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惠州的行政区划
惠州市辖下有的行政区域有惠城区、惠阳区和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共2区3县。
惠州的地理位置: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惠州市。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2200毫米,年平均气温22度,7、8月份惠州降雨较多,9、10月份天气晴朗。 惠州市陆地面积1.12万平方公里,占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四分之一。
广东三大水系之一的东江及其支流西枝江横贯境内,境内水库容量超过16亿立方米,是供给香港、深圳、广州等地的主要水源。
(1)惠州宏和工业区到潼桥多少公里扩展阅读:
惠州行政区划历史:
惠州市境县以下的基层行政区划,秦代县以下设乡、里、亭,10里为亭,10亭为乡。汉平南越后,县以下设乡、亭。晋代,县以下有乡、里,无亭。隋代,县以下为保、里、族。唐代,县以下设镇和乡、里,但在广东此时镇的建置尚未形成定制。
唐武德中,令天下4家为邻,100户为里,5里为乡。邑居者为坊,野居者为村。宋代,县以下设镇(人口达到100户即为建镇的最低人口限度),镇以下为乡、里。宋熙宁间,改乡、里为都、保。宋元丰间,废都、保,而复乡、里。
元代,县以下基层建置仍为镇和乡、都,后改乡、里为都、图;城区仍为附廓。明代县以下政区是乡、里、甲制,乡下设都,都下设图,里图之下为甲。以110户为里。推丁粮多者10户为长,余100户为10甲。甲凡10人,岁役里长1人,甲首1人,董1里1甲之事(《明史.职官志》)。
明代惠州府设有乡里192里(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在城区,则实行朝邑制,城内曰坊,附城曰厢,为城市基层行政区划。清代县以下农村实行里社制,110户为1里、里下为甲,后又规定10户为1牌、10牌为1甲、10甲为1保;城市则仍照明代坊厢制。
1909年(清宣统元年),清廷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府、州、县、厅治所驻在地的城厢为城,城厢以外的村镇屯集圩等聚落,5万人以上者为镇,5万人以下者称乡。
民国时期广东省县以下基层政区,按1931年国民政府规定,实行区-乡-里制,以25户为1里,40~100里为1乡镇。区公所为县政府派出机关,按地方范围大小、户口多寡、经济能力强弱,分为甲、乙、丙3类。
1937年开始,实施县-乡(镇)二级制,县为一级,乡(镇)为另一级,而区为虚级。乡(镇)以下设保、甲,属治安管理性质组织。在城市则实行区坊制,500户为1坊,10坊为1区。
2003年6月,惠阳撤市设区,调整了惠州市行政区划,原惠阳市的陈江、潼湖、潼侨、沥林、水口、马安、横沥、矮陂、芦洲、大岚等10个镇的行政区域划归惠城区管辖,博罗县仍图镇划归惠城区后撤销并入汝湖镇;惠阳区辖下的镇有淡水、秋长、新圩、镇隆、沙田、永湖、良井、平潭共8个镇,惠阳区的霞涌、澳头办事处暂属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
至此,惠州市辖下有的行政区域有惠城区、惠阳区和惠东、博罗、龙门共2区3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惠州
‘贰’ 惠州市有哪些镇
惠城区(市的中心):桥东、桥西、江南、江北、河南岸、惠环、小金口、三栋、汝湖、陈江、潼湖、潼桥、沥林、水口、马安、横沥、矮陂、芦洲、大岚、仍图
惠阳区:淡水、永湖、两井、平潭、沙井、秋长、新圩、镇隆、澳头、霞涌、西区
博罗县:罗阳、龙溪、龙华、园洲、杨村、杨桥、石湾、福田、长宁、麻陂、公装、石坝、观音阁、柏塘、湖镇、横河、响水、泰美
惠东县:平山、大岭、梁化、安墩、高潭、白盆珠、多祝、增光、稔山、吉隆、黄端口、盐洲、铁涌、港口、平海、白花、松坑、石塘、马山、宝口、新庵、巽寮、
龙门县:龙城、平陵、龙江、路溪、龙华、沙径、永汉、麻榨、南昆山、左潭、地派、王坪、铁岗、蓝田、天堂山
‘叁’ 惠州仲恺中学初中部搬到潼湖离潼湖冠军城有多远
10公里左右吧。
公交线路:203路,全程约10.1公里
1、从仲恺中学步行约650米,到达仲恺中学站
2、乘坐203路,经过20站, 到达市肉联厂站(也可乘坐322路)
3、步行约760米,到达惠州奥园冠军城
‘肆’ 惠州惠城区宏和工业区到潼桥镇有多少公里
坐车到惠州汽车站
然后搭318号公车(要坐往陈江镇方向的
不要搞错方向了
不懂要问人哦)
到潼侨工业区
就可以了
‘伍’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潼桥镇潼桥工业区是不是很偏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潼侨镇潼侨工业区离惠州市市政府约23公里;离仲恺高新区管委会约8公里;离仲恺最繁华的陈江街道办事处约3公里,离潼侨镇政府约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