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工业产业提升还存在哪些问题

工业产业提升还存在哪些问题

发布时间:2022-11-04 18:22:21

Ⅰ 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1、思想观念问题是制约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关键。
2、现行的管理机制是制约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软肋”。
3、宏观谋划相对薄弱是制约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瓶颈”。
4、园区企业生产链条短、集群效益不明显是制约工业园建设与发展的薄弱环节。
5、资金支撑脆弱是制约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原因。
6、电价贵、用地紧、成本高是制约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主要难题。
7、融资难、招工难、服务弱是制约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Ⅱ 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现阶段在应用机器人技术时主要面临着四大问题。

第一,运动性问题。机器人操作的性比不上人工操作,其实运动性问题,从技术上看就是如何实现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建模与求解。

第二,作业平稳性问题。理论上机器人的关节是一个点,实际上机器人的关节有间隙,所以这需要考虑运动副间隙影响下的机器人平稳作业问题。

Ⅲ 产业创新的我国产业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改革开放的高速经济增长,我国产业在快速发展中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整体的竞争力不断增强;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产业信息化进程加快,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明显提高,部分传统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产品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生产及出口均保持了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规模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国有和集体企业比重下降,“三资”和私营企业已发展成为我国产业的生力军。但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具体表现为:
(一)产业创新中技术水平落后一是产业技术水平差。我国大中型企业普遍技术水平比国际水平落后5~10年以上,能耗普遍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以上,资源利用率低20% ,成本高30% ,可靠性和寿命低20%。二是产品技术档次低。一些关键产品与国际水平在质量和成本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如轴承钢达到国际质量标准的只有10%。中国生产的高附加值品种不能满足国内需求。
(二)产业集中度低,企业组织结构分散以制造业为例,目前,我国制造业已位居世界第四,但在世界500强企业中,还没有一家中国制造企业。与先进工业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中的大中型企业大多数只能算是中小企业,如一汽集团公司是我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2005年的销售额仅为通用汽车的3.7% 。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公司的合计总资产只有埃克森美孚的63% ,合计营业收入只及埃克森美孚的33% 。
(三)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我国产业发展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创新人才短缺、外流严重;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产业主体技术依靠国外,并且近年来有加大的趋势。
(四)行业垄断依然明显以房地产业为例,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获得的超额利润就是来源于政府对土地的垄断供应,即行政性垄断。表面上看起来,全国房地产企业已超过4万家,是个充分竞争的行业,但由于房地产业的上游土地市场是政府独家垄断,政府“一个日子”供地的土地储备和招、拍、挂政策,实际上充当了土地供应的垄断商角色,因此,完全有能耐获得“垄断的超额利润”,且其中很大一部分通过协议转让流入了房地产企业。
(五)产业创新体制机制不顺,存在政策体系不完善、不配套的问题从宏观上看,我国现行产业创新主管部门之间缺乏高效互动的机制,部门、地区之间条块分割,没有形成推进产业创新的合力;从微观上看,我国企业没有成为创新的主体,缺乏产生企业家的机制,尤其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不清晰、产权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责权利不对称等问题还比较严重,许多企业还只是传统的生产型企业而不是创新型企业;从融投资体看,主要是风险投资不发达,缺乏有效的投资约束、监督和考核机制,投资效率需要提高。此外,人才激励机制、分配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机制还不完善。

