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双氧水有毒吗
在环保领域,它可以用于废水、废气的处理。
在农业领域,它可以和其他药物一起用于杀灭有害真菌和病毒。
如果善加利用,它绝对是食品行业的好帮手,可以在消毒杀菌方面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甚至可以说,食品级双氧水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作出了卓越贡献,恐怕你也很难找到一个比它更安全、更环保的消毒剂了。
但如果使用工业级过氧化氢,或用于造假和以次充好,那可真是辜负了这位能上天、能入地的好同志。
这就好比有人用菜刀杀人,你应该谴责的是做坏事的人,而不是那把菜刀啊。
"2. 双氧水厂会造成什么污染.怎么治理
不知道你是用什么方法生产的,电解硫酸法还是蒽醌法。
1、电解硫酸法的废水可以通过加碱降酸简单处理进入管网;
2、蒽醌法的废水比较麻烦,蒽醌法的工艺为烷基蒽醌如:2-乙基蒽醌(EAQ),蒽醌也是一种染色剂的原料,在双氧水生产过程中还得添加许多有机溶剂配制成的工作溶液,而且双氧水(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每个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的液体,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氧化作用,双氧水可通过与食品中的淀粉形成环氧化物而导致癌性,特别是消化道癌症。另外,工业双氧水含有砷及其它重金属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在生产废水中应该也含有设备经洗涤后剩余在废水中的双氧水,所以应该经工厂一级处理后进入管网由污水处理厂集中进行二级处理,这样比较安全。
3. 工业用的 双氧水过期还能用吗
双氧水的稳定性随着时间的延长会衰退,长期储藏过程中会缓慢分解。过期了含量肯定低了。是否能用就取决于双氧水的实际浓度了。最好在用之前做个含量检测。
4. 双氧水有没有保质期
3%的双氧水有保质期,是18个月。
5. 双氧水放久了会不会失效 为什么
双氧水放久了是会失效的。
双氧水为过氧化氢的水溶液。过氧化氢极易分解,不易久存。在一般情况下过氧化氢自动会分解成水和氧气,其化学反应式为2H₂O₂==2H₂O+O₂↑。
在某些氧化物如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情况下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会加快。为了防止过氧化氢分解,可以加入微量的稳定剂,如锡酸钠、焦磷酸钠等等。
(5)工业双氧水污染多少年能降解扩展阅读:
双氧水日常生活用途:
1、消毒牙刷等牙具。虽然牙刷应该每三个月更换一次,但感冒或没时间买新牙刷时,也可以把旧牙刷浸泡在双氧水里杀菌。假牙也能这样处理。
2、清洗发霉的毛巾。用等量双氧水和白醋配置成混合溶液,再把发霉的毛巾浸泡在里面清洗,即可去除霉菌。
3、去除汗渍和血渍。将双氧水涂在汗渍或血渍上,一小时后用水洗掉;特别顽固的污渍可以再用小苏打擦洗。
4、衣物增白。双氧水也可以作为漂白剂使用,在洗衣机里加入半杯即可。
5、清洗冰箱和洗碗机。把少许双氧水喷在空置的洗碗机或冰箱表面,停留一会儿再擦掉,可以彻底除菌。
6、保养指甲。把一份双氧水和两份小苏打混合成糊状,轻轻按摩在指甲上,停留2~3分钟,然后冲洗掉,即有保养、美白指甲的效果。
7、清洁玩具。给孩子们的玩具表面喷上双氧水就行了。它无毒,对人畜无害。
8、赶走床垫上的尘螨。尘螨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有方法能赶走它们。在裸露的床垫上喷上双氧水,就能除去这种肉眼看不到的生物。
6. 乳品企业使用后的废双氧水怎么处理符合国求环保要求
双氧水分为工业级、食品级和医用级三种,学名为过氧化氢。食品级双氧水在食品工业中可用于软包装纸的消毒、罐头厂的消毒剂、奶和奶制品杀菌、面包发酵、食品纤维的脱色等,3%以下的双氧水稀溶液还可用作医药上的杀菌剂。在许多国家,食品级双氧水在食品行业中早已得到普遍应用,在乳品及饮料等食品的无菌包装以及纯净水、矿泉水、乳品、饮料、水产品、瓜果、蔬菜、啤酒等食品的生产过程之中都广泛使用。但是,按照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规定,允许食品级双氧水在食品生产中作为加工助剂使用,在制成成品前应该清除,如果清除不掉应严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因为双氧水是强氧化剂,主要是起消毒作用的,在食品生产工艺中做助剂来使用,一般用于管道、环境的消毒,或是生产机器开、关机前后的消毒。消毒后则要彻底清洁,不能有残留。所以,根据国家标准,在生产食品过程中某些产品虽然可以添加食品级双氧水,但是最终不能检出。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环境卫生署在评价双氧水的安全性时认为,人体服食浓度为3%的双氧水,一般不会导致严重中毒,但可能会引致呕吐、黏膜轻微不适以及灼伤口腔、咽喉、食道和胃部。人体服食了浓度较高(例如超过10%)的双氧水,后果则更为严重,会灼伤口腔黏膜和肠道黏膜。由于双氧水是不稳定的化学物质,与食物接触或烹调后便会分解。至于双氧水能否致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为,现在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双氧水会使人类致癌。
双氧水浓度过大,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而如果残留量大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作为强氧化剂,它的主要作用是消毒、漂白,能漂白食品,但过多的残留也能"把人体的器官给漂了"......
