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个地区发展工业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或条件。主要有: ①自然因素。分为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两类,它们是影响工业生产发展与布局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的外部条件。前者包括矿产、土地、水与生物资源等;后者主要有工程与水文地质、地形、气候、陆地水文、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条件等。 ②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地区已有的经济基础与经济发展水平、运输条件、劳动力条件、市场消费因素、经济管理体制、区域政策、价格及税收制信息网络的通达度度等。它们对工业布局、特别是工业企业选择最优区位有着重要作用。③生产技术因素。包括生产工具(设备)和与它相适应的工艺流程与方法,以及劳动者掌握生产工具的技能。
⑵ 如何推进柳州市的机械工业的发展
第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行现有体制机制的创新。以柳工集团为例,柳工作为柳州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其成立的60年中取得了许多非凡的成就,同时也带动了本地区其他机械工业的产生发展,上下游关联性极强,它对柳州机械工业具有特殊意义。然而在现今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这一性质就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因为政府资金、政策支持而做大做强,也能因为隶属国有管控而积极性不高影响企业发展。相比于三一重工等民营企业,柳工在人才引进、奖励奖励机制、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上都有所制约。例如在实施海外拓展战略时,其他企业为了开拓目标市场可以有很大的议价自主权,而柳工对外谈判人员所获得的自主权较少,因此在与其他经销商或客户商谈时往往需要向上级请示,从而出现影响企业效率的情况。现阶的机械产业正处于竞争激烈、产能过剩、工业机械需求下降等不利环境,所以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加强本市机械产业竞争力势在必行。具体措施可以是扩大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权以增强企业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完善创新薪酬奖励机制,实现与市场化的高度挂钩;高薪聘请专业化人才为企业服务,提供质量更高的决策,规划好企业的发展战略等。
第二,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机械产业作为传统的工业产业,其经济和发展活力不如第三新兴产业那么强盛兴旺。因此,为了提高柳州市机械产业的发展水平必须充分利用科技和创新的力量。柳州及其广西地区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再加上近年来广西高铁网络发展迅速,人才交流方便密切,专业人才优势明显且容易获得。政府可以依此建设一批高水平、高层次的研发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强校企合作,运用高新先进技术和专业化人才提升改造传统机械行业,促进柳州市机械行业转型升级。另外,实现互联网与机械产业的深度融合,在构建智能化工厂,数字化工厂、智能装备等领域加大研发力度,争取高端科研成果能应用于企业,合理利用关键工业技术提高传统机械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第三,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众所周知,机械产业资金需求量大,运营成本高,时常面临着资金不足,研发投入少,市场开拓能力不强的困境。为此,柳州市政府应该设立专为机械产业发展的基金,引导上级政府、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对其进行投资,拓宽并且完善融资渠道。此外,在税收方面应与广西财政厅和税局进行商议,制定合理有效利于机械企业发展的税收减免政策,在信贷方面,鼓励金融机构放宽对机械产业企业的贷款条件,加大信贷力度。在政府采购方面,鼓励优先采用本地区机械产业产品,对本地区机械产业品牌进行大力支持。
机械产业是国民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我国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有利背景下,促进柳州市机械产业的发展合情合理。该产业是柳州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也是拉动广西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之一,为了使柳州经济更好向前发展,使广西经济迅速崛起,发展机械产业势在必行。
⑶ 如何发展福州特色工业
福州有六大支柱产业:水产业、电子信息业、机械工业、轻纺工业、房地产与建筑建材业、旅游业