Ⅳ 建筑工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从建筑工业化的提出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但我国建筑工业化的进程依然较为缓慢,距1978年会议的目标差得很晚。这一方面取决于建筑工业化内在的原因,也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密切相关。由于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可以较大幅度地提升劳动生产率,但是我国建筑业一直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且一直享受着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又能带来巨大就业,因此,建筑工业化的推动力不强。但随着“用工荒”的蔓延,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建筑企业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求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近二十年来我国建筑规模不断增加,建筑业产值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且每年的新开工面积达到全球的一半,巨大的建设需求使得建筑企业没有时间与精力来进行建筑工业化技术的科研、开发商不愿意使用不成熟的建筑工业化技术。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带有建筑工业化元素的产业,如混凝土制品企业、建筑机械生产和制造企业等,但这些处于建筑工业化链条的终端,没有能力拉动整个产业的工业化进程,整个建筑产业依然沿袭着传统的施工模式发展,没有太高的提升。在我国,“建筑设计”属于独立的行业,因此设计时无需考虑施工的工艺流程,而施工对设计阶段的影响也有限。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由于设计和施工的割裂,建筑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模式在我国难有大的突破。以上三点是由我国所处的特定历史经济环境所决定的,此外,从国外建筑工业化的进展来看,可以发现阻碍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其他原因。标准体系不完善。建筑工业化标准体系的建立是企业实现建筑产品大批量、社会化、商品化生产的前提,各国政府对标准制定工作的重视极大推动了各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然而在我国,除了各个参与工业化试点自定标准外,虽然国家对建筑的标准化是有参数的,但始终没有出台行业强制性准则,产业链中很多环节并未按此标准执行。此外,建筑工业化的标准化设计一般是通过对项目中采用工厂加工生产的部品(如门窗、栏杆、空调百叶、雨篷等)、构件(如预制外墙、阳台、楼梯、叠合楼板、叠合梁等)进行标准化设计,而且很多部件需要附加在构件上,需要大量产业链环节之间接口集成的问题,这不是一家企业的事情,需要标准化设计企业、部品生产企业、建材企业、安装施工企业等一起配合才能完成,必须是一个产业化联盟的标准体系才有实现价值,这不是一家企业可以独立完成的,需要行业各方企业的力量。标准化与多样化的矛盾。工业化在建筑业的进展缓慢,但整个社会已经步入后工业时代,以工业数字化生产作为支持,人们的生活方法和思想理念越来越强调个性与多样化,表现在建筑业即为消费者会仔细比较价格、面积、户型、环境等因素。然而,我国建筑工业化还处于前期发展阶段,标准化体系设计方面还处于设计定型、构件统一、规格少且强调标准化与通用化,以便于工业化生产和机械化施工。标准化与多样化构成了天然的矛盾,这对工业化建筑的设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使企业对工业化建筑的市场化前景有所犹豫。与现行建筑技术规范不兼容。由于建筑工业化是对传统建筑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工业化技术与国内现行的建筑技术标准、规范不兼容,设计、审批、验收无标准可依,即使工业化技术的科研单位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的实验数据证明相关项目可行,每一个项目还是需要通过专家论证,成为建筑工业化大规模推广的一个障碍。

Ⅳ 地理问题。产业升级困难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工业)

能答的就这些,不确定完整不完整。
第一,解决严重产能过剩问题。能否化解产能过剩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行业的整体运行效率。要严控新增产能,对违规建成的项目进行清理以及淘汰落后产能
第二,对重点地区进行结构调整。所谓的重点地区,展工业部门产业的转型升级试点,加快区域的兼并重组
第三,要进一步推进工业部门规范管理。
第四,推广应用质量好的工业产品,对产品质量有一定要求,对质量好的产品加快推进应用,促进升级换代
第五,促进技术进步,特别是对节能、环保这些方面进一步推动工业的技术进步和行业整体的竞争力

Ⅵ 我国制造工业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东西布局不合理,轻重不协调,南北差距较大。
一.“三高一低”, 粗放型发展方式
“三高一低”是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粗放型发展方式是指我国制造业仍然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发展模式。
二.劳动生产率低,人均制造增加值低
虽然我国制造业目前发展迅速,但是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增加值与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三.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缺乏核心技术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一直是阻碍我国制造业提高发展水平,国际竞争力和比较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竞争优势的层次底下
目前我国制造业大多集中在低水平层次上,增值能力有限,附加值较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高技术产业严重不足。
五.制造业管理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缺乏,合理的分工合作秩序尚未形成,企业生产专业化水平仍较低。
六.职业技术工人严重缺乏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中国制造”下的“技工荒”问题已十分突出,成为影响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Ⅶ 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现阶段在应用机器人技术时主要面临着四大问题。

第一,运动性问题。机器人操作的性比不上人工操作,其实运动性问题,从技术上看就是如何实现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建模与求解。

第二,作业平稳性问题。理论上机器人的关节是一个点,实际上机器人的关节有间隙,所以这需要考虑运动副间隙影响下的机器人平稳作业问题。

Ⅷ 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一)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市把培育壮大化学工业作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化工产业,积极培育发展生物化工、精细化工和医药化工产业,有效促进了化学工业的发展。2009年,全市化学工业实现增加值63920万元,占全部工业的13.14%,其中规模以上化学工业实现增加值57920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4.21%,化工行业上缴税金2360万元,占全部工业上缴税金的6.68%。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重点化工企业有荣华实业集团公司、古浪鑫淼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苏州申华实业有限公司、甘肃药物碱厂、新天马药业公司、泰康制药公司、赫源生物公司、红牛农牧科技公司、汇能生物工程公司、华源肥业有限公司、怀安磷肥厂、民勤三泰生物有限公司、黄羊河集团古浪制药厂13户。按产品门类分:有生物化工企业4户、精细化工企业2户、医药化工企业4户、化肥、农药企业3户。主要化工产品有谷氨酸、肌酸、电石、石灰氮、双氰胺、氨基胍盐、碳酸钙、活性碳酸钙、黄原胶、磷肥、多元混肥、多元微肥、生物肥、专用肥及高效、高浓度有机复合化肥、无公害农药及生物杀虫剂、农药中间体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我市化学工业企业普遍规模比较小,企业平均年产值只有2000万元左右,远未形成规模效益,对全市工业经济的带动力还较弱。
(二)产品品种、质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我市化工产品主要集中在化肥、电石等初级产品上,产品品种相对单一,结构很不合理,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多,精加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少。而全市农业生产所需的70%的农药和大量化肥需要外购;特药等医药化工的优势没有完全发挥。
(三)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装备落后,竞争力较弱。化工企业装备基本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引进的,工业技术装备落后,导致企业技术水平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较弱。
(四)水资源缺乏,环境保护任务繁重,产业发展受到制约。化学工业发展对环境造成较大压力,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市化学工业发展最大的约束因素。化工项目用水量相对较大,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
(五)缺乏专业化工集聚区的布点和建设。化工工业受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必须建立专业集聚区,并按循环经济的要求来加快发展,而我市大部分企业布局分散,现有的荣华公司、古浪鑫淼公司等较具规模的企业也还没有带动形成一定的化工产业集群。
(六)人才匮乏的问题日益突出。化学工业的发展需要技术、人才来支撑,我市现有化工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外部人才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很难引进,极大地制约了化学工业的发展。
资料来源: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

