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江苏省高校文明学校
· 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
· 江苏省高校“文明宿舍和文明食堂”先进单位
·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
·江苏省平安校园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系江苏省教育厅直属全日制普通高校,坐落在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市。学院位于扬州市扬子津科教园,占地600多亩,建筑面积27.8万平方米,是一所园林式、数字化、生态型的现代化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学院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已成为以工科专业为主,其他专业配套与协调发展的、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设有化学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经济管理系、社会科学系、基础部、国际合作交流中心以及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等十个系部。学院面向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培养以三年制为主的全日制高职生,形成了以石油化工和建筑类专业为主线,机械、电子、经管、人文社科类专业相互结合、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共设置43个专业,其中“应用化工技术”、 “工业分析与检验”、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是江苏省特色专业。
教学设施先进 石油化工实体仿真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现代分析测试中心为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化学工程实训中心和应用化学实验实训中心为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学院教学设施先进,建有集教学、科研、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训中心——化学工程、化学应用工程 、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建筑工程和商务实训等六大工程实训中心,52个实验实训室,116个校外实训基地,实验、实训楼建筑面积达6.5万平方米,各类教学仪器设备价值6600多万元。
师资队伍精良 学院现有教职工560余人,拥有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首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占36%,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比例达75%;具有一支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就业前景广阔 学院全程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在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主导与指导下,学院分别成为全国化学检验工技师培训基地、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青年拔尖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核建筑施工员培训基地、国家级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新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和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的人力资源储备基地。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及其下属企业燕山石化有限公司、江汉油田、金陵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中核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扬州漆器厂等多家大中型企业合作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分别建立了“燕山石化班”、“江汉油田班”、“金陵石化班”、“大众班”、“华兴班”、“扬农班”、“漆彩班”等,与300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就业协作关系,在上海、浙江及省内的南京、苏州、无锡、扬州、南通等地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就业网络,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
深造渠道通畅 专科第二年、第三年可参加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的“专转本”考试,直接考入本科高校学习;学生最后一年可以在本校内“专接本”学习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本科课程,完成本科学业。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可以出国深造,提高学历。学院形成了多层次的办学格局,为学生成才提供了就业有路、创业有道、升学有望的多种选择机会。
生活环境优美 学院是江苏省高校文明学校,校园生活服务设施齐全,数字化的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开放式多功能体育馆,能满足学生各种健身锻炼需求;公寓化管理的大学生宿舍,为学生创造了温馨和谐、舒适方便的生活条件;人性化餐饮管理的学生食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餐饮服务,保证了学生健康成长。
学院践行“厚德强能、笃学创新”的校训,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建设为宗旨,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校企深度合作为途径,以质量为根本,以创新求发展,坚持走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的道路,形成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以德国先进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引领的专业教学改革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处于先进行列。各专业群的技术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我院学生代表队多次在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数控技能大赛等竞赛中屡获大奖。学院培养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普遍欢迎。
B.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一、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邮编是多少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邮编为225127,该校地址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华扬西路199号扬子津科教园,是一所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隶属于江苏省石油化学工业厅,苏中地区最大的工科类高等职业院校。
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的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扬州市,坐落在扬州市扬子津科教园区,学校占地总面积1027亩、建筑面积38.4万平方米,校园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学术氛围浓郁,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是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先进单位。2015年江苏省教育厅与扬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同支持学校向更高水平发展。
