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山西有几个市太原有几个区
地级市有太原,大同,朔州,忻州,吕梁,阳泉,晋中,临汾,运城,长治,晋城11个市。
县级市有原平,古交,介休,孝义,汾阳,霍州,侯马,永济,河津,高平,潞城11个市。
太原市有迎泽、杏花岭、小店、晋源、万柏林、尖草坪6个市辖区,另外还有古交县级市,清徐,阳曲,娄烦4个县区级单位。
⑵ 请给我介绍一下有关近年来山西省晋中市的一些突出成就
晋中经济成就 2007-05-09 10:51:35 华夏经纬网 1、璀灿的三晋明珠 距今100万年前,晋中一代就有了人类活动,从古到今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比干、介子推、祁奚、王唯、温彦博、祁隽藻这些辈出的名人再加平遥古城、乔家大院这些享誉华夏的名地构成了这块土地的骄傲。独特的区位优势,便利发达的交通条件,绿色农业,现代工业和新型城市群,将这里打造成了古往今来的三晋明珠。截至2005年底,晋中辖管11个县(区、市)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6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8万。 2、晋中经济在崛起 改革开放以来,晋中最深刻的变化,突出地反映在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上。晋中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的目标提前一年完成。到2005年底,全市生产总值比“九五”增长1.2倍,达到331亿元,财政收入增长3.4倍,达到52.6亿。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13.9:46.5:39 6调整为10.5:53 1:36 4。农业:2005年全市粮食总产12.4亿公斤、肉蛋奶总量分别为41.6亿公斤,6.2亿公斤,3.2亿公斤。寿绿牌蔬菜为全国十大畅销品牌之一,祁县为全国酥梨之乡,太谷为中国红枣之乡。工业:目前,全市形成31个行业为主的工业门类,其中煤炭、焦炭、电力、机械、冶金为五大支柱产业。全市有4352户工业企业,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90亿元,工业增加值167亿元。城市群:晋中处于山西城镇体系中太原大都市片区的分区中心,特别是晋中境内沿108国道100多公里的区域,密集分布着以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县为代表的6座县级城市和10多个集镇。这里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占有全市39%面积,72.13%的人口,79%的生产总值。这里建设山西中部最具活力的城市群,不仅对晋中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就是对山西的整体发展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3、晋商故里看文化 源远流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晋中大地,从古到今繁育并传承着灿烂的文化。如今晋中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函盖了六大内容:一是由明清金融文化、镖局文化、以及“勤奋节俭、精于管理、明礼诚信、勇于开拓”晋商精神构成的晋商文化。其有形的样本为晋商大院文化;二是砖雕、木雕、石雕、斗拱木木结构为主的古建筑文化,其有形的样本为平遥古城以及晋商大院建筑群;三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孕育得以传承的太行精神和抗战文化,其有形样本为左权麻田的北路军总部旧址,以及革命文物。四是以众多现代文学作品精品为代表的精品文化。其有形的样本为《草青》、《碎片儿》、《腹地》等小说和《大红灯笼高高挂》、《白银谷》、《八路军》、《在太行山上》、《乔家大院》等影视文学作品和平遥国际摄影展;五是源远流长,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民文化。其有形的样本为左权小花戏,左权民歌、祁太秧歌、剪纸、平遥推光涂器;六是丰富多彩,活动频繁的群众文化。其有形样本为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全国文化县”之一的昔阳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左权县和祁县城赵镇。@pages@ 4、旅游走向国际化 晋中已经成为国内外游客最佳的旅游目的地。这里的人文旅游资源在国内同类地市中十分罕见。现存各类不能移动的文物40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处,数量为山西之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其中平遥古城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祁县古城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曾经驰聘欧亚数万里,光辉华夏数百年的晋商留下了精彩纷呈的晋商大院和说不完的精彩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左权坚持战斗八年之久的左权麻田八路军总部已经成为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另外,地貌奇特,山岳雄奇,景色秀丽的太行风光也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目前,晋中旅游品牌已形成了平川一线的晋商文化游、东山太行革命根据地为主的“红色纪念文化游”,和太行风光游。