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莆田哪里有招临时工(短工)的最好能包吃包住(加QQ 1341229738)
有,莆田有很多地方,比如鞋厂、服装厂,里面一般都有招做手工(短工),我一亲戚今年初中毕业暑假就在那边涵江梧塘那边一个鞋厂里做手工,做40天,是按个件赚钱的,赚两千多(她速度快,所以一天五六十),而且就是包吃包住
还有我一朋友他去年高中毕业,也是做短工,就在华林工业园里边的一家厂做手工
你要是觉得可以的话,去莆田鞋厂、服装厂问下,一般来说都有收
莆田有很多工业区有这种厂
我给你提供一些:城厢区华林工业园(2路车有经过),有很多招收短工;
荔城区西天尾镇,后卓村有(10路车)、洞湖口附近有(涵江车、3路)这边也有很多;
涵江区江口一些电子厂也有招收短期手工
笏石工业园区…等等
建议你去华林工业园(莆田人一般称为下花工业园),和西天尾洞湖村(这边也非常多鞋厂、服装厂)
你过去问一下、一般公司、厂门口有电话、告示等等男女兼收
另外我告诉你,像步行街那些店,专卖店、kfc、国货商场、大唐、沃尔玛还有电子城、大超市等这些,一般不是没有包吃就是没有包住,没有都包,我有好几个同学在这些打过临时工,他们一些人是自己在外租房子,一些人在外面自己买吃的
回答了这么多,希望我能帮得上你,祝你好运
Ⅱ 淮阳华林工业区穿珠子厂具体位置在哪儿
华林集团现在是工业一区,联朔和平康电器在一大半,剩余的是纺织厂和鞋厂,服装厂在工业一区西头都是,不过都快倒闭了
Ⅲ 城厢区的经济概况
1949年前,城厢工业极为落后,仅有一些手工作坊和小型工厂。1953年,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工业企业得到较快发展。1956年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76年10月,结束“文化大革 命”,但由于长期处在备战前沿,工业底子薄,经济依然落后。
改革开放以来,城厢区在324国道113公里至117公里处两侧高起点规划建设华林工业园区,共开发土地2000多亩,初步形成以鞋业、电子、食品、针织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新引进11个企业建设项目。工业支撑作用日益突显,品牌战略和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新增1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级名牌产品。全区有24个项目列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5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共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分别占全市43%和60%。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家,规模以上工业达到232家,完成产值205.68亿元,增长29.7%。形成电子信息、鞋革服装、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和工艺美术、印刷包装、化学工业、物流配送股产业集群,产业竞争力逐步提升。
1984年城厢建区时,全区工业产值2294万元。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61.5亿元,增长24.3%,工业总产值83亿元,增长26.9%,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6亿元,增长33.5%,产销率达97.2%;创税利3.27亿元。规模以上企业146家,其中亿元企业达15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5亿元,增长1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亿元,增长21.4%。
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46亿元,增长14.8%。财政总收入11.4亿元,增长38.3%,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3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8亿元,增长37.5%。工业总产值148.5亿元,增长29.1%。按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8.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1.5%。与2005年相比,“十一五”期间全区财政总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总量翻一番或翻两番。
2010年全年全区260个“六大战役”项目完成投资44.7亿元,完成计划任务的111.2%。58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0.6亿元。工业项目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步伐加大。项目用地保障有力。招商选资取得突破。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2.89亿元,增长49.3%。17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4亿元,增加值率达33%;新增亿元以上企业10家,总数达33家;六大产业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81.5%,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产值增幅超过90%;实现34家企业技术改造升级;7家企业上市步伐加快。品牌创建成效显着,百祥车饰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全年新增省级以上品牌15件。 早在3000多年前,境内先民已有从事耕耘、养殖、捕捞等原始农事活动。唐、宋时期,境内筑堤建陂,围垦造田,灌溉耕地,先后兴建泗华陂、木兰陂,农业得到较大发展。