学校设有化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交通工程学院、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科学部、体育部等学院(部),开设有37个专业,为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共计10000余人,其中本科生98人,3+2分段培养学生290余人,外国留学生370余人。学校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单位、工业分析检验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主持单位。学校建有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6个,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工程研发中心2个;国家级、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群)15个;国家级、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学校先后获批“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 “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园” “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和“全国高职专科院校创新发明教育基地”。学校与 扬州大学 、盐城工学院等高校合作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4+0”“3+2”)。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6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1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36.8%,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达78%,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0人(含在读);拥有一批省“333工程”、省高校“青蓝工程”、“领航﹒扬帆”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团队3个。
学校始终聚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秉持“厚植文化底蕴,精湛一技之长”的育人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三航”育人模式。近五年来,学生在省级以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中屡获佳绩,累计共获得省级以上一等奖26项。2018年获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和最佳带动就业奖,成为全国首个获得两项大奖的高职院校。
C. 扬州商校跟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不是一个学校吧
扬州商校就是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学校创办于 1959 年,地处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扬州,是一所以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为主的全日制高等职业学校。学校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其五年制高职受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和指导。
学校文化
学校依托于具有二千五百年历史的扬州文化,依托于闻名中外的扬城传统技艺——扬州三把刀,依托于与川、鲁、粤齐名,并称中国“四大菜系”的淮扬菜,学校的专业特色显着、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学校的校训是“天道酬勤”,最初源于《周易》里讲到“劳谦君子,有终吉。”《尚书》有“天道酬勤”的说法。《论语》业有此说。唐代韩愈曾题词“天道酬勤”以勉励后来者。其内涵是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古今中外所称道的多劳多得。“天道”即天意,“酬”即酬谢、厚报的意思,“勤”即勤奋、敬业的意思,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劳、勤奋的人”。该校的校园内处处浸润着校训“天道酬勤”的气息,刻有“天道酬勤”的太湖石,像一位敦厚的长者,启迪我们要领悟“一勤天下无难事”的真谛;栩栩如生的“扬州三把刀”(厨刀、理发刀、修脚刀)和伊尹(烹调之圣)、墨子(百匠之父)的雕塑,穿越时空,常驻校园内,与我们对话,谆谆告诫我们,务必崇尚劳动,崇尚技能;丰富多彩的专业知识,像灯塔一样,指引我们搏击知识和技能的海洋;“赢在思路、贵在实践”的创业理念引导我们在创业创新创优道路上昂首阔步,奋勇争先。 学校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活动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原则,成立多个课外活动小组,如业余团校、学科兴趣小组、文学社、田径队、蓝球队、合唱队、舞蹈队、书法组等,由老师进行辅导,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同时注重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的多样化。既有思想性的(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各种评优活动等)和知识性的,又有娱乐性的(如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汇演、游园活动、美术书法作品展、影视欣赏等)和实践性的(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等),还有必要设置些全校性的学校传统活动,如三月学雷锋活动、田径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元旦文娱晚会等,鼓励师生一起参与。
编辑本段学校专业
学校以五年制高职教育为主同时还保留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现设有烹饪工艺与营养(省级优秀)、商务英语(省级示范)、旅游管理(省级示范)、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人物形象设计(省级优秀)、应用电子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商务管理(省级示范)、计算机应用技术(省级优秀)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艺设计等十三个高职专业和烹饪类、旅游类、服务类、商务类、电子信息类等三十多个中职专业,形成了以扬州"三把刀"和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龙头的专业格局。
学校历程
四十多年来,学校利用自身独特的教学资源,结合专业特色,开创了一条符合职教特点的办学道路,成为传统服务业教育中的龙头学校,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 建校至今,学校共培养了二万余名以烹调师、服务师为主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和海外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已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1997 年,学校在做大做强烹饪专业的基础上,率先开设美容美发专业,把古老的技艺提高到培养学生高雅审美情趣、研究人体形象、美化生活的高度。由于学生起点高、视野阔、后劲大,不仅改变了社会对这一行业的偏见,而且毕业生很快成为各大美容院的紧缺资源。 1998 年,学校又在全国首创了足部保健专业,吸收了“修脚”的传统工艺,进行了科学的整合、深化和符合现代生活的改造、加工,集药疗、理疗、治疗为一体,融推拿、按摩、修脚为一炉,赋予扬州“修脚刀”以崭新的内容。足艺专业的开设震动了扬州服务界,用人单位纷至沓来。历经六年,现已发展成为包含足部护理、足部理疗、足部药疗的系列专业。 在办学层次上,学校形成多元化的格局。既有中专、又保留少量技工;既有五年制高职,又有与国内和海外高校联办的大专、本科教育;既有长班,又有短期培训班;既有全日制教育,又有业余、函授和成人教育。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着“校园文化丰富,专业特色明显,学校环境优良,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精干,社会影响较大”的办学目标,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三把刀'特色显着、竞争实力雄厚、区域市场有地位、行业市场有影响”的特色学校。 学校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学校占地 330 亩,总建筑面积 15.67 万平方米,有校园网、网站、邮件系统、视频点播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闭路电视控制中心,摄、录、编设备齐全,并能实现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转换,拥有多媒体微机房、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报告厅、电子阅览室、语音教室等。规模宏大、设施先进的烹饪、旅游、美容、足疗、商务和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实习基地正在建设之中。 为安排好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学校在省内外建立了实习基地 80 多个,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学校成就和荣誉
