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在全球独一无二的工业体系是如何建立的
前三十年,依靠苏联援助的146个工业项目,建立了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1972年开始的四三工程,建立了完整的重化工体系;
后三十年,改革开放融入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建立了完整的轻工业体系,2005年东莞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称号。21世界第一个十年,除了轻工业成为世界第一,还有医药行业,中国原料药供应了世界的超过40%比例。
2015年至今,正在开启整个完整工业体系的内部融合,供给侧改革相互促进,要逐步形成科研、技术、产业化、区域分工等高质量发展格局。近些年推出的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经济圈,都是围绕着高质量发展进行布局的。
B. 世界上一共有几种行业
行业的发展必然遵循由低级的自然资源掠夺性开采利用和低级的人工劳务输出,逐步向规模经济、科技密集型、金融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知识经济型,从输出自然资源,逐步转向输出工业产品、知识产权、高科技人才等。
分类
保险业、采矿、能源、餐饮、宾馆、电讯业、房地产、服务、服装业、公益组织、广告业、航空航天、化学、健康、保健、建筑业、教育、培训、计算机、金属冶炼、警察、消防、军人、会计、美容、媒体、出版、木材、造纸、零售、批发、农业、旅游业、司法、律师、司机、体育运动、学术研究、演艺、医疗服务、艺术、设计、银行、金融、因特网、音乐舞蹈、邮政快递、运输业、政府机关、机械制造、咨询。
通俗的讲,行业分类就是有规则的按照一定的科学依据,对从事国民经济生产和经营的单位或者个体的组织结构体系的详细划分,如林业,汽车业,银行业等。
我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A 农、林、牧、渔业; B 采矿业; C 制造业; 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E 建筑业; F 批发和零售业; G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H 住宿和餐饮业; I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J 金融业; K 房地产业;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O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P 教育; Q 卫生和社会工作;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S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T 国际组织
C. 工业项目有哪些
工业项目
可行性研究:对新建工业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证,以期达到最佳经济效果的一种方法。20世纪30年代,美国对开发田纳西流域进行可行性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广泛发展,并成为西方各国企业家对新建项目投资前必不可少的研究手段。其工作性质与作用类似中国的编制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但其在投资效果估算预测等方面更为细致深入。该研究一般分为3个阶段:①投资机会鉴定阶段。包括:进行粗略的市场调查和预测,寻求在某一地区或某一部门范围内的投资机会,估算投资费用;②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在经济上对市场作进一步考察分析,在技术上进行实验室实验或中间试验,以判断新建项目是否具有生命力;③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对项目进行深入的技术经济论证。包括:拟定实施纲要,对项目的所有关键性问题作出明确结论;了解项目的设想、建设理由及是否适合本国国民经济的基本结构和工业发展规划;通过分析某种产品的需求和市场研究确定销售规划,作出详细的生产规划,并考虑所选择的各种生产水平、投资支出和销售收入,以确定工厂的生产能力;列出材料投入,包括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的投入及运输和供应情况;确定建厂地区和地区内不同的厂址,并研究其可能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工程设计,包括项目布置和范围、工艺流程及设备、土建工程估算等;制定工厂组织和管理费用;提出工人和职员配备计划;拟定项目建设进度,包括从决定投资到开始生产的各阶段;进行财务和经济估价,包括总投资支出、项目资金等措施和偿还办法、生产成本、商务盈利率、国民经济估价等。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需提出若干个条件不同的方案,以供决策者选择。
企业的有化工,经批准可以生产军工
政府有自己军工企业
D. 目前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完成了工业化我国完成工业化的地方有哪几个
