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历史上江南哪个镇手工业最多

历史上江南哪个镇手工业最多

发布时间:2022-06-20 11:06:08

Ⅰ 江南六大古镇的南浔古镇

曾经最富庶的江南古镇!
镇名由来: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因滨溪遂称浔溪,一直沿用至南宋宁宗(1195~1224)朝;南宋理宗时(1225~1264)文献记载“南林一聚落,而耕桑之富,甲于浙右”,由于浔溪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遂称南林;至淳祜季年(1252)建镇,取南林、浔溪两名之首字,称南浔。
着名景点:嘉业堂藏书楼、刘氏小莲庄、“南浔三古桥”。
嘉业堂藏书楼,隔溪与小莲庄毗邻,系刘镛孙刘承干于1920年所建,因清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该楼规模宏大,藏书丰富,原书楼与园林合为一体,以收藏古籍闻名,是中国近代着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系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解放后,原书楼主人捐赠给浙江图书馆,藏书楼以公共图书馆和旅游景点的双重身份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读者和游客。
刘氏小莲庄,是清光绪年间南浔首富刘镛的私家园林、家庙及义庄所在,位于南浔镇南栅万古桥西,北临鹧鸪溪,西与嘉业堂藏书楼隔河相望。原为刘氏归榇暂殡寓园,从光绪十一年(1885年)开始,在池周补植花柳,重栽菡萏,布置台榭,启建家庙,历时四十载,于1924年完成。因慕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湖州莲花庄,而自名“小莲庄”。
“南浔三古桥”的是广惠桥、通津桥和洪济桥。广惠桥位于镇南栅商会原址附近,横跨市河。此桥为单孔石拱型。其始建年代已失考,清代两次整修。桥长18米,宽33米,拱矢高53米,上下各有踏步24级,拱券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桥堍还有一对精妙的石狮子。通津桥北面为东大街西端,桥南堍为下塘东街,位于十字形水系的交叉点。“通”是通往之意,“津”即水也。因明清时期南浔丝市盛况空前,通津桥畔成为丝市中心,闻名遐迩的“辑里丝”由此通过水路运往上海,销往海内外。通津桥始建于宋代,系单孔石拱桥。清代经3次整修。现桥长28米,宽4米,拱矢高76米,上下各有踏步33级,拱券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洪济桥位于镇东栅,俗称新桥。桥南堍在下塘东街,北堍在东大街。明万历年间《湖州府志》已有此桥记载,清嘉庆十年1805年重建。桥为单孔石拱桥,长28米,宽35米,拱矢高72米,上下各有踏步33级,拱券石采用纵联分列砌置法。
古镇历史:南浔最为有名的莫过于“辑里湖丝”(造就了巨富之镇)、“善琏湖笔”(文房四宝之首)。
明万历年至清代中叶,蚕丝业和手工业、缫丝业的兴起及商业的发展,为南浔经济繁荣鼎盛时期。镇上的巨富豪绅,几乎都靠经营蚕丝业发迹,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只金黄狗”。民间有“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之说(这是一个比喻,按照他的财富多少来区分的,五百万银子以上的称象,一百万以上不到五百万的称牛,十万两以上不到一百万的是称狗。四象指刘镛、张颂贤、庞云曾,顾福)。四象拥有的财富相当于清政府的一年财政收入(七千万两白银)。
南浔是中国近代史上罕见的一个巨富之镇,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的第二天,就曾正式宣布南浔镇升级为市。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古镇上,有着号称“四象”的江南四大首富。又有类如《红楼梦》中宁国府、荣国府那样八家公爵似的,号称“八牯牛”的大富之户,以及拥有充满了民间嘲讽意味的,号称“七十二只金黄狗”的豪门、财主。
拍摄的影视剧:《钱塘人家》、《太平天国》、《天下粮仓》、《新上海滩》、《十万人家》、《祥林嫂》、《早春二月》、《风满楼》、《花溅泪》、《梦回青河》、《玉卿嫂》、《明月清照》、《黑蝴蝶,白蝴蝶》等

Ⅱ 江南四大名镇是哪些

我国古代四大名镇

1、夏口镇~今湖北省武汉市的汉口,四大名镇之首,处于长江中游,古代以水运为主,有“九省通衢”之称,后铁路运输发展,水陆并运,因处于我国南北中间位置,与其他省市联系方便。
2、佛山镇~今广东省的佛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北部,我国南方着名的手工业城镇。今为我国四大丝织业中心之一。
3、景德镇~今江西省景德镇市,以产瓷器闻名于世,生产瓷器已有1400多年历史。它是四大名镇中唯一不靠水运起家的城镇。

