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资讯 > 以色列为什么没有汽车工业

以色列为什么没有汽车工业

发布时间:2022-04-22 07:42:19

Ⅰ 以色列汽车品牌有哪些

如戴姆勒、積架、宝马、大众、标致-雪铁龙、通用、曼、雷诺-日产、福特和沃尔沃,以及顶级供应商如德尔福、博世等。

Ⅱ 为什么以色列初创公司REE会说,模块化汽车设计是电动汽车的未来

REE正在寻求重塑电动汽车(EVs)的设计方式。总部位于以色列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REE认为,它可能已经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彻底颠覆电动汽车的设计,为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提供一个完全平坦的平台,这将重塑目前电动汽车的结构。



然而,在谈到他们的电动汽车设计理念时,巴雷尔在接受《有趣工程》(Interesting Engineering)杂志采访时表示,REE之所以改变目前的设计模式,是因为“整个汽车行业都在改变,但车辆仍然建立在已有100年历史的概念上。”


巴雷尔说:“在REE,我们正在进行根本性的转变,以确保车辆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新的电动汽车设计据说是一种通用平台。因此,使用它的车辆是自动驾驶出租车还是10吨重的越野卡车并不重要。它可以专门为所有车型定制。

Ⅲ 以色列为什么发展的那么快

以色列是一个十分奇特的国度。它拥有悠久、曲折和顿挫的历史。1948年建国以来,以色列人的生存环境十分险恶。土地多为荒漠,十分贫瘠,严重缺水;加上同巴勒斯坦以及一些阿拉伯国家关系紧张,流血冲突从未停止,都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但是,以色列在这种处境中仍能迅速崛起,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发达的工业国,人均产值达17500美元。不到3%的农业人口不但使农产品全国自给,还能大量出口欧洲国家。以色列的信息、通讯、电子、化工、生物技术、医疗设备、精细加工不但达到国际水平,在一些高科技领域还跃居世界领先地位。以色列军事工业相当发达,武器出口已居世界第五位。由于以色列地域狭小,只有675万人,人们称之为世界上“最小的超级大国”,也称“袖珍超级大国”。 以色列的崛起固然有美国的扶植,但最重要的还是内在因素。探索其中的原由,也许对我们不无裨益。
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以色列国家发展永不枯竭的原动力。犹太民族是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历史上数次大迁徙、大流散,犹太人惨遭奴役、驱逐和杀戮。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600万犹太人被德国纳粹杀害。“逆境生人”,这些历史遭遇没有使犹太人灭绝,也没有使之屈服,相反却锤炼了犹太民族高度的爱国主义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世界上犹太人大约有1200万人,其中一半生活在以色列,一半散居国外。犹太人无论在哪里,都时时刻刻牵挂着自己的祖国,尽一切可能帮助和支持自己的国家。凡犹太人居住地都有犹太社团,他们千方百计地设法影响驻在国对以色列的政策,其中以美国的犹太集团为最大,对美国对以色列政策的影响也最大。散居国外的富有犹太人不但回国投资,也大笔大笔地捐款给学校、研究机构和慈善事业。犹太民族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勇于创新的精神,一直为人们所称道。正是靠着这种精神,犹太民族哺育出众多杰出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改变世界历史的伟人马克思就是犹太人,着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是犹太人。据统计,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30%以上是犹太人。正是靠着这种精神,犹太民族变荒漠为良田,变贫穷为富裕,变积弱为强盛。这种精神,有改天换地的力量。
二、重视教育,把知识教育和传统教育结合起来,提高民族的综合素质。以色列重视教育,把教育看作是开创未来的关键。其主要做法,一是对教育的投入一直很高,始终保持在占GDP的9—12%。政府为每个小学生每年花费3938美元,为每个大学生花费11036美元,均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以色列犹太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占38%,受过中等教育的占70%,这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二是将教育置于法律的基础上,成为教育法制化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5—17岁孩子必须接受免费义务教育,18岁未学完国家规定课程的成年人要学完高中课程。此外,还有“国家教育法”、“高等教育委员会法”、“学校督导法”、“特殊教育法”,从教学内容到具体管理,从一般培养到特殊教育,甚至对学生的课时都做了规定。三是注重启发式教育。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教学都比较宽松。但对中小学课时做了规定,学校教育每周4天,每天不得少于8小时,周末学习一天不得少于5小时,星期五不得少于4小时。这些规定是要学生把课程主要消化在学校里和课堂上,减轻学生负担,没有繁杂的家庭作业。四是注重课外教育。参观展示二战期间犹太人悲惨遭遇的“大屠杀博物馆”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学校还组织学生参观众多的博物馆、展览馆、农产品展览、花卉展览等,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广博的课外知识。