同时农耕休闲游也日渐成为晋中旅游的新的品牌产品,2005年底,晋中建成开放的景点为70处,旅游专线公路27条,旅游从业人员4.2万人。 补充: 5、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 以来,特别是 晋中 撤地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坚持 科学发展观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对民主、法制、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和社会治安方面的投入,特别是加大了 环境治理 的力度,保证了 晋中市 各项市业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构建和谐晋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良好的开端。 6、理想的投资 沃土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快 招商引资 步伐,走出内陆城市对外开放、快速发展的新路子,已经成为晋中上上下下谋求加快发展速度的 共同愿景 。早在“八五”末期,晋中就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兴市富民的一个重要战略。十年来,晋中市上下左右全力营造对外开放的优良环境,一步一步地把晋中建设成为区位交通条件优越,硬环境、软环境俱佳,宣商宜居的 投资创业 理想沃土。“十五”期间,晋中全市完成 固定资产投资 455.1亿元,年均增长31.8%。公路密度每平方公里提高到54.1公里。新增电力装机容量1.0713亿千瓦,水库总容量3.43亿立方米,完全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供水需求。晋中公路通车里程8818公里,其中一级路183公里、高速路273公里,晋中市政务大厅有48家行政审批单位集中办公,31项审批可在这里一站式办结。目前,晋中市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省级工业园区2个,实行园区管理的工业区5个。 补充: 晋中市 改革开放三十年 成就系列之三—— 结构调整 实现质的飞跃 http://www.jztj.gov.cn/2008/10-26/09305985033.html 晋中市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系列之 旅游 篇—— 投资 建设 硕果 累累 http://www.sxta.com.cn/SXLYSMG/nEWS-END.do?id=7729
⑶ 山西省八大焦化工业园区都在什么城市的什么地区
八大焦化工业区分别设在临汾孝义、吕梁汾阳、临汾洪洞、太原清徐、运城河津、晋中介休、晋中灵石、长治潞城
这8个地名都是县一级单位,具体交通信息,你自己查一下交通图或者铁路表吧
⑷ 山西有哪些重要的工业中心 其主要工业部门有哪些
太原。
除煤炭、钢铁外,还有机械、食品、有色金属、电子、印刷、化工、电力等行业。
⑸ 山西工业特点
山西省的产业主要是以煤矿工业及其派生产业为主,工业分布主要在大兴煤矿开采周边地区大中型工业城市如太原、临汾、晋中、阳泉、吕梁、沂州、朔州、大同、晋城、运城等都是工业的主要城市。主要的工业部门包括冶金、化工、焦炭等。其输出煤碳资源的接收地主要是京津唐工业区、长三角和沪宁杭工业区。
⑹ 山西产业详细分布
定襄法兰最多,原平铝、锅炉、化肥最多
继出台焦炭、煤炭产业振兴规划之后,昨日(11日),山西省政府又出台了电力、新型材料、食品、煤化工、冶金、装备制造业等六个产业的振兴规划。至此,山西八大产业振兴规划全部出炉,未来两年,这些产业将按照规划中的蓝图目标发展。“从本周起,这些产业振兴规划中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及人员将接受专业培训,以保证规划的有效实施。”省政府工作人员表示。电力产业
将建八大煤电基地
未来两年,我省电力产业将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建设八大煤电基地。
按照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建设要求和国家电网发展规划,我省重点规划建设的8个大型煤电基地,北部为大同、神头、河保偏基地,中部为阳泉(含寿阳)、吕梁基地,南部为临汾基地,东南部为长治基地、晋城基地。
到2011年,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电力企业重组,我省将形成具有国内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发电和电网企业,晋电将实现向山东、湖南、湖北和江苏输送。通过电价改革,逐步实现城乡电价同网同价。
新型材料行业
两年培育40个骨干企业
未来两年,要将新型材料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全省的重要产业。到2011年年底,全省新型材料产业销售收入要实现年均递增15%,达到620亿元。将从9个方面具体着手,分别为新型建筑材料、镁合金材料、耐火材料、陶瓷材料、钕铁硼磁性材料、纳米材料、煤系高岭土、新型纤维材料及其他新材料。到2011年,培育40个年销售收入超3亿元的企业和企业集团。
冶金行业
太钢将联合重组省内钢铁企业
作为全省钢铁产业的龙头企业,省政府“授权”太钢集团联合重组省内钢铁企业,力争到2011年,该集团生产规模达2000万吨以上,2015年达3000万吨以上,届时太钢集团产能将占到全省钢铁产能四分之三以上。