发达国家通常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较为先进、生活水准比较高的国家,又称工业化国家。发达国家大多具有较高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但并非所有具有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国家都被称为发达国家。中东国家因为社会发展程度较低,所以被排除在发达国家行列之外。 在联合国的运作中,目前并没有建立起一套发达国家的标准。根据各种国际组织的资料来看,公认的发达国家共24个,分别是: 卢森堡、挪威、瑞士、爱尔兰、丹麦、冰岛、瑞典、英国、奥地利、荷兰、芬兰、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希腊、葡萄牙、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新增的发达国家共8个,分别是塞浦路斯、巴哈马、斯洛文尼亚、以色列、韩国、马耳他、匈牙利和捷克
E. 苏联援助中国的156个项目是什么
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对新中国工业领域的156个援助项目。这一系列的项目曾帮助了中国的工业经济发展,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政府把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和其他限额以上项目中的相当大的一部分摆在了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内地。考虑到资源等因素,将钢铁企业、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化工企业等,选在矿产资源丰富及能源供应充足的中西部地区;
将机械加工企业,设置在原材料生产基地附近。在最后投入施工的150个项目中,包括民用企业106个,国防企业44个。在106个民用企业中,除50个布置在东北地区外,其余绝大多数布置在中西部地区,其中中部地区29个,西部地区21个;
44个国防企业,除有些造船厂必须摆在海边外、布置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有35个。150个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投资87亿元,占实际投资领的44.3%,其余绝大多数资金都投到了中西部地区,即中部地区64.6亿元,占32,9%;西部地区39,2亿元,占20%。
援建项目的大部分设计工作和设备制造由苏联完成,其余部分由苏联专家帮助中国企业完成。大批苏联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参与到这些工业项目的建设中,有些项目甚至从苏联搬来整个工厂的图纸和设备。而且,在苏联专家的悉心指导下,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有经验的工程师和熟练的技术工人。
到1957年,中国的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了128.6%,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9%。其中钢产量达到535万吨,比1953年的135万吨几乎增长了4倍。煤炭产量为1.31亿吨,比1952年增加了98%。
在苏联的大力帮助下,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非常成功的,建成了数千个工厂和矿山,为日后重工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一些关键领域,比如钢铁、煤炭、水泥、发电和机械制造,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在苏联的大力帮助下,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非常成功的,建成了数千个工厂和矿山,为日后重工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一些关键领域,比如钢铁、煤炭、水泥、发电和机械制造,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一五期间苏联援华建设的156个工业项目,以及相关的配套项目,门类齐全,自成体系。几乎是在中国完整的复制了一套苏联自己的工业体系,使中国迅速的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进入了工业国行列,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在世界历史上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F. 当今世界有多少个真正的工业化国家各国完成工业化所用的大致时间是多少
与国家的人口,管理方法都有关系,比如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5年就实现了工业化,基本各国都是都是10年左右。
真正的工业化国家是中日韩德国,英美虽然产业空心化了,但能力尚在。如果英美动员出举国体制,到今天肯定还有救,所以英美还是算工业化国家,这些都是。
真正的工业化国家,评判的标准还是自主工业能力,注意,是自主!像越南孟加拉这样只能代工,虽然能纺织,但缝纫机都没法自主研发的国家,显然不是工业化国家。