4、朱仙镇~位于河南省开封县西南,贾鲁河穿镇而过,唐宋以来成为水陆交通要冲和繁华的商业集镇。后因河道淤塞,水陆中断;平汉铁路(今京广线北段)通车,陆运转移而衰落。目前仍为一镇,是开封市西南的重要农贸市场。

摘自 《新民晚报》 1993年12月11日

Ⅲ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手工业发达地区分布特点

东晋南朝养蚕缫丝技术比前代大为提高,荆州、扬州是江南丝织品生产最多的地方。江南织锦技术得到普及与提到。扬州、荆州的冶铁水平也很高。制瓷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瓷器成为普遍的生活用具,青瓷、白瓷的烧制技术都很有特色。纸的生产不仅质量精美,而且数量很大。

Ⅳ 江南哪个古镇最大

南浔符合你的问题要求。
南浔位于浙江省湖州市之东,与江苏省吴江县交界,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环境秀美,且名胜古迹甚多,在明清时代就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名镇和旅游胜地。明万历年至清代中叶,蚕丝业和手工业、缫丝业的兴起及商业的发展,为南浔经济繁荣鼎盛时期。镇上的巨富豪绅,几乎都靠经营蚕丝业发迹,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只金黄狗”。民间有“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之说。南浔历史上园林众多,自南宋至清代镇上大小园林达27处。以一镇之地,而拥有五园,实江南所仅见。