五是部队教育作为青年人成长教育的重要一环。凡满18—26岁的犹太人,男子服兵役三年,女子一年半。这实际是学校教育的继续。在军队青年人接触一些先进的武器装备,培养了必备的各种技能,同时培养团队精神,团结协作,互相支持。这都为今后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科技立国,科技兴国,使以色列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出奇制胜。以色列前副总理兼外长西蒙·佩雷斯曾说过,在以色列这样的国家,不靠天、不靠地、就是靠科技。以色列年均降雨量200毫米,水资源严重缺乏,荒漠化土地占土地总面积的60%。多年来以色列在农业科技的研发、治理荒漠化土地、节水农业、工厂化农业、作物品种的改良和推广、生态农业、植物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农业人口由当初占全国人口的70%减少到现在的3%,小麦、花卉、水果、棉花等农产品不但自给有余,还大量出口。以色列高科技产业异军突起,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兴公司数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高新技术出口占全部出口收入的70%。电子产品出口占全部工业品出口的40%。软件产业成为国际软件业的一支主要力量,是国际认可的软件设计中心。近年来,以色列在卫星图像、纳米技术、反导系统、农业新技术开发、太阳能发电、生物技术等领域都取得显着的成果。 以色列在发展高科技方面有以下值得注意的特点:一是以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为后盾。以色列从事高技术研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据1999年统计,每1万人中有145人,而美国是85人,日本是70多人,德国不到60人。以色列25%的劳动力在技术行业工作,这个比例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按人口平均,以色列科学技术出版物数量也是世界第一。二是有关法律及配套的政策规定,为高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科技方面的立法主要有“工业研发鼓励法”和“投资鼓励法”。前者规定政府向企业的研发项目提供一定比例的无息贷款,政府和企业共担风险,鼓励企业向高技术研发投资,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后者规定政府向具有一定条件的工业、旅游业及农业领域的投资项目提供一定比例的投资补贴以及减免税等优惠条件,吸引投资。以色列一向重视科技研发投入。2000年,研发投入占GDP的3.5%,在世界上属第三位。以色列还鼓励国防技术转移到民用,把整个高技术产业提高到一个新台阶。三是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以色列把研发出来的科技成果作为资源,生产和出售知识产品,扩大在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并通过科技合作,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以色列科技合作重点是美、欧和远东地区。最大合作伙伴是美国,其次是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等国都有双边合作协议。以色列同我国也签有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以色列和一些国家及地区设立了工业开发合作基金,和美国合作的基金达1亿多美元。以色列科学家发表在国外杂志的科学论文有1/3是同外国科学家合作的。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在国内开始研究工作之前,都要到国外一流科研机构工作1—2年。以色列大学的知名教授大多在美国及西欧的着名大学兼作客座教授,美国和西欧的知名教授也常到以色列大学授课。这都有利于以色列学者同国外的沟通,以便掌握世界最新的科技动态。四是发展科技有超前意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在上头”。20世纪90年代初,以色列便开始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在信息产业居领先地位之后,又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到生物技术的开发,以争得21世纪科技竞争的有利地位。为适应全球化,以色列开始酝酿新的科技政策,重点是减轻高科技公司的税收负担,减少高科技公司外流,培育高科技跨国公司。以色列千方百计捕捉未来高科技发展新动向,力图着鞭在先,夺取科技领域制高点。 四、以色列不断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以色列要保障其国家存在和民族生存,必须着力发展国防工业。军事技术的发展并转化为民用产品,也带动了民用工业的发展。在这块狭小而贫瘠的土地上,只有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生化农业,才能走出以色列富强之路。从国家发展战略决策机制看,以色列国家机构极力保障决策科学化,把国家的经营管理置于法律基础之上。在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都有参与制定政策的首席科学家。每项法律提案都必须在议会三读通过,这虽然有些弊病,但可避免重大失误。 以色列最大、最头痛的问题是同巴勒斯坦的关系。领土问题、耶路撒冷问题和难民问题几乎成了“哥德巴赫猜想”式的难题。以巴冲突“剪不断,理还乱”,困扰着以色列,也阻滞着它的发展。以色列将在长期的困扰和忧患中不断探索自己的发展之路。

