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你对汽车预防自燃问题有什么认识为什么
自燃事件本身我们不追究,但为了车主的安全,编辑今天为各车主整理了消防安全的小知识。汽车油中的软管接头老化时会渗透油,如果油液在工作中接触高温的发动机,会产生汽油蒸汽,容易发生自燃事件。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都相当合适,因此要定期检查车辆的高低压线是否老化,是否出现漏电现象。避免电线短路发生火灾,导致车辆自燃。使用具有阻燃性的内置材料。许多车主在车上安装脚底、座椅套内的装饰用品。这种内脏植物最好选择具有阻燃性的合格材料。否则就像着火的时候火上浇油一样。
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的现在,通过一起点火事件,得知我国保险领域针对这一新生交通工具,尚未推出明确的保险品种,以保障各车主的合法权益,接连发生的其他品牌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也表明,新能源汽车在这一片上有很大的危险,新能源汽车公司也要重视这个问题,作为车主我们平时也需要危机意识,所以最好买相应的保险来保护自己。如果汽车的自然燃烧真的发生,我们可以通过这种保障得到必要的帮助。
② 夏季自燃事故高发,电动车成重灾区,新能源该如何“降温”
近期的国内汽车用户可以说是陷入了“冰火两重天”的境地,南方暴雨导致大量车辆被泡水,夏季的高温导致全国近期发生了多起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暴雨导致车辆被淹属于天灾,但汽车自燃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为,特别是电动汽车。
6月初,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郑州发生了3起汽车自燃事故,引起无数民众的广泛关注。而在此之前,一辆郑州日产帅客在充电时发生自燃,并引燃了周边多辆汽车;广汽新能源Aion S(埃安S)在路边停放情况下发生自燃;理想ONE在街头行驶途中发生了自燃……这份名单上还有包括特斯拉、蔚来在内的多家车企。近期发生的汽车自燃中也有燃油车,但燃油车技术目前已非常成熟,且起火原因很多是油路老化破损等因素造成的,但电动车自燃很多发生时购买使用不久的新车,这是消费者最不能接受的。
不管是相关管理部门,还是行业组织、研究机构以及媒体,多年来曾无数次地强调电动汽车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但高度重视之下,车辆自燃仍频繁发生。细细数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但电动汽车自燃的“降温药”到底何时才能出现?
一个令人遗憾的现实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过去几年间经历了爆发式增长,整车及零部件等相关技术性能标准也根据国家补贴政策的要求而逐渐提高,成本实现了下降,但产品安全依旧是未能明显改善的问题。近年来,国内车企为了追求电动车续航里程上的不断突破,纷纷搭载了具有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电池,但盲目的追求电池高能量密度让三元锂电池的技术路线走偏了,使三元锂电池电动车自燃事件不断发生。
电动汽车发生自燃有多方面的原因:动力电池层面,在使用过程受到外力的碰撞、挤压导致电池包发生短路,进而自燃爆炸;充电时,由于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达不到要求或设计不合理,或是快充电压较高导致电池发热发生自燃事故。此外,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重点在于电芯的一致性:动力电池由单体电芯成组后,如果一致性做不好,在不同放电功率下内阻不一样,电池组中的单个电芯就可能出现问题。
这里或多或少有早年间政策的关系,在2012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对一定时间节点内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规模、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提升、成本下降目标等都做了明确规定,但安全问题则因相关标准缺失而只是强调。或许是关注到了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的高发,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于5月12日发布了《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针对电动汽车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这些标准是我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首批强制性国家标准,新标准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其中,在《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中明确指出,要在优化电池单体、模组安全要求的同时,重点强化电池系统热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以及功能安全要求,试验项目涵盖系统热扩散、外部火烧、机械冲击、模拟碰撞、湿热循环、振动泡水、外部短路、过温过充等。该项新标准中还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这一系列对电池功能、试验等标准的细致化要求,势必将在实施后大幅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这也被不少人解读为是对时下频频自燃的三元锂电池的一种“降温”。有了相关安全强制标准,企业就清楚自己的底线在哪儿,哪些风险是不能冒的,哪些地方应保守一些。
