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如何去工业化

如何去工业化

发布时间:2025-04-26 05:05:25

⑴ 什么是去工业化

去工业化(De-instrialization)是指制造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

去工业化现象最早始于美国,其制造业劳动力占总劳动者的比例,从1965年最高值的28%下降至1994年的16%。在日本,其制造业就业比重的最高值是 27%(1973年,比美国迟8年),而到1994年则下降到23%。在欧盟15个国家中,制造业就业比例的最高值是30%(1970年),到1994年则迅速地下降到20%。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人数的比重均在上升。美国服务业中的就业人数占劳动者总数的比重,则从1960年的56%上升至 1994年的73%。从1960年开始,其他发达国家均出现类似现象。

(1)如何去工业化扩展阅读:

在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受去工业化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一些大城市地区以及那些以资源为基础、传统的衰退产业相对集中的老工业基地。这些地区出现去工业化的主要原因:

一是由于大城市地区土地和工资等生产成本较高,劳动和环境保护意识较强,加上市中心区生活和环境质量的下降,导致企业家把制造工厂由发达国家大城市迁移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甚至迁移到国外;

二是由于资源的枯竭和生产成本的上升,工业发达国家的一些传统产业如钢铁、造船、工程机械和纺织等,逐步走向衰退。这些衰退产业主要集中在一些老工业基地,由此导致这些地区制造业出现严重的下降;

三是,随着技术发展,企业可以把生产过程的某些部分,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环节,分散到国外工资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而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又加剧了这种趋势。

⑵ 关于去工业化

去工业化是发达国家经历的一个过程,其本质是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以下是关于去工业化的几个关键点:

  1. 去工业化的定义与背景

    • 去工业化并非主动决策,而是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的被动结果。
  2. 去工业化的积极影响

    • 发达国家通过去工业化,释放了资源与资本,促进了更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如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 去工业化提升了社会平均收入,改善了人民生活质量。
  3. 中国未来是否去工业化的判断

    • 中国未来是否去工业化,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而非主观意愿。
    • 持续提升生产力,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是去工业化的可能路径。
  4. 全球竞争与去工业化的关系

    • 全球竞争激烈,其他国家可能通过技术飞跃超越中国,影响中国工业地位。
    • 因此,中国需要不断推动科技进步,提升产业竞争力,以应对全球竞争带来的挑战。
  5. 去工业化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 去工业化与去农业化本质上都是科技进步的过程。
    • 科技进步是推动去工业化的核心动力,谁在科技树上走得更远,谁就能获得更高的收入与生活质量。
  6. 对工业化的正确认识

    • 工业并非社会唯一的发展目的,提高生产力、增进人民福祉才是关键。
    • 将工业视为社会唯一发展目的的观点,实质上与古代重农抑商思想相似,缺乏长远视野。
阅读全文

与如何去工业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奥迪车机导航哪个品牌最好 浏览:798
汽车漏电维修多少钱 浏览:398
宝马320顿挫感太强怎么处理 浏览:555
二万多的宝马怎么选 浏览:331
凯翼汽车钥匙怎么拆 浏览:67
华北汽车销售中心在哪里 浏览:62
名爵汽车安全性怎么样 浏览:3
汽车进烤漆房多久能出来 浏览:10
汽车hvac回风口在哪里 浏览:842
什么汽车游戏最好玩 浏览:822
嘉兴工业齿轮减速机多少钱一台 浏览:33
奔驰a200车头怎么变大 浏览:535
汽车电瓶电量过低出现哪些故障 浏览:359
顺义奔驰c级排气哪里好 浏览:537
07年宝马760加多少氟利昂 浏览:695
纺织工业大学与哈工大哪个好 浏览:662
宝马x3后备箱遮物帘怎么取 浏览:745
汽车喇叭是怎么控制的 浏览:933
汽车iec常电是什么功能 浏览:201
宝马x2前除雾按钮在哪里 浏览: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