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张之洞创造了哪些工业

张之洞创造了哪些工业

发布时间:2022-05-08 12:58:02

Ⅰ 张之洞为近代武汉作出的贡献

1、实业方面:张之洞对武汉的实业贡献主要两件,一件是督办芦汉铁路,另外一件是把内陆武汉打造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以芦汉铁路的修筑为契机,张之洞为了“图自强,御外侮;挽利权,存中学”,在他主政的18年间,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应商战、劝农桑、新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

以武汉为中心,他先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大冶铁矿、汉阳铁厂机器厂、钢轨厂、湖北织布局、缫丝局、纺纱局、制麻局、制革厂等一批近代工业化企业,居全国之冠,资本总额约1130万两白银。

2、教育方面:张之洞在湖北铁政局内创建工艺学堂。张之洞改书院、兴学堂、倡游学,使包括汉口在内的武汉三镇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近代教育体制。

在兴办新式学堂方面,其创办的算学学堂(1891)、矿务学堂(1892))、湖北武备学堂(1897)、湖北工艺学堂(1898)、湖北师范学堂(1902)、两湖总师范学堂(1904)、女子师范学堂(1906)等等,则涵盖了普通教育、军事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等层面。

3、军事方面:1896年,张之洞以从两江调鄂的护军营为基础,又选募新兵,参用德国军制,开始湖北新军的编练。到1907年,湖北新军计有陆军第八镇(一个师)1万余人,暂编第二十混成协(一个旅)4600余人,是仅次于袁世凯北洋六镇的第一支强大军事力量。

(1)张之洞创造了哪些工业扩展阅读:

张之洞一生的贡献不仅局限于武汉地区。

张之洞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学习西方法律,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他与刘坤一合上《采用西法十一条折》的具体措施。但是学习和采用西法要有前提,即“中学为体”,中法的根本原则不能动;“西学为用”,西法的基本原则不能学。

早在清末修律正式开始之前,张之洞就主张“择西学之可以补我阙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他认为这样做是“有其益而无其害”。

光绪二十七年五月,他与两江总督刘坤一联名上了三道《江楚会奏变法折》,提出了“恤刑狱”、“结民心”、改良法制的建议,并同袁世凯一起保举沈家本、伍廷芳为修律大臣。

张之洞精通儒学和经学,主张“通经致用”和“经世致用”。24岁那年,张之洞在一首叙辈诗中写道:“仁厚守家法,忠良报国恩,通经为世用,明道守儒珍”。 这不仅表明了其“通经致用”思想的形成,也预报了他今后所要从事的事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张之洞

Ⅱ 光绪十五年和光绪十三年,张之洞分别创办了什么

光绪十五年,张之洞在广东开设了中国第一家近代钱庄。光绪十三年,张之洞又创办了“广雅书院”。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着名的书院之一。

Ⅲ 张之洞主要成就、80字左右

张之洞早年是清流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三江师范学堂、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

Ⅳ 张之洞有什么功绩,为什么他就可以位列晚清四大名臣

相信大家对张之洞并不陌生 ,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在经济政治和教育方面的主张,皆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生于1837年的张之洞,是明清时期的一个重要人物。从小就显现出令人惊叹的才华,长大后更是为我国历史发展的前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深受众人的敬仰。

张之洞的一生既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其“中体西用”的思想对当时中国的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张之洞这一生所获得的成就足以让他拥有成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资格。

Ⅳ 张之洞在洋务运动之间还创办了哪些工业

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

Ⅵ 张之洞兴办哪些近代工业

1.在中法战争期间,他在广东开设水陆师学堂,创设枪弹厂,疏请大治水师、专款购兵舰,设缫丝局,创办机铸制钱局及银元局,筹办织布局和制铁厂。
2.光绪十九年(1893)在湖北创建汉阳铁厂
3.光绪十八年(1892)在武昌创建湖北织布局
4.光绪二十三年(1897)建成湖北纺纱局
5.张之洞还创办了制砖、制革、造纸、印刷等工厂,还有湖北枪炮厂
求采纳 谢谢