7. 双氧水的详细知识
中文名称:过氧化氢
英文名称:hydrogenperoxide
水溶液名称:双氧水
CASNo.:7722-84-1
EINECS登录号:231-765-0
分子式:H2O2
分子结构:O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分子为极性分子。
分子量:34.01
双氧水 - 正文
见过氧化氢。
双氧水 -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工业级分为27.5%、35%两种。
外观与性状: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油状液体。
熔点(℃):-2(无水)
沸点(℃):158(无水)
折射率:1.4067(25℃)
相对密度(水=1):1.46(无水)
饱和蒸气压(kPa):0.13(15.3℃)
溶解性:能与水、乙醇或乙醚以任何比例混合。不溶于苯、石油醚。
结构:H-O-O-H没有手性,由于-O-O-中O不是最低氧化态,故不稳定,容易断开
溶液中含有氢离子,而过氧根在氢离子的作用下会生成氢氧根离子,其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
双氧水 - 荧光反应
在H2O2的碱性溶液中通入氯气,其中大量的氢氧根离子抑制了氢离子的浓度,使得溶液中过氧根离子大量存在成为可能。在氯气作用下,-O-O-被氧化为单线态氧,故发出红色荧光。
主要用途:在不同的情况下可有氧化作用或还原作用。可用氧化剂、漂白剂、消毒剂、脱氯剂,并供火箭燃料、有机或无机过氧化物、泡沫塑料和其他多孔物质等。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长期接触本品可致接触性皮炎。
毒性LD50(mg/kg):大鼠皮下700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
危险特性:爆炸性强氧化剂。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当加热到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大多数重金属(如铁、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等)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尘土、香烟灰、碳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浓度超过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能产生气相爆炸。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双氧水 - 双氧水的作用是什么?
双氧水的作用
双氧水是一种每个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的液体,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氧化作用,医学上常用双氧水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据最新研究发现,双氧水不仅是一种医药用品,还是一种极好的美容佳品。
面部皮肤直接接触外界环境,常被细菌、灰尘等污染,再加上皮肤本身的汗腺、皮脂腺分泌物形成的污垢,极易诱发粉刺、皮炎、疖肿等疾病,从而影响皮肤的美丽。用双氧水敷面不仅能去除皮肤的污垢,还能直接为皮肤增强表面细胞的活性,抑制和氧化黑色素的沉着,使皮肤变得细腻有弹性。操作方法:将脸用洗面奶洗干净后,用毛巾蘸上3%的双氧水敷于面部,每次5分钟,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在操作时应注意避免双氧水进入眼睛。
另外,双氧水还有淡化毛发颜色的功能,对于那些因汗毛过长而影响美观的女性,可在脱毛后,用双氧水直接涂于皮肤上,每日2次,这样日后长出的汗毛就不会变黑变粗,而会变得柔软且颜色为淡黄。
此外,在实验室,常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MnO2催化)
双氧水 - 常被不法商贩使用
