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宁波工业供水采用哪里的水源

宁波工业供水采用哪里的水源

发布时间:2022-07-05 04:46:10

⑴ 浙江宁波象山县工业自来用水多少钱一吨

浙江,宁波象山线工业自来水用水是在六块钱一吨排污费是90%。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⑵ 主要城市供水安全及后备供水水源地

松嫩平原有长春、哈尔滨2个省会城市以及大庆、齐齐哈尔、松原、白城、绥化5个地级市,这些城市人口密集,经济比较发达,是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预防城市供水突发事件,解决城市应急供水问题,本次调查为这些城市提出了一批地下水后备水源地,以备应急之用。

一、城市供水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供水水源单一,资源不足

受水资源条件和供水资金等方面的因素限制,多数城市供水水源单一,如长春市主要是地表水,而其他多数城市是地下水。地下水供水比例过大,导致地下水长期超采,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资源枯竭,严重威胁城市供水安全。城市是水资源利用最集中的地方,一般来说城市面积相对较小,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有限,特别是在建城区,多为不透水层,雨水快速汇集排走,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加剧了地下水资源枯竭的速度。在东部高平原,城市多数缺水,地下水多已形成持续的下降趋势。

2.水污染加剧

城市是水环境污染的最大污染源,城市垃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污水处理和达标排放率低,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严重,进一步减少了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如长春市、哈尔滨市、松原市、德惠市等城市都出现因地下水污染而不能使用的情况。

3.净水、供水设施老化,与新的城市供水水质要求不相适应

许多城市供水设施已超过使用期限,年久失修,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因管网老化跑水而导致的停水时有发生。大部分城市净水厂设备简陋、工艺落后,特别是新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将正式实施,对城市供水设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4.缺乏应急供水能力

近年来,松花江、芒牛河接连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严重威胁沿岸城镇的供水安全。在水污染事故发生的风险中,几乎所有城市都呈现出抗风险能力不足,与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要求不相适应。绝大部分城市没有城市供水应急预案,供水能力只能维持现状,没有供水后备水源和设施,在突发事件中缺乏应急调度能力。

二、主要城市后备供水水源地

(一)长春市

长春市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城市供水主要有石头口门水库、新立城水库和市内四处地下水源地,“引松入长”工程于1998年投入使用,将松花江水调入石头口门水库,再供城市用水。城市供水中85%以上是地表水,日供水60.27×104m3,其地下水只有10.41×104m3。地表水容易遭受污染,有突发性污染的可能性,因此,供水中的地表水污染是长春城市供水的重要安全问题。另外,“引水工程”也可能遭受像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破坏,为应对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发生,建议以下两种应急措施:一是可以启用停用的水源地;二是开发位于长春市南30 km 的伊通河谷和齐家子2处大型水源地。

伊通河水源地位于长春市郊区乐山-马鞍乡,分布面积205.85 km2,开采层位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厚15~20 m,水量丰富,单井涌水量最大可达3000~5000 m3/d。地下水储存量为7.74×108m3,开采补给量为19.15×104m3/d,可开采量8.0×104m3/d,可作为大型水源地,但浅层松散岩类孔隙水含铁量高,需作除铁处理,方可利用。

齐家水源地位于双阳区境内,距长春市32 km,分布面积186.84 km2,包括饮马河与伊通河两个集中开采区。开采层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含水层厚度8~25 m,单井涌水量最大3000 m3/d。隐伏于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之下的新近系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含水层岩性为砂岩、细砂岩,最大单井涌水量1000 m3/d。饮马河河谷区地下水储存量为2.53×108m3,开采补给量为18.74×104m3/d,可开采量为10.75×104m3/d。双阳河河谷区地下水储存量为3.10×108m3,开采补给量为12.9×104m3/d,可开采量为5.54×104m3/d,两河谷合计可开采量为15.20×104m3/d,可作为大型水源地。但需注意浅层地下水铁含量较高,需作除铁处理。

(二)白城市

白城市坐落于洮儿河冲洪积扇上,城市供水主要开采地下水,扇形地地下水资源丰富,又有正在规划的“引嫩入白”工程,可满足白城市远期用水需求,缺水的可能性不大,主要的供水安全隐患是地下水污染。扇形地含水层上覆保护层很薄,且为砂性土,地下水环境脆弱。作为白城市的后备(应急)水源地,可选择埋伏在扇形地之下的新近系泰康组承压水,该层水含水层顶板埋深40~80 m,含水层厚度10~30 m,含水层岩性为砂岩、含砾砂岩,地下水丰富,单井涌水量多在2000~3000 m3/d,可选则富水地段作为城市后备(应急)水源地。但对泰康组承压水的开发应作好保护,除作应急外尽可能不开发该层地下水,以免造成污染。

(三)松原市

松原市地下水占城市供水总量的88%,由于引江水处理费用较高,近几年表水供水工程相继停产。地下水开采层位有大安组承压水、第四系承压水、河谷潜水及引龙坑泉水。开采大安组承压水的新村、二龙水源地,主要用于生活用水;第四系潜水主要用于工业用水。大安组承压水近几年地下水位下降较大,扩大引泉还有潜力。该市主要供水安全隐患:一是第二松花江水污染,导致地下水污染;二是大安组承压水枯竭,资源不足。

