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思“东北工业”,筑“大国重器”
一、 前言
工业是东北的根,工业是东北的魂。
从现代工业的兴起,到“一五”、“二五”时期铸就共和国长子的辉煌,从经济体制改革中的艰难跋涉,到实现老工业企业区浴火重生的沧桑巨变,沈阳走过了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在中国工业发展史上书写了传奇般的辉煌与荣光。
如今为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响应十二五规划的国家战略目标。
2020年1月13日到1月15日,软件学院的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赴辽宁省沈阳市青春筑梦寒假社会实践团,前往沈阳市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参观与学习。
二、 百年破败
首先,我们来到了铁西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破败,我们采访铁西工业区老职工,了解当时改革时的做法与发生的变化。
但是当时的这些探索并没有让铁西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计划经济体系下的铁西运行的越来越沉重。
三、 励志前行
中国工业最强的脉搏在这里跳动,中国工业最新的记录在这里创造。
为探究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之路,实践团来到铁西1905创意文化园,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蓬勃力量。
在当天下午实践团又迫不及待得奔赴中国工业博物馆,在馆内品味着铁西的发展史,在一个个铁西发展的重要时间点,我们看到了黑白照片式的对比。在一个个工业和新时代元素相结合的场馆中,我们真真正正得看到了这个城区的重生。并且东北大学教授的教诲使我们醍醐灌顶。
四、 崛起东方
为感受老工业基地振兴带来的剧变,实践团来到了东北大学,在这里,我们亲身感受到了浓浓的工业血脉。
五、 结束语
1949年以来,沈阳曾用热血和汗水铸就中国工业的故乡,1978年以来,中国人已用双手和智慧托起国际大国的丰碑,中华民族正用科技与创新开启世界祖国的未来。
未来蕴含机遇,明天充满挑战。身为中国建设的黄金一代,我们将用热情和汗水在实现祖国伟大复兴的青春之路上,奉献青春力量。
❷ 介绍一下东北的老工业基地
东北的老工业基地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末年,日本企业就开始在此设立工厂,利用当地的煤、铁、石油资源,主要发展军工。直到抗日战争结束,日本在此的工业经营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因此,东北的基础工业设施相当完善。解放后,这里生产出了新中国的第一桶石油、第一台机床以及第一辆汽车,奠定了其在中国工业史上的重要地位。
如今,东北工业基地已形成了以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为轴线的核心区域,辐射至齐齐哈尔、大庆、吉林、鞍山、本溪等工业城市。辽宁省主要以钢铁和机械重工业为支柱产业;吉林省则侧重于汽车制造和新兴的生物医药行业;黑龙江省则以石油和煤炭工业为主。此外,东北地区也是中国重要的军工业基地,承担着重要的国防任务。
东北的老工业基地在历史的沉淀中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不仅为国家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孕育了丰富的工业文化和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东北工业基地正经历着转型和升级,向着更加现代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东北老工业基地仍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潜力。政府和社会各界正共同努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
东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工业基础,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东北工业基地有望实现更加可持续和高质量的发展,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贡献力量。
未来,东北的老工业基地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向着更高水平的工业化目标迈进。通过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东北地区将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工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❸ 黑龙江四大精神是什么
黑龙江四大精神是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东北抗联精神:这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所表现出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是黑龙江人民在抵抗外侮、保卫家园的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
北大荒精神:北大荒精神是指在开发北大荒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了黑龙江人民在艰苦环境中不屈不挠、勇于开拓的奋斗精神。
大庆精神:大庆精神是指大庆石油工人在大庆油田会战时期形成的,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涵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了黑龙江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国家能源安全而努力奋斗的崇高精神。
铁人精神:“铁人”是五六十年代社会送给石油工人王进喜的雅号,而铁人精神是王进喜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也集中体现出我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这种精神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是黑龙江人民在石油工业发展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无数石油工人为国家能源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