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标马铃薯淀粉水分标准是多少
根据食用马铃薯淀粉标准(GB8884-88)和工业马铃薯国家行业标准(QB.1-92),以马铃薯为原料,经湿磨法加工制成的马铃薯淀粉分为优级、一级和二级三个等级。
食用马铃薯淀粉水分(%)
优级品≤ 18.00
一级品≤ 20.00
二级品≤ 20.00
工业马铃薯淀粉水分(%)
优级品≤ 18.00
一级品≤ 18.00
二级品≤ 18.00
⑵ 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红薯淀粉在粘度、白度、细度、水分含量各多少,用来做粉条粉丝会有什么不同效果
马铃薯淀粉水分在15%。木薯淀粉水分在18%。红薯淀粉水分在14%以下。目前红薯淀粉做成的粉条口感最好。其次是马铃薯,但是木薯淀粉是高的。
⑶ 玉米淀粉的标准水份是多少
作为仓储,标准13%最多不得超过14%自然水一般都在15%-17%(自然干燥后)1.玉米储藏特点玉米原始水分大,成熟度不均匀。玉米在我国主要产区北方,收获时天气已冷,加之玉米果穗处有苞叶,在植株上得不到充分的日晒干燥,所以玉米的原始水分一般较高。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在华北地区一般为15-20%,在东北和内蒙地区一般为20-30%。玉米的成熟度往往不很均匀,这是由于同一果穗的顶部与基部授粉时间不同,致使顶部籽粒成熟度不够。成熟度不均匀的玉米,不利于安全储藏。玉米的胚大,呼吸旺盛。玉米的胚几乎占玉米籽粒总体积的1/3,占籽粒重量的10%~12%。玉米的胚含有30%以上的蛋白质和较多的可溶性糖,所以吸湿性强,呼吸旺盛。据试验,正常玉米的呼吸强度要比正常小麦的呼吸强度大8~11倍。玉米的吸收和散发水分主要通过胚部进行。玉米胚部含脂肪多,容易酸败。玉米胚部含有整粒中77-89%的脂肪,所以胚部的脂肪酸值始终高于胚乳,酸败也首先从胚部开始。玉米胚部的带菌量大,容易霉变。玉米胚部营养丰富,微生物附着量较多。据测定,玉米经过一段储藏后,其带菌量比其他禾谷类粮食高得多。玉米胚部是虫、霉首先为害的部位,胚部吸湿后,在适宜的温度下,霉菌即大量繁殖,开始霉变。(2)玉米储藏方法玉米要安全储藏的关键是提高入库质量,降低粮食水分。由于各地的气温、气湿有较大差异,应根据本地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储藏措施。分等级:分水分不同入仓。玉米入仓时要做到按含水量不同、按等级不同分开储藏。为安全储藏打下初步基础。水分含量高的玉米入库前应进行烘干。低温密闭:根据玉米的储藏特性,适合低温、干燥储藏。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干燥密闭,一种是低温冷冻密闭。南方地区收获后的玉米有条件进行充分干燥,在降低到安全水分之后过筛入仓密闭储藏。北方地区玉米收获后受到气温限制,高水分玉米降到安全水分是很有困难的,除有条件进行烘干降水外,基本上可采用低温冷冻入仓密闭储藏。其作法是利用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摊凉降温,粮温可降到-10℃以下,然后过筛清霜、清杂,趁低温晴天入仓密闭储藏。玉米果穗储藏:玉米不脱粒,果穗储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经验,很早就为我国农民广泛采用。由于果穗堆内孔隙度大(可达51.7%),通风条件好,又值低温季节,因此,尽管高水分玉米果穗呼吸强度仍然很大,也能保持热能代谢平衡,堆温变化较小。在冬春季节长期通风条件下,玉米得以逐步干燥。当水分降到14.5%~15%时,即可脱粒转入粒藏。玉米果穗储藏,籽粒胚部埋藏在果穗穗轴内,对虫霉侵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外,穗轴内的养分在初期仍可继续输送到籽粒内,增加籽粒的养分。
⑷ 玉米淀粉烘干到7%的水分是不是可行
不可以。
玉米淀粉含水量的标准为13%到14%,自然水一般都在15%-17%(自然干燥)。在合格率之内水分含量越大,相同质量的玉米产量越高。所以在控制工艺时必须在合格范围之内尽量提高产品中的水分含量。
玉米淀粉又称玉蜀黍淀粉,俗名六谷粉。白色微带淡黄色的粉末。将玉米用亚硫酸浸渍后,通过破碎、过筛、沉淀、干燥、磨细等工序而制成。普通产品中含有少量脂肪和蛋白质等。
打开的玉米淀粉使用不完时,可以放在密闭的容器中,或者将原包装开口处叠几下用夹子夹紧,放在避光阴凉处保存即可。注意防水防潮。
⑸ 淀粉含水率与重量之间怎么换算1公斤淀粉12%水分那么含多少水
1*12%=0.12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