Ⅳ 资源稀少国土贫瘠的以色列,为何他能拥有那么强大的国防工业

因为以色列经常打仗磨练,而且他们的科技水平也高。科技跟上了,实战经验也锻炼出来了,国防工业水平能不强才怪。

高素质的教育,带来了高科技的发展。高科技的发展,也让以色列各个方面都在增强。尤其是国防工业,是一天比一天还强。经过这么久的发展,以色列的国防工业已成变得非常的强大。

Ⅳ 为什么以色列初创公司REE说模块化汽车设计是电动汽车的未来

日前,以色列REE初创公司公布了一项“革命性”的电动汽车新设计,其将汽车电机、转向系统、刹车和悬架等所有经典部件从引擎盖下转移到车轮中,推出了平板模块化汽车底盘。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汽车轮子不是再发明或再创新的对象。然而,REE公司决定改变人们的传统思维,试图为未来汽车提供新的电驱动车轮。公司由丹尼尔⋅巴雷尔和阿维夏伊⋅萨迪斯共同创立,巴雷尔担任首席执行官。



巴雷尔表示,过去汽车概念存在局限性,限制了汽车行业实现其所追求汽车电动和自动驾驶的能力。至今,汽车行业只是遵循对汽车的传统设计进行逐步改进的发展模式。但是,REE公司相信,为加速汽车革命,人们需要重新发明车轮。

REE表示,公司在上市之前已经引起了汽车行业公司的兴趣。目前,REE已经与一些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包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武藏精密工业、利纳马集团、天纳克、美国车桥和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等。

Ⅵ 汽车之家改成什么名字了

1、“汽车之家”改成“汽车服务中心”了。

Ⅶ 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工业发不发达的为什么人均gdp高出邻国几倍

以色列这个国家工业不发达,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他靠弹丸之地能够在列强环绕的情况下,生存并发展下来,靠的就是其强大、先进的工业实力。
军事工业里“费尔康”预警机预警机、“哈比”无人机、梅卡瓦系列主战坦克、乌兹冲锋枪和沙漠之鹰等都是各类武器领域的杰出代表。
50多年来,土地贫瘠、资源短缺的以色列,坚持走科技强国之路,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使经济得以较快发展,201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达3万美元。以色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举世瞩目,特别是在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工程、农业以及航空等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优势。
农业
以色列是中东实现科学灌溉的国家。以色列地处沙漠地带边缘,水资源匮乏。严重缺水使以色列在农业方面形成了特有的节水技术,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将大片沙漠变成了绿洲。不足总人口5%的农民不仅养活了国民,还大量出口优质水果、蔬菜、花卉和棉花等。
以色列被视为是中东地区里经济发展、商业自由、新闻自由、和整体人类发展度最高的国家。
以色列成功的要素,一是近年改走自由市场政策,二是创投企业家精于创办科技公司,然后不是上市,就是高价出售。这个模式的经济潜力到达极限后,以色列发挥其善于创新的文化精神,更全面向全球,特别是新兴市场,行销其科技,续创经济新境。
以色列立国时期的经济是以农业为基础的,数十年内的出口大宗都是农产品,但强敌环伺,使以色列的 军事硬体和软体都走在世界前端,化为民用并且全球化之后,成为电子监控系统和无人机的龙头。

