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国防工业管理涉及哪些方面

国防工业管理涉及哪些方面

发布时间:2022-11-19 16:44:22

1. 国防工业主要分类

国防现代化以现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国家的防御体系。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包括武装力量、人民防空、国防科研、国防工业等的现代化。其核心是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国防现代化”是一个与世界各国相联系、相比较的相对概念。它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而存在,是对于特定的时间而言的历史发展过程,因而它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由于各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战略思想、经济水平、科技发展、工业基础以及地理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实现国防现代化的方针、原则、途径和目标、规模与重点也各不相同。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际环境下,国防现代化的具体涵义也都有所不同。但提出实现国防现代化的国家,在总体上都是以当代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作为自己发展的参照系,结合本国国情使国家的国防建设在总体上达到当代世界的先进水平,以适应在现代及未来战争条件下保卫国家安全、巩固与发展国防的需要。
编辑本段国防现代化建设
国防现代化与经济、科学技术 国家的经济实力是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国防现代化建设是国家综合力量的体现。国家的防卫能力依赖于经济力的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必须以国家经济建设为基础,并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相适应。加强现代化经济建设,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为国防现代化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和提供更雄厚的物质基础。国防现代化对国家经济建设除了具有依赖作用外,还具有促进与保证作用。即能在较大范围的各个层次上,对国家经济、政治、科技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直接或间接效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国防现代化建设是人力 、财力、物力和技术高度集中的领域 ,体现了国家的最先进水平 。因而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向民用方面的溢流、扩散和转移,以及人才、智力、先进管理和军事设施等多种途径的军民兼容的综合作用和综合效益,将大大促进国民经济的高度发展。 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国防现代化的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特征。在军事上,科学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武器装备的性能和威力,同时也促进了军人科学文化素质的大大提高。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防现代化是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综合体现,科学技术水平是衡量国防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国防现代化的需要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重大科技的研究开发,特别是高科技的研究开发,不仅投资多、周期长、风险大,而且需要知识、智力的高度密集。只有在这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的国防实力,才最有条件承担。国防现代化的需要,支持了最前沿科学的研究与发展,使最新的科学技术首先在军事上取得突破与发展。如现代核能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高技术成果,都是随着国防现代化的需要而迅猛发展起来的。

2. 国防工业是指什么

防工业又称军事工业。相对于民用工业而言。指直接为国防建设服务,生产各类军事武器装备的工业部门。研制、生产军事装备的部门的总称。它包括枪炮、弹药、坦克、装甲车辆、军事工程机具、军用飞机、军用舰艇、军用电子设备、火箭和导弹、核武器、军用航天器以及其他军事装备等工业企业部门。国防工业是国防经济的核心,是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工业的发展有赖于整个国民经济,特别是基础工业的发展。它是根据战争的需要、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发展国防工业是为了反对扩张与侵略,保卫领土完整和独立安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防工业从小到大、从低级到高级、从仿制到自行研制,逐步建立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试制和生产能力的国防工业体系。
包括武器装备、国防交通工具、侦察手段设备、军事通讯联络和指挥系统设备、军用纺织品等生产部门。一般特点是:耗资巨大,系统复杂,保密性强,技术上处于“高、精、尖”领先地位,对于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工业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它的发展取决于国家的安全需要,并依赖于国民经济基础,故国家经济实力和基础工业的现代化是国防工业现代化的前提。而国防工业的发展又在技术、基础材料上带动国家民用工业的发展。在非战争时期,国防工业转向民用产品生产,会迅速提高工业生产能力、满足工业产品消费市场的需求。

3. 国防工办是个干什么的单位,他都管理哪些工作和部门

主管全国的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工作的中央人民政府直属机构。在业务上接受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的领导和指导。

4. 国防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边防、海防、空防、天防、网防等。

按历史时期,分为古代国防、近代国防和现代国防;按性质,分为扩张型国防、自卫型国防;按国防联系程度,分为联盟型国防、中立型国防、自主型国防;按国家所处的安全状态,分为平时国防和战时国防;按国家的地理环境,分为濒海国家国防、内陆国家国防和岛国国防等。

来源

任何国家自诞生之日起,就要固国强边,防备和抵御各种外来侵略,以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推进国家发展。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关系国家的安危、荣辱和兴衰。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安全稳定和统一。