Ⅳ 请问江南六大古镇各自的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编辑本段并称的来历
江南六大古镇(周庄、同里、角直、西塘、乌镇、南浔)并称的来历:
“小桥、流水、人家”的规划格局和建筑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江南六大水乡古镇是我国江南水乡风貌最具代表性特征的地区,都以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清丽婉约的水乡古镇风貌、古朴的吴侬软语民俗风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驰名中外。 六大古镇是江南水乡古镇的代表,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去过所有古镇的西塘一位导游是这样评价的:周庄开发得最早,知名度也最高;南浔文化底蕴最深,单个景点很有味道;乌镇旅游做得很成功,是博物馆式的古镇,几乎没有原居民;西塘面积最大,保护了1.05平方公里和25万平方米明清建筑,廊棚、古弄很有特色。正因为共性之中有个性,许多旅行社都把六大古镇作为整体推出。 江南六古镇捆绑申报世界遗产最早可以追溯到从1982年起,以同济大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先生带领的师生,就对江南六个水乡古镇进行保护。 1998年,在联合国遗产中心亚太区主任明嘉扬女士的建议下,江苏的周庄、同里、角直和浙江的乌镇、南浔、西塘,经过酝酿最终以江南水乡古镇的名义联合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 2001年4月,江南六大水乡古镇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同时在浙江乌镇举行了《江南水乡古镇》特种邮票首发式,邮票一套六枚,浓墨淡彩,匠心独具,一枚一个古镇,合起来恰是联合阵容。10月,APEC会议在江苏周庄开了半天的会,让全世界见识了江南水乡古镇风情。11月,江浙两省正式将申遗文本上报国家建设部。
编辑本段一、周庄古镇(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江南六大古镇之首,有“江南第一古镇之称”!
镇名由来:春秋战国时期,周庄境内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称摇城。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舍宅200余亩捐于当地全福寺为寺,始称周庄,元代中期,沈万三利用周庄镇北白蚬江水运之便,通番贸易,周庄因此成为其粮食、丝绸、陶瓷、手工艺品的集散地,遂为江南巨镇。至清康熙初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 着名景点:周庄最为着名的景点有富安桥、双桥、沈厅。 富安桥是江南仅存的立体形桥楼合璧建筑;双桥则由两桥相连为一体,造型独特,石桥牢固而又质朴,建于明代,由一座石拱桥和一座石梁桥组成,横跨于南北市河和银子浜两条小河上,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圆一方,错落有致,宛如一把大锁将两条小河紧紧地锁住 沈厅为清式院宅,整体结构严整,局部风格各异。 古镇历史:周庄镇已有九百年的历史,镇内河流呈井字型,镇中桥梁很多,其中历史在四百年以上的古桥的就有八九个,明代时这里住着江南首富沈万三,他富得让朱元璋都垂涎,他个人出资修了南京明城墙的三分之一,沈万三在各地都有许多产业,但是他始终把周庄作为他的根基。 1984年,在美国留学的陈逸飞以周庄的双桥为素材,创作了一幅题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连同他的其它37幅作品,于纽约的十月金秋,在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画廊展出,引起了轰动,尤其是那些运用油画和传统的中国水墨画手法创作的作品,描绘了姑苏的小桥流水、江南的田园风光,将美国观众带到了神话般的境地。美国权威杂志《艺术新闻》发表了题为《向西方潮流大胆挑战》的评论,专门介绍陈逸飞的艺术成就。 当年十一月,阿曼德•哈默访问中国时,将陈逸飞的那幅《故乡的回忆》高价购下,作为礼物,送给了邓小平同志。不知道为什么哈默为什么会选择中国的“土特产品”作为送给中国领导人的礼物,但是正是这一选择才使中国人真正知道了周庄。 联合国每年发行六组邮票,世界联合国协会每年从各国优秀画家中遴选6人,请他们自行设计并绘制精美的图案,作为每组邮票的首日封。1985年,这幅画又经陈逸飞加工,成为当年世界联合国协会的首日封,让越来越多的人领略中国水乡古镇旖旎风情。 拍摄的影视剧:《新白娘子传奇》、《杨乃武与小白菜》、《聊斋书痴》、《独行客》、《销魂刀》、《柳亚子》、《开天辟地》、《阮玲玉》、《鸳鸯错配钱秀才》、《天若有情》、《胡雪岩》、《济公游记》、《江南巨富沈万三》、《干隆与香妃》、《华罗庚》、《新乱世佳人》等 交通:上海、苏州、昆山、青浦均有直达周庄的长途汽车。 住宿:私人旅店开价一般都在60元/天左右,可以砍价,旺季房价有时会涨到100多元。如果资金充裕,可以选择住在典型的江南水乡家居型的客栈——贞固堂,它原为教育家沈体兰先生故居,是一座明清风格宅院式建筑,古色古香。价格为280元/天。
编辑本段二、同里古镇(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
镇名由来:同里,古时很富,故称“富土”;唐初,因其名太过于奢华,过于招摇,改为“铜里”;宋代,把“富”字不出头,去掉一点,再将该字一分为二,上半截为“同”,下半截“田”与“土”相加,变为“里”,同里之名由此而来,体现了同里人的谦虚低调,沿用至今。
着名景点:主要景点可以概括为“一园”、“二堂”、“三桥”。 退思园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 嘉荫堂,嘉荫堂位于江苏吴江,建于1922年,宅主柳炳南,与着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同宗。柳亚子先生曾在此居住;崇本堂,最吸引人的,当然是它的各种雕刻。 最有名的桥是“三桥”——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它们以三足鼎立的姿态互相依伴伫立在古镇中心。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的“走三桥”——这古老的民俗画卷终于真真切切的展现在我的眼前,那是消灾避难、吉祥幸福的象征。他们说,走过太平桥,一年四季身体好;走过吉利桥,生意兴隆步步高;走过长庆桥,青春长驻永不老。 拍摄的影视剧:《包氏父子》、《红楼梦》、《林冲》、《家》、《春》、《秋》、《董小宛》、《戏说干隆》、《半生缘、一世情》,《天之骄女》、《戏曲舞台》、《风月》、《情归同里》等 交通:上海、苏州、吴县均有汽车直达。同里与周庄之间还有游船往返。 住宿:同里也有许多小旅馆可以清闲度日,但如果想选择正规饭店,这里有同里度假村,平时240元/天,周末280元/天。便宜一点的有同里三元大酒店,140元/天。最实惠的则是同里民乐居,60元/天。
编辑本段三、角直古镇(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有“东方威尼斯”之称!
镇名由来(音同"鹿"):角直原名为甫里,因镇西有“甫里塘”而得名;后因镇东有直港,通向六处,水流形有酷如“角”字,故改名为“角直”;又传古代独角神兽“角端”巡察神州大地路径角直,见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因此就长期落在角直,故而角直有史以来,没有战荒,没有旱涝灾害,人们年年丰衣足食。 着名景点:保圣寺、银杏树、沈宅、萧宅 保圣寺,建于公元503年,据今1495年历史的角直保圣寺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一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江南一座着名的千年古刹,寺内唐代着名雕塑家杨惠之所塑的九尊泥塑罗汉,虽历经千年沧桑,却仍然保存完好。寺内仍有200多间建筑,保持了一流寺庙的格局,号称江南四大寺院之一。 银杏树,古银杏又是角直古老的象征之一。这不仅是角直这个历史文化名镇古老的标志,而且为角直的景色添彩增辉。目前镇上有银杏树7棵,其中在保圣寺四周有4棵,最大的一棵据今已1300年树龄,高度50米,树身三位男子也围不住,她虽历经千年风霜,但仍能挺拔、健壮。 沈宅的精华部分是“乐善堂”。这座三开间正厅是镇上最豪华的建筑。厅内琳琅满目的雕饰可谓富家气派十足。 萧宅原为镇上杨姓武举人所建,后来售于里中望族萧家的萧冰黎,故称萧宅。萧宅,位于角直镇中市上塘街,建于清光绪已丑年(公元1889年),占地一千多平方米,是古镇现存最完好的清代民宅。 交通:上海有长途汽车直达。苏州有18路公共汽车直达。周庄与同里也有旅游车直达。 住宿:目前镇上用于接待游客的地方主要是角直迎宾馆,标准间120元/天,三人间150元/间,套房200元/间。