作为后备(应急)水源地一方面可在已有新村、二龙水源地的保护范围内,开发第四系承压水作为后备水源;另一方面也应改变现有供水结构,即增加引泉量,减少新近系承压水开采量作为后备水源,龙坑泉群多年平均流量0.5 m3/s,引水流量0.4 m3/s,现引泉水仅0.07~0.09 m3/s,扩引潜力很大。

新村、二龙水源地的保护范围内的第四系承压水,含水层埋深多在35~68 m,厚度13.9~55.0 m,岩性为含砾中粗砂、砂砾石,透水性好,单井涌水量一般大于3000 m3/d,水量丰富。水化学类型为低矿化重碳酸钙钠、钠镁型淡水,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适宜饮用。在2个水源地控制范围内,第四系承压水天然补给资源为690×104m3/a,开采资源为830×104m3/a,日供水量2.27 ×104m3

(四)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现有水源地7处,其中,地表水水源地3处,地下水水源地4处。地下水年开采量为2.3831×108m3,占供水总量的38.38%,其中,城市生活用水0.9023×108m3,工业用水0.7123× 108m3,农业用水0.7725×108m3。市政及企业自备地下水供水井主要分布在建城区156 km2范围内,共有开采井1430眼,机井密度达9.17眼/km2。农田灌溉机井1881眼,分布在市郊1480 km2范围内,机井密度1.27眼/km2。哈尔滨市区四方台、朱顺屯、三棵树三处地表水水源地,均分布在松花江哈尔滨江段,取松花江水作为供水水源,由于上游沿岸分布着众多的城镇及工厂,江水受到污染,特别是一旦出现突发性污染,哈尔滨市区的供水安全将受到严重影响,必要时,可以启用江北松浦和哈西孙家洼子等地下水水源地。

(五)大庆市

大庆市城市供水比较分散,除大庆市区外,各采油厂一般都有自备水源井,水源地多达50处,长垣以西以开采第四系承压水和泰康组承压水为主,长垣以东则以开采白垩系明水组承压水为主。此外,大庆还有三个大型引水工程,即北部引嫩工程、中部引嫩工程和南部引嫩工程。引水工程将嫩江水引入大庆周边水库,再供各类用水。其中,北引和中引是重要的生产、生活地表水源,南引主要用于农业用水。供水安全隐患主要是:地表水源污染、地下水源污染和地下水资源枯竭。

(六)齐齐哈尔市

齐齐哈尔市区目前有地下水水源地14处,供水井68眼,企业自备水源井316眼,农灌井4273眼,机井密度为1.16眼/km2。市区形成以工业和生活用水为主的市政供水和企业自备井供水两大系统以及近郊区以农田灌溉为主的分散式供水。工业及生活供水主要开采第四系孔隙承压水,近郊区农业供水主要开采第四系孔隙潜水,临嫩江部分工农业(包括生活用水)利用地表水。

2003年,齐齐哈尔市区开采地下水量2.815×108m3,开采模数为6.97×104m3/(a·km2),其中,生活用水0.7397×108m3,工业用水0.3171×108m3,农业用水1.7590×108m3。生活用水中一部分来自地表水(嫩江水),年供水0.1095×108m3,嫩江浏园断面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和氨氮超标比较严重,分别为50%、25%和8.3%;在嫩江以东地区地下水受“三氮”污染也在逐年加重。城市供水主要隐患是江水或地下水污染。如遇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可以启用城北工人屯等后备地下水水源地(见表12—2)。

表12—2 松嫩平原主要城市地下水后备供水水源地一览表

续表

⑶ 宁波自来水的处理方式

摘要冬季水库水温9~20℃ ,浑浊度在3~15 NTU之间,阳光充足时,藻类较多,投加聚合氯化铝净化处理由于矾花轻
而小,在沉淀池易出现“反池”现象,水质浑浊度指标难以保证。通过加入黄泥粉和少量高锰酸钾,使矾花结大加重,可以克服“反池”现象,达到较好的沉淀净化效果。
关键词 低温低浊 水处理 黄泥粉 高锰酸钾
广州市北部某自来水厂以水库水为原水。该水厂的供水设计能力为40 000 m3/d,工艺流程为:一级泵站(投加聚合氯化铝、高锰酸钾、氯气)一环形反应池一斜管沉淀池一虹吸滤池一清水池(二次加氯)一二级泵站。冬天该水库水温在9~2O ℃范围,浑浊度在3~15 NTU之间,阳光充足时,藻类生长迅速,藻类细胞数达到8.5×106 个/L,水中泥量较少,不能有效形成矾花中心;投加净水剂聚合氯化铝后,矾花轻而小,沉淀池容易出现“反池”现象,大量絮状矾花流入滤池,加重滤池的负担,反冲洗频率由原来的8~10 h调整为2—3 h,浪费大量水和加大能耗,日供水量下降到15 000~20 000 m3/d。投加黄泥粉处理低温低浊原水的方法已有人采用,但未见有系统报道。
笔者在实验室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投加黄泥粉/助凝剂/高锰酸钾的方法,使钒花结大加重,提高供水能力,比单一投加黄泥粉效果更为显着。水厂冬季实际生产试运行结果显示,投加黄泥粉/助凝剂/高锰酸钾可有效克服“反池”现象,提高供水能力,保证出厂水浑浊度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限值1.0 NTU。
1 实验室试验部分
1.1 仪器设备
ZR4—6混凝试验搅拌机、容量瓶、移液管等。
1.2 试验方法
取1 L水库水加入净水剂、助凝剂进行混凝试验,沉降后取上清液检测水质。混凝试验搅拌参数为8O r/min,运行2min。
1.3 试验结果
1.3.1 聚合氯化铝投加量对浑浊度的影响
试验原水水温14℃、pH值7.0。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聚合氯化铝投加量的增加出水浑浊度显着下降(见表1)。然而,单一投加聚合氯化铝所形成的沉淀矾花结体较小而且轻浮,沉降速度较慢,效果较差。虽然随着聚合氯化铝投加量的增大,矾花结体会相应增大一些,但大量投加聚合氯化铝会增加出水铝的含量,容易出现新的问题。聚合氯化铝投加量定为30 mg/L。