今天,全球顶尖企业,包括英特尔、IBM、微软、惠普、雅虎、Google、升阳微系统,在以色列都有研发中心。在那斯达克挂牌的以色列企业数目仅次于美国,超过75家,包括全球最大学名药厂Teva,和以色列最大企业、全球网路保全产品巨擘Check Point软体科技公司,以及着名的国防承包商Elbit系统。
以色列目前赶上全球绿色潮流,逐渐集中力量,要在干净科技领域开出一片天。2006年,股神巴菲特斥资40亿美元买下以色列金属大厂Iscar的80%股份,是巴菲特第一笔美国境外投资。2007年,外资为以色列经济挹注逾一百亿美元。
受美国经济走软影响,以色列在亚洲和东欧科技市场加强努力,2008年经济成长率预估3.2%。以国央行表示,政府如果进一步提升劳动力,配合改善教育,每年成长率至少可保4%。
以色列对于科学和科技的发展贡献相当重大。自从建国以来,以色列一直致力于科学和工程学的技术研发,以色列的科学家在遗传学、计算机科学、光学、工程学、以及其他技术产业上的贡献都相当杰出。以色列的研发产业中最知名的是其军事科技产业,在农业、物理学和医学上的研发也相当知名。
总计有十名以色列人和以色列裔人曾获得诺贝尔奖。包括共同获得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生物学家阿龙·切哈诺沃和阿夫拉姆·赫什科,共同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晶体学家阿达·约纳特,获得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材料学家丹·舍特曼;共同获得1978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政治家梅纳赫姆·贝京,共同获得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政治家伊扎克·拉宾和希蒙·佩雷斯;共同获得196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共同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以色列裔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内曼,共同获得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以美双重国籍经济学家罗伯特·约翰·奥曼。
高科技产业在以色列经济中举足轻重,尤其是在过去十年中。以色列有限的自然资源以及对于教育的强烈重视使得高科技产业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大,以色列在软件开发、通信、和生命科学上都是世界顶尖的国家之一,以色列还经常被称为是第二个硅谷。
直到2004年,以色列获得的风险资本投资总额高过了任何欧洲的国家,并且有着世界最高的VC(投资资本)/GDP比率。除了美国与加拿大以外,以色列有着全世界最多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在研究和开发(R&D)花费指数上,以色列是第三高的国家,在科技准备(产业界在R&D上的花费、科研社群的创造力、个人电脑和网络覆盖率)上则是第八,在科技创新上是第十一,高科技出口总额上是第十六。
从以色列的工业实力而言,他就是小型化的日本。

Ⅷ 为什么以色列只有700万人,1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科技却那么发达

总概括:聪明、、危机意识、美国帮助。
以色列是中东地区的一个弹丸小国,国土面积 不足1.5万平方公里,实际控制也不过两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600余万。其国土被阿拉伯国家包围,建国60余年来,由于与阿拉伯国家存在广泛的民族,宗教矛盾,加之超级大国插手,中东局势扑朔迷离,始终战火纷争,严酷的生存环境使得以色列各届政府均高度重视军队与军事工业的发展,力图打造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军队和技术先进的军工部门。经过几十年的励精图治,如今的以色列军队已成为一支装备包括间谍卫星,高科技无人机等先进武器的,中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强大军队。

众所周知,一国军队的强大与其武器装备的精进密不可分,以色列是中东头号军事工业强国,其军工产品技术先进, 不仅能够满足本国军队的要求,而且大量出口国外,成为国际军火市场上一支不可小视的重要力量,年出口额高达20至30亿美元,占其工业总产值的四成以上。

以色列现代国防工业发展开始于上世纪20年代早期,当时只能生产部分轻武器和爆炸装置,改装和维修一些武器装备。1967年,着名的“六·五”战争时,法国对以色列实施了武器销售禁令,英德等国也在阿拉伯国家压力下中断了去与以色列的军工合作,这成为以军工部门转型的肇始。其军火生产形态发生了改变,从轻型武器制造者转变为了尖端武器系统的生产商,并着力加强了自主研发能力的培养。同时,巨大的军品需求也拉动了以色列军工企业的迅速发展。到80年代中期,以色列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军工科研和生产体系,全国从事武器装备研制和生产的公司多达150多家,并涌现出如IAI(以色列航空工业有限公司),IMI(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以及Rafael (拉斐尔武器开发集团),Elbit(埃尔比特)系统公司等规模巨大、举世闻名的军工企业。这些军工企业涵盖了从军工科研到武器生产,从各种军用飞机、坦克、舰艇到电子、通信设备等几乎所有军用产品的生产领域,从业人员近10万人。