编辑本段四、西塘古镇(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
江南六大古镇中面积最大的古镇!
镇名由来:相传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盐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现嘉善县西南12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内,故西塘亦称胥塘。因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又别称平川,斜塘。 着名景点:“三多”(桥多、弄多、廊棚多) 西塘素以桥多、弄多、廊棚多而闻名。西塘民风淳厚,橹声悠扬,到处洋溢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特有的人文积淀。西塘古镇保护好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一个专家们研究“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圣地;艺术家们描绘“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基地;游客们品味“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净地。西塘古镇以特有的文化气质,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古镇历史: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在唐开元年间就已建有大量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市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盛起来;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最恰当不过的形容。 拍摄的影视剧:《碟中谍3》,《我的青春谁做主》,《五星大饭店》,《像雾像雨又像风》,《别爱我》,《茉莉花》,《梦回青河》,《画魂》,《长恨歌》,《孤恋花》,《天一生水》,《和你在一起》等 交通:上海、杭州均有直达班车。 交通:从上海或杭州先坐火车或汽车到嘉善,嘉善汽车站每隔5分钟发一辆到西塘的车。 住宿:有西塘宾馆、俞园大酒店等,价格从70-100元/天不等。亦有私人旅馆,价格可以商量。
编辑本段五、乌镇古镇(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
镇名由来:秦时,乌镇属会稽郡,以车溪(即今市河)为界,西为乌墩,属乌程县,东为青墩,属由拳县,乌镇分而治之的局面由此开始。元丰初年(1078),已有分乌墩镇、青墩镇的记载,后为避光宗讳,改称乌镇、青镇。南宋宋光宗登基,他的名字是个怪僻字,竖心旁加个“享”,念“敦”,于是天下念“敦”的字全不能用,自此之后乌墩就定称为乌镇。1950年5月,乌、青两镇合并,称乌镇,属桐乡县,隶嘉兴,直到今天。
着名景点:茅盾故居、江南百床馆 茅盾故居,茅盾于1974~1981年在此居住。 江南百床馆,是一座专门收藏江南古床的博物馆,座落在乌镇东大街210号,又称赵家厅,面积约1200多平方米,内收数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 古镇历史: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得名“乌戍”。 读过茅盾的田野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吗?茅盾的童年、少年时代都是在浙江的乌镇度过青年时期也在这儿,居住。他所描写的人物原形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小说正是对旧社会乌镇各个方面的真实写照。 拍摄的影视剧:台湾女生组合SHE歌曲《中国话》MV也曾取景乌镇,《似水年华》、《美丽无声》、《旗袍》、《一江春水向东流》、《追日》、《早春二月》《干隆王朝》、《她从海上来——张爱玲的故事》、《心中有鬼》等 交通:从嘉兴或嘉善坐往桐乡方向的汽车到乌镇。
编辑本段六、南浔古镇(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
曾经最富庶的江南古镇!
镇名由来: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因滨溪遂称浔溪,一直沿用至南宋宁宗(1195~1224)朝;南宋理宗时(1225~1264)文献记载“南林一聚落,而耕桑之富,甲于浙右”,由于浔溪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遂称南林;至淳祜季年(1252)建镇,取南林、浔溪两名之首字,称南浔。 着名景点:嘉业堂藏书楼、刘氏小莲庄、“南浔三古桥”。 嘉业堂藏书楼,隔溪与小莲庄毗邻,系刘镛孙刘承干于1920年所建,因清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该楼规模宏大,藏书丰富,原书楼与园林合为一体,以收藏古籍闻名,是中国近代着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系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解放后,原书楼主人捐赠给浙江图书馆,现在的藏书楼正以公共图书馆和旅游景点的双重身份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读者和游客。 刘氏小莲庄,是清光绪年间南浔首富刘镛的私家园林、家庙及义庄所在,位于南浔镇南栅万古桥西,北临鹧鸪溪,西与嘉业堂藏书楼隔河相望。原为刘氏归榇暂殡寓园,从光绪十一年(1885年)开始,在池周补植花柳,重栽菡萏,布置台榭,启建家庙,历时四十载,于1924年完成。因慕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湖州莲花庄,而自名“小莲庄”。 “南浔三古桥”的是广惠桥、通津桥和洪济桥。广惠桥位于镇南栅商会原址附近,横跨市河。此桥为单孔石拱型。其始建年代已失考,清代两次整修。桥长18米,宽33米,拱矢高53米,上下各有踏步24级,拱券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桥堍还有一对精妙的石狮子。通津桥北面为东大街西端,桥南堍为下塘东街,位于十字形水系的交叉点。“通”是通往之意,“津”即水也。因明清时期南浔丝市盛况空前,通津桥畔成为丝市中心,闻名遐迩的“辑里丝”由此通过水路运往上海,销往海内外。通津桥始建于宋代,系单孔石拱桥。清代经3次整修。现桥长28米,宽4米,拱矢高76米,上下各有踏步33级,拱券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洪济桥位于镇东栅,俗称新桥。桥南堍在下塘东街,北堍在东大街。明万历年间《湖州府志》已有此桥记载,清嘉庆十年1805年重建。桥为单孔石拱桥,长28米,宽35米,拱矢高72米,上下各有踏步33级,拱券石采用纵联分列砌置法。 古镇历史:南浔最为有名的莫过于“辑里湖丝”(造就了巨富之镇)、“善琏湖笔”(文房四宝之首)。 明万历年至清代中叶,蚕丝业和手工业、缫丝业的兴起及商业的发展,为南浔经济繁荣鼎盛时期。镇上的巨富豪绅,几乎都靠经营蚕丝业发迹,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只金黄狗”。民间有“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之说(这是一个比喻,按照他的财富多少来区分的,五百万银子以上的称象,一百万以上不到五百万的称牛,十万两以上不到一百万的是称狗。四象指刘镛、张颂贤、庞云曾,顾福)。四象拥有的财富相当于清政府的一年财政收入(七千万两白银)。 南浔是中国近代史上罕见的一个巨富之镇,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的第二天,就曾正式宣布南浔镇升级为市。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古镇上,有着号称“四象”的江南四大首富。又有类如《红楼梦》中宁国府、荣国府那样八家公爵似的,号称“八牯牛”的大富之户,以及拥有充满了民间嘲讽意味的,号称“七十二只金黄狗”的豪门、财主。 拍摄的影视剧:《钱塘人家》、《太平天国》、《天下粮仓》、《新上海滩》、《十万人家》、《祥林嫂》、《早春二月》、《风满楼》、《花溅泪》、《梦回青河》、《玉卿嫂》、《明月清照》、《黑蝴蝶,白蝴蝶》等