但新西兰这种放羊的,以及那些中东产油国,和一些卖资源的,矿山机械都要从外面进口,没有一整套自主工业技术的,靠着资源,旅游业或农业躺着吃饭的,人均gdp再高,也不是工业化国家。
工业化本质上并不难,唯一的问题是,你怎么找到实现工业化的钱。
前几年,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国内最先进某类型电机企业的收购谈判,当时我跟着老板去了他的厂房,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乃是一台台进口的极为昂贵生产设备。
我当时问老板,这些设备国内可以不可以做?他说先进工业设备技术门槛很高,目前做不了,这类设备只能从少数几个国家进口,不仅仅要掏培训费,而且维护机器的费用也非常高。
更重要的是,西方出口的这些工业设备,乃是高利润的商品,相比之下,中国做出的电机,则利润相对有限——更坏的是,诸多中国厂商都购买了西方高价设备,相互恶性竞争,追逐稀薄的收益,以至于西方大赚特赚的同时,开工厂的中国老板和工人们却都活得非常非常辛苦。
这些亲身经历,让我理解了很多东西。那就是工业化是非常非常昂贵的,而且先进工业化的发展离不开对英美西方的依赖,以及为什么西方和中国企业roe差距这么大。
即:
后发国家的工业化,本质上都是大量购买西方工业设备,建立先进生产线,当然有的可能实现仿制,但产品无法与对手竞争——如苏俄。
从满清的洋务运动,到埃及阿里,再到明治维新,再到斯大林,以及当代中国,都是这样实现工业化的。
而实现这种工业化最重要的基础,就是离不开大量外汇的积累,只有能够通过比较优势赚取外汇,才能买入工业化时代更为刚需的西方工业设备和技术——而这就是西方货币为什么更加硬通货的另一个原因。
成功的后发国家工业化,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外汇赚取能力。
G. 苏联援建中国156个项目,苏联援建过印度156个项目吗
苏联对印度的援建项目一共是102个
主要集中在钢铁和军工领域。从投入总额上,超过中国
比如钢铁,156工程主要是以生产线为主,而援助印度的时候,是整个钢铁厂。从规模上说,那个厂和宝钢一期有一拼
不过印度人的效率,你是知道的,那个厂是78年动工的,85年完成一期,但产能只有设计的60%,质量还差
H. 一般工业项目是指什么
完整工业投资项目是指以新增工业生产能力为主的投资项目,其投资内容不仅包括固定资产投资,而且还包括流动资金投资的建设项目。
在估算现金流量时,为防止多算或漏算有关内容,需要注意:必须考虑现金流量的增量;尽量利用现有的会计利润数据;不能考虑沉没成本因素;充分关注机会成本;考虑项目对企业其他部门的影响。
1、现金流入量——营业收入、补贴收入、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和回收流动资金。现金流入量的估算:
1)营业收入是运营期最主要的现金流入量,应按项目在经营期内有关产品的各年预计单价和预测销售量(假定经营期每期均可以自动实现产销平衡)进行估算。
2)补贴收入是与运营期收益有关的政府补贴,可根据按政策退还的增值税、按销量或工作量分期计算的定额补贴和财政补贴等予以估算。
3)在终结点上一次回收的流动资金等于各年垫支的流动资金投资额的合计数。回收流动资金和回收固定资产余值统称为回收额,假定新建项目的回收额都发生在终结点。
2、现金流出量——建设投资、流动资金投资、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维持运营投资和调整所得税。现金流出量的估算:
1)建设投资的估算
固定资产投资是所有类型的项目投资在建设期必然会发生的现金流出量,应按项目规模和投资计划所确定的各项建筑工程费用、设备购置费用、安装工程费用和其他费用来估算。
在估算构成固定资产原值的资本化利息时,可根据长期借款本金、建设期年数和借款利息率按复利计算,且假定建设期资本化利息只计入固定资产的原值。
2)流动资金投资的估算
在项目投资决策中,流动资金是指在运营期内长期占用并周转使用的营运资金。估算可按下式进行:
预收账款。
为简化计算,我国有关建设项目评估制度假定流动资金投资可从投产第一年开始安排。因此,投产第一年所需的流动资金应在项目投产前安排。
3)经营成本的估算
经营成本又称付现的营运成本(或简称付现成本),是指在经营期内为满足正常生产经营而动用现实货币资金支付的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是所有类型的项目投资在运营期都要发生的主要现金流出量,它与融资方案无关。其估算公式如下:
某年经营成本=该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十该年工资及福利费+该年修理费+该年其他费用
上式中,其他费用是指从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中扣除了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工资及福利费以后的剩余部分。
4)营业税金及附加的估算
在项目投资决策中,应按在运营期内应交纳的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估算。
5)维持运营投资的估算
本项投资是指矿山、油田等行业为维持正常运营而需要在运营期投入的固定资产投资,应根据特定行业的实际需要估算。
6)调整所得税的估算
为了简化计算,调整所得税等于息税前利润与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的乘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