯文(在德語中的意思是「聽」),公司主要製造豪華類轎車。 奧迪於 1928 年並入小奇跡集團, 1932 年加盟汽車聯盟公司。 從 1912 到 1914年,奧迪在 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國際拉力賽上的輝煌戰績,充分證明了奧迪品牌的卓越性能。

1907年,朱爾根·斯卡夫特·拉斯穆森在Zschopau創辦了製造儀器和配件的公司。1916年,朱爾根·斯卡夫特·拉斯穆森在Zschopau開始實驗蒸汽動力公路汽車,並為其注冊了商標:字母 : DKW (小奇跡) 。1919年,現名為Zschopauer 發動機廠的公司轉產二沖程小型發動機,為1922年成功製造摩托車奠定了基礎。1928年,第一輛小奇跡小型汽車面世。在20世紀30年代,小奇跡為汽車普及做出了重要貢獻。1945年之後,小奇跡摩托車和汽車為汽車聯盟公司在英格爾施塔特的重建奠定了基礎。

什麼造就了經典轎車或摩托車?是其先進的技術特性、造型,還是性能?這當然主要是其最初散發的激情,那種人們多年後依然能夠感覺到的激情。在汽車歷史中,每十年就會產生經典車型,其中許多來自奧迪和其他公司。
奧迪所有車型
1、按類型分:
一、概念車(Concept)
RSQ Concept: 《我機器人》電影使用
Roadjet Concept: 可能是下一代A3原型車
Shooting Brake Concept: 可能是下一代TT原型車
Q7 Hybrid Concept: 是Q7混合動力原型車
Allroad Quattro Concept: 是A6 Allroad Quattro, A6 Avant原型車
Pikes Peake Quattro Concept: 是Q7原型車
Nuvolari Concept: 是A4原型車
Le Mans Quattro Concept: 是R8原型車
Avantissimo Concept: 一點Allroad Quattro的影子
Steppenwolf Concept: 一點TT的影子
二、轎車(Sedan)
A4: 2.0TFSI, 3.0,3.0TDI, 3.2FSI(已國產)
S4: 4.2FSI
RS4: 4.2 FSI
A6: 3.0 TDI , 3.2FSI , 4.2FSI
A6L: 2.0T FSI, 2.4, 3.0FSI,3.2FSI, 4.2FSI,(已國產)
S6: 5.2 FSI
A8: 3.0,3.2 FSI, 4.2FSI, 4.2 TDI,6.0
A8L:3.0,4.2FSI, 4.2 TDI, 6.0(已進口)
S8: 5.2 FSI
三、多功能車/旅行車/越野車(MPV/Avant/SUV)
A3: 2.0T, 2.0 TDI, 3.2FSI
A4 Avant: 2.0T, 3.0 TDI, 3.2FSI
S4 Avant: 4.2FSI
RS4 Avant: 4.2 FSI
A6 Avant: 3.0 TDI , 3.2FSI , 4.2FSI
S6 Avant: 5.2 FSI
A6 Allroad Quattro: 3.2 TDI, 3.2 FSI, 4.2 TDI, 4.2 FSI
Q7: 3.0 TDI, 4.2 FSI(已進口)

四、轎跑車/敞蓬車(Coupe/Roadster/Cabriolet)
TT Coupe: 1.8T, 3.2FSI
TT Roadster: 1.8T, 3.2FSI(已進口)
A4 Cabriolet: 2.0TFSI, 3.0 TDI, 3.2FSI
S4 Cabriolet: 4.2FSI
RS4 Cabriolet: 4.2 FSI
R8:4.2FSI,5.2V10FSI(即將裝備)
2、按車型首字母分:
一、(A)是奧迪轎車的型號
奧迪轎車和MPV的型號是用公司英文(Audi)的第一個字母(A)打頭.數字越大表示價格越高:
(A2)系列是小型旅行車,
(A3)(A3 3-Door)系列是小型旅行車,
(A4)系列是運動轎車,
(A4 Avant)系列是中型旅行車,
(A4 Cabriolet)系列是敞蓬車,
(A6)(A6L)系列是公務轎車,
(A6 Avant)系列是大型旅行車,
(A6 Allroad Quattro)系列是全地形旅行車,
(A8)(A8L)系列是大型公務轎車.
二、
(S)打頭的運動車:(S3)(S4)(S4 Avant)(S4 Cabriolet)(S6)(S6 Avant)(S8)運動車,
(RS)打頭的高性能運動車:(RS4)(RS4 Avant)(RS4 Cabriolet)(RS6)(RS6 Avant)(RS6 Plus)高性能運動車,
(Q)打頭的越野車:(Q7)越野車,
(TT)打頭的跑車:(TT Coupe)(TT Roadster)跑車,
(R)打頭的GT跑車:(R8(Le Mans概念車的量產跑車))(R8)(R10)GT跑車.
附錄:
代表引擎的數字和字母:
2.0 TDI,2.0T FSI,2.4,3.0 TDI,3.2 FSI,3.6 TDI,4.2 TDI,4.2 FSI,5.2 FSI,W12
TDI是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
FSI是缸內直噴汽油發動機
T是渦輪增壓
W12代表12汽缸以W型排列

