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严庆龄详细经历
严庆龄于1931年学成归国后,凭借所学投身工业,初任大隆机器厂总工程师。他带领团队开发出了经济型火炉,自创打油、抽水设备,展示了其在新产品开发和制造上的实力。然而,1937年因局势动荡,大隆机器厂的生产线被迫停顿。
1936年,严庆龄与吴舜文女士结婚,共同致力于工业兴国。1938年,他创立泰利机器制造厂,1946年成功研发出媲美德国工艺的纺织机器,确立了“泰利机器性能好”的市场声誉。在“工业报国”的理想指引下,1951年,严庆龄成立了台元纺织公司,并考察欧美工业发展,发现汽车工业的重要性,自此专注于汽车工业。
经过艰辛努力,台元纺织发展成为具有完整产业链的公司,并在1963年获得十大杰出企业家荣誉。严庆龄夫妇的投资为裕隆汽车提供了资金,1953年,他们突破困难,创立裕隆汽车,尽管初期条件艰苦,但成功推出首款吉普车,推动了台湾汽车工业的发展。
严庆龄夫妇致力于培养协作工厂,提升自制率。1960年,他提出分期付款交易法,推动汽车销售和经济发展。1969年,中华汽车的成立使裕隆集团汽车产品线多样化,满足市场需求。裕隆汽车与台湾经济同步发展,吴舜文女士继续完成严庆龄的遗志,推动自主研发和关键零部件配套体系的完善。
近年来,裕隆企业集团在吴舜文女士与严凯泰先生的领导下,业务扩展至高科技领域,工业报国的理念得以进一步实践。尽管严庆龄已离世,但他的夫人和家族继续他的事业,将工业报国的理想付诸实践,显示了台湾汽车工业的持续进步。
(1)工业如何报国扩展阅读
严庆龄(1909--1981),上海市人。193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机械系。后留学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获工程师学位。1932年回国。曾任上海大隆机器制造石、泰利机器制造厂、元生纺织厂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