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汽车设计中的中国风
文化与设计相互影响与映射。作为高档耐用消费品,汽车在设计中融入独特的文化元素是恰如其分的;而作为高效的出行工具,在汽车中融入特定的元素却并不容易,很多时候容易弄巧成拙。因此,在汽车设计中是否需要融入文化元素,如何融入,一直是业界的热门话题之一。
本期Icona看设计,两位来自法国和中国的设计师将基于自己的工作经验,就汽车设计中的中国风发表他们的见解。
01全球车VS本土研发
绝大多数畅销全球的知名车型,如大众高尔夫、丰田卡罗拉等,都面向广大市场研发,旨在用同一款“GlobalDesign”取悦最多的人。另一方面,宝马3系、奥迪Q5等知名车型也纷纷为中国市场进行了轴距加长处理。在这背后,是在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全球车”与“本土研发”两种开发思路的碰撞。
超豪华品牌法拉利与劳斯莱斯分别推出过两款中国限量版的车型。一款借鉴了宋代哥窑开片,对整个车壳进行重新处理,并加上小篆体的标识;另一款则是在幻影的翼子板和座椅处放上龙纹,寓意中国年。前者虽不乏艺术气息,但和法拉利本身的运动性能的DNA并不符合;后者更是直接在内外饰上用平面的图形讨好中国消费者,显得格格不入。
这样的设计令人想起了不少时尚品牌为中国农历新年推出的产品。显而易见,这类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的是西方视角对中国文化较为初级的理解,并没有很好地体现中国文化的精髓,反而弄巧成拙,有“文化挪用”的嫌疑。
相比之下,本土品牌对文化元素的运用就要显得恰当许多。
比亚迪全新“DragonFace”家族设计语言已经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在前脸处,由LED日行灯构成“龙眼”,细密的横线电镀条格栅构成“龙须”和面积较为夸张的“龙嘴”,圆满讲述了一个蕴含中国文化特色的品牌故事。
内饰方面,吉利在多款车型的扶手箱上采用了在中国民间象征富贵的回纹,用一种较为巧妙的形式将中国文化元素体现在设计中。
同样的例子还有路虎星脉。这一来自英国的豪华品牌在座椅的织物上采用了英国米字国旗的纹理,通过这一文化元素对品牌标识作了进一步强化。
最后,是一款大家耳熟能详的车型别克GL8。通用泛亚技术中心以北美市场上雪佛兰一款家用七座车型的工程布置为基础,对中国市场进行了调研,造就了这款最受欢迎的商用MPV。这其中的秘诀在于深入理解中国消费者对商用MPV细分车型的期望,内饰增添实木和皮革,在外观上以线条增强引擎盖的力量感,并对前脸的格栅和头灯作重新设计,显得更有进攻性。虽然在设计中没有明显体现中国文化的元素,但这款车在每一处重要的细节上都体现了对中国市场及消费文化的深思熟虑,这也是一种“中国风”的体现。
在看了这么多案例之后,文化元素究竟如何在汽车设计中体现比较合适呢?