此外,还将形成太原、长治、运城、临汾、吕梁5个钢铁生产基地,重点建设太钢吕梁钢铁生产基地,建设晋南、晋北、晋西、晋东四个百万吨氧化铝生产基地,建设太原、大同、运城三个镁工业基地和中条山铜业基地。
食品行业
两年增加5个名牌产品
未来两年,我省食品产业将着重打造龙头企业、品牌产品。到2010年,全省食品产业中国驰名商标由目前的6个增加到10个,名牌产品由10个增加到15个。
酒类、食醋、乳制品是我省传统的食品产业,未来两年我省将重点扶持这些食品产业发展,同时还要做精做细小杂粮、肉类、特色食用油、干鲜果蔬、功能食品五类特色产品的加工。同时,我省还将培育壮大饮料制造、淀粉制品、方便食品三大现代食品产业。
装备制造业
建设国家示范五大基地
装备制造产品一直是我省的“拳头”产品,在新出台的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提出,力争到2011年,在该行业培育出10个国内名牌和8个中国驰名商标。
我省提出将建设煤机成套、铁路装备等具有国际水平的五大装备制造国家示范基地,发展铸造等四大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省政府将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以贴息、投资补助和资本金注入等方式给予重点支持。
煤化工产业
建立国家级工程中心
我省在此次煤化工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将培育销售收入超100亿元企业4户,超50亿元企业6户,其中50亿元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将占到全省60%以上。
煤化工是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决定着企业的成败。为此,我省将建立1个国家级煤化工工程中心,5个国家级企业集中中心、20个省级技术中心,希望在劣质煤、高硫煤气化等制约化工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
为支持科技创新,我省将从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中每年列支专项资金,帮助煤化工企业开展技术改造。
山西八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详解
山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快推进我省优势产业高效、持续、健康发展,决定编制各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按照山西省政府的安排,省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煤炭、冶金、电力和新型材料等四个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5月13日,在全省工业振兴大会上,山西省发改委主任李宝卿就八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重要性、编制过程、主要内容和实施等情况进行了详解。
规划的重要性—— 解决各产业当前问题,紧抓机遇实施规划
山西省委、省政府一直都高度重视我省优势产业发展,煤炭、焦化、冶金、电力、装备制造、煤化工、新型材料和食品等优势产业,在全省产业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我省优势产业较好地发挥了资源、区位、技术、经济环境、产业基础和市场空间等优势,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但是,我省各产业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技术装备水平参差不齐,落后产能比重大;深加工产品发展不足,技术瓶颈尚未突破;资源利用率低,节能减排仍有差距,各产业普遍面临着转型生计问题。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对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山西省造成的冲击更为严重,支柱产业市场需求低迷,生产大幅回落,企业经营十分困难,部分中小企业停产,各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李宝卿认为,尽管金融危机对我省优势产业形成了严峻的冲击,但也为产业的调整和振兴带来了重要机遇,一是从中央政策看,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了发展方向;二是从长远发展看,山西作为重要能源基地的突出地位不会改变,国家在我省的各类试点所形成大的政策支持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三是从各产业发展看,我省拥有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骨干企业,拥有煤炭、铝矾土、石灰石、煤系高岭土、白云石等资源。因此,必须紧抓机遇,制定实施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促进我省优势产业平稳运行、健康发展,加快我省优势产业的调整和振兴。
规划的编制过程—— 多方征求意见,两月余规划出台