1.3.2 投加聚合氯化铝/黄坭粉沉降试验
试验原水水温14 ℃、浑浊度12.1 NTU、pH值7.0。取山上黄坭,除去砂石,干燥后称重配成一定浓度的泥水。以不同量加入,按混凝试验参数进行试验,结果见表2。
随着坭粉加入量逐步加大,矾花明显结大,下沉速度加快,当黄泥粉加到100 mg/L时,水样有微红

色,使浊度读数反而加大。考虑到黄坭粉如果加入太多会使聚合氯化铝用量加大,而且加入量太大在生产实际中是不可行的,黄坭粉加入量定为50 mg/L。
1.3.3 加入其他助凝剂混凝沉降试验
试验原水水温22.5 ℃、浑浊度5.62 NTU、pH值7.0,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30 mg/L,黄泥粉加入量50 mg/L,高锰酸钾加入量0.4 mg/L(经验数据),聚丙烯酰胺加入量0.05 mL/L(经验数据)。聚合氯化铝与泥粉合用,混凝效果有所改善,但仍然不够理想,尝试加入助凝剂高锰酸钾、聚丙烯酰胺试验其混凝效果的改善情况,结果见表3。
从现象观察,“聚合氯化铝+黄泥粉+聚丙烯酰胺”不及“聚合氯化铝+黄坭粉+高锰酸钾”沉降快速,但从混凝沉降后的浑浊度看前者却好一些。考虑到聚丙烯酰胺有毒,而且水厂现有投加高锰酸钾的设备,决定采用“聚合氯化铝+黄泥粉+高锰酸钾”方案。
1.3.4 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试验原水水温15℃ 、浑浊度6.82 NTU、pH值7.0。调节原水不同pH值,加入30 mg/L聚合氯化铝,50 mg/L黄泥粉,0-3 mg/L高锰酸钾,沉降试验结果见表4。

加混凝剂处理后水的pH值变化不大,在原水pH值为7.0的情况下,可以不加碱处理。
1.3.5 混凝剂、助凝剂、黄泥粉的加人顺序试验
聚合氯化铝加入量30 mg/L,黄泥粉加入量50 mg/L。高锰酸钾加入量0.4 mg/L,按先后次序加入,先加入的搅拌1 min后再加入其他,结果见表’5

从现象和数据看,1、4号效果较好,考虑水厂实际情况,采用高锰酸钾、聚合氯化铝、黄泥粉一起加入的方案。
1.3.6 黄泥粉质量检测
附近地区采到的山泥有偏黄和偏红2种,经检测都含有铝和铁,其中黄泥含铝、铁较高,经室内和现场试验都证实黄坭的助凝效果较红坭好,有害金属都没有检出(见表6)。
1.4 实验室试验小结
对于原水为低温低浊藻类较多的水库水,为了保证水厂的供水量和水质,试验证明,可以通过加入约50 mg/L的黄泥和0.2—0.4 mg/L的高锰酸钾作为助凝剂,使矾花增大,沉降速度加快,藻类也在混凝

中形成矾花沉降下来,达到预期的目的。
试验延续了1个多月,所以每次试验所用的水样理化性质都有些不同,但原水水质对于水厂生产的影响是季节性的,室内试验提供了处理的方法,实际生产中要根据当天的水质情况决定投加量。
2 水厂生产试验
水厂生产现场试验3 d。试验过程如下:
1)开始以2000m3/h抽水生产,只加人聚合氯化铝混凝剂,在沉淀池马上出现“反池”现象,大量矾花不能在沉淀池沉淀下来,直接流到滤池。
2)此时按一定比例定量把溶解好的黄泥浆和高锰酸钾从少到多慢慢加入到混合池,并调节聚合氯化铝的加入量。随着黄坭浆加人量增加,在环流反应池明显观察到矾花变大,沉淀池上方的矾花逐步减少至基本消失,此时保持整个水处理过程稳定。
3)测得待滤水浑浊度平均值1.56 NTU,滤后水(相当于出厂水)浑浊度平均值0.40 NTU,余氯1.86 mg/L。净水剂投加量为:聚合氯化铝约20 mg/L,黄泥粉约70 mg/L,高锰酸钾0.2 mg/L。连续3 d同时检测原水和出厂水的锰含量,原水锰含量0.06~0.09 mg/L,出厂水锰含量<0.05 mg/L。
因为加入高锰酸钾量很少,不会影响水质。表7是2007年12月试验时和常规生产时的水质检测数据。
3 结果讨论
生产试验的数据与实验室做出的数据比较,聚合氯化铝的加入量减少而黄泥粉的加入量增加,但两者比较接近。如果在稳定生产过程中,不一定

