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从消费者用车的角度来说,增程式电动车为何变成香饽饽
增程式被认为是背着发电机的纯电动车,大众CEO曾直接diss它,将其描述为“最糟糕的方案”,但这并不妨碍以理想ONE、岚图FREE为代表的增程式车在国内的热销。
从能量转换效率来看,多了一道工序的增程式确实没有纯电高,但不少人仍然选择前者,最主要原因就是它的续航更长,能够满足长距离出行的需求。
这种汽车就不应该存在,违背了物理常识,违背环保愿景,也违背了车主的口袋,退出汽车市场也是迟早的事。
Ⅱ 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如何
发动机的气缸数,排量,很多时候比男人的肾还重要。因为这些参数决定了你的气场,层次跟尊严。但几天前的一场会议,法国,德国等都拟定了明确的时间表,判了燃油车的死期。甚至连摩托车都还没整明白的印度,都决定在2030年禁售燃油车。高转的尖叫,炸街的排气,都会慢慢离我们而去,不过,也许未来更有趣呢?
电动化是大势所趋,这对于一直苦苦追赶合资车的自主品牌来说也是一个天赐良机。因为燃油车是高等数学,我们却只有中学水平,最起码连一个优良的AT变速箱都无法搞定。但纯电动 汽车 省掉了三大件中的两大件,什么阿特金森循环,涡轮增压,什么AT,CVT,DSG统统滚蛋了,这意味着巨大的变革,也意味着反超的希望。
硬性指标国内外相差不大
纯电动 汽车 诞生以来,就一直在为了增加续航而努力。不过受限于当前电池技术的瓶颈,不管是售价几十万的特斯拉,还是只卖几万的小知豆,大家的续航里程跟充电效率并不如价格的差距那么巨大。
定位高端的特斯拉理论续航超过了400KM,国内的比亚迪,荣威的纯电动车也能达到300KM以上的续航。国外销量最好的日产聆风续航为250KM,国内的北汽,吉利等主流厂家也能达到。二三线的众泰,江淮,也有150KM以上的续航,宝马i3甚至赶不上很多国产车。综合不同驾驶习惯造成的衰减,我们并不落后。
慢充充满电的时间,除了腾势在5小时左右,其他都是在6小时以上。甚至有十多个小时的,很参差不齐。从这些非常粗浅的数据中其实看不出哪一家有特别的优势。没有了V12的高贵,没有了V8的残暴,电动车的世界里,大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核心技术供应商的强势崛起
懂一点 汽车 行业的都知道,牛逼的燃油车零配件企业甚至比主机厂还要霸道。小到开关灯泡,大到发动机变速箱,配件商在各自领域的专业程度都是顶尖的。大众宝马背后站着ZF跟博世,丰田背后站着爱信跟电装。我们什么也没有,甚至还要靠外资的大品牌供应商作卖点。
但纯电动 汽车 最关键的大件变成了动力电池,这个领域我们不仅不落后,居然还有两把刷子。比如比亚迪,大家对它的熟悉已经超过自己的身体。还有一家不熟悉但更具实力的宁德时代,这个公司一战成名是因为它是宝马新能源车在国内的独家供应商。目前也是中国唯一一家向外国车企提供电池系统的企业,大众,标致都在跟宁德时代谈合作。
2017年第一季度,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供货量达328245kWh,市场份额占比达26%,超越比亚迪成为第一,合作伙伴包括了绝大多数的自主品牌。在纯电动 汽车 领域来说,宁德时代的地位堪称日本电装,德国博世。
国家层面积极扶持
任何时候国家的政策都没毛病,一直在扶持自主品牌,毕竟谁不希望自家的孩子聪明漂亮呢?但燃油车是在国外高度进化超过一百年的产物,哪怕每年国家给一汽这么多资金,请外国设计师,砸钱搞V12发动机,却始终收效甚微。但党的智慧是无穷的,补贴就是一招妙棋。
不限牌,不摇号,还有补贴,大大提高了大家的购买热情。最重要的是补贴仅限于纯电动跟插电式混合车型,于是将九成九以上的合资车拦在了门外。大家可以参一下2017年第一批新能源车推广目录公布,纯电动乘用车几乎全是自主品牌。插电式混合也仅仅只有宝马一家合资厂入选,实际意义为0。大规模进入中国的丰田混动,一毛钱都得不到。
更狠的是,2016年国家设立了电池企业准入目录,采用目录以外电池的新能源 汽车 无法获得补贴。二师兄根本记不住这么多家公司的名称,只知道目录上没有一家国外公司,这么明显的护犊子,国家真是操碎了心。
未来到底属于纯电动还是氢燃料电池,还没有个定论。但是在以通勤为主的城市中,纯电动 汽车 肯定会占据不小的份额。对了,德国纽博格林赛道最快电动 汽车 圈速创造者不是特斯拉,而是中国蔚来的EP9。
二师兄总结:对于自主品牌来说,现在到了最好的时刻。一方面我们对于传统燃油车有了相当的积累,除了动力总成以外的很多方面甚至已经不逊色于合资车。另一方面我们有较为成熟跟先进的供应商,造一台高品质的电动车已经不是问题。加上国家层面的大力扶持,自主品牌在普通民用电动车上定能打一个翻身仗。
传统能源终有一天会消耗殆尽,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国家的石油储备也受制于国际形势,所以新能源的普及和使用也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走向。
后续待光伏能源的技术和成本上有更大发展和突破之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就会替代传统能源,随之而来的也自然是电力 汽车 的全覆盖。