2009年2月中旬,王君省长主持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尽快编制我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煤炭、冶金、电力、新型材料由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编制,焦化、煤化工、食品、装备制造由省经委负责编制。会后,陈川平副省长召集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负责同志就规划的起草作了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发展改革委组织有关行业协会、研究院所的专家成立了规划起草组,在多方面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煤炭、冶金、电力、新型材料规划“征求意见稿”。
3月下旬,省发展改革委致函省经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十余个部门和有关省属企业征求意见,并专程征求中国工程院王一德院士、中国工程院干勇院士、国家“863”新材料专家委员会副组长周少雄教授、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许并社教授和国家有关规划执笔专家的意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规划“上报稿”,报省政府领导审阅。
在编制《材料规划》的不同阶段,省领导多次指示抓好编制工作,王君省长、牛仁亮副省长、陈川平副省长始终关注规划的编制情况,多次审阅规划各稿并提出编制要求,按照省领导的指示和国家有关规划的最新精神,形成了各规划“送审稿”。4月下半月,各规划陆续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
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期均为3年,目标、任务、措施明确
“各规划的规划期都是2009年~2011年,同时,着眼‘十二五’,提出了各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各规划参照国家的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都分析了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提出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李宝卿在发言中重点解读了规划的主要内容,各规划均包括了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推进措施三个部分。
以煤炭、冶金、电力、新型材料四个产业规划为例,各产业按照不同的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总量目标:到2011年,煤炭生产能力保持合理水平,煤炭生产能力每年8.5亿吨;冶金产业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全省生铁、粗钢、氧化铝、电解铝和金属镁产能分别控制在4500万吨、4000万吨、800万吨、200万吨和60万吨;电力按照国家和省规划统筹布局,装机容量达到5500万千瓦,外送电达到1800万千瓦;新型材料产业要培育发展成为重要产业,九个行业销售收入达到620亿元。
而各规划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共同点: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在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方面,综合近期省政府关于产业发展的要求,规划提出了高标准的技术水平要求,作为各产业的准入门槛。以煤炭产业为例,新建矿井规模不得低于年产120万吨;兼并重组的矿井规模达到年产90万吨。
在提高产业集中度方面,规划提出了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主体,兼并重组相关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以煤炭产业为例,全省矿井数量减少到1000处,形成3个亿吨和4个5000万吨级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大集团煤炭产量占到全省的75%以上。
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方面,我省各产业普遍面临着转型升级问题,要实现产业调整和振兴,必须继续淘汰落后产能。规划提出要关闭小煤矿和兼并重组1600处;淘汰落后炼铁产能2000万吨、炼钢产能1600万吨、电解铝产能20万吨;关停火电机组260万千瓦;关停淘汰水泥行业的机立窑等落后窑炉。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要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建立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在加强资源环境保护方面,实行资源保护性开采的政策,对煤炭、铝矾土、石灰石、煤系高岭土、白云石等资源,合理规划,提高资源利用率,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努力完成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废水排放达标率等节能减排任务。规划还提出加快煤层气开发,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拓展晋电外送市场等任务。