要求做到最好混凝沉降状态都可达到出厂水浑浊度达标的目的,可以适当减少黄泥粉的加入量,或是适当加大聚合氯化铝的量,都可以达到较好的净水效果。
冬季阳光充足,藻类大量繁殖也是造成“反池”的原因,藻类较轻,难于沉降。通过加入黄泥粉和高锰酸钾使矾花结大,高锰酸钾有杀死藻类的作用,使沉降效果显着。
从水质检测报告上看常规工艺和“试验工艺”对水质影响不大,但“试验工艺”可以克服“反池”现象,保证水厂正常运行。
4 结论
通过实验室和现场生产试验,对于冬季低浊藻类较多的水库水,加入20~30 mg/L聚合氯化铝,50 ~70 mg/L黄泥粉和0.2~0.4 mg/L的高锰酸钾作为助凝剂,可以克服“反池”现象,达到降低电耗,节约洗池水,提高供水能力,保证出厂水水质指标浑浊度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1.0 NTU以下的目的。投加黄泥粉和高锰酸钾工艺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黄坭粉易取无害,价钱低廉。高锰酸钾加入量很少,这是自来水厂处理特殊水源水质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该水厂已增加黄泥设施,并应用在净水生产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比较多,你自己筛选下吧,希望采纳!

⑷ 全国地表水供水安全分析

一、全国地表水水量分布

广义地讲,以液态或固态形式覆盖在地球表面上的自然水体,都属于地表水。它包括海洋水、湖泊(水库、洼淀)水、冰川水、河流水和沼泽水。其总储量为13.86×108km3。狭义的地表水主要包括河流水、湖泊水、冰川水和沼泽水;并把大气降水视为地表水体的补给源。通常把地表水体动态水量,即河川径流量,作为评价的主要对象。

全国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27115×108m3,折合年径流深为284mm。降水对地表径流的直接补给约占全部径流量的71%,降水渗入地下含水层后又由地下水渗出补给约占27%,高山冰川和积雪融水补给约占2%。

按照流域片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降雨量的变化,将我国地表水资源划分为五个区(附图5),即地表水资源丰富区、地表水资源较丰富区、地表水资源中等区、地表水资源较缺乏区、地表水资源缺乏区。

Ⅰ.地表水资源丰富区。该区包括长江流经区域。长江流域横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共计19个省(区、市),经济总量巨大,有上海、南京、重庆和武汉等中心城市,是中国基础原材料、机电工业和高新技术等优势产业集中地;也是中国水资源配置———南水北调水源地。流域总面积180×104km2,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8.8%,长江干流全长6300余千米;支流众多,其中多年平均流量在1500m3/s以上有9条,支流长度500km以上的18条,流域面积超过1000km2的支流达437条;长江流域湖泊众多,湖泊总面积1.52×104km2,约为全国湖泊总面积的1/5。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水资源总量9616×108m3,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为黄河的20倍。在世界上仅次于赤道雨林地带的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扎伊尔河),居第三位。流域内的降水,大都以降雨为主。多年平均降雨量约1100mm,降雨空间分布趋势为由西北向东南递增;时间分布多集中在5~10月,占全年70%~90%以上。与降水相适应,青藏区径流补给有一半左右来自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西南区与华中区径流补给主要来自降水。

长江流域湖泊众多,全国五大淡水湖除洪泽湖外,其余均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南昌和九江之间,面积3913km2,年径流深为891.6mm。湖周主要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鄱江)、修水5条河流汇聚,北端与长江相通。湖泊最大深度16m,总容积近300×108m3,相当于洞庭湖容积的1.6倍。由于鄱阳湖地势高于长江,主要对“五水”起调蓄作用,一般汛期可调蓄洪水100×108m3,枯季入长江水量可达200×108m3。每当长江流量最小的1~2月,鄱阳湖可以400~500m3/s的流量补充长江的水量,对长江下游枯水季节航运十分有利。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北部,南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汇入,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9年已封堵)“四口”吞纳长江洪水,湖水由东面的城陵矶附近注入长江,1995年实测面积仅为2625km2,地表水资源量为1948.6×108m3。洞庭湖历来是长江最大的吞吐湖。长江洪水通过洞庭湖调蓄,一般可削减30%左右,因此对长江中下游平原防洪起着重要的调洪、滞洪作用。由于长江“四口”和“四水”的泥沙来量大,湖区又大量围垦,洞庭湖已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和七里湖等部分。

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南部,介于江苏、浙江两省之间,湖泊面积2460km2,容积近50×108m3,地表水资源量为118.8×108m3。太湖是冲积平原上的河道因洼地宣泄不畅、积水扩大而形成的。

巢湖是我国第五大淡水湖,位于长江、淮河之间的安徽中部。面积780km2。四周河流呈放射状汇入巢湖,经巢湖市南边的湖口入裕溪河汇入长江。20世纪50~70年代,沿湖河口三角洲和湖泊滩地因泥沙淤积及人类围垦,使岸线不断向湖区推进。据航空相片解译,1955~1979年的25a中,杭端口河口三角洲围垦区的总面积已有62km2