从概率学来说,汽车作为工业商品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所难免,特别是电动汽车,在电池技术尚不成熟的时期,车辆自燃问题很难杜绝,但可以通过技术上、材料上的升级迭代等有效改善电动车及电池的安全问题。
以比亚迪为例,当市场上各家都在推崇高能量密度但安全性较低的三元锂电池时,比亚迪坚守能量密度较低但安全性高的磷酸铁锂电池,并通过技术上的升级以及改造电池包的设计与工艺,于今年3月底推出了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刀片电池”。刀片电池在保持了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的同时,也具有了三元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并成功征服了有着电池安全测试“珠峰”之称的针刺试验。
比亚迪在刀片电池发布时直言要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中彻底抹掉,以及要“改变行业对三元电池的依赖,将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回归正道”。对于电动车汽车电池安全问题,虽然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也不能称为绝对安全,但至少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通过技术、工艺等提升,在安全性上目前走在了行业最前端。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生态体系,除动力电池外,车企、桩企及管理系统厂家四方面都有责任来共同改进和推动电动车的安全性升级。动力电池供应商要生产一致性、安全性更好的电芯,电池管理系统企业要与车企密切配合,而如何监控充电情况、及时预警等,是充电桩企业思考的事情。在近几年内,动力电池领域恐怕很难出现颠覆性的技术创新,电动车的当务之急是要把动力电池的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铜箔等方面做好,让它们紧密地协同作战,在电芯上实现集成。
目前,不管是动力电池还是新能源车企,都不能将降低成本放在第一要务,在电动车安全性这条路上,从设计、生产线、组装到技术、工艺等,我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近期发生的电动汽车起火燃烧事故,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力图尽快息事宁人,消除“负面”;即便事件被广泛报道,也往往闪烁其词或避重就轻,至于车辆起火的真实原因,消费者很难知晓,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广大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不满和畏惧。
安全是规范出来的,车企要重视标准、法规和监管的作用,须严格按标准和法规生产、管理、运营,共同让新能源汽车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当广大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可度以及车辆的安全体验像燃油车一样时,新能源汽车才有望迎来真正的市场化大发展。
温馨提示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图片来源网络,归原作者所有。关注车市风云,传递汽车文化,更多精彩内容请查看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自媒体:车市速递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③ 电动车自燃频发,如何预防电动车自燃
当然,新能源车还带有充电难、充电慢等问题,但如今新能源车的续航、基础充电设施等都在不断完善,相信在未来,新能源车一定会给用户们带来更好的用车生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④ 新能源汽车自燃问题如何避免
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一个方向,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的完善,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但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一些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近年来,多起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的发生,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引发关注,那么新能源汽车自燃问题如何避免解决?
总结:对于新能源汽车自燃的问题,可以从车辆的购买,使用以及维保的角度上面出发,当然无论站在那个角度上面,买新能源汽车一定要好大品牌的车企车型,这样无论在技术上面还是车辆的品质品控上面都能带来优势,也能避免产生自燃等问题的产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⑤ 买台新能源汽车又燃又炸事故其实也可以避免
今年7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达到9.8万辆,同比增长了19.3%,并且实现了今年以来的首次正增长。
不过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渐入佳境的时候,却也伴随着不少负面的消息,尤其是进入夏天以来,纯电动车的电池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各种自燃甚至爆炸的消息无一不让人心惊胆战,一次又一次地打击我们对新能源汽车的信心。
谁是罪魁祸首?