在外饰上,由于作出改变的成本较高,很容易就破坏车身整体比例与姿态的美感,前脸成为最理想的表达位置。比亚迪的“DragonFace”,荣威的“如意”头灯,甚至起亚的“虎啸式”前脸等,都是这样。
内饰方面,由于用户和座舱的相处时间最长,于Color&Trim(色彩与装饰)方面下手是比较合适的,同有用的功能进行合理结合,能够有效地提升用户的审美体验,为品牌增添独特的身份标识。
另外,在下设计定义之前,就全方位的考量到目标消费者所属的文化语境进而对车型开展设计,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甚至更为精妙。
03?中国汽车的标签会是“大气”吗?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营销的双重影响下,我们很容易能就一些国家的汽车联想关键词,如法国车—浪漫,日本车—精细,美国车—厚重,意大利—奔放,德国车—扎实等等。但对于工业高速发展的中国汽车来说,人们却没有明确的词汇可以用来形容。如果一定要选出一个,在我们设计工作中常被提到的“大气”或许是最接近的关键词之一。
在汉语词典的解释中,“大气”意味着“有气派”、“度量大”,体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凝聚而成的中庸哲学。反映到汽车设计中,“大气”体现在中国汽车设计的每一处细节中,比如车身的大小、特征线的方向、整体的比例以及科技的运用等,力求在每一处细节处都要做到相对优秀,但同时也保持微妙的平衡。它是中庸,却不平庸;它新颖,却不哗众取宠。就像中华名菜佛跳墙一样,用无数种好的食材进行烹饪,却能在成品的味道中保持和谐。
如果说这样形容比较抽象,那么大可用一种比较大胆的方式去表达——大气=浪漫+精细+厚重+奔放+扎实……。
用这样一个形而上的关键词去表述中国汽车足够精妙,但难免比不上奥迪的“科技启迪未来”或是比亚迪的“DragonFace”来的扎实。
“大气”可以代表中国汽车吗?也许,要让中国汽车在世界上拥有更清晰和显着的注解,还需要自主品牌和设计师们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去探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㈡ 汽车工业设计史上,有哪些经典的划时代设计
巴洛克时代
汽车可以是古典的。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所展现的浮华世界。马车时代向汽车时代进化中,巴洛克艺术一度主导了汽车设计。一战和二战焚毁了大量欧洲城市,也改变了其审美。当回眸30年代的汽车,你与他之间总似有一面玻璃墙,你们看得见彼此,却无法进入彼此的时代了。
4]工业设计比较经典的是何人可的《工业设计史》和王受之的《世界工业设计史》。 如果你考研的话,这两本书就是必备。 但是,何人可的书写的更简练、易懂。王受之的书就是除了工业设计之外的,还八卦很多其他小故事。 如果你是刚学工业设计,建议你
5]绿皮的是2000年的修订版本,现在市场价19,北理工出版的,第三版是蓝色的,是高教出版社的。内容出入不大,相信你买哪本都可以。个人感觉绿皮的那本还是很经典的~~~推荐; 论设计史的功力还是王受之,他写的那本世界现代史也是部分高校考研指定
6]包豪斯的发展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现代设计参与并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艺术设计、环境艺术、工业造型等各个领域,都直接或间接受到“包豪斯”的影响,或多或少有其设计理念的意识存在,如“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产品的
㈢ 汽车的造型设计对汽车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里,颜值真的很重要,特别是对于汽车来说,一个经典的造型设计或许就能为它带来非常高的人气和销量。但经典的设计并非易事,并不是一味堆设计元素,还要符合当下苛刻的法规、达到设计学标准。以及还要避免山寨和雷同,兼顾普罗大众的审美观,同时最重要的还是能够控制生产成本。
甲壳虫虽然很经典、很有情怀,但其与汽车市场格格不入的价格,注定不能被大多数人拥有,加上不实用的空间,销量一直很平淡,终在2019年随着最后一辆甲壳虫汽驶出墨西哥Puebla工厂,这也意味着曾经赢得无数消费者喜爱的甲壳虫,迎来了最后的告别。
写在最后:这四款车都称得上汽车界的经典,保时捷911、奔驰G级和MINI像一瓶老红酒越品越有味儿,时间越长越有魅力,而甲壳虫犹如一朵鲜花,在历经沧桑之后终归迎来凋谢。这四款车对于普通人来说,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它们对于品牌的价值和形象起着重要作用。
㈣ 汽车工业设计史上,有哪些经典的划时代设计
1]甲壳虫算是