Ⅱ.地表水资源较丰富区。主要范围为西南诸河流域、珠江流域。西南诸河位于我国西南边陲,是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一部分。在85.14×104km2的范围内分布有七大水系,即藏西诸河、藏南诸河(含藏南内陆河)、雅鲁藏布江、滇西诸河、怒江、澜沧江、元江。以上水系除西藏南部零星分布着一些面积不等的内陆河外,其余河流分别自新疆、西藏、云南、广西流出国境。西南诸河多年平均降雨量9186×108m3,折合降雨深1088mm。2005年西南诸河的地表水资源量5562.0×108m3,折合年径流深658.9mm。其中,藏西诸河流域面积5.734×104km2,水资源总量约20.1×108m3;藏南诸河流域面积约15.5778×104km2,水资源总量约1952×108m3;雅鲁藏布江发源于西藏西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流域面积24.048×104km2,河长2057km,多年平均径流量1654×108m3;滇西诸河多属伊洛瓦底江水系,该水系流域面积2.1172×104km2,水资源总量约314.5×108m3;怒江干流长约1659km,流域面积13.5984×104km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688.9×108m3。怒江干流在云南省境内长约621km,天然落差1123m,河道平均比降0.181%。流域面积12.483×104km2,多年平均流量1840m3/s。

珠江是我国南方的大河,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等省(区)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东北部,流域面积45.369×104km2,其中在我国境内的面积为44.21×104km2。流域内年径流量达3412×108m3,其中西江年均径流量为2670×108m3,约占流域总量的80%,北江为475×108m3,东江为272×108m3,是中国流量居第二位的河流,是黄河总流量的7倍之多。珠江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4~9月约占年径流总量的80%,6月、7月、8三个月则占年径流量的50%以上。珠江水资源丰富,全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为4700m3,相当于全国人均的1.7倍,但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匀。珠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流域的中部,气候温和多雨,多年平均温度在14℃~22℃之间,多年平均降雨量1200~2200mm,降雨量分布明显呈由东向西逐步减少,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地区分布差异和年际变化大。

Ⅲ.地表水资源中等区。主要范围为东南诸河流域、内陆河流域、辽河流域。东南诸河流域面积24×104km2,河长6300km,年径流量2557×108m3。主要河流包括钱塘江、闽江、浦甬等浙东诸河、椒鸥等浙南诸河、台湾诸河等。1993年,流域内人口总量为6507万,人口占全国5.5%;GDP为2023亿元,占全国的7.5%,其中工业总产值为3748亿元。

我国内陆河主要有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等。其中塔里木河是中国第一大内陆河,全长2437km,塔里木河流域是环塔里木盆地的九大水系144条河流和塔里木河干流的总称,流域总面积102×104km2。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天然径流量398.3×108m3,主要以冰川融雪补给为主,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为30.7×108m3,水资源总量为429×108m3。黑河是中国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之一,发源于甘肃省西北部,由张掖、酒泉间的南山和祁连山流出各河汇集而成,全长约800km。黑河流域有35条小支流。上游地区包括青海省祁连县大部分和甘肃省肃南县部分地区;中游地区包括甘肃省的山丹、民乐、张掖、临泽、高台等县(市);下游地区包括甘肃省金塔县部分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石羊河全长250km,流域自东向西由大靖河、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西大河8条河流及多条小沟、小河组成,河流补给来源为山区大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流域面积1.11×104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5.6×108m3。石羊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22mm,走廊区仅150mm。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为15.6×108m3,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净地下水资源量1.1×108m3,全流域自产水资源总量为16.6×108m3,流域内现状可利用水资源量为17.6×108m3

辽河流域东以长白山与第二松花江、鸭绿江流域为界,西以大兴安岭南端与内蒙古高原为界,南邻滦河、大凌河及渤海,北邻松花江流域。流域面积21.96×104km2,其中,山地占35.7%,丘陵占23.5%,平原占34.5%,沙丘占6.3%。辽河流域人均地表水资源量535m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

辽河流域主要由两个水系构成:①辽河水系,由东、西辽河和辽河干流构成,该水系由盘锦入海,全长1394km;②大辽河水系,由太子河、浑河和大辽河构成,该水系由营口入海,全长415.4km。辽河流域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地理位置、海陆分布及地形等因素影响,降水、径流地地区分布很不均匀。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为多雨中心,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西北部风沙干旱,雨水稀少,仅380~400mm,年际、年内雨水变化较大,冬春雨雪稀少,夏秋降雨集中,尤以7~8月两月降水量最大,占全年的50%左右。从降水季节看,春季降水量占全年的11%~16%,易发生春旱;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常有暴雨发生,形成洪涝灾害;秋季降水量占全年的17%~19%,屡有秋旱发生;冬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4%。

松花江流域位于我国北部,是黑龙江的一大支流,流域面积54.6×104km2,河长1729k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77×108m3。有南北两源,北源嫩江源于兴安岭,南源第二松花江源于长白山,两江于三岔河汇合后称松花江,松花江水系庞大,主要支流有嫩江、第二松花江、拉林河、阿什河、呼兰河、牡丹江、安邦河等。

Ⅳ.地表水资源较缺乏区。主要范围为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省(区),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流域面积75.2×104km2,河长5464km,年径流量为661×108m3,全流域多年年平均降水量466mm,多年年平均蒸发量700~1800mm,主要支流有汾河和渭河。流域年平均气温在-4℃~14℃,年降水量平均为478mm,6~10月降水量占全年65%~85%,最大暴雨发生在7~8月。河南花园口站多年平均(1919~1974年)实测年径流量为470×108m3,如包括上游被引用水量则年径流量为560×108m3

黄河流域东临海洋,西居内陆,气候、降水、蒸发、光热资源及无霜期等差异明显。流域内气候大致可分为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气候,西部干旱,东部温润。全河多年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108m3,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流域内人均水量593m3,为全国人均水量的25%。黄河的突出特点是“水少沙多、水沙异源”。

