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一集团电芯公司怎么样
近日,由工程机械巨头三一集团参与投资的三一锂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锂能”正式成立。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业务将包括电池制造、销售、租赁、储能等。而此前不久,老牌服装企业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豆股份”,600400.SH)发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红日风能拟在内蒙古建设3GW大功率固态锂电池智能制造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
不仅仅是三一集团和红豆股份,8月宣布新进军锂电赛道的,还包括国内农药头部企业福华通达,其投资约220亿元的先进材料产业园日前在四川乐山开工,项目中包括建设60万吨锂电电解液,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锂电留给新玩家的空间有多大?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由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源源不断地释放着需求,目前锂电仍是一个增量而非存量的市场。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对企业的产能和生产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锂电行业的“马太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出现。
三一集团:电动化铺路
8月初,三一锂能在湖南长沙成立,这意味着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巨头三一集团正式进军锂电行业。
天眼查的资料显示,新成立的三一锂能的股东有11人。其中,三一集团直接持有其15%股份,通过两家下属公司持有另外34.9%的股份,为三一锂能的最大股东。梁在中持股比例约33.6%,是三一锂能的第二大股东。梁在中是三一集团主要创始人梁稳根之子,现年38岁,还担任三一集团董事及高级副总裁。
现任三一重工(600031.SH)董事、高级副总裁,三一集团董事的易小刚,则是三一锂能的法人代表。
公司受益所有人显示,梁在中最终受益股份为33.649%,梁稳根最终受益股份为28.287%。
据三一集团网站介绍,三一集团主业是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旗下包括三一重工、三一国际、三一重能三家上市子公司,主要产品为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筑路机械、桩工机械、风电设备、港口机械等。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三一挖掘机的销量超过10万台,其中国内销售近7.8万台,海外销售超过2.2万台,自2011年起,三一重工挖掘机连续10年全国销量第一,2020年销量居全球第一。
就在上个月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公布年度“50家聪明公司(TR50)”中,三一重工作为工程机械行业唯一上榜企业,引人瞩目。据了解,从去年开始,三一集团开始在电动化方向集中发力。其中,三一重工对电芯、电驱桥技术、充换电站、燃料电池系统及控制技术进行了布局,并密集推出20款电动化产品,包括全球首款38吨级量产化电动大型挖掘机及首款SY215电动中型挖掘机产品。
2022年5月20日,三一集团正式发布了换电站产品,首批换电站分别在四川成都、山东淄博、湖北鄂州三地正式投入运营,单车换电仅仅需要1.9分钟。三一换电站研发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团队致力于打造站、车、电池、换电运营为一体的一站式补能解决方案,下半年将陆续发布更多的换电产品。
然而,在这些光鲜的背后,三一集团仍然面临着主营行业利润大幅下降的困境。
三一重工的年报显示,2021年,三一重工归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20.33亿元,同比下降22.04%,遭遇六年来净利润首次下滑,同时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11.29%。而公司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财报预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亿元-3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将下降71亿元—79亿元,同比下降70.22%-78.16%。
对此,三一重工称,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仍处于下行调整期,叠加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新冠疫情反复、工程有效开工率不足等因素影响,上半年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减少,造成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较大。
红豆股份:跨界何太急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相较于三一集团,服装企业红豆股份进入锂电,则多少显得有些匆忙。
7月,红豆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无锡红日风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日风能”)拟与成都超壹动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超壹动力”)、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政府签订协议书,投资设立项目公司,在集宁区白海子片区建设3GW大功率固态锂电池制造项目。根据框架协议约定,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8亿元,二期投资7亿元。
项目公司拟定注册资本3亿元,其中红日风能认缴出资2.7亿元,持股比例90%,成都超壹动力认缴出资3000万元,持股比例10%。项目计划于2022年8月份开工建设,于2023年投产;二期工程将于2024年全部完工。红豆股份表示,锂电池项目完工后,预计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