去年的一项新能源车安全事后分析显示:已查明着火时的车辆状态中,行驶状态下是41%,静置状态下是40%,充电状态下是19%;已查明的着火原因中,电池问题占比为58%,碰撞问题19%,浸水问题7%,使用问题7%,其他零部件故障3%,外界原因3%。可以看到,动力电池问题,是车辆起火的最大源头。
新能源车引发安全问题的因素非常多,除了电池技术等问题,还包含了不少人为的因素。而作为消费者,我们能做的,也只能是更多地注意日常充电和用车习惯,对车辆的检查和保养更上心。而新能源市场想要有更大的突破,就必须加紧解决电池安全问题这只“拦路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⑥ 如何避免新能源汽车起火
1、拒绝电池过充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数据显示,108起自燃事故中,由充电相关引起的自燃事件占比约为18%,而这18%的事故中大都是因为电池过充造成短路引发自燃。因此我们无论使用快充还是慢充,尽可能不要每次都将电池充至100%,避免因为过充引发电池短路问题,同时不过充也可以保护电池使其拥有更长的寿命。
2、不明路况记得减速
随着越来越多品牌推出纯电动轿车,相比于SUV更好的操控与舒适性让其成为许多消费者的首选车型。但是纯电动轿车有一个先天劣势在于底盘过低,而电池包大都平铺于四轮之间的底盘中央,非常容易因为高速撞击路面石块或者坑洼而造成电池包挤压损伤。虽然电芯由坚硬的外壳包裹,但是撞击力度过大也会造成电芯损伤引发短路热失控。因此在驾驶纯电动轿车的时候,需要时刻留意路面异物,避免电池包撞击引发故障。
3、定期检查不能偷懒
虽然很多人会说电动车保养简单,但是定期的安全检查还是不能少的,按保养手册要求定期到店做保养检查,可以提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平日里我们也可以随时通过目视的方式检查电池包状况(特别是磕到石头之后),查看电池包底部有无磕碰损伤,如果发现问题也要及时送检维修。
4、涉水要力量而行
电动车因为不需要发动机进气而拥有了相比于燃油车更好的涉水性能,但不代表我们可以为所欲为把电动车当潜水艇来用。电动车内因有高压电路和大容量电池包,虽然密封性可以保证水浸而不出现问题,但是我们还是需要慎之又慎,尽量避免通过高于半个轮毂深度的积水路面。
⑦ 想要杜绝汽车自燃的发生,都该如何做好防范
想要杜绝汽车自燃的发生,都该如何做好防范?
一、不放易燃物品
气温逐渐变热,尽量不要把车内有打火机、空气清新剂等易燃气体的东西放在车上。 这些东西会被晒黑,使压力容器内的气体膨胀,容易引起爆炸燃烧。
⑧ 夏天发生很多起电动车自燃事件,身为车主怎样避免其发生
电池是混合动力和纯电车型的核心部件之一,使用过程中频繁的充电、放电会让电池产生巨大热量,从而增高温度。较高温度下,一旦出现电池热失控,就容易造成起火甚至爆炸。尽管现在大部分混合动力和纯电车型为了维持电池正常温度,都会配备冷却系统和热管理系统,最大程度减小电池自然概率,但为了出行更安全,定期对电池进行保养和维护还是非常有必要。
3、尽量使用汽车充电桩:不少未安装充电桩的车主,为了图方便会在家采用“飞线”的方式给车辆充电。混合动力和纯电车型充电所需充电功率往往会大于家用上限,所以这种充电方式也会存在隐患。为了安全,最好使用汽车充电桩给爱车充电。
⑨ 夏天来了,汽车在行驶中如何防止自燃自爆情况发生
一、汽车自燃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供油系统
严重的汽车自燃一般都是燃油系统出现问题,燃油的泄漏是引发严重汽车自燃的罪魁祸首,油箱中泄漏出来的汽油是汽车上最可怕的助燃物。漏油点大多集中在管件接头处、油管与车身易摩擦处、油管固定部位与非固定部位的结合处等薄弱地方。
无论是行进中还是停驶,汽车上都可能存在火源,如点火系产生的高压电火花、蓄电池外部短路时产生的高温电弧、排气管排出的高温废气或喷出的积炭火星等,当泄漏的燃油遇到了火花,就会造成火灾。
2、电器系统
(1)、高压漏电
