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苏区工业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苏区工业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发布时间:2025-08-20 11:04:34

‘壹’ 红星照耀中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着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着,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1)苏区工业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扩展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于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他父亲开了一家小印刷厂,家里过着小康生活。父亲要他也从印刷业开始自己的生涯。

但他却走上了一条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世界着名的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

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或《红星照耀中国》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

《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这样,斯诺对中国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发现了一个“活的中国”,对普通中国百姓尤其是农民即将在历史创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正确的预言,他发现了隐藏在亿万劳动人民身上的力量,并断言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

阅读全文

与苏区工业用了哪些写作手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个汽车门喷漆多久能好 浏览:912
泰国宝马325多少钱 浏览:280
能开宝马为什么开奔腾 浏览:519
上海哪里修复汽车凹陷 浏览:781
汽车打着充电多久可以充满 浏览:1051
上一代宝马730多少扭矩 浏览:1041
国有单位汽车解编需要哪些手续 浏览:507
吸汽车异味怎么办 浏览:813
如何把手机屏幕投到宝马导航上 浏览:764
奥迪a4气囊多少钱 浏览:287
冶金工业部门是什么 浏览:166
汽车点火开关x代表什么 浏览:777
12款宝马五系二手车多少钱 浏览:491
二手市场奥迪a6卖得怎么样 浏览:328
滨州到张店的汽车多久 浏览:851
怎么关掉奥迪的收音机 浏览:578
新余汽车站到吉安要多久 浏览:433
我的世界工业二铁柄怎么做 浏览:985
工业管道如何对接 浏览:992
奔驰的底盘代号怎么区分 浏览: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