Ⅸ 目前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

1、新增就业机会减少

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导致新一轮世界产业转移,区域产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致使国际投资转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之一就是生产产品的个性化与生产过程的本土化,原有的规模化、大批量生产模式被颠覆,新的产业中心转移将伴随新的就业岗位的转移,这意味着部分新增就业岗位将被固化并分散在具有消费市场与数字化制造能力的地区,原有的以大规模现代化工厂吸纳就业人员的方式将被打破,我国通过产业聚集与规模经济创造就业岗位的模式将随之发生转变。

2、生产要素优势消失

我国近年来工业化得以长足发展的要素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口红利优势,即劳动力成本低廉优势。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并且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为工业化提供了充裕的劳动要素。二是经过经济高速增长期,中国积累了巨额财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GDP名义值较1978年增长了140多倍,产业发展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演化,资本要素当前正逐步取代劳动力要素成为支持产业的核心要素。三是中国从农业大国发展为工业化国家,资源环境要素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但是由于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资源与环境没有得到良好的保护,目前这一要素逐渐由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要素转化为制约要素。我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要素投入主要沿袭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的规律。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要素不是传统西方经济学归纳的劳动力、资本与土地,而是知识与技术要素。我国当前具有优势的要素市场,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将变得黯然失色,而知识与技术要素体系在我国远未成熟。反观西方国家,欧洲与日本等发达国家正处于人口老龄化阶段,劳动力要素优势减弱,资本要素市场也受到来自新型工业化国家的挑战,大部分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进程,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但是,如果第三次工业革命爆发,传统生产要素优势作用减弱,这些国家将凭借其多年积累的教育基础与知识技术优势,在较短时间完成以数字化制造产业为支撑的“再工业化”过程,从而重拾制造业强国地位。

3、大范围产能过剩问题凸显

我国当前工业化发展主要沿袭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路径,产业体系以重化工业为主,钢铁、水泥、有色、船舶制造、机械制造等产业在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扩张期积累了庞大的产能。经济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进入收缩期,国际市场需求下降,我国部分行业已经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如果第三次产业革命兴起并在全球范围内扩展,欧、美凭借其科技优势以及高端制造优势实现“再工业化战略”,制造业中心将不可避免地重新转移到发达国家。而我国经过前期在旺盛的国际与国内需求支撑下,形成的巨大工业生产能力将逐渐显得落后并被国际市场淘汰,届时大范围产能过剩的局面难以避免,如果我国不能及时转变发展方式、完成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工业化进程受到明显制约。

阅读全文

与工业产业提升还存在哪些问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奔驰gl470拖拽模式怎么解除 浏览:490
绵阳哪里有铝型材工业平台 浏览:538
汽车减配在哪里看 浏览:981
奔驰的esq在哪里 浏览:779
工业园区准入节能规划公司有哪些 浏览:520
烟台昌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在哪里 浏览:131
奥迪q5后面怎么吹暖风 浏览:777
工业互联网跨界农业怎么样 浏览:805
奥迪哪个系列有天窗 浏览:44
宝马车从沈阳运苏州要多久 浏览:711
汽车喷漆砂眼是什么原因 浏览:626
汽车加气站归什么部门监督 浏览:202
成熟工业园如何实现工业40 浏览:98
宝马车门里面拉手怎么盖上 浏览:774
如何制作简易汽车限速器 浏览:807
汽车空调泵管道如何清洗 浏览:744
汽车大灯黑膜哪里有卖的 浏览:574
12年福建奔驰制冷剂加多少 浏览:574
奥迪a5首付30万月供需要多少 浏览:637
电动汽车如何扩装续航锂电池 浏览: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