学校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意大利帕罗迪亚学校进行了“ 2+3 ”的合作办学,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现有在校生 4000 多人,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 98% 以上。 学校与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使学校成为“江苏省烹饪技术培训中心”,“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烹饪专业教学研究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江苏省紧缺性人才(烹饪)培训基地;成为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范围的“扬州三把刀”技能培训中心;成为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春蕾计划实用技术培训基地”;成为“江苏省沐浴文化研究中心”;成为中共中央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服务人才培训基地。 学校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相继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首批高水平示范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江苏省德育特色学校,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三下乡”先进集体;学校多次荣获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优秀组织奖,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特别贡献奖,江苏职业教育创意论坛组织奖。建国60周年前夕,学校荣获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这一教育界的最高荣誉,校长周俊代表学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获得“联合国最佳人居环境奖”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扬州市,坐落在西南大学城的扬子津科教园区。主校区地处扬州市高桥路,东临象征扬州两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古运河。建校以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13500名毕业生,培训了7000余名职工中专生和5000余名建筑施工项目经理,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现有在校生5000多人。
中文名: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创办时间: 2004年7月
类别: 公办大专
所属地区: 中国江苏
主管部门: 江苏省教育厅
学校类型: 工科
现任领导 曹雨平 张新科
历史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7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扬州化工学校、扬州建筑工程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原扬州化工学校始建于1978年,隶属于江苏省石油化学工业厅;原扬州建筑工程学校始建于1981年,隶属于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两校于1999年划归江苏省教育厅直管。
办学条件
占地38.86万平方米,是一所园林化、数字化的校园,建有图文信息大楼、基础教学楼、实验实训楼、大学生活动中心、后勤服务中心、体育馆、体育场以及学生宿舍等建筑,各类建筑总面积27.85万平方米。校区生活基础设施完善,教学设备先进,拥有202多个标准教室,39个多媒体教室,8个语音室;建有千兆宽带校园网和无线宽带网,拥有计算机1927台;图书馆纸质藏书27.2万册、电子图书100.9万册。各类教学仪器设备价值5183万元。学院建有6大实训中心,52个实验实训室,拥有89个校外实训基地。
师资队伍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4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9人,副高职称92人。专任教师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其中高级职称占33.1%,双师型教师占72%;专任教师中青年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86人,占46.5%。
学院特色
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培养以三年制为主的全日制高职生,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类为主,机械、电子、建工、经管、人文社科类相互结合、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共设置六大类21个专业,34个专业方向,是苏中地区最大的工科类高等职业院校。
专业介绍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设有工业分析与检验、有机化工生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化工机械维修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建筑工程技术、财会电算化、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17个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专业和工业分析与检验、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电算化、商务英语、市场营销、文秘、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建筑工程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24个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专业。同时我院也是全国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及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IPMP)培训单位之一。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为根本,以提高综合实力求发展,走校企联合、产教结合的创新之路,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办学方针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专业建设类群化、技能培训模块化、理实教学一体化、实训装置职场化、职质培养全程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与欢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建校以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为社会培养了20000多名不同层次的高素质毕业生,培训了7000余名职工中专生和5000余名建筑施工项目经理,大部分毕业生已走上领导岗位或成为技术骨干。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秉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建设与发展。以服务社会尤其是地方区域经济建设为宗旨,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石油化工为特色,以校企结合为途径,立足江苏,面向长三角,把学院建成为以工科专业为主,其它专业配套与协调发展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形成了“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办学诚心,坚持以质量提升为建设核心,坚持以教育教学为工作中心,坚持以石油化工类专业为发展重心”的办学思路,凝炼出“以化工类专业建设为引领,构建与推行‘五化’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办学特色,探索出 “三位一体”的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创新之路。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以“建设高职特色鲜明,专业优势凸显、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先进、人才质量优秀的省内一流、全国有影响的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奋斗目标。立足江苏,面向长三角,以石油化工行业为依托,致力于培养适应石油化工行业、建筑行业和现代制造业以及地方区域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先后被授予江苏省“文明学校”、“文明校园”、“省部级重点中专校”、“国家级重点中专校”、“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贯彻学校体育条例先进单位”、“江苏省节水型高校”等荣誉称号。
