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集中力量发展的部门是什么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集中力量发展的部门是工业。
1.重工业“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2.“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国的强烈愿望。
㈡ 1953-1956年,我国重工业的分布在地理位置上的特点及原因
主要重工业分布在东北地区,华北和东南沿海也部分重工业基地,
原因:一是针对朝鲜战争爆发后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国防工业极端薄弱的情况,将国家安全放在紧迫的地位加以考虑;
二是旧中国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已经成为工业化中的瓶颈部门;
三是既考虑到利用原来的工业基础,又考虑到备战和改善过去地区布局不平衡。
㈢ 由图3可以看出"一五"期间我国重工业部门主要分布在东北,请简要分析东北有哪些
请问有哪些部门还是有哪些条件?
㈣ 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这是简洁版了.你看可以吗??有意见再提.
A,“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确定。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所占比重都有所提高.
C,主要围绕重工业进行建设,建立鞍山钢铁公司有一个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炉;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这是在在全国范围还有宝成、鹰厦铁路的建成,武汉长江大桥的通车,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原因有:一是针对朝鲜战争爆发后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国防工业极端薄弱的情况,将国家安全放在紧迫的地位加以考虑;二是旧中国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已经成为工业化中的瓶颈部门;三是既考虑到利用原来的工业基础,又考虑到备战和改善过去地区布局不平衡。
㈤ “一五”计划中我国的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理由是
在全国重工业相对落后的前提下,东北地区重工业基础较好,在交通相对闭塞的环境下东北资源较丰富,接受苏联的扶持。
㈥ 一五计划中重工业分布为什么集中在东北
由于煤炭、铁矿、石油这些最基本的重工业原料主要分布在北方,因而北方历来都是我国最主要的重工业基地?地方政府投资重点也常常放在重工业领域,由此必然形成“南轻北重”的工业布局.但随着我国铁矿、石油等资源短缺状况加剧和对外开放力度加大,我国已经并将继续坚持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南方的沿海和沿长江地区出现了利用国外资源加快发展重工业的势头.同时,北方地区也在加紧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轻工业.因此,从未来发展看,“南轻北重”的工业格局会逐步发生变化..
㈦ 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何将工业化重点放在东北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在东北发展一批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第一批喷气式战斗机就是“一五”期间在沈阳飞机制造厂研制成功,实现量产。
(2019·鄂州)“一五”计划:
(1)时间:1953年——1957年
(2)主要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3)主要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青藏公路
(2016·鄂州)为了便于记忆历史知识,我们常用简洁的词语来总结某一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一桥”“二铁”“三藏”“四厂”总结的是我国1953——1957年时期的建设成就。
(2011·咸宁)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建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
目前,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㈧ 一五计划期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主要集中在____业和_____业
答案是:工业和交通运输。
因为一五计划主要是奠定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物质基础,而中国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十分落后,加强重工业是一五计划的一个。而旧中国的交通运输十分落后。兴建交通运输干线,改变交通落后的面貌是第二个重点。
㈨ 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从地理角度回答记起原因
集中在东三省地区。
东三省煤炭、铁等矿产资源丰富,适宜发展重工业。
㈩ 简述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部门有哪些快速发展
"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
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到1957年,除个别产品外,“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1953——1957年,汽车制造业、飞机制造业等一些现代工业部门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独立的工业体系已初步建成,工业布局也有所改善。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国家不但加强了原有的交通路线,而且开始了大量新线路的建设,大大促进了全国的物资交流和经济发展。
到1957年底,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近30000千米,比1952年增长约22%,新建了宝成、鹰夏等工程极为艰巨的铁路线路。
“一五“期间,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地区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川藏公路从1950年4月开始,经过11万军民的艰苦奋战,北线于1954年12月正式通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极大地便利了长江南北地交通。
通过“一五”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地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后地国家经济建设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