2]从汽车诞生到现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汽车造型已从最初附加的装饰性措施提升为今天对汽车产品型式的综合性创意。如今全世界汽车制造商都集中精力在汽车造型上下功夫,通过提高汽车造型的水平,从而提高汽车的技术性能。可以说,未来汽车造型将是
3]上网络
4]工业设计比较经典的是何人可的《工业设计史》和王受之的《世界工业设计史》。 如果你考研的话,这两本书就是必备。 但是,何人可的书写的更简练、易懂。王受之的书就是除了工业设计之外的,还八卦很多其他小故事。 如果你是刚学工业设计,建议你
5]绿皮的是2000年的修订版本,现在市场价19,北理工出版的,第三版是蓝色的,是高教出版社的。内容出入不大,相信你买哪本都可以。个人感觉绿皮的那本还是很经典的~~~推荐; 论设计史的功力还是王受之,他写的那本世界现代史也是部分高校考研指定
6]包豪斯的发展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现代设计参与并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艺术设计、环境艺术、工业造型等各个领域,都直接或间接受到“包豪斯”的影响,或多或少有其设计理念的意识存在,如“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产品的
㈤ 汽车的设计和创新有哪些经典应用案例
整合营销就是把各个独立的营销综合成一个整体,共同产生协同效应,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 当然整合营销要根据目标企业发展需要,能短期见到效果收回资金,也要根据自己公司各方面的实力、人脉、能力为目标企业创造多大价值出发,保证这些专家都有真家伙,而且是目标企业需要的,整个流程还需要自己不断的创新、优化、完善、测试、放大,一定要争取做到同行第一。
整合就是把各个独立地营销综合成一个整体,以产生协同效应。这些独立的营销工作包括广告、直接营销、销售促进、人员推销、包装、事件、赞助和客户服务等。
特点:
①在整合营销传播中,消费者处于核心地位。
㈥ 劳斯莱斯的车标来历曾有一个很美的故事,很凄婉,也很少有人知道,但一定会有人知道的。
劳斯莱斯(Rolls-Royce)的平面车标采用两个“R”重叠在一起,这是劳斯(ROLLS)与莱斯(ROYCE)两人姓名的第一个字母,也象征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体现了两人融洽及和谐的关系。双“R”车标镶嵌在发动机散热器格栅上部,与着名的“飞天女神”雕像相呼应。 关于这个飞天女神的标志的产生有两个说法:一说其创意取自巴黎卢浮宫艺术品走廊的一尊有两千年历史的胜利女神雕像,当汽车艺术品大师查尔斯·塞克斯应邀为劳斯莱斯汽车公司设计标志时,深深印在他脑海中的胜利女神像立刻使他产生创作灵感,这样,一个两臂后伸,身带披纱的女神像飘然而至;另一说是查尔斯·塞克斯以《汽车画报》的漂亮的职员,约翰逊的女友艾莉诺·索恩顿为模特,设计并雕琢了体态轻盈、风姿绰约的“飞天女神”塑像,并于1911年正式成为劳斯莱斯的车徽。 据说“飞天女神”的启用典礼其隆重程度不亚于第一辆劳斯莱斯轿车下线。当时的总经理约翰逊撰文称:“这是一位优雅无比的女神,她代表着人类的崇高理想和生活的欣狂之魂,她将旅途视为至高无上的享受。” 每尊“飞天女神”采用传统的蜡模工艺,完全用手工倒模压制成型,然后再经过至少8遍的手工打磨,再将打磨好的神像置于一个装有混合打磨物质的机器里研磨64分钟。事实上经过最后手工修正后的每一尊女神像都是不完全一样的,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飞天女神”起初的标配为银白色,后来有的车主为了炫耀其尊贵地位,就完全采用黄金制作。 正如约翰逊所言:“‘飞天女神’降临到劳斯莱斯身上,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清新的空气和羽翼振动的美妙音乐旋律之中。”华贵的劳斯莱斯征服了包括英国王室在内的各国元首、贵族的心,也被称为“帝王之车”。 第一辆作为英女王御用劳斯莱斯的车型,就是劳斯莱斯幻影五代。该车的雕塑型车标,展示的是乔治屠龙的故事。这一形象相当于中国的福神,能为女王和大英帝国带来好运的意思。这个车标能装配在每辆御用车库中的典礼车上。 “世界汽车中可称为贵族的,惟有劳斯莱斯。”1904年的春天,磨坊主的儿子亨利·莱斯与贵族出身的查利·劳斯在一列火车上邂逅,两人一见如故,决定共同创办劳斯莱斯公司,生产属于英国的高级汽车。他们给汽车取名为Rolls-Royce(曾被译为罗尔斯·罗伊斯),***由两个红色的R叠合而成,寓意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体现了两人和谐融洽的关系。 而劳斯莱斯的另一个传统标志,具有古典风格的“飞翔女神”雕像出现于1911年,由艺术家查理斯·萨科斯设计,据说其灵感来自巴黎卢浮宫艺术品走廊的一尊古希腊女神雕像。