Ⅵ 古代江南四大名镇

古代江南四大名镇是指周庄、同里、西塘、乌镇等四个名镇。该四镇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文化背景深厚。
周庄,是一座江南小镇,有“中国第一水乡”之誉,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周庄始建于1086年(北宋元祐元年),因邑人周迪功先生捐地修全福寺而得名。春秋时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名为贞丰里。
同里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典型江南地区汉族水乡风格的古镇。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同里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镇内由15条河流纵横分割为7个小岛,由49座桥连接。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
西塘古镇位于浙江省嘉善县,江浙沪三省交界处。古名斜塘,平川,距嘉善市区10公里。是吴地汉文化的千年水乡古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西塘全镇总面积83.61平方公里,其中古镇区面积1.04平方公里,人口近8.6万。西塘被誉为生活着的千年古镇。已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景区。
乌镇曾名乌墩和青墩,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是全国二十个黄金周预报景点及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乌镇是典型的江南地区汉族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1991年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

Ⅶ 古代江南水运发达的城市商业繁荣,形成了五大手工业区有哪些

松江的棉纺织业,苏杭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铅山的造纸业和景德镇的制瓷业
明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东南沿海的广州、漳州、福州、宁波等地,既是对外贸易的港口,又是商业都会……最繁荣的江南地区形成了五大手工业区域,即松江的棉纺织业,苏杭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铅山的造纸业和景德镇的制瓷业

