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什么为工业化奠定基础

什么为工业化奠定基础

发布时间:2024-03-29 06:01:37

❶ 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时期,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的是什么

基础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1)什么为工业化奠定基础扩展阅读:

完成成就:

1、社会主义改造

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了绝对的优势。在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1.8%降低到3%。

2、基本建设

五年内全国完成投资总额为550亿元,其中国家对经济和文教部门的基本投资总额为493亿元,超过原来计划427.4亿元的15.3%。五年新增加固定资产460亿元,相当于1952年底全国固定资产原值的1.9倍。

3、工业发展

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1957年的国民收入比1952年增长53%。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5%。原定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4.7%,实际达到18%。

1957年手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83%,平均每年增长12.8%。1957年的钢产量为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近3倍,原煤为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596,发电量为193亿度,比1952年增长164.4%。

❷ 新中国工业化奠定基础的是什么

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放初期,我国工业基础极端落后。1949年工业总产值140亿元,工业产品中钢15.8万吨,原油12万吨,原煤3200万吨,发电量43亿度,水泥66万吨。不仅工业资本存量小,工业生产技术落后,工业结构也不合理: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工业只占26.2%。

经过三年经济恢复,1953年新中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并确立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主导的新中国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五”时期,我国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4%,其中原煤产量增长98.5%,原油、发电量、钢、机床产量分别增长1-3倍,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6.3%,其中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5.5%,工业企业百元资金实现利税由1952年的25.4元增加到1957年的34.6元。

据统计,“一五”期间,开工的工业建设项目达1万多个,其中以156项工程为中心的重点建设,建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被誉为新中国工业的奠基石。飞机、汽车、重型和精密机器等一大批基础工业部门从无到有建立起来。“一五”时期,被公认为新中国前30年发展稳定、投资效益最高的时期。

阅读全文

与什么为工业化奠定基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工业色素有哪些 浏览:821
汽车格栅怎么读 浏览:14
工业气体探测器多少钱一个 浏览:868
汽车模型如何做车牌 浏览:575
奥迪a6头枕如何拆 浏览:54
哪个汽车用圣戈班玻璃 浏览:589
汽车粘胶哪个好 浏览:968
工业制烧碱为什么不属于碱 浏览:602
途昂汽车电瓶寿命多久 浏览:40
汽车模拟2怎么解锁奥迪 浏览:89
汽车去污泥哪个牌子好 浏览:425
德国工业园区叫什么 浏览:240
普通家庭汽车怎么买最好 浏览:482
奥迪车节温器长什么样 浏览:491
汽车自装导航如何升级 浏览:268
自动挡汽车如何使用半坡起步 浏览:857
奥迪a4l遥控电池哪里买 浏览:4
工业用乙炔多少钱一个 浏览:64
冬天汽车如何防寒 浏览:378
海口工业园区有些什么厂 浏览: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