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工业污染危害
工业生产中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水、气、渣等有害废物,严重破坏农业的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构成巨大威胁。
工业“三废”对工业生产自身亦造成严重危害。有毒污染物质腐蚀管道、损坏设备,缩短厂房等设施的使用寿命。
环境污染和公害泛滥,直接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
一些污染难以察觉,一旦被发现,危害往往已经严重。
水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工业排放的废水未经处理即直接排放,严重破坏水体环境,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空气污染同样不容忽视,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不仅影响空气质量,也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工业生产中的固体废物,包括渣、粉尘等,对土壤造成污染,影响植物生长,进而影响农业生产。
有毒物质的泄漏和排放,不仅损害了设备和设施,更可能引发环境危机,造成生态灾难。
环境污染和公害问题严重,不仅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直接威胁到人类生存环境和健康。
面对日益严峻的工业污染问题,加强环境监管,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工业污染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废气、废水和固体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污染主要是由生产中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及各种噪音造成的,可分为废水污染、废气污染、废渣污染、噪音污染。
‘贰’ 工业生产中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现象有哪些
一、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出现原本没有的微量物质,这些物质的数量和持续时间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称为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规模的迅速发展,大量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
大气污染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大气污染物包括颗粒物、硫氧化物、碳的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以及其他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类、含氟气体、含氯气体等。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可能引发“温室效应”,致使地球气温上升。大气被污染后,由于污染物质的来源、性质和持续时间的不同,被污染地区的气象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差别,以及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的不同,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也不尽相同。大气中的有害物质主要通过呼吸、饮食和接触皮肤等途径侵入人体造成危害。
大气层保护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人们在70年代早期开始认识到氟氯烃可能对环境有害,并且开始寻找代替品。到了80年代中期,臭氧层破坏的证据已经日益清楚,采取共同行动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到了1987年,许多国家的代表汇集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这个协定书是对付世界环境公害的一个开创性的国际协定,目的是控制氟氯烃和其它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的消费量,保护地球的“外衣”,也保护人类自己。
二、酸雨
酸雨是由于工业化和能源消费增多,酸性排放物日益增多,它们进入空气中,经过一系列作用就形成了酸雨。人们对酸性排放物已经有了控制,但仍然还有酸雨现象。大气尘埃可能是造成酸雨问题的另一原因。
三、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是地球最好的保护伞,它吸收了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然而近二十年的科学研究和大气观测发现:每年春季南极大气中的臭氧层一直在变薄,事实上在极地大气中存在一个臭氧“洞”。这种臭氧损耗现象是一种反常现象,这是否表明这一紫外线吸收层正处于全球性灾难呢?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人们发现人类社会活动释放的物质严重的破坏了臭氧层,当然这种现象还受到这一地区独特的气象状态(极涡、寒冷的平流层温度、极地平流层云)的影响。
四、水污染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水污染的定义: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五、固体废物
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固体废物"实际只是针对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所有者对原料、商品或消费品,往往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对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数固体废物中仍含有其它生产行业中需要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环节,可以转变为有关部门行业中的生产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可见,固体废物的概念随时、空的变迁而具有相对性。
六、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指在一定的地表面积内所发生的地面水平面降低的现象。地面沉降现象很早就为史书所记载。作为自然灾害,地面沉降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地质原因。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膨胀,地面沉降现象越来越频繁,沉降面积也越来越大。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面沉降现象尤为严重。现在我们研究地面沉降的原因时,不难发现,人为因素已大大超过了自然因素。现在的地面沉降现象与其说是自然灾害,倒不如称之为人为祸患。
七、生物多样性变化
生物群落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其划分为若干类型。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十分宽泛,即包括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还包括生态适应性、形态、生理生态多样性等广泛的内容。不同地理、气候环境具有不同的生物群落。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逐步扩张,改变了广大地区的生物环境,严重影响了生物多样性,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地球上减少。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
八、赤潮
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通常水体颜色因赤潮生物的数量、种类而呈红、黄、绿和褐色等。赤潮虽然自古就有,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水体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
九、水土流失
土地资源是三大地质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之一,是人类生产活动最基本的资源和劳动对象。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程度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对土地资源的直接破坏,这主要表现为不合理垦植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碱化及土壤污染等,而其中水土流失尤为严重,乃当今世界面临的又一个严重危机。
‘叁’ 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体现在哪对治理污染有什么好建议。
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废水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高浓度的化学物质、重金属、油类物质等,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甚至影响人类健康。
其次,废气污染。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这些气体不仅污染大气,还会对人类呼吸系统造成危害,同时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再者,噪音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中,机器设备运行产生的噪音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极大影响,长期处于高噪音环境下,会损害人的听力,影响心理健康。
此外,光污染或辐射也是工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污染源。某些工业活动如电子设备制造、核能生产等,会释放出大量的紫外线、红外线等辐射,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治理污染的建议:
1. 强化环境法规,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对违规排放的工业生产单位进行严格处罚,确保其遵守环保法规。
2.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比如使用无害化原料、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设备能效等。
3. 建立完善的废水、废气处理设施,对工业废水、废气进行有效处理,达标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4. 加强噪音污染控制,对工业生产区实施合理的规划布局,合理安排机器设备运行时间,安装隔音设施,减少噪音污染。
5. 对于光污染和辐射问题,加强科研投入,研发低辐射或无辐射的生产工艺和技术,限制高辐射活动的开展,确保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
综上所述,治理工业生产污染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法律法规、技术创新、环境管理等手段,实现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创造一个清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