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如何避免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

如何避免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

发布时间:2025-09-30 15:33:41

‘壹’ 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

负面影响:

工业革命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性成就的同时,由于片面地把自然当作征服的对象,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是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另一方面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利用不仅是寅吃卯粮甚至已经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

如果说寅吃卯粮、竭泽而渔必然给未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的话,那么,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则可以说是对于当前人类的存在产生了直接的威胁。在人类活动中生产是与环境发生作用最频繁、最密切的部分。环境问题是指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这两大类。

(1)如何避免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扩展阅读

起源背景

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经开始,但直到1830年(庚寅年),它还没有真正蓬勃地展开。大多数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

英国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所以工业革命的开始的标志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而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瓦特改良蒸汽机。

但蒸汽机不是瓦特发明的,而是瓦特改造的。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工业革命传播到英格兰再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后来,工业革命传播到世界各国。

‘贰’ 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来袭 亟需应对哪些挑战

近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发表了一篇题为“成长的烦恼——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挑战”的主题演讲。他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来临了,它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烦恼和挑战?我们又要如何应对?
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来袭 亟需应对哪些挑战?
我们都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第二次是电气时代,第三次是半导体信息时代,薛澜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目前已能看到雏形。前面几次工业革命,因为历史原因,中国都没能真正参与。但今天,中国有机会能像美国等发达国家一样,参与到第四次工业革命形成过程中了。
薛澜提出,我们应该注意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这个挑战,具体有四个方面。
首先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中间,其实存在两个悖论。首先是生产率悖论,就是说新技术的进步并没有给我们带来预期的生产率的增长。以美国为例,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年增长在1947到1983以及2000到2007年,两个时段里,分别是2.8%和2.6%左右,但是从2007年到2014年,也就是科技大幅改变我们生活的这段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3%左右,这要怎么解释?薛澜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很多技术是平台型技术,它们创造的价值是免费的,并没有通过市场交易反映出来。
其次还有创新悖论。政治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创造性毁灭”,是指有新的技术创新带来更大的社会收益,但同时会让旧产业消亡,通过这种毁灭,使社会不断进步。例如,电力机车代替蒸汽机车、数码相机代替胶卷相机,都是创造性毁灭。
但荷兰学者卢克索特近来提出“毁灭性的创造”这么一种可能,就是指一些创新仅仅对少数企业有利,对整个社会是不利的。比如,金融领域放松监管会导致很多创新只对少数金融企业有很大利益,但可能会给整个金融世界带来危害,甚至带来金融危机。比如现在的社交媒体让人们长期沉溺于手机和电子游戏,很难进入到深入思考,长此以往,是否会对人类社会进步产生影响,等等。
而不管是生产率悖论,还是创新悖论,其实都可以看做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带来的挑战。
第二个挑战是对未来工作的颠覆。
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美国2010年的各项职业中,将近一半的工作在今后十年到二十年有可能被机器或人工智能替代。其中很多工作在今天是高级白领在做的,比如律师助手、房地产评估师等等。未来,也许很多人在同时做很多的临时性工作,传统意义上的稳定工作将不复存在。
第三个挑战是对社会公正、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的冲击。
比如说,收入分配差距有可能变大,大量中等技能的工作被替代,社会收入分配将形成两极化状态,少数有高技能的工作者收入特别高,大批中等或低技能者则失业。再比如,生物医学进展会带来伦理道德问题,基因检测是否会带来就业歧视、保险歧视。如果未来出现可定制婴儿、延长寿命、记忆提取时,是否有一系列伦理道德的困扰出现?又比如,人工智能也可能会带来社会问题。《纽约时报》曾拿机器人写的新闻报道和记者写的新闻报道放一起让大家去辨认,90%的人都辨认不出来。如果今后机器人可以写出漂亮的文章、画出各种风格的画作,那人类还需不需要去学习? 这些都是我们即将面临的挑战。
最后一个挑战是对公共治理的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可能更加困难。政府规章制度的演变非常慢,而技术变化太快,两者很可能无法同步。其次,政府对社会的有效治理更加困难。社交媒体的普及使个人可以成为公众媒体,公众常常比政府获得信息更快更多;最后,政府对公共安全的保障会更加困难。社会如此依赖网络和信息,我们的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如何保障?
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薛澜提出了几个思路。首先,要加强社会预见的研究,把社会影响的思考渗入技术选择。其次,要引入同步设计的原理,从创新源头注入社会影响。我们在之前的工业系统设计原理是先创新后治理,导致了诸多问题,如何使得治理的观念和创新同步,比如将循环经济理念渗入到工业设计中。再次,要提倡适应性治理,实现创新推进与创新治理的有机平衡。一方面,要通过合理的规制减少创新可能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在规制创新的同时,减少潜在的掣肘,使得创新能够蓬勃地发展。