无论是确保国家的内政不被干涉、主权不被侵犯、领土不被分裂和占领,还是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都不能没有强大的国防。国防的性质取决于国家的社会制度。国防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国防主要包括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两个方面的活动。

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物质、精神两个方面的建设。具体内容有:国防体制建设,武装力量建设;战场建设,国防动员建设;边防、海防、空防、天防和网防建设;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国防教育、国防法制建设;国防交通、通信方面的建设等。以军事斗争为主,包括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领域的非军事斗争

5. 什么是国防建设,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国防建设指的是指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武装力量建设:战场建设,人力物力的多种动员准备:边防、海防,空防和人防建设,战略物资的储备,国防工业建设和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对人民群众和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发展国防体育事业,建立,健全国防法规体系:军事理论研究,发展军事科学,制定并完善符合实际的战略战术原则:后备力量的建设,以及与国防相关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电、能源、水利、造林、气象、卫生、航天等方面的建设。重点是武装力量建设。

6. 国防资产的管理

国防资产一般由政府及国防工业部门或军队实行管理。如国防行政事业部门的资产由国家资产管理部门和国防有关部门进行管理;国防工业资产由国防工业部门和企业实施管理;军队营房、军事设施、军用物资等由军队各级实施管理等。管理的措施主要有:①制定国防资产管理法规。把国防资产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并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②健全国防资产管理机构。国家设专门资产管理机构或委托有关部门行使国防资产管理职能,对国防资产运营、使用和保值增值负责,如美国的联邦自然资源开拓局和原子能委员会;意大利的国家参与部和经济规划部际委员会;法国的国有经济部门最高委员会及政府经济部和预算部;日本政府大藏省理财局及所属的国有财产总托课等。③建立考核评价和监督体系。包括国防资产产权登记、资产评估、资产转让、清产核资,所依据的原则、标准、程序和具体方法等。④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对不同类型的国防资产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使其在不同的领域发挥国防、经济或社会效益。对于非经营性国防资产,主要由国防和军队各级行政部门负责使用和维护;对于经营性国防资产,政府或军队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或直接任命企业领导成员实行管理。

7. 国防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国防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1、武装力量建设;

2、战场建设,人力物力的多种动员准备;

3、边防、海防,空防和人防建设,战略物资的储备,国防工业建设和国防科学技术研究;

4、对人民群众和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发展国防体育事业,建立,健全国防法规体系;

5、军事理论研究,发展军事科学,制定并完善符合实际的战略战术原则;

6、后备力量的建设,以及与国防相关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电、能源、水利、造林、气象、卫生、航天等方面的建设。

(7)国防工业管理涉及哪些方面扩展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这是我国面临的安全角势提出的战略课题,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目标。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复杂变化。和平、发展、合作的要求和呼声在上升,但围绕国际秩序、综合国力、地缘政治等的国际战略竞争和矛盾也在滋长,一些国家和地区动荡频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国际军事竞争依然激烈,安全威胁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日益明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这是基于我国面临的安全角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

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安全环境,和平发展必须立足于自身强大,必须有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来保障。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长,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同世界的联系日益加深,保障我国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范围越来越宽、领域越来越广、责任越来越大,国际社会要求我国承担更多国际安全责任的呼声和期待也越来越高。

一个日益繁荣强大的中国,不可避免要有日益现代化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这是历史的自然逻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的有关战略部署,持之以恒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共同责任。

8. 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一、 国防建设必须与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相适应
国家利益基本上可分为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中国的国防建设必须做到“四个着眼于”。
一是着眼于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这是国防建设首先要考虑的基本问题。目前我国的领土主权还面临着祖国统一、陆地边境领土争权、海洋划界和岛屿归属等问题要解决。
二是着眼于促进国家的持续发展。当令世界,我国的国际安全环境虽然有了较大改善,但部分领土、领海和海洋权益仍然受到侵犯,还存在局部战争的威胁,遏制我国的暗流仍在涌动,甚至不排除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形势发生逆转的可能性。
三是着眼于保持国家的社会稳定。任何国家的国防力量,都担负着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防止和打击内外反对势力颠覆活动的使命,我国作为当今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大国,更要引起高度重视。
四是着眼于维护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尊严。历史经验证明,没有强大的国防、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就没有发言权,在国际关系中就没有主动权。以***为代表的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启动时,就对发展国防尖端科技作出了具体部署,1964年至1970年“两弹一星”计划的实现,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和对我国的封锁,使世界感到震惊,使国际反华势力感到沮丧,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二、 国防建设必须与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国防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经济建设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明确以下两点很重要。 一是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经济是国防的基础,而国防实力的增强主要是通过提高综合国力来实现的,没有强大的化经济,就没有强大的理代化国防。二是国家经济建设必须关照到国防建设的需要。相对于和平时期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绝不意味可以忽略或轻视国防现代化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国防建设要不断加强。