发动机工作时,点火线圈自身温度很高,有可能使高压线绝缘老化、龟裂,导致高压漏电。另外,高压线脱落引起跳火也是高压漏电的一种常见形式。由于高压漏电是对准某一特定部件持续进行的,必然引发漏电处的温度升高,遭遇油泥等可燃物就会引发火灾,定期清洁发动机可有效预防此类火灾发生。
(2)、低压短路
低压线路老化、过载或磨损搭铁漏电是引发汽车自燃事故的另一主要原因。由于搭铁处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如果与易燃物接触,会导致起火。
私自改装导致个别线路用电负荷加大,如加装高档音响,增加通信设备,加装电动门窗,添加空调等,如未对整车线路布置进行分析及功率复核,火灾在所难免。
(3)、接触电阻过大
电路接点不牢或触点式开关接触电阻过大等,会使局部电阻加大,长时间大电流通电时发热引起可燃材料起火,蓄电池火线与起动机的连接螺钉松动极易发生发动机火灾。
(4)、点火顺序错乱
点火提前角过早过晚或者点火顺序错乱会造成车辆加速无力,如急剧加油则会出现回火、放炮现象,有时会造成汽车火灾。
(5)、加大熔丝容量
在汽车电路维修中,有随意加大熔丝容量的现象,更有甚者用铜线代替熔丝,看似简单的问题,有时会酿成大祸。由于熔丝无法断开,电路短路引发火灾,在所难免。
3、机械系统
汽车的相关部件因汽车超载而处于过度疲劳和过热状态,一旦超过疲劳极限,就有可能发生自燃。
制动系统工作时,制动蹄片上的摩擦片与制动鼓或制动盘之间的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汽车超载行驶,频繁的制动会使产生的热量更多。聚集的热量就会将黄甘油或制动油点燃。另外,长时间高强度的制动,也会造成制动鼓过热,制动鼓随之又将热量传导到附近可燃物(轮胎),增加了自燃的可能性。
4、其他
排气管上的三元催化转化器温度很高,且安装位置较低。如果停车时恰巧将其停在秸秆等易燃物附近,可能会引燃可燃物。
如果驾驶人夏季将汽车长时间地停放在太阳下曝晒,会将车内习惯性放置在前窗玻璃下的一次性打火机晒爆,如果车内恰巧有火花(如吸烟、正在工作的电器设备产生的电火花、爆炸打破的仪表火线等),就会引燃车内的饰品。
二、预防:
1、不要私自改装汽车油路或电路。
2、不要在车内放置易燃易爆的危险品。
3、不要把打火机、空气清新剂、香水、摩丝等物品放在车内容易被阳光照射的部位。
4、不要在车内乱扔未熄灭的烟头。
5、汽车在夏季高温天气中经过长时间行驶后应适当停车休息。
6、定期检查汽车油路、电路,避免发生漏油、漏电、线路老化或短路虚接的情况。
7、按规定在车内配备灭火器,并且要定期检查灭火器压力,熟练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以免发生意外时束手无策。
(9)夏天来临如何避免新能源汽车自燃扩展阅读
应急措施:
行驶中发生火灾时,切不可惊慌失措,应掌握火情,冷静地采取果断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尽快驶离车道
汽车发生火灾,应就近尽快驶离行车道,将汽车停在远离易燃易爆物品、人群、其他车辆、建筑物及树木的空旷地带。
驾驶员应迅速撤离汽车,并立即报警。
(二)、正确控制火势和灭火
①、若发动机着火,应迅速停熄发动机,尽量不打开发动机罩,从散热器及车底侧进行灭火。
②、对于厢式货车或篷式挂车着火,特别是货物中含有危险品时,不可打开货厢门灭火,防止进入氧气而导致火势迅速蔓延。
③、灭火时,应明确着火物的性质,以选择合适的灭火介质。水可以用于熄灭木材、纸张、布匹和轮胎等引起的火灾,但不可试图用水去熄灭燃油引起的火灾,以防加剧火势的蔓延。
④、燃油系统着火时,应立即切断油源,并用灭火器或其他器具灭火。若无灭火器,可用路边的沙土或棉被、篷布、工作服等覆盖灭火。
⑤、若是酒精型防冻液引起着火,可迅速用水冲浇着火部位,以稀释酒精防冻液的浓度,从而使火势减弱而熄灭。
⑥、救火时,应脱掉化纤衣服,注意保护暴露在外面的皮肤,不要张嘴呼吸或大声呐喊,以免烟火灼伤上呼吸道。
⑦、灭火时,人要站在上风处,以借助风势将灭火器泡沫吹向火源,同时防止燃烧的烟气对人员造成伤害。
⑧、灭火务必完全彻底,没有火苗或火焰并不意味着火已完全熄灭,应继续灭火,直到燃烧物冷却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