以色列始终处于现代武器和防御系统发展的前沿。其雷达预警系统、机载电子设备、全方位主动防护系统、电子支援和电子情报系统 以及无人侦察机和先进的数据链等技术世界领先。

另外,以色列在机载电子系统,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坦克以及其他作战平台的整合升级方面经验丰富。其费尔康预警机,梅卡瓦主战坦克,箭式反弹道导弹系统世界领先。

严酷的生存环境造就了以色列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团结精神, 长久以来备受欺压的历史和大屠杀的惨烈使得以色列在维护国家安全上向来是毫不手软,维护国家安全,不仅需要有先进的武器,更需要有勇敢无畏,英勇善战的士兵和睿智坚毅,善于带兵的将军。独特的生存环境造就了以军独特的国防观念和军营文化。

“安全第一、和平第二”的国防观

“宁可打出安全的和平,也不要苟合的和平”,是以色列独树一帜的国防观。这一观念使得以色列军民有着高度统一的国防危机意识。以军始终处于高效运转的实战和战备两种状态中。随时可能投入战斗。

这一国防意识渗透于整个国防教育体系之中,其中一个鲜明的标志就是,在以色列找不到战争博物馆,只有“大屠杀”纪念馆,让子孙后代感受没有安全而几乎被灭绝的历史 惨剧,而不是为先人靠战胜夺取的荣誉树碑立传。

全民皆兵、平战一致的作战体制

以色列是一个真正实现了全民皆兵的国家,其国防动员能力独步全球,以军的战争动员能力,36小时内,其预备役部队即投入交战。

以色列常备军的规模并不大,只有18.6万人。但它的战争动员能力极强,可一次动员60万人投入战斗。以色列预备役部队的作战素质和承担的作战任务与现役部队区别不大,平战转换十分灵活和快捷。

先发制人、境外制敌的战略方针

以色列国土面积狭小,南北最长处470公里,东西最宽不过135公里,最窄处只有15公里 没有战略纵深是以色列国家安全的致命弱点
有鉴于此,以色列军人全都不讳言他们的作战行动是进攻性的。以军非常突出空 军的“战略长臂”作用,认为作战行动必须建立在空军、装甲兵和情报3大支柱的支撑上 ,以军的作战指导思想早就实行“先发制人”的原则,实行前出防御,强调早期预警、外线进攻、速战速决,把战争引向敌国领土。

以人为本,精兵简政的建军思想

在历次阿以战争中,以军武器装备的总体技术水平并不明显高于阿拉伯军队,地形上也 不占优势,而在兵力和武器装备的数量上却常常只是敌人的几分之一。以军在这种险境 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之一,就是拥有精英型的高质量军队。

国家视安全为生命,政府则视军人为国家最宝贵的财富。尽可能地把社会精英人士 吸引和保留在军队之中,是以色列政府建军思想的核心。

以色列全社会不仅形成了尊重军人、以当兵为荣的社会氛围,而且国家也从各个方面提供优厚的待遇,保障军人的利益,维护军人的权益,给军人以很高的荣誉。同时,国家和军队十分珍惜每一位军人的生命安全,为了换取一位以色列士兵的生命,以军不惜用 几十名甚至上百名敌方战俘做交换。由此极大地激励了以色列军人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官兵中蔚然成风,身先士卒成为以军军官不成文的条令,军官身先士卒已经成为以军各级军官最看重的价值观。

以军把选拔军官视为军队建设头等大事,以军军官自上尉以上都是职业军官,每一级的 提拔都有严格而公正的程序,在严格、公平的竞争机制下,最优秀的军官得到提拔,每一支部队就这样有了信得过的主心骨。