而就在红豆股份发出公告的第二天,上海交易所向其发出问询函,对这笔投资提出了质疑。
上交所要求红豆股份说明解释的问题包括:公司在资金、人才和业务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开展新业务的原因和主要考虑;公司项目建设、生产制造的技术储备来源;公司目前的技术人员储备情况、相关人员的任职经验等。
此外,上交所还要求红豆股份说明预测45亿元收入的依据及合理性,列示相关项目建设的具体时间规划,补充披露超壹动力财务数据情况等。
在红豆股份一周后给予上交所的回复中,其坦言,公司控股子公司红日风能目前尚不具备固态锂电池相关的研发、技术人员,本次投资项目的主要技术和专利来源于合作方超壹动力的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性保控制的公司或其参股的公司。
并且红日风能尚未与上述各方就未来技术或专利的使用安排进行商谈及签署明确的协议。
天眼查APP资料显示,红日风能成立于2022年5月6日,其经营范围为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陆上风力发电机组销售等。而成都超壹动力成立于2022年2月,公司目前掌握的锂电池相关技术专利有14项,其中7项专利授权有效。
而在8月4日的最新公告中,红豆股份进一步表示,“3GW大功率固态锂电池智能制造项目”拟使用的相关专利目前仅处于试验性阶段,尚未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最终产品能否成功进行商业应用存在不确定性。此外,红日风能成立时间较短,目前尚无电力工程总承包资质。
为何如此急迫跨界?可以看到,跟三一集团类似,红豆也深陷主营业务利润的陡然下降的困局。
据红豆股份2021年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为23.42亿元,同比下降1.7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97.31万元,同比下降46.9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820.8万元,同比下降46.87%。公司2022年一季报显示,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1.0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8.98%。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纺织服装企业主业受困,主要由于疫情冲击导致业务增长受限,为了快速改善“造血”问题,必须发展主营业务之外的新增长点。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除了红豆股份,近年宣布进入锂电的服装企业还有孚日股份、江苏阳光、欣龙控股、康隆达、中银绒业等,其涉足的领域包括锂矿、电池正负极材料、电池电解液等项目。
锂电行业:蓝海依旧?
锂电行业留给新入局者的空间有多大?
以行业下游的动力电池产业为例,一方面,市场需求确实在持续增长。全国乘联会的数据显示,7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48.6万辆,同比增长117.3%。1-7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273.3万辆,同比增长121.5%。
而另一方面,行业的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统计数据,7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24.2GWh,同比增长114.2%。装车量前十名的企业占据了市场95.95%的份额,前三名的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占据了市场78.49%的份额。而龙头宁德时代的市场占比为47.19%,第十名塔菲尔新能源的占比已经仅为0.84%。
在国内锂业巨头赣锋锂业首席分析师何伟言看来,锂电行业目前仍然是蓝海。“马太效应还没有出现,因为这个行业发展太迅速,饼越来越大。这不是一个存量博弈、而是一个增量市场。”在近日的一次锂电行业内部交流会中,何伟言说。
不仅如此,行业中很多技术路线也没有完全确定。“例如上游的提锂,黏土提锂是一个全新的问题,国内的盐湖提锂也还在逐渐发展起来,这些都是新的机会。又比如动力电池,电池的最终路线是什么,现在也都不能确定,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未来都有很多机会。”何伟言说,“不是说现在的老大就会一直是老大,行业未来还会有很多后来居上者。”
不过,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国轩高科的项目发展部总经理王安则认为,行业是否有马太效应,要看细分板块,“分子分母都在迅速扩大。从整个产业链来看,越复杂的领域越不容易进入,像电池隔膜,已经没有多少企业能够再进来。但是矿不一样,锂矿开采的利润率太高,所以新入的企业还会很多。”
而对动力电池而言,经过前期的积累,产业已经上了快车道,到了拼产能规模、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的阶段。“电池是一个高科技行业,客户需要稳定的供货和快速放量时的供应保障。例如一家汽车厂商今年需要5GWh的电池,但是汽车突然爆款,下一年需要10GWh,如果电池供应商的产能跟不上,客户只能换第二家供应商。”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个行业已经具备了马太效应。”在这次内部交流会中,王安说。
那么,对于新入局者而言,如何能在锂电行业立足?业内人士认为,关键还是要看技术和成本控制。
“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的人来做。”何伟言说,“多年建设经验、工艺设计的沉淀,是上游最大的门槛。这不是说资金不重要。在整个行业融资环境比较宽松的情况下,买矿很容易,但是如果没有经验和技术储备,买完了怎么办?我们看到过在国外的一些锂矿项目,买下后爬了五年的坡都没有爬上来。”
一个行业必然会有上行的期间,而当行业下行时,活下来的就是成本低的企业。据何伟言介绍,在2019年锂价低迷时,很多锂矿企业“死在了黎明之前。”而王安则坦言,“怎么样保证产品的原料供应,平滑利润防范风险,怎么样扩大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对于锂电企业而言,这都是事关未来生死的问题。”
