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肥新站七里塘和瑶海区龙岗哪个发展前景好
摘要 亲~这道题由我来回答,打字需要一点时间,还请您耐心等待一下。
2. 合肥哪个区最好
这个东西不好讲,因为会随时代变化而变化。我先以“列事实,举证据”的方法用排除法讲一讲吧。
首先,合肥不是像北京那样围绕一个中心发展,因为原本底子比较薄弱,所以快速发展时形状变化比较大。
庐阳区正在走下坡路
早20年没有大发展时期,明显是庐阳区为中心。但是后来合肥大发展,庐阳区作为最早发展的中心区新建设施较难,规划难度太大,且作为老城区空间利用率较高,重建成本太大,所以不利于新时代发展。而合肥新世纪以来定下的发展路线,是往南往西,所以省政府迁到滨湖,市政府迁到蜀山。
由此来看,庐阳区已经不是市中心,只能称作老城区,从房屋建设和规划来看,基本上是要走历史文化基调,保留历史传统名迹,经济上的确已经跟不上蜀山区和包河区。
瑶海区竞争力太差
2020年南京都市圈建立以后,合肥更加确定了西南向发展的路线。瑶海区作为合肥最东区,与西南发展相悖,可以说历史以来就从未成为过中心区,也没有被着重发展过。所以如今“四区里面,瑶海最弱。”也是大家的共识。
蜀山区-后起之秀
实际上现在合肥的新区划已经决定了也就是政务区为中心点,从经开区和高新区几乎同时划立的契机开始,新合肥的发展重点就已经定在了地处西南的蜀山区。这是经过如何计算和讨论决定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想象的是中心点定在蜀山政务区,合肥的确一下子就打开了。
由此,政务区所属的蜀山区现在已经是是重点建设区域,蜀山区的优点是起步晚,所以可塑性很强,且地域开阔。目前合肥重要设施和建设都转移进蜀山区,这也直接导致蜀山区已经从经济总量上全面领先其它地区,且增速还在日益加快,可以想象的是,这样的发展趋势在强省会战略的促进下只会越来越强。
3. 合肥哪个区工厂比较多
滨湖新区,肥西县,高新区比较的多!
4. 新东部和包河工业板块哪个有前景
新东部和包河工业板块。省府板块
说到合肥潜力板块,滨湖省府板块无疑是合肥置业热门之选,而且热度是越来越高,省府中轴目前已经到了全款的地步。
自省政府搬迁之后,这里就成为了是全省政治、文化、旅游中心,加上距离中央公园也不远,让大家对于板块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多的期待。
合肥4大潜力板块曝光!东部新中心、运河新城,你更看好谁?
省府板块目前已经形成多层次立体交通网络,包河大道、方兴大道畅通南北;地铁5号线年底开通、未来要有7号线、S1号线,交通便捷。片区的配套的定位也比较高,比如融创秀场、安徽省立医院等
因为省府板块的地位,片区都是不少大品牌房企进驻,打造的也都是改善产品,融创、绿城、旭辉、保利,决定了这里将聚集成一个高档的居住区。就省府未来的发展潜力看,2.5万/㎡入手后期上升的空间还很大,所以在片区、买到房比买哪个要重要。
中央公园板块
在之前的效果宣传片中,中央公园定位,安徽之窗、省会之心、城市之肺,这里是第一个有此高规格定位的地区。
交通方面,中央公园有1、5、8、11、S1号等地铁线通过;生态有锦绣湖、航空文化主题公园;医疗有华东最大民营医院,长海医院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商业有华润万象天地。
合肥4大潜力板块曝光!东部新中心、运河新城,你更看好谁?