1、水产业,要按照规模化、标准化要求大力发展加工业,在抓好大众化的鱼、虾、蟹、贝、鱿、藻等大宗水产品精深加工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高营养、低脂肪、无公害、环保型的“蓝色食品”,扩大鲍鱼、南美白对虾等名优新品种养殖规模,大力推广大型抗风浪深水养殖。
2、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软件产品、计算机及网络系列产品、数字通信、信息应用系统产品、显示管及配件和家用电器等产品。发展壮大中华映管、冠捷电子、福日、实达电脑、新大陆、三协精机、永德信等骨干企业集团,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福州、福清、马尾三个省级电子产业基地,重点建设福日液晶显示系列产品、集成电路芯片,中华映管五期彩管,冠捷显示器、LCD扩建、新大陆电子类信息产品生产基地、永德信CD-R光盘等项目。
3、机械工业,重点发展汽车制造及配件生产,并通过汽车工业带动传统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以东南汽车为龙头,加快青口汽车城的规划和建设,重点发展轻型车、汽车玻璃、汽车发动机及其配件等,壮大东南汽车及其配套厂、福耀玻璃等骨干企业集团,形成汽车产业链。东南汽车主机厂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开发新车型,增强市场竞争力,力争两年内形成15万辆生产能力;配套厂要进一步拓展配套空间,提高产品在福州巧迹此以外的国际、国内市场的份额。重点推进东南汽车二期、华擎发动机、戴�克轻型客车、东南汽车配套厂、福耀浮法玻璃等项目的建设。
4、轻纺工业,重点发展食品业、皮革制品业和纺织业。食品工业:发挥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和基础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加工深度,形成食品产业群,大力开发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提升粮油加工技术,开发针对不同群体需要的添加各种营养、无机盐类、维生素类的特种营养食品,重点建设青岛啤酒技改、康宏公司大豆油生产线、闽清森尼食品技改、统一方便面等项目。皮革制品业:以运动鞋为重点,发展壮大清禄、三丰、顺大等重点企业(集团)。纺织业:重点发展化纤、化纤织造、印染、棉纺、针织服装等行业,重点发展差别化纤维、复合超细纤维、功能化纤维、新型纤维等仿真织造、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发展壮大和顺化纤、经纬集团、嘉达纺织、福华纺织等企业(集团),重点建设和顺氨纶、高档面料扩产、永丰针纺技改等项目,加快长乐纺织城的建设。
5、旅游业,要大力拓展旅游市场,繁荣假日经济。在巩固发展台、港澳、东南亚和日本、韩国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欧美、北美市场,构建结构合理的境外客源体系。在发展探亲寻祖、商务洽谈和宗教旅游的基础上,凭借福州的资源、区位和文化优势积极开发自然观光、休闲渡假、文化修学以及大力发展购物旅州纯游、商务旅游和会议旅游等新的旅游产品。以历史文化名城和“海、江、山”三大特色为依托,充分发展福州市旅游资源优势,建设福州城区都市风光和突出东部沿海风光、西部田园山野、南部水上娱乐、北部山地游览线,形成名胜古迹、森林公园、海岛避暑、城区会展、深山壑谷峦峰急流、名人故居纪念馆(堂)、温泉健身、市区公园、宗教朝圣、城市名建筑等旅游精品线;提升专题旅游品质,提高旅游风景区、渡假区的接待水平。名胜古迹要着重开发平潭海坛风景区、鼓山风景区,以及新兴的永泰青云山、闽侯十八重溪、琅岐岛海滨旅游渡假区的生态旅游;加大开发、利用、拓展福州森林公园、福清灵石山森林公园、闽侯旗山生态旅游景区、闽侯大穆溪、晋安区寿山漂流等项目的力度;公园开发,要重点开发西湖、左海、温泉、屏山、金牛山、南公园、闽江公园等,拓宽城区旅游休闲空间。
6、高新技术产业,以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和先进环保技术的开发及其产业化为重点,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体。一是重点建设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电子信息技术要大力发展高性能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组织实施软件产业、信息网络、信息安全、光电子和电子元器件等专项工程,建设异构数据共享平台软件、宽带接入技术及设备、开放式智能控制系统、网络加密认证系统等产业化项目。生物工程技术要围绕医药、农业、轻工食品等,重点组织实施生物医药、现代中药、微生物发酵、农业快繁技术、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稻良种等产业化项目。新材料技术要建设非线性晶体、新型陶瓷材料、建筑新材料及光纤、光缆加工制造等产业化项目。先进环保技术要重点孝迅发展废弃物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建设LFW系列智能型垃圾焚烧设备、烟气循环硫化床脱硫装置、紫外光水消毒技术及设备、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光催化空气净化器等产业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