⑵ 北京经开区属于哪个区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亦庄地区的国家级开发区。入选了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名单。这是北京市唯一同时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双重优惠政策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属明清时期北京城皇家园林南苑境内。
2012年8月20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二十周年暨生态工业园建设发展论坛在亦庄举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伯旭在会上表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态工业体系,正在实现经济高速发展与环境持续改善的良性循环。以水资源综合利用为例,2011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万元GDP水耗5.8吨,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0。2011年,北京开发区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仅为0.114吨标煤,比2007年下降了18.56%;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仅为2.46立方米,比2007年下降了31.62%。2007年—2011年,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COD、SO2、固废产生量等都呈下降趋势;北京开发区单位用地工业增加值均在20亿元以上,工业重复用水率、再生水使用率及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逐年上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显着。
社会:
政策
1、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利,形成了“八横八纵”路网结构,同海空港口、物流中心紧密相连;
2、基础设施完善,实现“十通一平”;
3、配套设施和服务机构完备,建有“一站式”服务大厅;
4、新入区企业可享受“一次性产业扶持资金”、“所得税返还”、“厂房租金减免”等产业扶持政策;
5、新区政府每年设立1亿元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开发区创业、工作和人才奖励;
6、新区政府每年设立1亿元资金鼓励企业进行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
7、新区建有“B型库”,为企业提供“立等可取”、“当日办结”等海关服务;
8、生活设施便利,宜人宜居宜业。
市政:
北京开发区为入区企业提供了完备的“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和海关、商检、外汇管理、保税仓库、污水处理厂、商务中心、邮局、银行等系列配套功能,不断优化区域的工作、生活和人才环境,同时努力为企业和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九通”为通市政道路、雨水、污水、自来水、天然气、电力、电信、热力及有线电视管线;“一平”为土地地貌自然平整。
商业:
商业配套与餐饮购物方面,开发区具备比较完善的配套设施,百货公司、超市、专营店、快餐店、影院等都比较齐全。其中有15000平米大雄商业中心、6万平米上海沙龙新天地商业港、京客隆超市等能够充分保障居民的日常购物,有圣福华国际俱乐部、国际企业文化园、18洞鸿禧长新高尔夫球场、亦庄体育中心等满足贵族生活体验。
教育:
开发区拥有优质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国际教育。保华国际教育园(包括耀中国际学校、耀华国际教育学校、礼堂和学而国际中心)、北京二中亦庄学校、北京小学大兴分校亦庄校区、北京八中亦庄分校、二十一世纪幼儿园、中国公安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等多家名校坐落于此。开发区还建有职业技术教育基地、职业学校和技能培训中心。不断优化的教育环境,为区内企业培训和员工子女教育提供了良好条件。
医疗:
开发区打造包括国际医院、公立三甲医院、社区卫生站等在内的多级医疗服务体系,健全的卫生服务网络能够为企业员工和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区内建有北京同仁医院(南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南院区、大兴区中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亦庄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开发区还建立了全市唯一一家区域性补充医疗保险,坚持倾斜高端人才,增加了健康保健的内容,提高了高层次人才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
交通: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东部发展带上,是京津塘产业带的起始地带,也是环渤海经济产业圈的核心发展地带。位于沿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城市五环路与六环路之间。京津塘高速公路、五环路、四环路、机场高速路等多条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城市主干道以及城市轻轨,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联结各重要经济区域和交通枢纽的畅通道路以及多种交通方式。开发区距离城市四环路3.5公里,距离城市三环路7公里,距市中心天安门广场16.5公里,距北京首都国际机场25公里,距铁路货运站7公里,距公路货运主枢纽5公里,距国际物流中心1公里,距天津新港140公里。
公路: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十分便利。可利用标准及高速公路达1.5万公里,有三条主干道通往中心市区,沿城市环路可便捷到达北京火车站、北京西客站、北京南站和北京北站。驱车140公里即达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天津新港。沿城市五环快速路进入机场高速路,25公里即可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地铁:
北京地铁亦庄线于2007年开工建设,并于2010年建成通车。北接地铁五号线的南端终点宋家庄站,南至京津城际铁路换乘站亦庄火车站(暂缓开通)。未来规划建设M12线、L5、L2支线、S6线四条轨道交通线。
机场:
西侧8公里有开通国际航班的南苑机场;驱车30分钟可抵达首都国际机场。