Ⅷ 在古代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名镇,其中被号称为四大名镇是那个

我国古代四大名镇
1、河南朱仙镇
河南开封县的朱仙镇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南20公里处。相传战国为朱亥故里,朱亥居仙人庄,故名朱仙镇。朱亥本是一位屠夫,因勇武过人被信陵君聘为食客,以后曾在退秦、救赵、存魏的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信陵君的盖世英名也是与他发现和任用朱亥分不开的。朱仙镇的全盛时期是明末清初。当时全镇面积为25平方公里,人口二十多万,民商四万多户。镇内街道纵横、百货云集。贾鲁河将全镇分为东镇和西镇。明清两代东镇是重要市街。干隆以后,因黄河决溢,镇中屡遭水患,东镇地势较低,商贾多由东镇移至西镇。朱仙镇木版年画起源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岳飞曾在这里大败金兵,取得朱仙镇大捷。岳飞曾有以五百精骑大破十万金兵的壮举,金兀术也不得不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2、江西景德镇
景德镇今江西省景德镇市,明清时期为天下四大镇之首,以产瓷器闻名于世,东晋末年开始生产瓷器,已有1600多年历史。它是四大名镇中唯一不靠水运起家的城镇。英国的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博士称景德镇为“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工业城市”,康熙六十一年,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殷弘绪)曾经记载景德镇有100万人口,3000座窑,《浮梁县志》也记载:“列肆受廛延袤十数里,烟火近十万家。” 记录了当年景德镇的盛况,嘉庆年全国财政收入4013万两,景德镇GDP610万两,其中民窑就有600万两,足以证明景德镇当年在中国的经济地位。景德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雄踞长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镇"之称,是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1953年6月政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直辖市,景德镇是中外着名的瓷都,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宋景德元年(1004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着称于世。"毛泽东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国宾馆用瓷以及各类艺术陶瓷倍受世人赞赏。景德镇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誉。郭沫若先生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盛赞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镇与世界紧密相连。
3、广东佛山镇
佛山镇今广东省的佛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北部,我国南方着名的手工业城镇。今为我国四大丝织业中心之一。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水路踞广州上游而处西江、北江下游,是水路通达省城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上毗邻港澳,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古籍记载:“诸宝货南北互输,以佛山为枢纽,商务益盛。”繁荣的商贸带动了以手工业为主的制造业迅速发展。到明清时期,佛山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合为“中国四大名镇”。逐步发展成为岭南地区商品集散地和冶铸、陶瓷、纺织、中成药等制造业的中心。以至与京城、汉口、苏州合称为“天下四聚”。繁华的商贸活动和兴旺的手工制造业孕育了中医中药行业的迅速发展。
4、湖北汉口镇
湖北省武汉市的汉口,汉口得名于地处汉江之口,汉口的发展,始于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以后,其主要是利用长江、汉水的水运之便,作为码头和商业市镇发展起来的。古代有“九省通衢”之称,后铁路运输发展,水陆并运,因处于我国南北中间位置,与其他省市联系方便。清朝晚期,依清政府与外国政府缔结的不平等条约,汉口被辟为通商口岸。汉口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外国人在此地大规模投资,有五个国家再次开辟了租界。从上游往下游依次是:汉口英租界、汉口俄租界、汉口法租界、汉口德租界和汉口日租界。周边破产农民更是大规模地涌入汉口。至20世纪初,汉口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大城市,被称为“东方芝加哥”。
又有一说四大名镇指的是:1、河南朱仙镇;2、广东佛山镇;3、江西景德镇;4、江苏枫桥镇

Ⅸ 哪个是中国的江南第一大镇

周庄为苏州昆山(县级)市下辖的一个镇,距昆山市政府驻地玉山镇和苏州市区均为60公里,距上海市区虹桥国际机场65公里。
“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若要在中国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水乡古镇,毫无疑问,她就是“中国第一水乡”周庄。
周庄环境幽静,建筑古朴,虽历经9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来的水乡集镇的建筑风貌。全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仅有0.47平方公里的古镇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周庄民居,古风犹存,最有代表性的当数沈厅、张厅。同时,周庄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它们共同构造了一幅美妙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景画。
周庄镇旧名贞丰里。据史书记载,北宋元佑年间(公元1086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将庄田200亩(13公顷多)捐赠给全福寺作为庙产,百姓感其恩德,将这片田地命名为“周庄”。但那时的贞丰里只是集镇的雏形,与村落相差无几。1127年,金二十相公跟随宋高宗南渡。迁居于此,人烟才逐渐稠密。元朝中叶。颇有传奇色彩的江南富豪沈万三之父沈佑,由湖州南浔迁徙至周庄东面的东宅村(元末又迁至银子浜附近),因经商而逐步发迹,使贞丰里出现了繁荣景象,形成了南北市河两岸以富安桥为中心的旧集镇。到了明代,镇廓扩大,向西发展至后港街福洪桥和中市街普庆桥一带,并迁肆于后港街清代,居民更加稠密,西栅一带渐成列肆,商业中心又从后港街迁至中市街。这时已衍为江南大镇,但仍叫贞丰里。直到康熙初年才正式更名为周庄镇。
另有资料,周庄地域春秋时期至汉代有“摇城”之说,相传吴王少子摇和汉越播君封于此,周庄的历史就显得更加悠久。在镇郊太师淀中发掘到的良渚文化遗物,也证明了这一点。周庄元代时属苏州府长洲县。明代中期属松江府华亭县,清初复归长洲县。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周庄镇因元和县一分为二,约五分之四属元和县(今吴县市)。五分之一属吴江县(今吴江市)。干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江苏巡抚陈文恭将原驻吴县角直镇的巡检司署移驻周庄,管辖澄湖、黄天荡、独墅湖、尹山湖和白蚬湖地区,几乎有半个县的范围。
周庄由原来的小集迅速发展为商业大镇,与江南富豪沈万三的发迹很有关系。沈万三利用白蚬江(即东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北接浏河的优势,出海贸易,将周庄变成了一个粮食、丝绸及多种手工业品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促使周庄的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最突出的产品有丝绸、刺绣、竹器、脚炉、白酒等。
周庄,悠远的历史,给古镇造就了诸多胜景。着名建筑学家罗哲文盛赞周庄“不但是江苏省的一个宝,而且是国家的一个宝”。2003年,周庄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部授予的“文化遗产保护奖”,同年荣获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称号。

