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完成工业化了吗
1. 中国的工业化尚未完全完成,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2. 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是在2010年。
3. 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之后,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技术基础,使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将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本质不同。资本主义工业化以资本主义所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依靠对国内外人民的残酷剥削实现。而社会主义工业化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劳动者直接结合为基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为目的,立足于自力更生,主要依靠社会主义内部积累,同时通过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5. 社会主义工业化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然而,中国的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因此,继续完成工业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仍然重要且艰巨的历史任务。
6. 工业化主要指工业在一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最终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简单地说,它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特征包括农业劳动力的大规模转向工业,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大规模转移,以及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
Ⅱ 中国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什么时候
中国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是1958—1978的20年间。(预计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中国是一个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建国后,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直在为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建国头三年,就迅速恢复了遭受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
从1953年开始,执行以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内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展了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1956年,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7年,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按可比价格计算,如以1952年为100,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增加到167.8,农业总产值增加到124.8,工业总产值增加到228.6,其中轻工业总产值增加到183.3,重工业总产值增加到310.7。
在这个期间,不仅经济发展比较快,而且各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也比较协调,经济效益较好,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普遍得到显着改善。
这表明,中国已经建立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在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工业国的道路上跨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2)中国什么时候实现全工业化扩展阅读: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指变落后的农业国家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家。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取得革命胜利的国家,用机器大工业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使国家由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通常以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为其实现的标志。
由于具体条件不同,各国应走与本国情况相适应的工业化道路。
我国在1952年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把“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努力奋斗的“总任务”之一,并在随后的实践中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参考资料: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网络
Ⅲ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什么时候实现的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一个过程。是在社会主义性质的我国,使机器大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取得优势地位,使社会主义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过程。目前我国还没有实现完全的工业化,我国的工业化总体上处于中期阶段,但已出现向后期阶段过渡的明显特征,据专家预测,2020年左右基本实现工业化。
在时间节点上,从1953年开始,执行以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内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展了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956年,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性质上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工业。
1957年,中国已经建立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在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工业国的道路上跨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随后我国在前进中经历了一系列的曲折,但1958~1978的20年间,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仍然建成了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展了钢铁、机械、化工、煤炭、电力、石油、轻纺等传统工业,建立了汽车、飞机、电子、原子能、宇航、石油化工、合成材料、自动化仪表仪器等新兴工业。
当前,我国工业化达到了较高水平,呈现出了新特征.我国已经进入 工业化中期接近后期阶段,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居世界第二、人均GDP快速向世界平均水平迈进,工业经济迅速发展、比重提高,已形成庞大与完整的工业体系, 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部分重大工业技术突破并居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工厂、制造业基地以及第一制造业出口大国。
Ⅳ 2030年中国将实现什么
2030年前后,中国将全面实现工业化,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国家。
虽然从2010年开始中国制造业产值已居世界首位,但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还不及美国的1/5。中国在深化工业化的过程中,还面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化国家积极推进“再工业化”战略所带来的高端挤压及资源争夺压力。
中国与美国的经济竞争更多的是实体经济的竞争,是制造业领域的竞争。因此,未来中国深化工业化、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将面临巨大挑战。蓝皮书基于《中国制造2025规划》,2025年中国将步入世界制造业强国行列;2035年将达到世界制造强国中等水平;2030年前后中国将实现全面工业化。
2035年远景目标
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基本实现。
2、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3、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Ⅳ 中国什么时候从农业国正式转型成为工业国
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
内容:提出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这是因为要赢了 所以要迅速恢复经济1953年----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中共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要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过渡时期 改变工业落后的现状 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