中央公园板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说的狭义上的中央公园就是骆岗机场拆迁、重新规划的范围,这里才是未来的价值高点。但是从目前的信息来看,有住宅的可能性其实不大,及时华润真的做也可能不对外卖,所以一般买房人也别太抱有希望,所以买房一般都是选择距离中央公园较近的,比如包河工业园片区。
东部新中心
东部新中心可以说是未来瑶海发展的“桥头堡”,总面积34.1平方公里的合肥东部新中心规划,瑶海占到了17.7平方公里,而且启动和核心区(合肥钢铁厂地块)也均在瑶海区。前不久的土地推荐会中,东部新中心范围共计6宗。
东部新中心定位为zui具特色、充满活力的长三角青年中心;城市中心、全生命周期安徽双创中心;三生一体、产城融合的合肥东部中心。
5. 合肥东部新中心有何潜力
东部新中心的潜力就是从一个没落的旧工业聚集地进化成崭新的新产业聚集地。而这正是目前区政府想要去努力实现的。
我们都知道瑶海区是脏乱差的代名词。用手机随手拍了一下我家挂着的地图,地图上显示了1996年的合肥市区略图。由图可见东部新中心所覆盖的区域,这二十多年来几乎没什么变化。而合肥西部,尤其是西南区域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日,以“物联瑶海、 健康 中国”为主题的2018合肥市瑶海区“物联网、大 健康 ”招商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根据这一主题,我们也可以一窥瑶海区在未来一段时间的产业发展方向——物联网、大 健康 、大数据。我们都知道现在讲究产城融合,一个区域有产业才能吸引人,有持续向上发展的产业,也才可以源源不断地吸引较高层次的人才,这个区域也就可以说是有潜力的。目前,瑶海区主要有三个产业园——合肥物联网产业园、瑶海都市 科技 工业园、安徽尚荣智慧医疗 健康 产业园。园区这么多,名字也起的让人莫名其妙,真心让人怀疑到底前景如何。
企业最开始在一个地区投资,最看重的就是当地政府的服务态度与政策支持力度。最近这一两年来,伴随着首批国家级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区和合肥东部新中心的东风,区政府负责同志也马不停蹄的四处去拉项目,今天去深圳,明天去上海,最近又去了北京,不可不谓之努力了。区政府也在全力打造全省最优的商务政务服务环境,印象分对于企业投资十分重要。毕竟,没几家企业贱到拿着钱去求着投资一个腐朽不堪的地方。
与此同时,除了瑶海区的全国老工业城区搬迁改造中的土地政策、资金政策、财税政策,以及合肥市为此量身订制的地方配套政策,此外还有该区为了扶持金融产业而制定的1+7产业扶持政策。诸多政策加身,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旧貌换新颜还是值得期待的。人们还是应当多一份耐心,毕竟要致富先修路。而目前伴随着拆迁工作,基础设施配套也在进行之中。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东部新中心距离市政府、省政府较远,给人一种不被重视的感觉。许多项目的进展拖拉,这一点也是很让人生气与不满。而这也确实需要当地政府的足够重视,避免东部地区百姓失望。
目前,东部新中心的建设才刚刚开局,未来发展如何尚属未知。那么,国内是否有可以借鉴的例子呢?事实上,成都东郊可以说和合肥目前的情况颇为相似。同样都位于城市东部,都是老工业区,历经过喧嚣也体验了落寞萧条。像我们熟知的钢管厂5区串串,就是下岗职工创办的。
而从21世纪初就开始的成都的东部老工业区改造可以说是较为成功的案例,值得借鉴。具体可以查看《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成都模式”研究》,这篇论文中详细介绍了当时工业区结构调整改造的具体过程,涉及的诸多问题以及改造成果。“成都模式”的主要特点:1.坚持从规划入手,突出调整的整体性; 2. 坚持市场和政府的“ 两只手 ”并用,解决调整中一系列难题; 坚持“三个结合”,提高企业搬迁水平(简而言之就是涉及企业的升级改造,提升竞争力);4. 坚持以大企业和搬迁难度大的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缩短企业搬迁时间; 5. 实行分区域分时段优惠政策,加快企业搬迁步伐。
而“成都模式”也给我们许多启示:1.要制定好规划政策,把工业结构调整与经营城市,提升城市形象相结合;2. 制定好土地政策,在体制和机制创新上有所突破; 3. 制定好政府补贴等经济政策,引导和调控资源配置,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4. 制定好人员分流政策,将人员分流与开发利用东郊人力资源优势相结合; 5. 坚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相结合; 6.把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置入全国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框架之中进行;7.坚持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可以说,十几年前成都东郊老工业基地的改造面临的困难比合肥瑶海区要多得多,难度也大得多,但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的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时至今日,十几年过去了,成都的工业水平实现了升级换代。以东郊记忆为代表的文化创意园区也为老工业区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在这片旧厂房里,年青人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成都市东部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的提出,可谓是及其大胆但又颇具眼光。41平方公里的东部新城规划,将为文化产业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
如此的魄力与眼光,不知合肥是否具备呢?可以说,两座城市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就目前来看,合肥东部新中心的发展未来可期,但事实上由于政府支持力度有限,发展的上限其实并不高。以文化产业为例,合肥本身就缺乏相关的土壤,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种出的果实如何可想而知。此外,我们也要看到,合肥文化资源的过度集中——如天鹅湖畔就集中了大大小小若干个博物馆,甚至新的市图书馆也将建于附近。此外,滨湖区也集中了大大小小很多的文化场馆。这么多新建场馆的过度集中建设,对其他城区来说很不均衡。尤其是对于意在培养文化产业的新中心而言,仅仅靠着几个破厂房就真的够了吗?
