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镇江有几个区几个县
镇江市,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其下辖的行政区划包括3个区和3个县级市。这些区县共同构成了镇江市丰富的地理和文化景观。
1. **京口区**:京口区是镇江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该区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京口区内有多个着名的旅游景点,如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这里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和历史文物,是了解镇江历史的重要窗口。
2. **润州区**:润州区是镇江市的另一个重要城区,以其繁华的商业和现代化的城市面貌着称。润州区不仅是一个商业中心,还拥有许多文化设施和教育机构,如江苏大学等。此外,润州区还有南山风景区等自然景观,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好去处。
3. **丹徒区**:丹徒区位于镇江市的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区域,但也在逐步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丹徒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茅山等名胜古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该区还在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
4. **丹阳市**:丹阳市是一个县级市,位于镇江市的东部。丹阳市以其发达的制造业闻名,特别是在眼镜制造和汽车零部件生产方面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此外,丹阳市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季子庙等古迹,展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5. **句容市**:句容市位于镇江市的西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句容市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如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茅山道院等道教圣地。句容市还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特别是水果种植业非常发达。
6. **扬中市**:扬中市位于镇江市的东南部,是一个以渔业和轻工业为主的县级市。扬中市地处长江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渔业资源丰富。同时,扬中市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特别是在船舶制造和机械加工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总的来说,镇江市的行政区划包括3个区和3个县级市,每个区县都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特点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区县共同构成了镇江市多样化的发展格局,也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② 江苏镇江怎么样经济以轻工业还是重工业为主呢
镇江是一座产业特色明显、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新兴工业城。镇江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开发区、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拥有世界主要的锚链生产基地、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高档铜版纸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汽车发动机缸体和醋酸生产基地,正逐步成为以机械、化工、造纸三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新材料、交通设备、食品、电力五大优势产业,船舶及船用设备、工程电器、五金工具、眼镜、香醋等十大产业集群为主体的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家外资企业在镇江投资,包括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
2009年,镇江经济运行积极向好。初步测算,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2.0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9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972.21亿元,增长11.9%,其中工业增加值895.76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623.95亿元,增长17.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4732元,按当年汇率计算折合8017美元。经济回暖步伐加快,发展速度逐季提升,全年GDP增幅高于上年0.9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7:58.9:36.4调整至4.5:58.1:37.3,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经济效益持续改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达6.0%,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经济预期明显好转,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企业景气指数回到“较为景气”区间,达135.9和125.9,比上年分别四季度提高24.1和13.2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较快发展。初步测算,2009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29.68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占GDP比重达55.6%,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私营个体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年末全市拥有私营企业28929户,注册资本616.52亿元,从业人员45.83万人,其中本年新增私营企业4828户、注册资本103.96亿元、从业人员5.50万人;全市拥有个体工商户97938户,注册资本44.54亿元,从业人员16.24万人,其中本年新增个体工商户18179户、注册资本15.30亿元,从业人员3.01万人。
物价总体温和上涨。2009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9.6,比上年下降0.4%。八大类消费品价格“五升三降”,其中:食品类上升0.1%;烟酒及用品类上升1.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略升0.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升0.9%;居住类上升2.0%:衣着类下降1.3%;交通和通信类下降3.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2.3%。但,由于粮食、蔬菜价格的刚性上涨,猪肉价格的触底回升,水价、电价、燃料价格的普遍上调,房价的高位运行,市场物价上涨预期和压力明显增强。