明、清至民国时期,农业以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为主,生产技术落后,发展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不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城厢土地为封建所有制,农村土地占有极不合理,贫富悬殊。唐时,田野初辟,始建授田制。宋代,授田制已基本形成。元代,土地高度集中于王公、贵族等少数人及寺院。明洪武年间,分官有田、地、山和民有田、地、山两等,其“民田、地、山”多被少数人占有,部分为村社、氏族的公有田。据城厢金紫方氏宗祠记载:有山地四处,收山租五万六千一百支(砍伐的原木)。明、清时代,实行永佃制,佃户按契约给土地所有者交租,若佃农出卖、抵押、典当租种权,应交纳高额田租,还要负担繁重的徭役,农民苦不堪言。民国期间,国民政府制定和公布《土地法》,规定土地有使用、买卖、出租、典当抵押权,以维护少数官僚买办和土地占有者的既得利益,穷苦农民因生活所迫而典当、抵押以至丧失土地。1949年后土改时统计,区境内21个乡拥有大片土地的地主、富农计254户,占总户数的2%,人均土地2.1亩;无地或少地的贫、雇农有4475户,占总户数的35.1%,人均土地0.3亩。
1950年11月,根据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以下简称土地改革法),莆田县在境内一区荔宁乡进行土地改革试点。1951年1月,境内城厢镇(文献、长寿、元妙、凤山、太平、梅峰、英龙7街和镇海、南门、拱辰、安龙4乡)及一区的筱塘、沟东、霞林、坂头、南郊、顶墩、莘郊、濠浦、东阳、张镇、西洙、双兴、畅林、延寿、北大、溪白、朱丰等17个乡,先后参加县一期和二期的土地改革(俗称土改)。每个乡(街)由县派驻土改工作队10多人,全面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土改工作依据国家颁发《土地改革法》及《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份的决定》等文件规定,进行阶级成份划分,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
1951年6月土改结束,境内29个乡(街)共划分:地主159户、半地主式富农18户、富农77户、工商业者225户、小土地出租者830户、中农3692户、贫农4185户、雇农272户、手工业者和小商贩、自由职业者1405户、其他成份1838户,没收和征收地主、半地主式富农、富农等多占耕地和公田35610亩、房屋1214间、大农具26件、耕牛1头、粮食34066公斤,分配给境内外贫苦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
1981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后,区境内实行集体耕种,分户管理,小段包工,以产计酬,包产到组,冬种一季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队将耕地(包括果树、山林等)按人口承包给农户耕种,建立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
1985年,全区有各种专业户321户,年总收入344.65万元;经济联合体36个,年总收入397.55万元。是年,全区乡镇企业总数2983个,年总收入8522.51万元。
农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确立了以龙眼、枇杷、橄榄为主的水果业,以畜禽为主的养殖业,以及无公害蔬菜三大主导产业,培植一批农产品生产基地。
2010年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林牧渔业产值达15.5亿元,增长4.3%。17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值达23.9亿元,带动6.1万农户增收4亿多元。 12个省、市级在建重点项目,总投资28.15亿元,2010年度完成投资6.17亿元,其中8个项目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7个省、市级预备项目总投资16.4亿元,年度完成投资1.11亿元;64个区级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40.6亿元,年度完成投资12.52亿元,其中33个项目超过年度计划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89亿元,增长36.5%。全年新签项目98个,总投资46.2亿元,其中外资项目75个,投资总额33.9亿元,内资项目23个,投资总额12.3亿元。全年实现合同利用外资2.07亿美元,增长14.4%;实际利用外资1.536亿美元,增长34%;实现外贸出口3.80亿美元,增长10.6%。
Ⅳ 龙岩市有多少个工业区,大概有多少个厂
龙岩就一个区,新罗区 工业区比较多的话,东肖经济开发区把,工厂是一个接一个半片山都是,好像还要建动漫城 有两家印刷厂 还有东宝山工业区也满多的,坐4路公交车的话就知道了。 铁山的工厂都倒闭了几个比如铁山电厂,压光纸厂,但是生活区还在的上班的人都在哪租房子哦 不过铁山人还是蛮多的像陆家地煤矿,高岭土加工,水泥等。空气污染严重 龙岩的漳平工业园区也可以的,很大的哦。 龙州工业园在张白土,亲可以去看一下。现在还在修路,沙尘满天飞的。 一城北工业区:重点发展好像是机械,纺织,还有设立北部高科技园区 二城东工业区是森林加工 3 曹溪工业区没有没有污染工业 4 龙门工业区的电子,食品,医药,服装,等轻工业 消费水准嘛 现在什么都贵, 自己写的,前面一部分是自己总结的哦,后面的是我们龙岩市乡土教材的 有什么问题可一HI我。望采纳
荔园工业区吧整体离市区近点,还有华林工业区但是大部分是鞋厂。
荔园工业位于西天尾镇,规划总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工业区处于城涵中心地带,以福厦路、南少林路、荔涵大道等主干道形成棋盘式的路网、交通便捷。工业区内现有35KV、110KV以及拟建的220KV变电站各一座,容纳3万门程控电话的模块局,日供水1万吨位在建的1.5万吨的自来水厂各一座,以及遍布的主干道的污水管网。工业区工业集中,门类齐全,现有工业和物流业企业92家,已形成建材、化工、服装、纸业、包装、汽车销售和科技含量较高的鞋革、家具、生物制药等主要产业。企业规模渐上档次,已有规模以上企业19家。