短小精悍 素质极高的情报部门

以色列还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情报队伍,这就是摩萨德。其全名为“以色列情报和特殊使命局”,总部设在特拉维夫,其搜集情报能力之强,办事效率之高,令美俄情报机构刮目相看。目前摩萨德已成为以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另外,以国内安全总局(辛贝特)和军事情报局也是其重要的情报机构。

隐秘的核大国

以色列是事实核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拥有了核武器,作为中东地区唯一的有核国家,以色列的核军事力量一直鲜为人知。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权威的军事专家估计:以色列现在已经拥有100件至200件核武器。由于以色列海军已经进行了潜射核导弹的试验,加上陆军的杰里科系列弹道导弹与空军轰炸机部队,所以以色列实际上已经拥有了“三位一体”的全面核打击力量。

以色列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多年来,土地贫瘠、资源短缺,强敌环伺的以色列,不仅没有亡国,反而在包括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无愧于中东超级大国的称号。

http://iask.sina.com.cn/b/5046842.html

Ⅸ 同是农业合作社,为什么以色列和苏联一个天堂一个地狱

(一)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差距
有一种观点是:农业是弱质产业,是比较效益低的产业?!这种观点是对还是错?
支持该观点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农业依存于土地,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影响力巨大;二是农业再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自然再生产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
而大量事实证明:如果从基础生产到最终消费的产业化综合效益计算,农业是非常有前途,获利相当高的投资产业之一。
例如:
美国:一个农民能养活98个本国人和34个外国人;把农业生产“前部门”和“后部门”,与农场生产一并考察,即美国的广义农业,其产值约占整个经济的20%以上,成为美国最大的产业部门
法国:农业对GNP的贡献是汽车工业的1.5倍,食品工业则几乎是汽车工业的2倍,食品工业占法国出口总额的70%左右。
荷兰:不包括园艺类产品和渔业产品,农产品净出口额仅次于美国;人均创汇率为世界之最,每个农民年均出口值超过14.06万美元,按同样口径计算,法国3.92万美元,澳大利亚3.53万美元,美国1.99万美元。
美国最大的500v家企业中也有24家经营与农业相关的业务。
因此,只要选准项目,经营得法,投资农业就可以获取丰厚的回报。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迥然不同的结论,或者说我们的结论是中国的农业是弱质产业,而外国发达国家的农业并非如此。正如我国加入WTO,农业是受冲击较大的产业之一。这种冲击主要来自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发展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表现在农产品竞争力弱。
第二,表现为农业经营水平低。
第三,表现为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第四,表现为生产流通体系不完善。
1.农产品竞争力弱
(1)发达国家产品质量具有高水平的统一标准。
如美国的食品FDA标准。法国,多年来形成一整套良种繁育体系及质量监督检测体系。
(2)我国农产品生产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统一标准。
(3)发达国家(美、法、日、以色列等)对农业高额支持,产品价格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4)我国出口国外的农产品多为中低档,价格优势正在逐渐消失。2.农业经营水平低
(1)经营规模小我国的“十亩”农户与美国的“千亩”农户,欧盟的“百亩”农户相比,规模太小,竞争力差。
(2)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
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难以从加工和销售环节获取经营利润,难以从可共享生产环节和生产要素上降低生产成本。也就是说现在我们所谓的“两头笑,中间叫”,代表的是提供生产资料和加工、销售农产品远比单纯搞生产来得利润丰厚。如果一体化、组织化程度较低,就不能获得农资供应和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也就不能把蛋糕做大。
(3)社会化服务水平不够农产品市场中的商业组织发育程度偏低,社会化服务水平不够。法国工商企业广泛参与农业经济活动。既有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从事食品加工、制造、储运、保鲜等经营活动,又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超级市场和餐饮连锁店从事食品营销服务,还有中小工商企业参与餐饮服务。
(4)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程度高,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农户难以从有效的服务组织中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而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系统都很完备,如日本农协有一整套快速、高效的信息系统。
3.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教育、科研、推广是支持农业发展的三个支柱。以色列,一个只有2.2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却是以技术立国。再如荷兰,用5.7%的农用地生产出了39.5%的农业总产值。
4.生产流通体系不完善
发达国家现行农业制度已经历经上百年,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形式早已成熟,农业生产高度企业化、市场化,生产有统一标准、统一价格,销售都有固定渠道、固定网络,农业的产销全过程及政府的行为与责任,都有法律的保障或约束。
我国农业标准化、市场化程度还很低,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导致农产品卖难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性解决。
(二)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特点
1.以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为基础
2.单位生产规模小
3.组织化程度偏低
4.很难与销售地区建立相对固定的渠道,从而取得相对稳定的市场销售份额
5.很难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
6.很难采用现代农业科技技术标准并获得相应的指导
(三)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问题
1.小生产方式怎么与现代大市场大流通对接?
2.怎么应付由于农产品数量过剩造成的激烈市场竞争?
(四)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依靠农业合作社
在农业发达国家,中介组织发育程度比较高,非政府性民间农业协会有效地发挥着生产和市场之间协调与组织作用。
美国:80%的农场主通过合作组织购买农用物资、销售农产品或得到所需的服务。存在着众多的农业专业行业协会:如美国新奇士协会、华盛顿苹果协会、美国小麦协会、美国马铃薯协会等。
日本:80%的农副产品由农协销售,9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由农协提供,农户所需资金的绝大部分也靠农协信用部门提供。政府的农业政策,也需要通过农协系统来贯彻实施。可以说,从生产到流通,从婚丧嫁娶到生老病死,凡与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有关的一切方面,都是农协的事业范围。
法国:农业合作社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成为法国三种经济成分之一。
荷兰:95%的花卉和80%以上的水果、蔬莱是通过合作社分销的,不仅实现了真正的高效率,还推动了荷兰农产品的出口。