至于作为招商引资核心的三个产业园,距离相对较远,联动作用有限。而众所周知的是,物联网方面,高新区肯定要分一杯羹。那么实际能分给东部副中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因此,就目前来看,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里,东部新中心的潜力是有,上线不高,顶多就是一片新兴的产城融合比较成功的区域。至于说给人一种很惊艳的感觉,应该是可能性很小。
两个大城市过近,会形成恶性竞争,所以一般都选择背向发展。
但有两个城市,可能不一样,这两个城市就是合肥和南京。
老夫个人觉得,合肥现在主要的发展方向是西南,但重点是南,从各种铁路高速通向安庆来看,就可以看出一二。而南京没有向西发展的意图,重点是向北,由于地理位置问题,可能略向南发展延伸至安徽境内,如马鞍山等。
南京位于江苏最边缘,想把北边的一些城市,如果丹阳,常州,甚至苏北等城市拉如南京都市圈,显然有点力不从心。
更加让人揪心的是,浙江,上海等也在打自己的“小算盘”,如,上海把南通,苏州,无锡等城市纳入自己的都市圈,于此同时,杭州和宁波等城市也在发展自己的“大海湾”经济圈,。
不难看出,南京给人一种“抛弃”的感觉。
面对四周强市的竞争下,南京该怎么办?
办法还是有的,。我们知道,南京与合肥很近,只有100多公里,。南京有的是钱,南京应该大方一点,把自己的钱拿出来,与安徽共享。,积极向西发展,与合肥连起来,这样,合肥的东面就会极快的发展起来!这也符合“长三角一体发展的措施”!
但关键看南京是怎么决策的,我们也只能讨论讨论罢了!
正确与否敬请各位朋友讨论讨论指教,谢谢
有何潜力?就因为东部算是最后一个发展的区域,拥有大片未开发土地,而且我相信后期规划,建设,招商引资甚至会超过其他区域,不因为别的,就因为他是最后一块发展的地方。
先把路修好 才是实事
东二环禁止大货车同行,绿化做好,道路整修。长江路一直到肥东的路全部翻新。五里庙,物流园全部挪到郊外。这三条措施能让瑶海的印象好一半。路都修不好,谈什么投资,谈什么新中心。
东部新中心已经在开始了!快了
基本就这样了,因为东边面对的是南京,合肥根本就不敢面对南京发展,只能往西发展了,所以东边无潜力可谈,如果想要发展起来,必须划归南京才行
希望不是画梅止渴,真干实干。瑶海区三十年是叫合肥东市区也是最有钱繁华的地方,全是以东市区为荣。不要看到现在的衰败破旧而忘了当初为合肥发展努力奉献的光辉。
别画饼了 谁有钱呢 最终都靠银行 银行也怕金融机构 我就是做金融中介的 其结果就是被强奸 然后不欢而散
连路都没有,修高架便道灰尘直漂路象弹簧,
6. 安徽哪里工业比较发达
铜陵是安徽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城市,马鞍山位居其次。这两个城市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都超过60%,已进入工业化发展后期。铜陵有色,马鞍山钢铁,都是安徽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芜湖合肥工业水平也较高,但是第一,三产业比重比上述两城市大。
7. 合肥地区哪个位置发展潜力最大
蜀山区:环境优美目前这个房价最高包河区:老区,内有包河区工业园,包公故居滨湖区:新区,在建地铁和很多设施加之巢湖港口门户上派镇:肥西县城,迟早属于合肥小庙镇:东接合肥西接六安北接在建高刘新桥国际机场南接国家级苗木花卉基地,还有紫蓬山(位置独特)政务新区:政治中心 总之未来几十年合肥哪个地方潜力都大,
8. 合肥的高新区和经开区哪个工业更发达,这两个区的主要产业是什么
经济上讲经开区远在高新区之上。合肥经开区排在全国所有开发区十一二名左右,而高新区仅仅在全国高新区排在十四五位。其中经开区以重工业为主;高新区以高新产业为主,主要是光电信息等。环境都很好,高新区可能临近大蜀山和市区房价更高一些。但由于经开区紧邻滨湖,将来发展空间会非常大的!!
9. 合肥空港经济区和下塘工业园哪个好
摘要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
10. 合肥新站七里塘和瑶海区龙岗哪个发展前景好
摘要 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1992年正式起步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新站试验区已建成集“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商贸业”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在合肥市“工业立市”发展战略的指导下,2004年新站试验区开始走“工业强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