三、 国防建设必须坚持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
在新形势下,我国国防建设必须以打赢可能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为基点,统筹国防建设。一是针对中国安全环境较复杂的情况,处理好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二是适当增加军事投入,加快发展军事高技术,重点研制出能够制敌的“杀手锏”。三是加强战场建设,完善防御体系。四是有步骤地进行军队改革,建立起适应打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体制编制。五是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

四、 国防建设必须抓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全面建设 中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资源雄厚,军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这是我国国防建设突出的强项。但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还不能满足国防的需要。中国的国防建设,包括武装力量、国防科技、国防工业、国防体制、国防动员、国防教育等方面的现代化建设。我们应着重抓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把武装力量的现代化作为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二是把国防科技的现代化作为国防现代化的关键。

五、 国防建设必须独立自主进行决策和组织实施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独立自主地建设现代化国防,要求在进行国防决策时,要独立分析国际战略环境和安全角势,制定自己的国防政策,建设自己的国防工业和国防科技体系,独立自主地发展自己的国防力量。但并不排斥对外开放和争取外援,独立自主不是闭着自守,我们应积极与有关国家合作,广泛开展国防外交,有选择地引进先进的国防科技和管理经验,增强中国国防自力更生的能力。
六、 国防建设必须依靠全体军民的共同努力奋斗
全国军民共建现代化国防,不能只靠军队或一两个部门去抓,必须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统一领导下,党政军民通力合作,齐心协力,才能深入持久,卓有成效。“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中国的国防现代化主要包括武装力量、人民防空、国防科研、国防工业等的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有:
(一)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制定和运用正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指导原则;
(二)按照集中统一领导的原则,建立完善的国防领导体制和健全的工作制度与工作程序;(三)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确定科学合理的武装力量的结构和规模,提高武装力量的质量和水平,实现武装力量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
(四)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相协调的国防经济,建立先进的和相应规模的国防科研与国防工业体系;
(五)不断提高国防科学技术水平,实现武器装备的高度机械化、电子化、自动化、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
(六)建立现代化的军事指挥系统和国防工程设施;
(七)把教育训练提到战略地位,培养在政治、军事和科学文化素质上适应现代化战争要求的人才;
(八)发展国防教育,提高全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意识
(九)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国防动员制度,提高兵员、财力、物力的动员准备程度;
(十)建立完善、健全的国防法规体系。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国民经济。要实现国防现代化,必须首先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只有经济建设持续发展,才能加速国防现代化的进程,而现代化的国防又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因此,要使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内容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是武装力量的现代化建设。武装力量是国防的主体,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支柱。国防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包括原子能、火箭、航空、航天、电子、计算机、红外、激光、光纤,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等的发展。

9. 国防建设范畴包括哪些

国防建设指的是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建设,是为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建立和发展国防力量的措施和行为,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防建设范畴包括:武装力量建设;战场建设,人力物力的多种动员准备;边防、海防,空防和人防建设,战略物资的储备,国防工业建设和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对人民群众和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发展国防体育事业,建立,健全国防法规体系;军事理论研究,发展军事科学,制定并完善符合实际的战略战术原则;后备力量的建设,以及与国防相关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电、能源、水利、造林、气象、卫生、航天等方面的建设。重点是武装力量建设。

10. 什么是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29条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发展国防科研生产”。
在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履行双重功能(军事功能和经济功能)、获取双重效益(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科研生产领域。从广义上看,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由常备军工、储备军工和动员军工组成。常备军工是国家核准保留的军工科研、生产能力的集合,储备军工是国家核准封存的军工动员规划、计划和预案的生产线(生产能力)的集合。具体来讲,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由下述部分组成:

一是各军工部或总公司所属的全部科研、生产、试验单位;

二是有保留、封存军工生产能力的民品厂或生产线。

国防科技工业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科研生产领域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从国防科技工业的生产流程看,它基本上由三个层次构成:

核心层:包括武器装备的总体设计部门和生产总装部门,以及专用主机、辅机制造部门。这是国防科技工业的骨干企业和部门,也是国防科研生产的常备、核心力量。

基础层:包括通用主机、辅机、元器件、零部件的科研与生产部门。这是武器装备科研与生产的基础,军民结合程度比较高,是国防科技工业的主要依托。

外围层:包括原材料、能源、交通、通信等有关基础设施。这些部门的主要设备与设施都是军民通用的。

当前,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主要由兵器、核能、航空、航天、电子、舰船、军需等军事科研与生产部门构成,它们有着特殊的经营规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开放系统。建立和完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发展国防科研生产,也主要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兵器工业

兵器工业,是以研制和生产常规武器装备为主的工业。是国防科研生产的重要部门。现代兵器工业的主要产品有:各种枪械、弹药、火炮、坦克、车辆、战术导弹、防化学器材、观测器材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的兵器工业将不断应用新技术,其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质量和性能越来越先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改造已有军工厂的基础上,开始建设中国的现代兵器工业。抗美援朝战争中,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生产前线急需武器弹药,有力地支援了战争。50年代中期,兵器工业企业根据建设现代化国防的需要,按专业分工的原则和制式武器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改造,并在苏联的援助下兴建了20多个大型兵器企业。这期间,先后生产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包括各种大炮、枪械、坦克、车辆、弹药和火控系统等,全军的武器装备实现了国产化和制式化。60年代初期,根据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共中央作出了建立稳固的后方基地的战略决策,兵器工业按照区域配套的原则,进行了“三线”建设;同时还在部分民用工厂内建成了军工动员生产线。80年代以来,兵器工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制定规划,调整结构,进行体制改革,加强科研力量,研制和生产了新型自行火炮、反坦克导弹、主战坦克等一批性能先进的武器装备,从而更加适应国防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2、核工业

核工业是从事核燃料研究、生产、加工,核能开发利用,核武器研制生产的工业。主要产品有:核原料、核燃料、核动力装置、核武器(包括原子弹、氛弹和中子弹),核电力和放射性同位素等。核工业在国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核武器比常规武器有更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能在战争中起到一般武器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且造成放射性污染,对环境生态有长期、严重的后果。所以,核武器已成为某些国家现代军事战略的基础。同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核工业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的核工业建设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创建和发展起来的。1955年7月,国务院决定,在国家建设委员会设立建筑技术局,负责苏联援助的实验性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的筹建工作。1956年11月成立第三机械工业部(1958年改为第二机械工业部,1982年改为核工业部),统一管理我国原子能事业,并在苏联援助下建设我国的核工业。1960年8月,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停供设备。此后,我国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依靠自己的力量,继续发展科学技术与核工业。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1年9月第一艘核潜艇试航成功。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建成了比较完整的核科学研究与核工业生产的体系。70年代末,中国核工业由主要为军用服务,转向军民结合、以核为主,多种经营,除继续研制新的核武器外,主要从事核能、核技术的和平利用。1988年4月,核工业部撤销,其政府职能划入新建的能源部;同时组建了中国核工业总公司,负责对核工业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

3、航空工业

航空工业是研制,生产和修理航空器的工业。通常包括航空飞行器、动力装置、机载设备、机载武器等多种产品制造和修理行业,以及独立的或隶属于企业的研究设计单位、试验基地和管理机构等。主要产品有:各种飞机及地面效应飞行器、飞艇、气球、飞机发动机、机载设备、机载武器、地面设备等。航空工业既是国防科研生产的重要部门,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工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航空工业作为国防工业的重点之一优先发展。现在已具有一定规模,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科研生产教育体系。科研试验条件逐步建立并日臻完善,自行制造的新型飞机日益增多。已经生产了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直升机、运输机、侦察机、教练机、多用途飞机、无人驾驶飞机和超轻型飞机,以及多种战术导弹,装备了我军并支援了友好国家。不过,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航空工业在技术、工艺和生产效率方面都还比较落后。当前,世界新技术革命不断推动着航空工业的进步,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不断取得突破,我国的航空工业正在急起直追,争取跃上新的台阶。

4、航天工业

航天工业是研制和生产外层空间飞行器、空间设备、武器系统以及地面保障设备的工业。主要包括战略导弹、运载火箭、空间飞行器、推进系统、机载设备和地面各种保障设备等产品和制造行业。航天工业是技术密集的工业部门之一,是人类向宇宙空间发展的新兴工业部门,具有军民两方面的用途。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航天工业将进入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的新阶段。