6.2 产业 镇江市已形成了化工、造纸、建材、铝业、新能源等五大支柱产业,累计兴办“三资”企业2000多家,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70多个,协议利用外资54.0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7.77亿美元。一批世界着名企业,如:法国罗克韦尔公司、道达尔公司,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嘉吉公司、泰克国际公司,德国克劳克耐尔默勒公司、西门子公司,日本日商岩井、三菱商社,意大利泰克西公司,比利时国家动力集团等,已先后在镇江投资兴业。
6.3 公共设施 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5个,总藏书量120.2万册(件);文化艺术馆6个;博物馆1个;剧院、影剧院87个;以及工人文化宫、青年宫、少年宫等一批群众性文艺活动场所。全市拥有无线广播电台7座、电视台5座、有线电视台2座,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市县联网率85%。
6.4 医疗教育 镇江实现了以乡(镇)为单位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保险覆盖率达80%以上。至2000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723个,其中医院28个(三级甲等医院4个)。
镇江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现有高中、职业高中(含技工学校)86所,普通高校6所,其中全国重点高校一所。全市现有各类科研机构160个,中国农科院镇江蚕业研究所为国家级科研机构。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1万余人,历年累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317项。
镇江是一座人才资源丰富,创业载体完善的创新型城市。镇江拥有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全日制高校5所,在校大学生近10万人。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达到33.8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41万人,全市人才总量占人口比例、本科以上人才比例、高级人才比例均居全省第5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现有镇江籍院士23名。去年,我们实施了《镇江市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我市装备制造、绿色化工、造纸、新材料、特种金属等主导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用三年时间引进培育30个领军人才团队和100名领军人才,加速构建引领镇江又好又快发展的人才高地。实行了引进高层次人才资助政策,推行了“优秀人才一卡通”工程。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国家人事部与地方政府共建的中国镇江留学人员创业园,建成面积3万余平方米,2006年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新服务中心,迈入国家级创业园行列。建立了企业博士后工作站29个,同时还建立了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和施展才华的舞台。大力发展现代人才服务业,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得到加强,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格局已经形成。
6.5 对外交往 目前,镇江市已先后与日本津市和仓敷市、美国坦佩市、加拿大拉克--梅岗蒂克市、土耳其伊兹米特市、巴西隆德里纳市、韩国益山市等缔结了国际友好城市关系,并与德国曼海姆市、智利科金博市、比利时那莫尔市、罗马尼亚贝特罗山市等一批外国城市保持着友好交往关系。
6.6 经济建设 镇江是一座产业特色明显、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新兴工业城。镇江拥有2个国家级、6个省级开发区、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拥有世界主要的锚链生产基地、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高档铜版纸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汽车发动机缸体和醋酸生产基地,正逐步成为以机械、化工、造纸三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新材料、交通设备、食品、电力五大优势产业,船舶及船用设备、工程电器、五金工具、眼镜、香醋等十大产业集群为主体的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家外资企业在镇江投资,包括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
③ 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是哪一个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沪宁杭工业基地。
我国现有四大工业基地,分别为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是目前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
以上海为中心,以杭州,南京为两翼,此外包含苏州,无锡,镇江,常州,泰州,南通,宁波,舟山,绍兴,嘉兴,湖州等多个城市。沪宁杭工业基地也是我国利用外资最多的一个工业基地,外贸进出口总量也是全国最多的。
其产业涉及电子,机械,化学,纺织,化纤,电器,金属,交通设备,金属制品,食品,服装等多个行业。也是我国新兴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比如微电子,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飞机制造,新能源汽车,机电一体等等。
我国其他三大工业基地:
1、辽中南工业基地
以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发展重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中鞍山、的钢铁工业;沈阳、抚顺的机械工业;大连的造船工业;抚顺石油加工工业等一批工业企业,都是国家重工业的骨干。
2、京津唐工业基地
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濒临渤海,主要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唐山市、廊坊市、秦皇岛市。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具有平原广阔、气候温和、河流纵横等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我国人口、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④ 纺织工业是指什么
1. 纺织工业是对棉、毛、丝、麻、化学纤维等原料或其制品进行加工的工业部门,涵盖纺纱、织布、印染及复制品生产等环节,是轻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
2. 我国纺织业发展迅速,除了西藏,其他各省、市、自治区均已建立现代化的棉纺织工业企业和加工中心。上海依然是全国最大的棉纺生产基地,江苏省的棉纺织业也十分发达,主要中心包括无锡、南通、常州、苏州、南京、扬州、镇江、盐城和徐州。
3. 湖北省的棉纺织生产能力在全国排名第三,主要中心有武汉、沙市、黄石、宜昌等。山东省近年来发展迅速,青岛、济南成为主要中心。
4. 河南省作为新兴的棉纺织基地,郑州、洛阳、新乡、开封等城市是主要中心。
5. 河北省不仅是全国六大棉纺织品产地和调出地之一,而且在鞍山、包头等地还布置了一些棉纺织厂,以平衡重工业地区男女职工比例。
6.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丝绸的国家,素有“东方丝国”的美誉。丝纺织业分布与养蚕业一致,以桑蚕丝纺织为主,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等桑蚕产地。
7. 中国的毛纺工业发展迅速,已形成包括精纺、粗纺、绒线、毛毯、驼绒、长毛绒、羊毛衫、工业用呢、工业用毡、人造毛皮等十大类产品的毛纺工业体系。原有的毛纺中心如上海、北京、天津、无锡等地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同时新建了多个毛纺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