Ⅹ 江南四大名镇是哪些

查了些资料,应该是周庄、吴江同里、西塘和乌镇吧!因为现在各地为了提高自己的旅游知名度,都会为自己贴标签,但是周庄、乌镇却是毋庸置疑的。
我国的古镇倒是约等于被公认了,但是将范围缩小到江南,估计公认度就要低一点点。以下关于江南四个古镇的介绍,应该会对你有帮助。

一:江苏昆山周庄古镇

说到周庄就不能不说桥。周庄的桥,古意朴拙,形态各异,耐人寻味:贞丰桥畔诗韵悦耳,富安桥桥楼台壁,而最知名的无疑就是双桥。双桥地处周庄中心地段,位于交*的河道上,呈直角状排列,当地人称“钥匙桥”。当年着名油画家陈逸飞画了此桥后,曾经被美国石油大王收藏,后来石油大王访华时又将这幅画转送给邓小平。从此周庄随着双桥一起在世界上声名鹊起。

周庄呈“井”字形的河道,构成了水乡神韵。条条水巷游人如织,条条河道轻舟荡漾。

周庄人家因水而筑,粉墙黛瓦的深宅大院,雕梁画栋的临水小阁,比比皆是。尤以深厅、张厅气势非凡,历经百年,风姿依旧。元末明初,家住周庄的江南首富沈万三曾经资助明皇朝修建南京1/3的城墙,但最后仍然得罪了皇帝朱元璋,被流放到云南,客死他乡。如今沈厅仍在,这个颇有分量的古民居中主人公的悲剧故事让人浮想联翩,为周庄的流水小桥凭添一分沉重的气氛。

画过周庄的人很多,而独特的视角就需要你去慢慢体味和寻找了。

交通:上海、苏州、昆山、青浦均有直达周庄的长途汽车。

住宿:私人旅店开价一般都在60元/天左右,可以砍价,旺季房价有时会涨到100多元。如果资金充裕,可以选择住在典型的江南水乡家居型的客栈——贞固堂,它原为教育家沈体兰先生故居,是一座明清风格宅院式建筑,古色古香。价格为280元/天。

二:江苏吴江同里古镇

同里古镇的民居不少,虽不像周庄全部沿河而建,却给人空间感。这里的河道更为开阔,是用青石板铺成的。

在同里最为出名的是“一园、两堂、三桥”,都是古色古香的造型。一园是江南名园退思园,此园在不大的面积里精巧安排,使得小小的园林给人一种移步换景千变万化的感觉。两堂指的是崇本堂、嘉荫堂。三桥指的是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

同里的民居、园林都很好看,不过 在同里最偏爱的莫过于桥了。

同里处于五湖环抱之中,镇内街巷逶迤,河道纵横,因而也就留下了众多的建于各个年代的古桥。在古镇,最古老的桥是思本桥。它建于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虽经风雨侵袭,至今仍岿然不动,跨越在川清水秀的河港上。桥名“思本”,乃取“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之意。

在同里,最小的桥该是坐落在环翠山庄荷花池上的独步桥。此桥桥面总长不满五尺,宽不过三尺,两人相遇需侧身而过,单孔拱形,小巧玲珑,堪称一绝。而最能反映同里人勤奋好学的桥,则莫过于普安桥,又称小东溪桥。初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在其西侧石壁上,刻着一副十分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一泓月色含规影”,下联为“两岸书声接榜歌”。最富有神话色彩的古桥是富观桥。在此桥的龙门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鱼化龙”的石雕。

乌金桥坐落在镇西北郊,是当年苏州到同里的必经之路,也是古镇的重要入口。那一年古镇百姓为迎接太平军,一夜之间修建了此桥。桥面中心方石上特意刻了一幅“马上报喜”图,以预祝太平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古镇最有名的当然是前面提到的“三桥”,三桥位于镇中心,呈三足鼎立的姿态伫立在三条小河的交汇处,碧水映古桥,绿树藏娇影,很是一片迷人的景色,“走三桥”则是同里古老的民间风俗。