所以,新能源电动 汽车 的到来,不是噱头,是必然。在传统燃油车还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时候,电动车的市场反而无限大,这也会成为各大车企的必争之地,就像哪家企业能作为先行者了。目前看好比亚迪,如比亚迪秦、唐、宋之类新能源 汽车 已经在新能源市场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了。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先上结论:中国的电动 汽车 市场很有前景。
理由有以下几条: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动车的蓄电池的成本将会出现显着下降,降低电动车的价格,增加电动车的性价比,从而增加民众购买积极性。
2、随着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给电动车充电也将不再成为难题,进一步增加了电动车的实用性。
3、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新能源 汽车 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这也将会是电动 汽车 的一个主要爆点。
除此之外,摩根大通预计,到2025年,全球电动 汽车 销量将增长至3360万辆,占 汽车 总销量的比重约为30%。而中国电动 汽车 销量也将逐步上升,并占据全球市场销售份额的大部分。而且,摩根大通预计,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 产量将增长至460万辆,占据中国 汽车 市场的很大一部分。
电动 汽车 有前景!目前欧盟已经确定在2020年全部停产停售柴油汽油车!
中国也会跟进,
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首先,价格推广问题,目前高档的纯电动 汽车 如特斯拉,都得80多万以上,
别的品牌的也得20多万以上
同等档次的纯电动车要比传统燃油车贵了不只一倍,
尽量三年还算有所降低,但是还是价格偏高
第二,技术还是不成熟,尤其核心的电池技术,续航里程是硬伤,充满电200公里左右就不错了,只是理论数据,时间情况可能更低,
另外还受温度的限制,温度低的北方冬天续航里程伤不起
三,配套充电桩非常少
四,维修售后
等等好多因素限制,希望纯电动车越来越好
毫无疑问,目前来说,无论是是国外还是国内,对于电动 汽车 的前景普遍都是看好的。欧盟地区已经宣布于2020年全面取消燃油 汽车 的销售,而国内,政府对于电动 汽车 出台补贴政策以及减免购置税和专用车牌、大量建设充电桩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电动 汽车 的销售也是一片火爆,也说明了电动 汽车 的前景光明。
但是目前电动 汽车 想要全面推广开来,还是存在着层层困难的。
首先就是价格上,高档一点的车型,像特斯拉这类纯进口品牌,动辄万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普通人家根本消费不起。而国产车型的纯电动车,就算有政府补贴,终端售价仍然要达到二三十万,而看看相同车型的燃油车却只有十来万甚至几万块钱,消费者心里不平衡肯定就不会想买。而低端的电动车售价低廉,只需要几万块,由于品牌混杂和做工等方面的问题,消费者又不能接受,只能活跃在广大偏远农村乡镇地区,使用者大都都是上年纪的老年人,因此也被人称之为老年代步车。
由于目前中国的 汽车 厂商在蓄电池的开发应用上仍然存在技术瓶颈,导致实际续航能力非常差,蓄电池在冬季低温环境下,容易流失电量,进一步降低续航能力。在充电过程中,需要耗费时间太长太久,并且电池在达到使用寿命以后,需要二次更换电池,这也必然需要一大笔费用。诚然,随着 科技 的进步,这些技术短板相信也能慢慢被克服。
虽然说纯电 汽车 的大范围普及还有待于技术的进步,但混合动力的火爆,无疑也是在纯电技术突破之前,一个合理过渡的最佳选择。一旦纯电技术出现革命性的突破,那么毫无疑问,届时纯电动车必然将全面替换和取代燃油车乃至混合动力。
电动 汽车 的技术还不是很完善,并没有到大力推广的时间。另外充电桩的不足,会造成续航能力的不足,只能做小范围的代步之用。后期维护费用太高,电池老化速度快,几年就需要更换,更换又要几万块。
看看我们国家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如何?国家是支持并且有强烈的意愿往电动 汽车 发展的,这对于电动 汽车 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推动,再者目前新能源 汽车 也越来越多,对新能源 汽车 的配置上也要求慢慢提高,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2020年在电池储蓄和充电设备上会很大的提高,至少在使用上是更方便,不担心电源问题!