Ⅶ 张之洞创办了哪些近代企业

最着名的是汉阳铁厂。。。还有1887年,张之洞在广东开办了电报学堂,后在湖北、两江地区陆续兴办了一批实业学堂。1896年,张之洞在南京建立了江南储才学堂,这是一所综合性的高等职业技术学堂。在创办江南陆军学堂之时,还附设了铁路学堂。1898年,张之洞在武昌建立农务学堂,并开办工艺学堂等等。这些学堂开设的目的在于传播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批专门技术学校。
清朝末期,各地方督抚开始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张之洞所在的湖北地区派遣的留学生数量最多。1882年,张之洞派译员俞忠沅率领10名工匠赴比利时学习冶炼钢铁的技术,1896年,张之洞派40名学生,分别到英、法、德三国留学。1898年,清朝政府派出56名学生留学日本,其中,张之洞派出的湖北学生就占了20名。这些留学生的派遣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国近代企业培养了大批先进人才,他们在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Ⅷ 晚清四大名臣张之洞,对中国的发展有哪些功绩呢

每一个朝代濒临崩溃的时候,总会出现一批对国家有着卓越贡献的能臣。张之洞就是这些能臣中的一员,他是“清末四大名臣”之一,还是少有的能在清朝登上高位的汉族官员。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时为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他是清朝嘉庆年间举人张瑛的儿子。张瑛一生为官三十余载,多为地方官,颇有政绩,而他最重视的就是教育事业。所以,张之洞自小就十分聪颖,勤奋好学,因此,十六岁时便参加科举,考取了顺天府的解元。


张之洞利用这条铁路,创办了不少有名的近代化企业,例如:汉阳铁厂,钢轨厂,湖北织布局,煤矿等,进而奠定了湖北的近代工业体系。

除此之外,张之洞还做了许多忠贞爱国的事情。比如说:在中法战争的后期,张之洞是当时的两广总督,一直认真地筹备战争所需要的东西,这其中,就包括粮饷和军械。在甲午战争时期,张之洞极力主张抗日,想要维护国家的尊严,希望能够让国家走向自立自强。

并且,张之洞的作息与常人不同,每天下午二时睡觉,晚上十时起床办公。大理寺卿徐致祥参劾张之洞辜恩负职,“兴居不节,号令无时”。后来粤督李瀚章奏称:“誉之则曰夙夜在公,勤劳罔懈。毁之者则曰兴居不节,号令无时。既未误事,此等小节无足深论”。

Ⅸ 张之洞在湖兆创造了那些工业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创办了自强学堂(武汉大学)、湖北农务学堂(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昌幼稚园(中国首个幼儿园)、湖北工艺学堂(武汉科技大学)、重工业方面还有汉阳铁厂。

阅读全文

与张之洞创造了哪些工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葡萄糖工业级是什么意思 浏览:406
简阳做机械类的工业区在哪里 浏览:879
宝马1250adv怎么选择 浏览:903
08款奥迪a6l20t加多少机油适合 浏览:984
慈溪汽车救援多少钱 浏览:467
邵东工业品市场准备建设成什么样 浏览:278
汽车钣金喷漆后多久可以贴车衣 浏览:786
宝马740功放多少钱 浏览:498
奔驰在哪里加减声音 浏览:194
徐州市国际汽车城有哪些品牌 浏览:184
河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哪个专业好 浏览:203
奔驰大g是怎么被炒起来的 浏览:92
豪越汽车后摄像头怎么走线 浏览:995
如何清洗汽车阻风门 浏览:499
奥迪r8多少寸轮毂 浏览:125
工业下属科研院有哪些 浏览:483
三轮汽车有哪些类型的图片 浏览:820
工业经济如何做好生产 浏览:358
汽车收音机怎么拆卸 浏览:598
工业电炉干什么用的 浏览: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