同里除了造型不同的各种古桥吸引着游人,还有各式各样的河桥让前来古镇的人大开眼界。所谓河桥,北方人称之为水码头,南方人叫它河端口头、河桥头。同里是水乡,镇区河道总长5公里多,是典型的家家临水、户户通舟的水乡古镇。

交通:上海、苏州、吴县均有汽车直达。同里与周庄之间还有游船往返。

住宿:同里也有许多小旅馆可以清闲度日,但如果想选择正规饭店,这里有同里度假村,平时240元/天,周末280元/天。便宜一点的有同里三元大酒店,140元/天。最实惠的则是同里民乐居,60元/天。

三:浙江嘉善西塘古镇

西塘,古称胥塘、斜塘,又名平川,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的积淀,春秋战国时代,西塘就是吴越两国相争的交界地,故也有吴根越角之称。西塘地势平坦,河流纵横,自然环境十分幽静,一拱如月的石桥,桨声四起的流水,青瓦灰墙的人家,处处绿波荡漾,家家临水映人。小镇上保存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落,廊棚和古弄堪称“双绝”,具有别样的风韵。只是别忘了,在一处又一处诱人的景色中,留意西塘那些寻常的巷陌、寻常的人家,那才是西塘最为迷人的景色。西塘宛若一支幽幽的洞箫:深沉、幽雅,意境绵长悠远。悠然自得,温和面世。

西塘古镇中最着名的风景线是一道1000多米、造型古朴的廊棚,一色的墨瓦盖顶,沿河而建,连为一体,绵延不断,催人发思古之悠情。古河道旁边还有不少古色古香的古民居,廊棚长长,古建筑重重叠叠,小船儿悠悠,俨然是一派古风犹存的情调。此外西塘的石皮弄具有长长的巷道,过街的窗户是造型细致雕刻讲究的木结构,漫步其中,一种思古之情油然而生。

交通:从上海或杭州先坐火车或汽车到嘉善,嘉善汽车站每隔5分钟发一辆到西塘的车。

住宿:有西塘宾馆、俞园大酒店等,价格从70-100元/天不等。亦有私人旅馆,价格可以商量。

四:浙江桐乡乌镇古镇

乌镇不大,却是水陆交通要地。古镇内河道如织、石桥纵横、高墙深巷、水阁飞檐,到处呈现典型的水乡景致。在乌镇游览,眼里满是水的影子。踏着百年前的石板路,人和周围的一切都好像在水雾织成的梦里。乌镇是一个颇具历史的古镇,1896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着名文学家茅盾就诞生在这里,其故居本身就是一幢很有特色的古民居。这个故居有600平方米,日式建筑,据说是先生用《子夜》的稿酬建造的。历史上这个小镇曾出过64名进士、161名举人,茅盾、沈泽民、严独鹤等名人,更是为小镇增添了几分显赫。

乌镇依河道而建的廊棚极富水乡韵味,是古镇上典型的建筑。廊棚既可以为路人遮风蔽雨,又是小镇居民休闲聊天的交际场所。

乌镇街道上清代的民居建筑保存完好,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当地的居民至今仍住在这些老房子里。走在河边,可以看见居民们在这些老屋里吃饭、打麻将,水乡的风情和民情还在沿河的老屋里继续,构成了一幅幅独特的江南风景画。

乌镇居民的特别之处是在墙上常常涂有类似于黑色的油漆。据说这种涂料涂了以后可以起到保护墙面的作用,而黑色在江南桐乡一带被称为“乌”,因此称“乌镇”。这里附近农村以水稻和养蚕为主业,基本上还保持着一些江南农村的风情和建筑格局。那些店面和房屋的样式还有一种“老通宝”时期的遗韵,入诗入画。
交通:从嘉兴或嘉善坐往桐乡方向的汽车到乌镇。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上江南哪个镇手工业最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奔驰的轮胎为什么易爆 浏览:996
工业门安装怎么选 浏览:297
奔驰招聘为什么要确认邮箱 浏览:973
金沙汽车站附近小区有哪些 浏览:315
奔驰油是多少升 浏览:735
汽车防尘网怎么解决 浏览:890
宝马3改音响多少钱 浏览:11
宝马10万左右买什么车 浏览:897
汽车天窗模糊怎么处理 浏览:816
汽车如何进行定速巡航 浏览:947
奔驰车保养机油多少升 浏览:303
宝马看多少油 浏览:116
奔驰发动机电脑进油怎么修 浏览:946
18款奥迪a8多少钱 浏览:849
奔驰水在哪里加 浏览:718
买什么工业机械能赚钱 浏览:952
宝马x1油滤网在哪里 浏览:482
荣威汽车屏幕太亮如何调节亮度 浏览:592
佛山的工业区分布的位置如何 浏览:376
奔驰大g音响怎么调节 浏览: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