‘叁’ [转载]我们该如何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

”文章解读了何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回顾了中国在前两次工业革命中所处的尴尬境地,并对我们该如何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提出了三点建议。这三点建议中,第一点就是教育,包括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全新机制的教育机构的培育等等,都是当前教育必须要面对并加以回答的关键问题。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将落伍?汤敏
最近国际媒体在大炒“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文中断言,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来说有着相当大的负面影响。有人甚至预言,“中国崛起”有可能被第三次工业革命所终结。
他们定义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指以数字化制造及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为代表的一个崭新时代。这场新工业革命有两大特点。一是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快速下降,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会越来越小。二是个性化、定制化的生产,要求生产者要贴近消费者与消费市场。一种可能的趋势是,过去为追逐低劳动力成本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会很快移回到发达国家中去。最近的一些调查显示,已有近40%的美国企业准备把工厂从中国迁回到美国。
无怪乎最近很多外国媒体认为,作为全球制造中心的中国将是这一场新工业革命的最大受害者。随着劳动力短缺的出现,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中国制造”在传统的工业领域已经越来越不具竞争力。而在新兴的领域中,由于大量的外资企业要迁回本国,这将使“中国制造”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
“中国崛起”会被第三次工业革命所终结吗?18世纪晚期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后期,
GDP稳居世界第一。但闭关锁国的中国那时没有赶上工业革命的这班车。20世纪初以福特汽车公司大规模生产流水线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时,我们正在忙着推翻满清统治,又被这场工业革命甩下。落在后面的中国,上百年就不断地挨打,差点被开除“球籍”。
第二是要有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不断创新是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原动力。没有创业的创新是无本之木,只能是多几篇论文,多几个科技成果奖而已。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创业环境还较差。从对青年人的普及创业教育,到国家政策对创业的支持,以及社会对创业失败的宽容度都很不够。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在我国还远未成气候。鼓励更多人去创新创业,打造一个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理顺创业板市场,是我们能够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机遇的一个必要条件。
三是政府角色的变化。在新工业革命到来时,政府要及时转变角色。在工业革命中一大批传统的企业、传统的行业要被淘汰。有死才有生。政府有可能会去帮助那些落后国有企业和近期内能提供很多税收的旧行业,人为阻碍企业的更新和社会的进步。追求增长速度,热衷上规模的粗放式增长模式,正好与小型化、个体化、多样化的新工业趋势相悖。在以个性化、多样化为特征的新市场中,政府的运营机制很难适应瞬息多变的技术与市场。在新工业革命中,政府不转型,企业难转型。
在前两次工业革命中,中国没有赶上趟,结果是落后挨打了上百年。俗话说,事不过三。在这一场刚刚兴起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我们不应该,也承受不起再次被甩的后果。在这关系着子孙后代的幸福,关系着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上,我们只能迎接挑战,没有更多的选择,更没有退路。附录:1.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五大支柱:
第一大支柱是从化石燃料结构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欧盟已经承诺,到2020年20%的电力将来自可再生能源;
第二大支柱是用世界各地建筑收集分散的可再生能源。欧盟拥有
1.9
亿幢建筑,欧盟的目标就是,将它们转化为微型绿色发电厂:在房顶收集太阳能,在屋前装上风能发电设备,利用地热供暖,将厨余垃圾转化成生物能源。这一支柱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促进当地经济,创造大量就业;
阳光不会一直明媚,风力不会一直充裕。所以,第三大支柱是,我们必须在建筑和其他基础设施中使用氢和其他可储存基础来储存这些可再生新能源;
第四大支柱是互联网技术革命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所建立起来的神经网络。当成千上万栋建筑开始生产绿色能源,并把它们存储起来时,人们可以把这些电能输送到电网中去,通过能源互联网实现与他人的资源共享,其工作原理与现在的互联网一样;
第五大支柱是以插电式或燃料电池动力为交通工具的交通物流网络。到时可在任何一个生产电力的建筑中为车充电,也可通过电网平台买卖电力。
这五大支柱只有组合起来,才能形成新的经济模式。2.发展的路径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欧洲和美国花了25年时间建立新的基础设施系统,又花了25年时间完善它。第三次工业革命所需的时间会更短。欧盟有2020年和2050年计划,建设5个支柱基础设施的工作应该在20年内到位,使设施成熟还需要再有20年时间。我们现在的任务是,维持第二次工业革命,不能让它死亡,同时必须迅速地投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以便在未来25年能迅速摆脱第二次工业革命。到那时,还坚持停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国家将被淘汰。

阅读全文

与如何避免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宝马的按键灯怎么调 浏览:991
黄山奔驰商务房车用途有哪些 浏览:304
汽车没钥匙怎么启动 浏览:199
如何申请租赁性质的小汽车指标 浏览:346
流沙汽车4s店在哪里 浏览:803
奥迪a6蜂窝前杠多少钱 浏览:258
朝阳工业阀门供应商有哪些 浏览:799
汽车贴纸怎么做 浏览:262
奔驰amggt怎么拍 浏览:3
奥迪4l保险一年交多少 浏览:226
奔驰ccoupe一个月要多少钱 浏览:19
宝马三系有哪些图片 浏览:619
奥迪把哪个汽车厂家收购了 浏览:171
怎么测汽车油耗 浏览:849
汽车档次如何分配 浏览:333
宝马哪些螺丝是铝的 浏览:506
宝马ecopro潜力调多少 浏览:183
三角洲哪些公司有工业机器人 浏览:297
已初步形成什么工业体系 浏览:332
汽车哑光多少钱 浏览: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