此外,各规划还提出了相关推进措施,以促进产业调整和振兴,其共同的措施包括积极拓宽产品市场、鼓励自主创新、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适当增加土地供应、改善投融资环境、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等六个方面。
规划的实施——扎扎实实做好四方面工作
据李宝卿介绍,为扎实推进各优势产业的调整和振兴,各规划最后部分明确了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各市政府等各方面的责任,提出了有关部门的工作分工及进度安排,努力做到统筹兼顾,扎实推进,共同促进我省优势产业的调整和振兴。作为全省综合经济管理和投资主管部门,省发展改革委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扎扎实实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树立全局意识,做好产业发展形势分析,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把短期保增长与长期调结构结合起来综合研究,提供运行动态,提出政策建议,做好经济形势分析;二是增强协调配合意识,做好推进工作的联系沟通,在推进产业调整和振兴中,加强与省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好牵头事项的衔接,做好配合事项的协作,加强与市、县发展改革部门的联系沟通,做到政令畅通、下情上达;三是提高服务意识,解决规划项目的困难和问题,加快规划项目的审核,帮助项目单位完善规划土地、环评、节能审查等程序,帮助项目单位落实建设条件,共同努力解决项目建设的困难和问题。
李宝卿特别强调,第四方面工作是重中之重,即争取国家对我省规划项目的支持。他说:“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新增中央投资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在项目核准和资金安排上对我省规划项目给予支持。
⑺ 谁能给我介绍一下山西太原
太原是山西省的省会,简称并,别称并州,古称晋阳,也称“龙城”。濒临汾河,三面环山,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歌曲《人说山西好风光》,便是为了突出山西,尤其是其省会太原的秀美。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信息中心,是以冶金、机械、化工、煤炭为支柱,以输出能源、原材料、矿山机械产品为主要特征的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城市,是我国北方最着名的历史名城之一。现在,太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冶金、机械、化工、煤炭工业为主体,轻纺、电子、食品、医药、电力和建材工业具相当规模,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城市。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简称国际煤炭博览会)从2007年起,每年定期在太原举行。
⑻ 山西主要城市的资源,企业。主要是重工业分布 比如说 山西 - 钢铁。 晋城-煤矿。 这样的 的 谢谢了
太原-太钢、太重、太化、煤矿、新华橡胶;运城-盐业、石英矿、保温蛭石、煤矿、铜矿、金属镁、陶瓷、铝厂、钢铁、铁路电机、化肥、电力、造纸;晋城-煤矿、煤层气、化肥、钢铁;长治-煤矿、钢铁、焦炭、铝矿、硅矿、化肥、电力、汽车;阳泉-煤矿、铝厂;临汾-钢铁、煤矿、铁矿、焦炭、;晋中-焦炭、铝矿、硅矿、电力;吕梁-煤矿、焦炭、铝矿;朔州-煤矿、电力、化工;大同-煤矿、电力;忻州-煤矿;
⑼ 山西的重工业城市有哪几个
太原有太钢、大同晋城是煤矿 山西就是重工业省! 所有的城市 都是重工业啊!
⑽ 山西八大产业是什么
山西八大产业:
1、种植业
2018年,山西省农作物种植面积3555.2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2.5千公顷。
2、林业
2018年,山西省完成造林面积340.1千公顷,增长9.0%。年末山西省森林面积32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0.5%。
3、畜牧业
2018年,山西省猪牛羊肉总产量77.1万吨,下降0.1%。其中,猪肉产量62.5万吨,下降0.3%;牛肉产量6.5万吨,增长10.0%;羊肉产量8.1万吨,下降5.0%。牛奶产量81.1万吨,增长4.7%。禽蛋产量102.6万吨,增长0.7%。年末生猪存栏549.5万头,生猪出栏814.6万头。
4、渔业
2018年,山西省水产品产量4.8万吨,下降9.9%。
5、工业
2018年,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1%。
6、建筑业
2018年,山西省建筑业增加值1152.8亿元,按不变价增长6.1%。
7、房地产业
2018年,山西省房地产开发投资1376.6亿元,增长18.0%。
8、邮电通信
2018年,山西省完成邮政业务总量94.1亿元,增长29.9%
(10)山西有多少个工业门类扩展阅读
2018年,山西省国资委提出,山西省属国企要把更多资源配置到发展新产业和新动能上,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实现省属企业煤与非煤产业“结构反转”。
按照目标,未来三年,山西省属企业增加值年均增幅10.9%,煤炭先进产能占比由55.2%提高到70%以上。煤炭产业增加值年均下降4至5个百分点,占比下降到5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