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为无色无味的液体,添加入食品中可分解放出氧,起漂白、防腐和除臭等作用。因此,部分商家在一些需要增白的食品如:水发食品的牛百叶和海蜇、鱼翅、虾仁、带鱼、鱿鱼、水果罐头和面制品等的生产过程中违禁浸泡双氧水,以提高产品的外观。少数食品加工单位将发霉水产干品经浸泡双氧水处理漂白重新出售或为消除病死鸡、鸭或猪肉表面的发黑、淤血和霉斑,将这些原料浸泡高浓度双氧水漂白,再添加人工色素或亚硝酸盐发色出售。过氧化氢可通过与食品中的淀粉形成环氧化物而导致癌性,特别是消化道癌症。另外,工业双氧水含有砷、重金属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更加严重危害食用者的健康。FAO和WHO根据其毒性试验报告规定,过氧化氢仅限于牛奶防腐的紧急措施之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亦规定双氧水只可在牛奶中限量使用,且仅限于内蒙古和黑龙江两地,在其它食品中均不得有残留。
双氧水 - 影响双氧水漂白的因素
浓度、温度、时间、PH值等因素是化学反应的主要条件。在双氧水漂白的工艺中,应该弄清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以便制定合理的工艺。
1、浓度
双氧水漂白所规定的合理浓度,应该以既能达到一定白度和去除棉籽壳的效果,又要使纤维损伤最小为原则。实践证明,织物白度和双氧水浓度的关系不是成正比的。当采用汽蒸工艺时,浓度控制在3—5g/L已能达到一定的白度要求,浓度再高,白度增加不多,相反容易损伤纤维。因此,汽蒸工艺浓度一般为3—5g/L,稀薄织物还应适当低些。具体确定时应根据使用设备、漂白方式、织物厚薄、退浆煮练状况以及浴比等决定。为了尽可能减少对纤维的损伤,浓度以低为宜,要得到较高的白度,应在煮练上采取措施。
2、温度
温度对双氧水的分解速度有直接的关系。在一定浓度和时间的条件下,织物上双氧水的分解消耗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因此,织物的漂白效果是随双氧水在织物上分解率的增高而增高的。当温度达到90—100℃时,双氧水可以分解90%,白度也最好;但是当温度为60%时,分解率仅为50%左右。
3、时间
双氧水漂白时间的确定与温度有关。如果用冷漂法,要室温堆置10h左右,高温汽蒸漂白时间却可以大大缩短。从测定双氧水消耗率看,汽蒸15min已达到70%,汽蒸45—60min,消耗率已达到90%,并趋于平衡。可见汽蒸时间45—60min就已够了。
4、碱剂
常规漂白中漂液PH值为10.5~11,加水玻璃尚不能达到要求,因此要加碱剂调节PH值,最常用的碱剂为烧碱,用量为1—2g/L。它是活化剂,能促进双氧水的分解,使双氧水生成具有漂白作用的过氧化氢离子,在PH值为10.5~11情况下,双氧水以中速分解达到漂白的目的。但在退煮漂与煮漂一浴法短流程工艺中,烧碱的用量均较高,烧碱不仅调节PH值,还兼退浆和煮练的功能。这就使漂浴很不稳定,加速了双氧水的分解,不仅浪费双氧水,而且可能导致纤维降解使织物脆损。为了控制双氧水的分解速率,前已述及要加入适合的稳定剂,使双氧水按工艺要求来分解,并在分解与稳定之间达到平衡,这就是在稳定剂帮助下的“受控双氧水漂白工艺”,采用此工艺既能取得较好的织物白度及去杂效果,又不至于对纤维造成较大的损伤。
双氧水 - 双氧水工业制法
生产碱性过氧化氢的空气电极及其制法
本发明属于用电化学方法制备无机化合物的领域。本发明涉及工业制备碱性过氧化氢用含醌空气电极及其制法。本发明多组元电极组由单元极板组装,每对电极由阴极板,含醌空气阴极碳芯、离子交换隔膜,塑料支撑网与阳极板组成,在电极工作区的上下端设有流体分配室和收集室,在流体进口处设有节流孔,多组元电极采用有限制的偶极串联,将阳极循环碱水所用塑料软管延长至5米以上。本发明可在直接使用低压空气的情况下制备碱性过氧化氢并得到满意的工作指标,不存在电极受碱水浸透而失效的缺点。
生产碱性过氧化氢用含醌空气电极,其特征在于每对电极由阳极板、塑料网、阳离子隔膜和含醌空气阴极组成,在电极工作区的上、下端设有进入流体的分配室和排出流体的收集室,在流体进口处设有节流孔,多组元电极采用有限制的偶极串联接法,加长阳极循环碱水进、出口用的塑料软管后再接至集液总管,多组元电极组由单元极板组装。
第二种:
本发明涉及无机化合物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从申请号为87103988专利申请中所得阴极产物的过氧化钠水溶液制备过氧化氢的方法。用磷酸或磷酸二氢钠将过氧化钠水溶液中和至pH9.0~9.7,使生成Na-〔2〕HPO-〔4〕和H-〔2〕O-〔2〕,将所说的Na-〔2〕HPO-〔4〕和H-〔2〕O-〔2〕水溶液冷却到+5~-5℃,使绝大部分Na-〔2〕HPO-〔4〕以Na-〔2〕HPO-〔4〕·10H-〔2〕O水合物形式析出,再在离心分离器中将含有Na-〔2〕HPO-〔4〕·10H-〔2〕O水合物和过氧化氧水溶液混合物进行分离,分离出该水合物,随后再对含有少量Na-〔2〕HPO-〔4〕的过氧化氢水溶液进行蒸发和分馏,得到约30%H-〔2〕O-〔2〕产品。
制备过氧化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下列步骤从过氧化钠水溶液制备:(1)用磷酸或磷酸二氢钠(NaH↓〔2〕PO↓〔4〕)将过氧化钠水溶液中和至9.0~9.7,使生成Na↓〔2〕HPO↓〔4〕和H↓〔2〕O↓〔2〕的水溶液,(2)使所说的Na↓〔2〕HPO↓〔4〕和H↓〔2〕O↓〔2〕水溶液冷却到+5~-5℃,从而使绝大部分Na↓〔2〕HPO↓〔4〕以Na↓〔2〕HPO↓〔4〕·10H↓〔2〕O水合物形式析出,(3)在离心分离器中对含有Na↓〔2〕HPO↓〔4〕·10H↓〔2〕O水合物和过氧化氢水溶液混合物进行分离,从而使Na↓〔2〕HPO↓〔4〕·10H↓〔2〕O结晶从含少量Na↓〔2〕HPO↓〔4〕的过氧化氢水溶液中分离出来,(4)将所说的含少量Na↓〔2〕HPO↓〔4〕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在蒸发器中蒸发,得到含H↓〔2〕O↓〔2〕和H↓〔2〕O的蒸汽,而含过氧化氢的Na↓〔2〕HPO↓〔4〕浓盐溶液从底部流出并返回中和槽,(5)将所说的含H↓〔2〕O↓〔2〕和H↓〔2〕O的蒸汽在分馏塔中进行减压分馏,得到约30%H↓〔2〕O↓〔2〕产品。
8. 双氧水长久放置是否能失效呢请表达你的观点和理由
肯定会失效,因为过氧化氢本身就不稳定,保存的时候应该采用特殊的方法,至少不能见光,因为见光很快就会分解,如果是用于生物材料的降解实验的话,最好是一周换一次双氧水溶液。
9. 被双氧水污染的土地、地下水对人有害吗
现在受到有机物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还可以使用双氧水(芬顿试剂)进行修复,你怎么看?
双氧水可以与土壤和水中的有机质反应,自身也会分解。毒性低。
但如果你抽除的地下水中双氧水浓度太高,你可以试试能不能造成皮肤的腐蚀。
本身双氧水作为危化品,主要是有腐蚀性和强氧化性。
建议你参看以下“双氧水”的词条。
10. 双氧水的详细知识
中文名称: 过氧化氢
英文名称: hydrogen peroxide
水溶液名称: 双氧水
CAS No.: 7722-84-1
分子式: H2O2
分子量: 34.01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工业级 分为27.5%、35%两种。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
熔点(℃): -2(无水)
沸点(℃): 158(无水)
相对密度(水=1): 1.46(无水)
饱和蒸气压(kPa): 0.13(15.3℃)
溶解性: 溶于水、醇、醚,不溶于苯、石油醚。
主要用途: 用于漂白,用于医药,也用作分析试剂。
健康危害: 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长期接触本品可致接触性皮炎。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
危险特性:爆炸性强氧化剂。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当加热到 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大多数重金属(如铁、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等)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尘土、香烟灰、碳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浓度超过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能产生气相爆炸。
------------------------------------------------------------------------------------------------------
双氧水的作用是什么?