淮河流域西起伏河南省牛山、桐柏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江淮丘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南堤与长江流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泰山为界与黄河流域毗邻。流域面积26.9×104km2,流域西部、西南部及东北部为山区、丘陵区,约占流域总面积的1/3;其余为广阔平原,约占2/3。淮河流域以废黄河为界,分淮河和沂沭泗河两大水系,面积分别为19×104km2和8×104km2,有京杭大运河、淮沭新河及徐洪河贯通其间。淮河河长1000km,年径流量为622×108m3,其中,淮河水系453×108m3,沂沭泗水系168×108m3。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353×108m3,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重复计算量139×108m3,淮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为835×108m3。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83mm,其中淮河水系910mm,沂沭泗水系836mm。降水量以南部大别山区为最多,超过1400mm,西部桐柏山次之,为1000~1200mm,北部降水量最小,低于700mm。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降水量为最小年降水量的3~4倍。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汛期(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50%~88%。

Ⅴ.地表水资源缺乏区。主要范围为海河流域。海河流域面积26.4×104km2,河长1090km,年径流量为228×108m3,2005年海河流域年降水量487.0mm。主要支流有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滦河、子牙河、南运河等。海河流域属大陆季风性气候区,平均年降水量为548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多年平均汛期(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5%~85%。降水量年际变化很大。按1956~1984年资源统计,海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64×108m3。6~9月的径流量通常占全年的70%~80%,个别河流达到90%;部分有春汛、泉水补给,调节性能好的河流,6~9月的径流量则仅占全年的50%~60%。河川径流的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集中的特性表明,海河流域枯水年洪水可能性很小,而丰水年的洪水可能性很大。

二、全国地表水水质分布

中国河流天然水质总体状况比较好,矿化度和总硬度均比较低。但随着农业的发展,河川径流正日益受到严重污染。在1995年水利部第二次中国水资源质量评价工作中,根据全国1800多个水质监测断面的资料,按照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对近700条河流,约10×104km河长的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全国综合评价河长为98614km,其中水质为Ⅰ类、Ⅱ类、Ⅲ类的河长分别为6042km、25773km和20993km,分别占评价河长的6.1%、26.1%和21.3%;水质为Ⅳ类、Ⅴ类和超Ⅴ类的河长分别为27171km、8163km和10472km,分别占评价河长的27.6%、8.3%和10.6%。污染河长(即水质为Ⅳ类、Ⅴ类和超Ⅴ类河长的总和)45806km,占评价河长的46.5%。与1984年水利部第一次中国水资源质量评价相比,10a间,综合评价河长中,污染河长增加了一倍多。河流水资源质量的地区分布大致为:河流上游河段水质优于中下游,城市及其下游河段水质普遍较差;南方河流水质整体优于北方,东部发达地区,如环京津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人口密集、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水质差于中西部地区。从各水资源一级区对比分析看,太湖水系、海河区、淮河区是我国河流水质状况最差区域,其劣Ⅴ类河长比例均达到或接近50%,即有近一半的河流被严重污染,丧失了使用功能;辽河区和松花江区受河流源头河段天然水质状况较差和中下游人为污染的双重影响,劣Ⅴ类河长比例分别为31.4%和18.0%,水质状况较差;黄河区水质尚可;除沱江和嘉陵江外,长江中上游区域及珠江区水质状况良好;西南诸河、西北诸河和东南诸河水质状况优良。从流域分布来看,污染最严重的是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和松辽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太湖地区污染也十分严重。

从水质评价来看,全国的水质污染以好氧有机污染为主。全国以好氧有机污染参数评价的9.55×104km河长中,污染河长占33.8%,其中严重污染(超Ⅴ类)河长为8305km,占8.7%。在各流域片中,好氧有机污染相对严重的为海河和淮河,污染河长超过评价河长的50%。全国有毒及易积累物质类的污染次之,以此参数评价的9.2×104km河长中,污染河长占31.6%,其中严重污染河长3810km。全国有毒及易积累物质类污染较严重的是黄河、松花江、辽河、淮河和海河流域。

根据对50个主要湖泊水质综合评价的结果,Ⅰ类水质湖泊1个,占湖泊调查总面积的0.1%;Ⅱ类水质湖泊9个,占24.7%;Ⅲ类水质湖泊13个,占23.6%;Ⅳ类水质湖泊7个,占5.4%;Ⅴ类水质湖泊5个,占26.6%;超Ⅴ类水质湖泊15个,占19.6%。也就是说,湖泊75%以上水域的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为有机污染(CODmn)、非离子氨等。从地域分布看,南方城市湖泊及东北平原湖泊的有机污染和西北干旱地区湖泊盐碱化(高矿化度)问题比较突出。评价中的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5大淡水湖总体水化学状况未超过Ⅲ类,但湖岸边局部地区污染严重。

全国地表水污染分区图(附图6)以全国现状地表水水质分布示意图和我国主要湖泊的污染状况为划分依据,将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表水质量现状与天然条件下的“背景值”相对照。将地表水污染程度分为五区,即地表水污染轻微区、地表水污染较轻微区、地表水污染中等区、地表水污染较严重区、地表水污染严重区。

Ⅰ.地表水污染轻微区。该区人类活动少,经济欠发达,地表水污染轻微。西南诸河总体水质良好。9条河流的16个断面中,Ⅲ类水质的断面占87.5%,劣Ⅴ类水占12.5%,无Ⅳ类、Ⅴ类水质断面。仅红河河口县段的两个断面重金属超标。