身披轻纱的“飞翔女神”体态轻盈、风姿绰约,她的启用典礼其隆重程度不亚于第一辆劳斯莱斯轿车下线。当时的总经理约翰逊撰文称:“这是一位优雅无比的女神,她代表着人类的崇高理想和生活的欣狂之魂,她将旅途视为至高无上的享受。” 一尊“飞翔女神”需要经过手工倒模压制、至少8次手工打磨和64分钟机器研磨才能诞生,事实上经过最后手工修正后的每一尊女神像都是不完全一样的,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飞翔女神”起初的标配为银白色,后来有的车主为了炫耀其尊贵地位,就完全采用黄金制作。的确,只有金灿灿的女神像才能代表劳斯莱斯无与伦比的奢华:每一辆劳斯莱斯的车内木饰纹理都自成一格,而各自均有记录归档,日后若有损伤,即可按原状修补恢复。 正如约翰逊所言:“‘飞翔女神’降临到劳斯莱斯身上,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清新的空气和羽翼振动的美妙音乐旋律之中。”华贵的劳斯莱斯征服了包括英国王室在内的各国元首、贵族的心,也被称为“帝王之车”。它对购买者的身份及背景条件也有着严格的要求,美国超级歌星“猫王”经过多次努力后,才取得购买一辆普通级劳斯莱斯的资格。 1904年的春天,磨坊主的儿子亨利·莱斯与贵族出身的查利·劳斯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相遇了。他们当时谁也没想到,这次偶然的相遇使两个天才的人物携手共同创造出一辆名车,一个神话。 亨利·莱斯出生于1863年,由于家境并不富裕,他十几岁就在一家铁路公司做学徒工。19岁那年他就在一家电气公司当上了工程师。他对任何事都精益求精,而且很善于用维多利亚式的警句格言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他常说:“小事产生完美,但完美却绝非小事。”他还说:“只要是做得正确的事情,不管它多么卑贱,它也是高贵的。” 1903年,莱斯为自己买了第二辆法国Decauville轿车。但这辆车经常出故障,让莱斯非常失望,他发誓要自己设计出一辆2缸发动机汽车。1904年,第一辆完全是由莱斯自己设计制造的汽车驶出他自己工厂的大门。 查利·劳斯生于1877年,出生于英国贵族家庭。在剑桥读书时他就买了一辆标致轿车。当他从剑桥大学毕业时,他已是一名驾车高手。他曾率先完成了一项1000英里的可靠性实验,1903年,他驾驶一辆功率为80HP的轿车在都柏林创造了一项时速150公里的世界纪录。 1902年劳斯开始做汽车生意,他的“劳斯公司”很快成为英国最有实力的汽车经销商之一。但劳斯一直想把自己的名字与高质量的汽车联系在一起。直到1904年他在曼彻斯特看到莱斯生产出的2缸发动机汽车,受到极大震撼。这辆车用按钮起动,运行十分平稳流畅,噪音很小,而且不像当时的汽车那样经常出现故障。劳斯一下子就意识到这就是他想要的高质量的汽车。他立即把莱斯的这辆车借到伦敦,并介绍给他的合伙人克劳德·约翰逊。他们在心中暗喜:莱斯先生就是他们发现的将要主宰世界的机械天才。 1904年12月,第一辆莱斯汽车在巴黎展览会上展出,引起巨大轰动。随后,一项历史性协议在英签署,劳斯公司成为惟一有权在英销售莱斯汽车的公司,莱斯汽车也正式更名为“劳斯莱斯”。
㈦ 大众车标的故事
●1934-1938年:大众汽车标志诞生
诞生背景:德国KdF汽车城建立
一战过后的德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此时一位在维也纳求学不成的流浪汉成为了德国的最高元首,他就是人间恶魔阿道夫.希特勒。当时,希特勒主张制造一辆经久耐用、能够提供两个成人和三个儿童的乘坐空间、最高时速达到100km/h、百公里不高于7升的油耗、售价要控制在1000德国马克下的人民汽车。于是,他便用政府招标的形式要求工程师们设计这款国民车,精通艺术的希特勒甚至还为这辆人民汽车绘制了草图。
1934年,费迪南德·保时捷竞标成功,开始设计与制造国民车。1938年,国民车的最终样式确定,希特勒在德国下萨克森州的沃尔夫斯堡大兴土木,建设KdF汽车城来生产这款国民车,并且注册了Gesellschaft zur Vorbereitung des Deutschen Volkswagens mbH汽车公司,同时这款国民车也有了正式的名字—KdF-Wagen。Kdf取自Kraft rch Freunde(快乐就是力量),是当时德国劳工阵线下属的度假组织的名称。
大众车标诞生
当时有了品牌、有了汽车、唯独缺少适合这个品牌的标志,于是在一次KdF汽车标志竞赛中来自保时捷公司的工程师弗朗兹•克萨韦尔•莱姆斯设计的VW标志获得成功,成为了大众汽车之后几十年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它还得到了100马克的奖励。
这枚由莱姆斯设计的大众汽车标志的颜色为黑色,设计元素上主要以人民大众“Volks”和汽车“wagen”两个单词的首个字母组成,并把这两个字母上下排列后,放入圆环内。这个标志看起来非常平凡,但只有平凡才能最好的表现出国民车平凡的定位,不是吗?