奧迪
1954年8月出生於蒙古族,黑龍江人。擅長水彩、粉畫。1978年中央民族學院藝術系畢業。現任內蒙古師范大學美術系副教授。作品《有干葵花的靜物》入選第 三屆全國水彩畫展覽並獲銀獎;《古壁》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春寂》入選第二屆全國水 彩畫、粉畫展覽。

㈦ 盤點奧迪前世今生:忍辱負重終成大業的奮斗故事

要說崢嶸歷史,恐怕沒有哪一家車企能夠做到如同奧迪般傳奇——魯迅

在2006年,奧迪創新性地將柴油發動機引進了勒芒賽場。這是勒芒賽場上第一次傳出柴油發動機的聲浪,也是所有人都大跌眼鏡的一年;奧迪憑借著具有劃時代意義的R10TDI柴油動力賽車,憑借著不俗的動力性能及出色的燃油經濟性,奧迪R10的進站次數遠比對手要少,奪取冠軍獎杯也猶如探囊取物般輕松。

自1999初次參加勒芒至2016年收官,奧迪共參加了17場比賽,共奪得了13場賽事的冠軍頭銜;讓奧迪成為當之無愧的「勒芒王者」。

突破科技,啟迪未來

一直以來,奧迪的Slogan都是「突破科技啟迪未來」,也正是這份積極向上努力突破自我的品牌宗旨,讓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奧迪。在剛過去的2019年中,奧迪全球總銷量高達184萬輛。很難想像,50年前奧迪還只是一家依附在大眾旗下偷偷摸摸研發Quattro系統的「不入流車企」。

從1909到2020,奧迪已經走過了111年,貫穿奧迪這么多年的,從來都不是幸運二字;相反,奧迪的的這111年間從未停止過對命運的反抗,無論是兩次世界大戰,還是兩次「金主爸爸」的雪藏,奧迪都選擇了忍辱負重,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努力著。正是這種不向命運屈服的精神,使得奧迪能夠成為全球一線豪華品牌的一員,能夠自信地喊出「突破科技,啟迪未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你作為奧迪車主,遇到過哪些值得分享的故事

和奧迪還是有些緣分的,尤其是在工作之後。

對奧迪的印象大概始於小學,我樓下鄰居是我爹局裡領導的司機,總看著他開的那台奧迪100,聽我爹他們聊這車各種好(太久遠了記不清都聊什麼了)。然而神往多年一直沒有蹭著坐上那台領導的車,給我一直坐昌河小麵包的童年留下了一些遺憾...

09-13年在廣告公司服務了4年Infiniti,奧迪被我們當作競品之一也看了4年。

面試過奧美的奧迪組,最後因為沒有headcount沒能成功,也曾想過去奧迪工作,因為市場部在長春所以放棄了,我感覺現在他們搬來北京了我又有希望了……

從小覺得奧迪是屬於父輩們的,走量的車都是比較沉悶、缺乏活力的。不過從去年到今年,和朋友聊到奧迪,包括我去奧美面試的時候發現奧迪(至少在國內是這樣)從整個品牌層面也都希望去創造一個更加年輕更加有活力的形象。他們最近都很積極地嘗試新鮮事物。

在大部分車型都換代了之後,處在生命周期尾聲的這一代A6L在九月成都車展也丟出一個紅色的30周年版。當然,出個xx版加個顏色這種事無論是不是豪華品牌都在做,但是在這種定位的車型上推出這樣一個顏色,我覺得還是挺大膽的一件事。然後奧迪最近也開始搞「賣套件「這一套,配上了S-Line套件…只能說這個手段太好用了。。。就是好看,消費者就是買賬(攤手.jpg)。