Ⅱ.地表水污染较轻微区。该区地表水污染较轻微,主要范围为内陆河流域、长江上游、广东大部分地区。内陆河流水质总体良好,7条河流的19个断面中,满足Ⅲ类水质的断面占84.2%,Ⅳ类、Ⅴ类占15.8%。主要污染指标是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

Ⅲ.地表水污染中等区。主要范围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流域、东南沿海诸河流域、元江—红河流域、松花江流域。长江水系干流水质优,无明显变化,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氨氮、溶解氧。监测的128个断面中干流监测断面39个。干流以Ⅱ类水质为主,Ⅰ类、Ⅱ类、Ⅲ类、Ⅳ类水质比例分别为2.6%、71.8%、20.5%和5.1%。珠江流域总体水质良好,主要污染指标是溶解氧、石油类。监测的49个断面中,73.5%的断面为Ⅰ~Ⅲ类水质,18.3%的断面属Ⅳ类、Ⅴ类水质,8.2%的断面属劣Ⅴ类水质。松花江流域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监测的101个断面中,Ⅰ至劣Ⅴ类水质比例分别为1.0%、4.0%、22.8%、35.6%、21.8%和14.8%。嫩江为Ⅲ类水质,松花江干流吉林省段以Ⅲ类水质为主,黑龙江省段以Ⅳ类水质为主。东南诸河中14条河流的26个断面中,Ⅲ类水质的断面占50.0%,Ⅳ类水质断面占34.6%,劣Ⅴ类水质断面占15.4%,无Ⅴ类水断面。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和溶解氧,污染较重断面集中在杭州的钱塘江和宁波的甬江。太湖湖体的20个监测点位中,属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点位比例分别为5%、35%、5%和55%。主要污染物为总氮和总磷。湖区中五里湖、梅梁湖污染明显重于湖心、东部和西部沿岸区。富营养化评价表明,太湖湖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巢湖湖体高锰酸盐指数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但由于总氮和总磷污染严重,湖体12个监测点位中,Ⅴ类、劣Ⅴ类水质各占一半。

Ⅳ.地表水污染较严重区。主要范围为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水系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监测的185个断面中,劣Ⅴ类水体占49.7%。干流28个断面,Ⅰ~Ⅴ类水质比例分别为3.6%、7.0%、35.6%、32.0%和7.6%,劣Ⅴ类水质占14.2%。干流水质好于支流。淮河水体中49个断面的达标率为61.2%,水质基本稳定。主要污染指标是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监测的93个断面中,Ⅱ~Ⅲ类水质断面占16.1%,Ⅳ类、Ⅴ类水质断面占39.8%,劣Ⅴ类水质断面占44.1%。干流13个断面中,38.5%的断面为Ⅰ~Ⅲ类水质,46.2%的断面为Ⅳ类、Ⅴ类水,15.3%的断面为劣Ⅴ类水质。一级支流以Ⅳ、Ⅴ类水质为主;二三级支流、省界河段和山东境内河流以劣Ⅴ类水质为主。

Ⅴ.地表水污染严重区。主要范围为海河流域、辽河流域。辽河、海河水系污染严重,劣Ⅴ类水体占60%以上。海河水系属重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监测的118个断面中,Ⅲ类水质的断面占14.4%,Ⅳ类、Ⅴ类水质的断面占14.4%,71.2%的断面为劣Ⅴ类水质。辽河水系主要污染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石油类。监测67个断面,Ⅲ类水质的断面占17.9%,Ⅳ类、Ⅴ类水质的断面占29.9%,劣Ⅴ类水质断面为52.2%。

全国1999年工业废水(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共606×108t,按流域片统计,长江片207×108t,珠江片136×108t,松辽河片68×108t,淮河片60×108t,海河片55×108t,东南诸河片40×108t,黄河片27×108t,内陆河片7×108t,西南诸河片6×108t。其中,工业废水占67%,生活污水占33%。废污水年排放量大于20×108t的有上海、河南、湖南、辽宁、山东、黑龙江、广西、浙江、湖北、江苏、广东11个省(区、市)。

三、全国地表水供水安全图

依据全国地表水资源量分区图和全国地表水水质图,将我国地表水供水安全图划分为四个区(附图7),分区情况如下:

Ⅰ.地表水供水相对安全区。地表水资源较丰富,地表水污染较轻微,主要范围为新疆、西藏西部、甘肃西北部、青海西北部、内蒙古等地。

Ⅱ.地表水供水较安全区。地表水资源中等、地表水污染较轻微或地表水资源丰富、地表水污染中等,主要范围为西藏东南部、四川、云南、广西西部、贵州、湖南、湖北、重庆、河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甘肃东南部、山西、河北、山东、上海、浙江、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Ⅲ.地表水供水较不安全区。地表水资源较缺乏、地表水污染较严重,主要范围为广西东部、广东、福建、江西、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南部、海南、台湾等地。

Ⅳ.地表水供水不安全区。地表水资源缺乏、地表水污染严重,主要范围为天津、北京东北部。

⑸ PE管可以用作工业园区的供水吗

PE管道有安全、无毒,而且不会滋生微生物的特点,并且不会像金属管道那样生锈造成管道二次污染,非常适合用于供水。而在工业区里,PE管有很好的抗腐蚀作用,可抵抗一些不达标企业排污对金属管道的服饰。而且,在施工中可以进行非开挖铺设,便于园区的施工,是工业园区供水排水、燃气管道的最好选择。
上海亚大目前正在进行宁波、如东等多个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的供排水工程,如果需要,可以参观考察、交流一下。