不过这个标志的诞生,还引发了一桩商标侵权的官司。来自瑞典的艺术家Nikolai Borg声称他才是VW商标的真正设计者。因为在1939年他曾受到德国官员的委托,以纳粹标志为基础为KdF汽车厂设计了九款商标,但他设计的商标在寄给德国政府之后并没有的到回复。直到1943年,当他看到以KdF-wagen为基础设计的军车上使用了VW商标后,他才意识到自己设计商标被占用。之后,这桩案件以Nikolai Borg败诉而告终。
●1939-1945年:战争年代的大众车标
1939年,由于纳粹的缘故,KdF的VW商标的外围被添加具有纳粹元素的风扇元素,VW商标圆环的外围也被变为齿轮状,标志着德国重工业机械化的飞速发展。但这款商标无论怎么看,都像极了德国纳粹的标志,也许是KdF不情愿才把标志变成这样以迎合当时疯狂的德国纳粹,而KdF汽车城的旗标则彻底的变成了纳粹标。
1945年,二战结束后英军占领了沃尔夫斯堡和KdF汽车城,并把Gesellschaft zur Vorbereitung des Deutschen Volkswagens mbH汽车公司命名为英国大众汽车公司。之后英国人修改了KdF的商标,去掉了神似纳粹的风扇元素,而颜色依然沿用之前的黑色。之后,英国人想让大众公司变为菲亚特或福特等汽车制造商的附属品牌,达到他们想让德国工业及制造业彻底毁灭的目的。但这些汽车厂商以KdF-wagen外形糟糕、质量极差为理由拒绝收购,随后,它被归还给德国的萨克森政府,并命名为大众汽车。
上一页
余下全文
下一页
423人参与评论
暗翼清风2015-01-24 10:24:55
其实以前地主没宣传里面那么恶毒!吃的穿的并不好!对长工、短工都很好的!!!!!
回复:UC0083
哈哈哈,你电视剧看
㈧ 收集一个关于汽车的故事
奥迪与小奇迹、霍希和漫游者合并为汽车联盟公司
奥迪从1910年起在茨维考制造汽车,在一开始就被视为技术先锋派中型汽车。奥古斯特·霍希 1909 年在茨维考成立的公司从 1910 年开始使用奥迪( Audi )名称, “ Audi ”是“ Horch ”的拉丁译文(在德语中的意思是“听”),公司主要制造豪华类轿车。 奥迪于 1928 年并入小奇迹集团, 1932 年加盟汽车联盟公司。 从 1912 到 1914年,奥迪在 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国际拉力赛上的辉煌战绩,充分证明了奥迪品牌的卓越性能。
1907年,朱尔根·斯卡夫特·拉斯穆森在Zschopau创办了制造仪器和配件的公司。1916年,朱尔根·斯卡夫特·拉斯穆森在Zschopau开始实验蒸汽动力公路汽车,并为其注册了商标:字母 : DKW (小奇迹) 。1919年,现名为Zschopauer 发动机厂的公司转产二冲程小型发动机,为1922年成功制造摩托车奠定了基础。1928年,第一辆小奇迹小型汽车面世。在20世纪30年代,小奇迹为汽车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1945年之后,小奇迹摩托车和汽车为汽车联盟公司在英格尔施塔特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霍希从1902年起在科隆制造汽车,1902年迁至莱欣巴赫制造汽车,1904年又迁至茨维考制造汽车。 虽然奥古斯特·霍希于1909年离开了1904年在茨维考创办的霍希公司,但他依然以“只制造强劲的高质量汽车”为目标,制定了汽车产品设计理念。霍希品牌在随后的岁月中始终坚持这项方针。霍希轿车是德国汽车工业中最卓越的产品之一,在豪华轿车领域占据着领先地位,并以其卓越的制造质量和标准在汽车工业中树立了尊贵和完美的典范
第四环是指漫游者汽车分部,漫游者也在1932年加盟新建的汽车联盟公司。 1885年,两位技工J.B.温克尔霍弗和R.A.耶内克创办了自行车修理厂。不久之后,他们开始制造并销售名为“漫游者(Wanderer)”的自行车。1896年,公司名称变更为漫游者自行车制造公司。1902年,漫游者的第一辆摩托车面世。1913年,漫游者开始制造汽车。1932年,漫游者加盟新建的汽车联盟股份公司,奥迪徽标中的第四环就代表着漫游者汽车分部
㈨ 让汽车更具文化底蕴的设计师不传之秘—PI产品形象识别(上)
“PI、BI、CI、VI”,甚至是“AI(人工智能)”,每个汽车设计师在刚进入学校或工作岗位时总会遇到一些很“玄”的英文缩写。在这当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又当属“PI(Prodcut Identity,产品形象识别)”。
接下来的三期【Icona看设计】,将为你深度解读产品形象识别的定义,它在增加汽车文化底蕴中发挥怎么样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干货满满,不要错过 ~
什么是产品形象识别?