现任领导
曹雨平
曹雨平,男,汉族,1962年6月生,江苏金坛人,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1987年于江苏化工学院本科毕业留校。历任江苏工业学院(原江苏石油化工学院)教师、院长办公室副主任、学生工作处(部)长、教务处长、党委常委。2005年4月至2007年3月任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2007年4月起任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主要科研方向为:管理科学工程、高等教育学。先后承担了8项省部级研究项目,横向项目8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在《经济管理》、《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国际经济合作》(西安交大出版社)、《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着作两部。
张新科,男,1966年9月24日出生,河南上蔡人,中共党员,留德博士,教授。 先后在南京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上海理工大学(教育系统工程)、同济大学(德语)和德国汉堡国防大学(教育管理)学习,德国教育管理学博士。1988年7月至1994年1月先后任南京理工大学人事处科员和师资办公室主任;2000年6年至2001年6月任上海德国学校行政总管;2001年9月至2004年2月任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其间兼任南京理工大学五十周年校庆筹备办公室常务副主任;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任南京理工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和继续教育学院院长。2007年4月起任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 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导师、德国汉堡国防大学教育学专业外聘指导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欧比较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先后用中英德三种语言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论着两部。作为负责人先后承担并完成教育部“九五”重点课题两项、“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两项和省部级人文与社会科学科研课题三项,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科研奖励三项。 现任中国化工高职教育学会副主任、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教育厅首批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继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南京理工大学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南京市出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常务理事、南京市公开选拔干部专家库成员。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成人教育》杂志社理事和《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编委。
两个学校的校区都在扬子津科教园,是不一样的,是两个不同的学校。
学校主页:
http://www.jsyzsx.com/index/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扬州商校)
http://www.ypi.e.cn/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D.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挺好的,学校位于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的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扬州市,坐落在扬州市扬子津科教园区,学校占地总面积1027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校园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学术氛围浓郁,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始终聚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秉持“厚植文化底蕴,精湛一技之长”的育人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三航”育人模式。
学校校训:
诚以求真、行以致远。学校将继续秉承“厚德强能、笃学创新”的校训,以培养适应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全力推进特色鲜明、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新扬工建设,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E.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占地多少亩
你好,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占地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F.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宿舍条件怎么样 环境好吗
学校住宿条件较好,10余栋学生宿舍整齐划一地林立于绿树掩映的校园里,宿舍配备空调、二十四小时热水、校园网无线网、洗衣机、自习室等设备一应俱全,并有上下铺和上床下桌两种结构供考生选择。
学校住宿条件较好,10余栋学生宿舍整齐划一地林立于绿树掩映的校园里,宿舍配备空调、二十四小时热水、校园网无线网、洗衣机、自习室等设备一应俱全,并有上下铺和上床下桌两种结构供考生选择。宿舍上下铺六人间,一栋楼一个洗澡堂,三十多个水龙头。宿舍楼下就可以打开水比较方便,浴室是24小时的,非常方便。每层楼都有的全自动洗衣机,正常洗衣服一次三元,要想深层清洁就再加一元。学校旁边就是大学城,位置不偏,想吃的想玩的都很容易满足,东校区部分是上床下桌的,而且分四人间和六人间。学院住宿采用公寓式管理,住宿标准4人/间,每间配有电话、写字台、衣橱和卫生间,住宿费1200元/年。
学院共设有2个餐厅,宽敞明亮,干净卫生。为适应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的口味,学院餐厅设有多个窗口,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价格公道,全天供应。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的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扬州市,坐落在扬州市扬子津科教园区,学校占地总面积1027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校园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学术氛围浓郁,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是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在2019年、2020年江苏省属普通高职院校综合考核中,均位列第一等次,在2020年度普通高校领导班子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连续三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2015年江苏省教育厅与扬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同支持学校向更高水平发展。
G.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多少亩地
学校占地总面积50万平方米,约750.7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约450.4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