双氧水是一种每个水分子里含有两个氧原子的液体,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氧化作用,医学上常用双氧水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据最新研究发现,双氧水不仅是一种医药用品,还是一种极好的美容佳品。
��面部皮肤直接接触外界环境,常被细菌、灰尘等污染,再加上皮肤本身的汗腺、皮脂腺分泌物形成的污垢,极易诱发粉刺、皮炎、疖肿等疾病,从而影响皮肤的美丽。用双氧水敷面不仅能去除皮肤的污垢,还能直接为皮肤增强表面细胞的活性,抑制和氧化黑色素的沉着,使皮肤变得细腻有弹性。操作方法:将脸用洗面奶洗干净后,用毛巾蘸上3%的双氧水敷于面部,每次5分钟,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在操作时应注意避免双氧水进入眼睛。
另外,双氧水还有淡化毛发颜色的功能,对于那些因汗毛过长而影响美观的女性,可在脱毛后,用双氧水直接涂于皮肤上,每日2次,这样日后长出的汗毛就不会变黑变粗,而会变得柔软且颜色为淡黄
双氧水的危害性
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为无色无味的液体,添加入食品中可分解放出氧,起漂白、防腐和除臭等作用。因此,部分商家在一些需要增白的食品如:水发食品的牛百叶和海蛰、鱼翅、虾仁、带鱼、鱿鱼、水果罐头、和面制品等的生产过程中违禁浸泡双氧水,以提高产品的外观。少数食品加工单位将发霉水产干品经浸泡双氧水处理漂白重新出售或为消除病死鸡、鸭或猪肉表面的发黑、淤血和霉斑,将这 些原料浸泡高浓度双氧水漂白,再添加人工色素或亚硝酸盐发色出售。过氧化氢可通过与食品中的淀粉形成环氧化物而导致癌性,特别是消化道癌症。另外,工业双氧水含有砷、重金属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更是严重危害食用者的健康。FAO 和WHO根据其毒性试验报告规定,过氧化氢仅限于牛奶防腐的紧急措施之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亦规定双氧水只可在牛奶中限量使用,且仅限于内蒙古和黑龙江两地,在其它食品中均不得有残留。
影响双氧水漂白的因素
浓度、温度、时间、PH值等因素是化学反应的主要条件。在双氧水漂白的工艺中,应该弄清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以便制定合理的工艺。
1、浓度
双氧水漂白所规定的合理浓度,应该以既能达到一定白度和去除棉籽壳的效果,又要使纤维损伤最小为原则。实践证明,织物白度和双氧水浓度的关系不是成正比的。当采用汽蒸工艺时,浓度控制在3—5g/L已能达到一定的白度要求,浓度再高,白度增加不多,相反容易损伤纤维。因此,汽蒸工艺浓度一般为3— 5g/L,稀薄织物还应适当低些。具体确定时应根据使用设备、漂白方式、织物厚薄、退浆煮练状况以及浴比等决定。为了尽可能减少对纤维的损伤,浓度以低为宜,要得到较高的白度,应在煮练上采取措施。
2、温度
温度对双氧水的分解速度有直接的关系。在一定浓度和时间的条件下,织物上双氧水的分解消耗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因此,织物的漂白效果是随双氧水在织物上分解率的增高而增高的。当温度达到90—100℃时,双氧水可以分解90%,白度也最好;但是当温度为60%时,分解率仅为50%左右。
3、时间
双氧水漂白时间的确定与温度有关。如果用冷漂法,要室温堆置10h左右,高温汽蒸漂白时间却可以大大缩短。从测定双氧水消耗率看,汽蒸15min已达到70%,汽蒸45—60min,消耗率已达到90%,并趋于平衡。可见汽蒸时间45—60min就已够了。
4、碱剂
常规漂白中漂液PH值为10.5~11,加水玻璃尚不能达到要求,因此要加碱剂调节PH值,最常用的碱剂为烧碱,用量为1—2g/L。它是活化剂,能促进双氧水的分解,使双氧水生成具有漂白作用的过氧化氢离子,在PH值为10.5~11情况下,双氧水以中速分解达到漂白的目的。但在退煮漂与煮漂一浴法短流程工艺中,烧碱的用量均较高,烧碱不仅调节PH值,还兼退浆和煮练的功能。这就使漂浴很不稳定,加速了双氧水的分解,不仅浪费双氧水,而且可能导致纤维降解使织物脆损。为了控制双氧水的分解速率,前已述及要加入适合的稳定剂,使双氧水按工艺要求来分解,并在分解与稳定之间达到平衡,这就是在稳定剂帮助下的 “受控双氧水漂白工艺”,采用此工艺既能取得较好的织物白度及去杂效果,又不至于对纤维造成较大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