Ⅵ 谁知道大连华林工业园里面以前有个叫昌明制鞋有限公司,我想知道公司电话,谢谢了。
0411-86859209
Ⅶ 大连有哪些工业园
开发区有,金州有,大连市内锦绣还有一个华林工业园
Ⅷ 莆田哪个工业区工厂比较密集,人比较多
城厢区华林工业园,荔城区黄石工业园,涵江的工业园,秀屿的工业园
Ⅸ 威海凤林工业园有多少企业
风林工业园里面企业不多,没几个号的企业 除了豪顿华,
一个印刷厂,三四个电子厂,一个游艇的,一个物流公司,一个鱼竿厂
风林还有个出口加工区 那里面企业就多了去了
Ⅹ 重庆有哪些工业园,都有些什么样的企业
茶园工业园,入驻企业:
重庆金华汽车制动器公司
重庆意久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重庆万年包装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造纸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市迪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莱美药业有限公司
重庆南洋热管锅炉厂
重庆野山珍商贸有限公司
重庆王氏工业有限公司
重庆通盛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重庆中冈电器有限公司
重庆九源机械有限公司
重庆会凌电子新技术有限公司
重庆腾升塔式起重机有限公司
重庆环宇电器有限公司
重庆天成永固混凝土有限公司
重庆珠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重庆台兴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重庆雄耀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重庆万利达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汉信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重庆鼎暄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协达塑胶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重庆昊晟玻璃晶品有限公司
重庆迈崴机器有限公司
重庆帆禄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重庆派斯克刀具制造厂
重庆华林天美彩色报刊印务有限公司
重庆康曦饮水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旭阳印务有限公司
重庆市龙翔富凌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重庆兀隆汽车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重庆远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重庆伊士德电梯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德庄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重庆厦安消防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工友塑料有限公司
重庆重锅锅炉有限公司
重庆雅戈尔服饰有限公司
重庆市一龙管道有限公司
重庆宏劲印务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瑞能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重庆市奇派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茶园分厂
巴斯夫化学建材(上海)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重庆国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重庆南方迪马专用车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东矽多模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軎门特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重庆市乐缘复合包装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博森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鸣洋警安电器有限公司
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
重庆长橡实业有限公司
重庆两江包装有限公司
重庆东本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三峡电缆厂
重庆两江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亮友弹簧有限公司
重庆大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重庆鑫升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重庆华西三利包装刀具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华辉涂料有限公司
二郎工业园,代表企业:格力电器
光沙坪坝工业园,都有井口工业园区,朝阳工业园区,新桥工业园,白市驿工业园,陈家桥工业园,歌乐山山洞工业园区,烈士墓工业园区,双碑嘉陵工业园区,上桥都市工业园。太多了
还有渝北工业园区,实在是太多了,没法一一列举。
你具体是想晓得哪个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