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活水有利于鱼儿生长,怎样把鱼塘静水变成活水
水产养殖水质调控的根本方法和最终目标是培育“活水”,消除“氧债”,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溶解氧瓶颈问题,促进水产动物健康快速生长,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增强水产养殖经济效益。
5.合理设置“活水”机械,防范养殖风险
据测试,一般一台60-90瓦的流水机(也叫水犁)可以装载5-8亩水产养殖水面,水体的形状最好是方形或圆形,水体的深度最好是1.5-2.5米,这样就有足够的空间帮助流水机最大化“流水”功能,实现整个水体(整个水面、整个水层)的微速循环水状态
因此,如果在污泥不清的养殖水体中,连续几年首次使用活水机(也称水耕机),那么在初期(5-7天内),几年积累的“氧债”将加速偿还,这无疑会使耗氧量迅速增加,使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其中容易出现“浮头”的处理方法是:在连续启动活水机(也叫水耕机)的同时,连续5 ~ 7天每天24小时启动增氧机,补充“氧债”加速偿还造成的溶解氧缺乏; 另一种是在连续启动生活用水机的同时,每隔一天在第1、3、5天使用化学增氧剂,如“微粒氧”和过氧化氢,以快速消化长期积累的“氧债”,防止生活用水机的初期使用风险。如果是新建或新疏浚的养殖水体,以上操作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