高铁:
北行15分钟可达北京火车货运站;沿三环西行20分钟是中国最大的火车客运站―北京西客站。
人口民族:
2019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7.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9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13.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75%。
2021年6月18日,北京市大兴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口为148145人。
政治:
现任领导
工委领导
开发区工委书记:王少峰
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梁胜
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继红
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绳立成
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袁立洪
开发区工委委员、宣传部长:赵雅娟
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小男
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沈永刚
开发区工委委员、组织部长:于淼
开发区工委保留副局级:高言杰
开发区总工会主席(副局级):张凤民
管委会领导
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梁胜
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继红
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绳立成
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袁立洪
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小男
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沈永刚
北京经济技术投资开发总公司领导
党委书记、经理:白文
副经理:罗伯明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韩洪英
副经理、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芦永忠
副经理:郭广庆
副经理:卢自锋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历史词典解释:
地处北京市区东南部,北靠五环路,东临京津塘高速公路,西、南部为凉水河环绕。占地46平方千米。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外向型、高效益、高水平的新型开发区。1991年开始筹建,区址是在原大兴县亦庄乡的辖域辟建起来的,初称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开始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市政府批准定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1994年8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99年1月将区内的亦庄科技园纳入“一区五园”体制,定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亦庄科技园。2003年全区共有企业 1155 家,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有生物技术、新医药、新材料与新能源、软件制造五个主导产业。国际跨国公司中有通用电器、诺基亚、AT&T、IBM、可口可乐、麦当劳等国际品牌公司投资园区。园区中心有荣华中街、南街、荣京西街、东街等主干道路,北京经济技术管理委员会设在荣华中街。四周有北环、东环、南环、西环路环绕。外围有京津塘高速公路、五环路、六环路、通黄路。有公交车通市区。
北京的解释:指 建康 。即今 南京市 。 南朝 宋 都 建康 ,位在当时疆土之北,因谓之北京。《文选·谢瞻<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徵还东>诗》:“祗召旋北京,守官反南服。” 李善 注:“言 庾 被召
历史地名推荐:罗川城
在今湖北宜城市西二十里。《水经·沔水注》: 夷水 “历宜城西山,谓之夷溪。又东南径罗川城,故罗国也”。
⑶ 海子是现代诗人的代表之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现了怎样的境界
海子是现代诗人的代表之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现的境界:尽管作家在诗里幻想着世间的美好生活,并且用平白无故、温暖的话语表达对每一个人的诚挚祝愿,但是我们依然明晰觉得在那一份以诚相待的口气中暗含的忧愁。
这首诗的第一章中作家勾勒的是他想象中世间日常生活。“劈柴,劈材,环游世界”“关注粮食作物和水果”“ 我有一所房子,面向大海,春光明媚”。这幅图景即使是世间日常生活,也是一种充斥着诗情画意的山水田园式世间日常生活:确实却不缺悠然自得,清贫却不缺乏烂漫。假如抒情主人公真的会在这幅图景的感化下摆脱封闭式,摆脱孤独,那样确实能够算是“一个幸福的女人”了。可是这一切期待反被“从明天起”限制住了,“从明天起”代表着“今日”的不如意、不快乐,今日的注定孤独、黯淡,终究没法融进世间的美好生活。
⑷ 德国葛利兹中国是谁代理
德国葛利兹中国代理有四大地区如下:
1.华东地区:(1)上海捷宝金属材料有限公司。(2)昆山海子精密金属工业有限公司。(3)上海泰宝金属制品有限公司。(4)宁波舒马赫模具科技有限公司。(5)苏州平进模具科技有限公司。(6)昆山奥马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2.华南地区:(1)广东华兴隆模具材料科技有限公。(2)广东万润利模具技术有限公司。(3)广东裕鼎模具钢有限公司。(4)捷宝(厦门)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3.西南地区:重庆优特模具有限公司。
4.北方地区:(1)捷宝(天津)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2)山东万润利模具科技有限公司。(3)大连思泰博模具技术有限公司(仅压铸及热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