我国的航天工业于50年代初期开始筹建,1956年10月,成立了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经过将近40年的建设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中国航天工业的科研、生产、试验和协作配套体系,自行研制生产了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运载火箭、战略和战术导弹。其中,我国的卫星返回系统、低温推进系统、地面测控系统等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航天工业还将尖端技术运用于民用工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电子工业

电子工业是研制和生产电子设备及各种电子元件、器件、仪器、仪表的工业。由广播电视、通信导航、雷达设备、电子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电子仪器仪表和其他电子专用设备等产品和生产行业组成。近年来,电子工业发展很快,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加工工艺的改进,集成电路差不多每3年就更新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光纤通信、数字化通信、卫星通信技术的兴起,使电子工业成为一个迅速崛起的高技术产业。在国防活动中,电子工业的发展及其产品的广泛应用,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一,改进了作战指挥系统。传统的通信、侦察和情报处理手段,已不能满足现代作战指挥要求。只有利用电子技术、由通信、雷达、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组成自动化的电子指挥系统,才能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第二,改进了武器装备系统,大大提高了现代武器的威力和命中精度。第三,发展成为独立的作战手段。电子侦察、电子干拢等形式的对抗,在现代战争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的电子工业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电讯总局,接管了官僚资本遗留下来的11个无线电企业,并与原革命根据地的无线电器材修配厂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到90年代初,我国电子工业已具有门类齐全的军用电子元器件科研开发与配套能力,具有一定水平的系统工程科技攻关能力,能够主要依靠国产电子元器件,生产20多类、二千多个品种、数千种型号的电子设备,基本上能够满足战略武器、航天技术、飞机与舰船、火炮控制和各种电子化指挥系统的需要。其中有些精密复杂的产品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6、舰船工业

舰船工业是承担舰船及其他浮动工具的设计、建造、维修和试验及其配套设备生产的工业。亦称船舶工业。舰船工业企业可分为造船企业、修船企业和修造企业。当前,世界舰船工业发展很快,主要表现为:舰船建造能力扩大化,舰船种类系列化,推进动力多样化,武器系统导弹化,造船技术模式化。

我国的造船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舰船工业才获得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科研、设计、生产和协作配套比较完整的具有相当规模的体系,为我国海军提供了核动力潜艇、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水翼鱼雷艇、反潜护卫艇等较为先进的舰船。这些舰船在保卫海疆、护渔护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民用船舶方面,生产了万吨级远洋货轮、油轮、客货轮、石油钻探船和海洋调查船等。

7、军需工业

军需工业是从事给养、被服、装具等军需物资生产的工业。其任务在于提供数量充足、质量合格、品种齐全的军需物资,以适应军队生活和军事活动的要求。在国防科研生产领域,军需工业也是一个重要部门。
我军的军需工业始建于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全国解放前已有军需工厂101个,职工7万人。新中国成立后,军需工业在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等方面获得了较大发展。现已形成被服、皮革、纺织、印染、装具、机械、化工等行业。军队一部分给养物资由民用工业部门生产,国家统购统供。军队所属的军需工业主要从事被装、特种给养物资的生产,属于专门的军需工业。1954年以前,军需工厂隶属于各大军区的后勤部门,之后归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统一管理,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军需工业体系。

阅读全文

与国防工业管理涉及哪些方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奔驰gl470拖拽模式怎么解除 浏览:480
绵阳哪里有铝型材工业平台 浏览:532
汽车减配在哪里看 浏览:976
奔驰的esq在哪里 浏览:773
工业园区准入节能规划公司有哪些 浏览:516
烟台昌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在哪里 浏览:129
奥迪q5后面怎么吹暖风 浏览:774
工业互联网跨界农业怎么样 浏览:801
奥迪哪个系列有天窗 浏览:42
宝马车从沈阳运苏州要多久 浏览:708
汽车喷漆砂眼是什么原因 浏览:623
汽车加气站归什么部门监督 浏览:197
成熟工业园如何实现工业40 浏览:95
宝马车门里面拉手怎么盖上 浏览:770
如何制作简易汽车限速器 浏览:804
汽车空调泵管道如何清洗 浏览:742
汽车大灯黑膜哪里有卖的 浏览:569
12年福建奔驰制冷剂加多少 浏览:570
奥迪a5首付30万月供需要多少 浏览:635
电动汽车如何扩装续航锂电池 浏览: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