我個人而言,一直以來都偏愛旅行車,奧迪在國內的這個車型中一直是最積極的,從 A4 和A6 allroad,去年把RS6 Avant帶進國內讓我離Dream car之一又近了一步(大霧)。今年又把A6 Avant帶進國內。希望看到RS4 Avant和A4 Avant來到國內讓這個細分市場能更加豐富起來。對旅行車的感情影響了家屬,使家屬成為了一名比我還狂熱的瓦罐愛好者。14年的時候差點弄一台07年的A6 allroad…後來覺得自己沒那個時間倒騰,只得作罷。

終於去年圓了倆人的一個共同的願望,買一台旅行車。不敢說這是全北京最後一台14款A4 allroad,但應該也差不多了…

㈨ 四環相扣的奧迪車,它的名字由來是什麼

說起豪華轎車,就不得不提賓士、寶馬和奧迪。對於這三者來說,奧迪應該算是後起之秀。奧迪(Audi)是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子公司奧迪汽車公司旗下的豪華汽車品牌,作為高技術水平、質量標准、創新能力、以及經典車型款式的代表,奧迪是世界最成功的汽車品牌之一。

第四個圈代表漫遊者公司。1885年,兩位機械工人在開姆尼斯開了一家自行車修理廠,不久之後,由於自行車的需求量變大,他們打定主意自己生產自行車,並將自己生產出來的自行車取名為「漫遊者」。1896年,公司改名為「漫遊者有限公司」。1902年,漫遊者生產出第一輛摩托車,直到1913年才生產出汽車。

1932年,奧迪與DKW、HORCH、WANDERER三家公司聯手成立了汽車聯盟(auto union),並以四環作為公司的標志,象徵著四家公司牢不可破的聯盟情誼。偉大的品牌背後總會有令人敬佩的故事,奧迪也是如此,四環相扣的車標代表著四家公司過去的同舟共濟,也象徵著未來奧迪的團結一致蒸蒸日上。

㈩ 為什麼奧迪車被譽為燈廠,有啥故事嗎

眾所周知,奧迪有著「燈廠」的諢號,這諢號的由來絕不是因為奧迪的尾燈特亮特顯眼,而是得自實績,對於絕大多數汽車品牌而言,車燈不過是汽車上的普通照明工具,它的存在意義和後視鏡、雨刮器等等汽車部沒有太大區別,僅負責完成汽車的部分分工。不過,顯然,奧迪並不是這樣想的,對於奧迪而言,車燈是一輛車的「眼睛」,透過眼睛可以直達心靈,因此打造這雙眼睛必須足夠用心。為什麼奧迪會被稱為「燈廠」?其實這都是有原因的!

不得不說,奧迪憑借車燈的造型,以及超高的科技含量,確實擔得起「歐洲燈廠」的美譽。不可否認的是,奧迪的每一次迭代都在汽車照明科技方面帶動了行業的創新與變革,我們也期待奧迪在汽車照明領域繼續帶給我們更多驚喜。看到這里,大家也就不難明白為何奧迪被稱為"燈廠"了。其實奧迪這些年在車燈上的研製也是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是最終站在了車燈的最高峰!

閱讀全文

與奧迪的故事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賓士e320的有哪些功能 瀏覽:166
紹興工業廢氣治理哪個好 瀏覽:792
西電與西北工業大學哪個好考 瀏覽:819
汽車出廠重量准確性是多少 瀏覽:153
工業蜂蜜怎麼製成的 瀏覽:635
天津大學和浙江工業大學哪個好 瀏覽:102
低配寶馬x5有什麼配置 瀏覽:820
賓士模型一天多少錢 瀏覽:766
汽車排期到生產要多久 瀏覽:522
雙座跑車賓士多少錢 瀏覽:406
潼南周邊哪裡有工業區 瀏覽:110
丹東康鈴汽車哪裡賣 瀏覽:991
老款寶馬儀表怎麼設置中文 瀏覽:285
奧迪a2l頭枕怎麼拆 瀏覽:464
寶馬三系皮帶輪多久換 瀏覽:981
賓士500e現在多少錢 瀏覽:274
奧迪s5導航怎麼開 瀏覽:452
常州工業用200升雙環桶多少錢 瀏覽:973
半坡人的手工業最具特色的是什麼 瀏覽:424
汽車手剎壞了修要多久 瀏覽: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