⑹ 宁波市城市供水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供水管理,发展城市供水事业,保障城市生产、生活用水和其他各项建设用水,根据国务院《城市供水条例》和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城市供水,是指城市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
本规定所称城市公共供水,是指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以其公共供水设施向单位和居民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提供用水。
本规定所称自建设施供水,是指城市的用水单位以其自行建设的供水设施主要向本单位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提供用水。
本规定所称城市供水企业,是指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第三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城市供水和使用城市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第四条宁波市市政公用局是本市城市供水的行政主管部门。各县(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
环境保护、卫生、规划、水利、技术监督、地质矿产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城市供水管理工作。第五条本市城市供水工作实行开发水源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结合,保障供水与确保水质相结合的原则。第六条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供水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市、县(市)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中、长期城市供水发展规划,经市、县(市)规划部门综合平衡后,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城市供水事业发展,鼓励从事城市供水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改善水质,提高城市供水的现代化水平。
在城市供水工作中作出显着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奖励。第二章城市供水水源第八条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城市规划、水利、城市供水和地矿等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
编制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应当优先保证城市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工业用水和其他各项建设用水。第九条市、县(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加强饮用水水源的污染防治监测管理,并会同城市供水、水利和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当依法进行管理。第三章城市供水工程建设第十条城市供水工程的建设,应当按照城市供水发展规划及其年度建设计划进行,并与城市供水水源建设相适应。
新建、改建、扩建城市供水工程,应当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管理职责,经市、县(市)城市供水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第十一条城市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必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施工单位承担,并遵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禁止无证或者超越资质证书规定经营范围的单位承担城市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任务。第十二条城市供水工程竣工后,组织验收的部门应当通知市、县(市)供水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参加验收。
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供水工程,不得投入使用。第十三条用水单位因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需增加用水的,其工程总概算应当包括供水工程建设投资,并应按有关规定缴纳自来水增容费。
自来水增容费由市、县(市)人民政府统一用于城市供水工程建设。第四章城市供水设施管理第十四条城市供水企业对其管理的城市供水设施,应当建立定期检查维修制度,加强供水设施的维修管理,确保安全运行。第十五条用水单位自行建设的与城市公共供水管道接连的户外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应经城市公共供水企业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应纳入城市供水统一管理范围。第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装、迁移或者拆除城市公共供水设施。
因城市建设需要确需改装、拆除或者迁移城市公共供水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报经市、县(市)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后,方可实施。第十七条建设施工可能影响城市公共供水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必须与城市供水企业商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并由施工单位负责实施。第十八条埋设地下其他管线与城市公共供水管道平行或者交叉时,必须按建设部GBJ13-8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规定处理。

⑺ 镇海炼化喝的是什么

镇海炼化喝的是水库水。
近年来,为适应宁波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宁波自然水公司大力推进重大供水工程建设和中高层住宅二次供水改造,不断提高城市供水水质和供水安全可靠性。“十一五”以
来,投资近48亿元,兴建了白溪水库、皎口(周公宅)水库两大引水工程,东钱湖、毛家坪水厂两座50万吨/日的水厂和一条全长47.3公里的大口径城市供
水环网。目前,已形成以白溪、横山、皎口等水库水为主的原水供应系统,优质原水供应率达100%,多水源联调、多水厂联网、多水管联供的宁波城市现代化供
水体系基本建成,覆盖中心城区的城乡一体化供水格局基本形成,供水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供水水质和社会服务水平显着提高,实现了宁波城市供水事业的跨越式发
展,走在了全国同类城市优质供水的前列。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以下简称“镇海炼化”)是中国石油化工股
份有限公司直属的特大型控股的子公司和骨干企业,前身是始建于1975年的浙江炼油厂,位于杭州湾南岸长三角腹地的经济发达交通运输综合枢纽型城市——中
国宁波,是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园区内最大型炼化一体化标志性企业。距深水良港北仑港仅18公里,距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入口仅55公里,距铁路货运办理庄桥
站仅14公里。便利的海运、铁路、公路、管道、航空所组成的立体型综合运输枢纽网络,为镇海炼化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阅读全文

与宁波工业供水采用哪里的水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奔驰gl470拖拽模式怎么解除 浏览:486
绵阳哪里有铝型材工业平台 浏览:538
汽车减配在哪里看 浏览:980
奔驰的esq在哪里 浏览:777
工业园区准入节能规划公司有哪些 浏览:520
烟台昌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在哪里 浏览:131
奥迪q5后面怎么吹暖风 浏览:776
工业互联网跨界农业怎么样 浏览:803
奥迪哪个系列有天窗 浏览:44
宝马车从沈阳运苏州要多久 浏览:710
汽车喷漆砂眼是什么原因 浏览:626
汽车加气站归什么部门监督 浏览:199
成熟工业园如何实现工业40 浏览:97
宝马车门里面拉手怎么盖上 浏览:773
如何制作简易汽车限速器 浏览:806
汽车空调泵管道如何清洗 浏览:744
汽车大灯黑膜哪里有卖的 浏览:571
12年福建奔驰制冷剂加多少 浏览:572
奥迪a5首付30万月供需要多少 浏览:637
电动汽车如何扩装续航锂电池 浏览: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