产品形象识别,也就是Proct Identity,简称PI,是企业在文化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设计策略,建立识别特征,并将特征延续性地使用在横向、纵向发展的产品系列中,以此来获得用户对企业理念的辨识与认同的过程。
直白的说,PI可以看作一种与设计师与用户沟通的语言。沟通的前提是使用对方了解的语言。设计师要想给用户一些暗示,必须使用用户能听明白的语言。用户在地域文化中不断成长,用户在传统文化中接受熏陶,用户被潮流文化所吸引和感染……设计师通过了解、捕捉这些特定的文化符号,将文化符号编织成产品语言,传达品牌的调性,用户通过购买产品,不但能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同时还能给其他人展现自己的文化品位,这就是PI。
9年前,你看到了苹果的设计,听到了乔布斯的故事,能想象到苹果设计师为消费者每一个微不足道的习惯进行充分设计的努力和付出,你购买了苹果的产品,你觉得苹果的品质能代表你的品位,这也是PI。
产品形象识别是如何产生的?
在产品形象识别PI之前,还有BI(Brand Identity,品牌识别)和CI(Corporate Identity,企业形象识别),其中企业形象识别CI还包括MI(Mind Identity,企业理念识别),BI(Behavior Identity,企业行为识别)和VI(Visual Identity,企业视觉识别),整个识别系统家族十分庞大和复杂。
企业形象识别由来已久。古代,两军交兵,将领士兵装备统一,行伍齐整,盔明甲亮,军旗猎猎,就是最典型的“企业”形象识别。企业形象识别之后,品牌的诞生,一众“老字号”,将自己的品牌与特色不断发扬和积淀下来,为人熟知,广泛流传,就是最朴素的品牌识别。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以后,迎来了机器大生产的时代。商品日益丰富,商业不断发展,技术的趋同让商品之间日趋同质化。美国通用汽车的设计师厄尔提出了“计划废止制”,通过功能、款式的不断创新和产品质量的控制,促使老产品迅速过时,消费者不断追新,产品迭代速度不断加快,诞生了消费主义的浪潮。在这样的压力下,理论化和系统化的PI产品形象识别应运而生。
产品形象识别有什么作用?
产品形象识别是一个天才的创意,将品牌理念融入产品的设计语言,形成家族化的设计风格和传承的产品DNA,完美的解决了企业的痛点:
产品识别提供了产品差异化竞争的思路,在多元的消费环境下,帮助企业打造有品牌特色的产品;
产品识别是商品品牌识别的外在强化,让商品更具品牌特征,提振了品牌的传播效果;
产品识别是明灯,照亮了下一代产品的迭代方向;
是电,蕴含着消费习惯和消费理念,培养了一批品牌铁粉;
是光,提升了企业员工的价值认同和内部凝聚;
简直就是老板心中的最美神话。
对汽车品牌的用户而言,最直观的效果,就是遮住LOGO也能辨别出大概的品牌和车型。
汽车设计师们喜欢玩一种有点像盲人摸象的游戏,简单点说就是看图猜车。对汽车爱好者而言,把LOGO盖住,可以一下子看出品牌。对一般的设计师,可以一下子看出具体车型和大概的年代。厉害的设计师,只露出汽车有设计特征的一小部分,不出三次,就能猜出是哪款车。
这很大程度上,是PI的功劳,能如何在更小的尺度上,实现更高的特征识别性,是PI最擅长的事。
汽车设计师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产品形象识别设计?