Ⅹ 疫情施虐欧洲,汽车工业生产会瘫痪吗

新冠疫情的阴霾在中国逐渐散去,太阳冉冉升起,人民的生活正慢慢重回正轨。但此时,在大陆的另一端、大洋彼岸,由于对疫情严重性的不了解,新冠疫情迎来了爆发。

无论是欧洲还是全世界,早已经是一个经济共同体,几乎所有国家的生产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高精尖的产业在发达国家进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发展中国家进行,谁也离不开谁,特别是像欧洲这样的共同体。数据显示,意大利有超过12%的的产品销往德国,其中包括大量的汽车零部件,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欧洲其他国家的汽车生产一定会大受打击。

当然,无论是意大利的零部件还是整车生产,量并不算大。但按照目前欧洲疫情发展来看,情况并不乐观,特别是德国目前已经确诊超过五千例,假如德国也开始“停工停产、闭关锁国”,影响就不是一丁半点。

资料显示,在2019年度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中,来自德国的供应商一共有19个,其中包括博世、大陆、采埃孚、蒂森克虏伯、马勒、巴斯夫……光博世一家公司,在2019年的营收就超过495亿美元。德国汽车工业就像一个巨大的齿轮,万一德国政府也跟随意大利封城,世界汽车的前进步伐一定会大受打击,最严重的情况是大面积瘫痪。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阅读全文

与以色列为什么没有汽车工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手机遥控汽车开锁软件怎么样 浏览:166
如何知道汽车解押办理成功 浏览:280
奥迪a5氛围灯改一下多少钱 浏览:447
新宝马x1什么时候降价 浏览:504
宝马e90自动雨刮怎么用 浏览:501
电动化与智能化如何颠覆汽车产业 浏览:829
贵州哪个地区工业发展的真好 浏览:922
黎光新科工业园属于哪个街道 浏览:591
宝马7保险杠喷漆多少钱 浏览:557
盐田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哪里办理 浏览:774
首付8w买奔驰cla250月供多少 浏览:514
新能源汽车厂家如何入驻 浏览:55
工业机器人怎么跑客户 浏览:419
涪陵工业园有哪些厂 浏览:818
邢台县汽车站在哪里 浏览:746
慈溪市坎墩工业园附近的房价如何 浏览:519
宝马车后座怎么拆 浏览:924
江西汽车过户在哪里 浏览:439
工业园区场平工程需要什么资质 浏览:346
汽车换雾灯哪个好 浏览: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