产品造型特征,是最重要,同时也是最直白的PI了。
除了汽车的整体风格,特征化的前脸和格栅,侧面的腰线和曲面特征,汽车的每个能直接看到摸到的零件,都多多少少带有形象识别的特征。
这些特征,横向的扩展到品牌的其他车型,形成了品牌的家族化语言,保证了产品形象识别的一致性;纵向的继承和发展到下一代产品,形成了品牌的遗传DNA,保证了产品形象识别的延续性。
在一些有历史积淀的汽车公司中,设计师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找到一辆有历史渊源的经典老车,将老车的某个具有特色和玩味的,有趣,有功能,或者能说出文化背景的设计特征抽象化,最后应用在新一代的车型中。这是一种传承,对经典设计的致敬,也是一种获得灵感的方式。
还有就是色彩设计。
运动红,科技蓝,环保绿,似乎是最通俗易懂的色彩理解。纯电动车型刚广泛进入消费市场的时候,有的品牌为了强调电动、科技、智能,在标志、轮毂、装饰条上使用了抢眼的蓝色,有些弄巧成拙的感觉。相反,特斯拉并没有这么做,也不妨碍其电动车一哥的市场地位。
从繁多的口红色号中,我们也许能感受到,色彩和质感对心理和感受的影响。对于汽车外饰漆面,甚至品牌色彩而言,细微的颜色差异就能带来迥然不同的效果。
同样是白色,稍稍偏黄,就会显得老旧;稍稍偏蓝,则容易产生廉价的感觉。给白色兑一点点金色、粉紫色,或是其他颜色,质感上使用金属色、珍珠色,或者其他各种漆面工艺效果,就足够产生用户能感受到,又说不出所以然的微妙影响。
法拉利红,马自达魂动红,雪佛兰科迈罗黄,玛莎拉蒂蓝,奥迪白,奔驰AMG银……就算嘴上说分不清,不在乎,但是销量数据,还有满大街跑的主推色汽车,就是最好的证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㈩ 劳斯莱斯车标有什么故事
双R是Rolls-Royce 的缩写,
劳斯莱斯车标的来历
查尔斯�6�1罗尔斯(Charlls Rolls 1877-1910)出身英国贵族,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是剑桥大学第一个拥有自己汽车的学生。他热衷于参加汽车比赛,是英国皇家汽车俱乐部最早的成员。1904年,他与出身工人家庭的、他的最好的朋友、杰出的工程师亨利�6�1罗伊斯(Hanry Royce 1863-1933)合作成立了罗伊斯公司,罗尔斯负责市场销售,并极力鼓吹汽车的贵族化,追求奢华高贵,技术精益求精,一心追求完美,使之成为达官贵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在20世纪前半叶的、号称“日不落王国”的英国大行其道,形成了百年不变的贵族风格。
罗尔斯是个贵族子弟,他爱好太多,1903年飞机发明后,罗尔斯又成为航空运动的先驱,1910年6月完成了首次不着陆往返飞越英吉利海峡的壮举。同年7月他死于飞行事故,从而成为英国第一个死于飞行事故的飞行员。对于罗尔斯的逝世,罗伊斯非常悲痛,他下决心要继续光大罗尔斯未竟的事业,并且把公司命名为罗尔斯�6�1罗伊斯汽车公司,香港译为劳斯莱斯公司,英文缩写RR,是两个R套在一起,是罗尔斯和罗伊斯两个人名字的首字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意思。
劳斯莱斯的车头立标,是众所周知的“飞人”标志,创意取自巴黎罗浮宫艺术品走廊的一尊有两千年历史的“胜利女神”雕像,也就是过节所拍摄的这张照片。她庄重、高贵的身姿是艺术家们产生激情的源泉。汽车艺术大师查尔斯.塞克斯应邀为劳斯莱斯设计标志,他首先就想到了“胜利女神”。因此才有了劳斯莱斯的“飞人”车标。这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着名的汽车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