以我个人的观点,电动 汽车 以后肯定是有前景的,但是在当前这个以传统能源,石油,煤炭火力发电的情况下是行不通的。我们都知道电动 汽车 是需要充电才能行驶的,但是电又是需要燃烧煤,石油来提供,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电池使用寿命问题,这些都是待解决的。不过目前国家也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以后有一天彻底取缔了以传统能源发电,而且电池技术有了重大突破,传统烧油 汽车 很快被淘汰,电动 汽车 必是主流。
江山代有才人出,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了。
电动车的发展趋势是非常向好的。目前汽油车整体销量下降,市场不被看好,而新能源的销售市场一直在保持高增长。随着国家针对于新能源 汽车 补贴的续航标准再次提高,新能源 汽车 只要在续航,电池电芯密度方面,以及充电桩的这些安装方便性的短板。或者通俗一点的来说就是,新能源 汽车 目前比较明显的几个短板就是续航问题,还有就是充电桩安装问题,以及充电花费的时间多的问题(汽油车加完油几分钟就够了)。这几大问题,随着 科技 的发展,这些难点不断的被解决掉的时候。正常汽油车相对于新能源车就没有太多优势。在目前发展的这个阶段来看,新能源相对来说还有些消费者暂时不能接受。但不代表它就不是发展的趋势,就跟当时电动自行车淘汰两轮摩托车和助力车那种趋势是一样的,一开始也是担心续航充电的问题。但最终问题只有一个,解决的方法有很多种。
有!这个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因为我在 汽车 电池行业实习了已经7个月了,也接触了不少相关的资料。另外,我弟弟也在一家国营的电动车公司上班,下面我具体来讲讲吧!
先说说我这个电池行业,目前电池行业已经开始加大质量的提升,不再是仅仅打价格战,各种国内外先进的理论工具比如六西格玛、精益等都被运用。电池质量提高了,电动 汽车 能开的远、用的长并且马力也够!电池行业属于电动 汽车 支持行业,发展了电动 汽车 也会得益!
再说说我弟弟那个行业,他是去年加入的公司,那个公司刚成立,是公家出钱办的,工资也不低。据我弟弟说,目前主要是租赁,而且租的人也不少。政府也在投资,说明未来这一块很有可能会大力发展。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依据,所以电动 汽车 必然会火!
Ⅲ 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怎么样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前景是非常不错的。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优势:
1、新能源汽车作为现在国家大力推广的汽车产业,国家相对的补贴会更多一些,在新能源汽车刚刚出来的前几年,这项新技术大家还不是特别的熟悉,不是太被市场所认可,
因为当时的新能源车价格是非常的高的,一辆国产的汽车都能卖到合资B级车的价格,但是随着近几年国家优惠补贴越来越多,现在买新能源车是比较划算的。
2、新能源汽车可以挂特殊的绿色拍照,这种牌照是不会限行的,而且符合绿色拍照的车辆是不用交购置税的,这无疑是又省下了一大笔开支。
3、新能源汽车燃油经济性更好,现在纯电动汽车由于技术限制,只能适合城市中短途驾驶,但是油电混动的新能源车就不一样了,有着两套动力系统的优势,使油电混合汽车的燃油性降低到之前的10%。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注意事项:
1、在国内疫情死灰复燃、欧洲疫情变异频发的大环境下,国际经济/政策是否突然有变,也将成为决定新能源车市的一个潜在因素。如果经济上的自我封闭不可避免,那么市场必然会受到消极影响。
2、在良好势头的惯性之下,未来新能源车市至少会拥有不错的表现。如果市场、经济和政策都趋于稳定,其态势也值得乐观预期。不过,这一切的大前提依旧是“稳定”二字——如果出现意外状况,黑天鹅事件仍然可能发生。
Ⅳ 增程式电动汽车到底怎么样值得选择吗
增程式电动 汽车 本质就是串联式混动,发动机不会直接驱动车轮,而是专门发电。犹如在 汽车 后面加了一个大号充电宝,解决了续航里程焦虑症。
但是增程式电动 汽车 ,在增程模式下中低速行驶时(市区内)效率最高,能耗要比燃油车低。持续高速行驶时能量转换损失大,能耗要比起燃油车没有优势,甚至还要更高一些。因此这类车型跑长途时油耗不占据优势,増程器只能解决里程焦虑而不能提高燃油效率。
串联式混动 汽车 中低速省油的原理:燃油车中低速
行驶时,发动机利用率是非常低的。例如市区内走走停停,怠速等信号灯,或者中低速行驶。这些工况下发动机不能停机,低速低档位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远远大于车辆实际所需的功率,例如同样转速下不同档位下 汽车 速度也会不一样,在不拖档的情况下同样的燃油高档位行驶距离远于低档位。因此市区内行车油耗普遍要比市郊行车高很多,高1/3都是正常的。 这时候串联式混动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串联式混合动力 汽车 ,车辆由电动机驱动。电动机驱动车辆除了动力表现好之外还有一个优点:能效高!与内燃机不同的时,电动机功率是可以随意调节的,能量按需分配。行驶时调节电机电流使电动机功率比 汽车 所需功率高一点就可以,控制更精准,能量损失小。内燃机中低速工作时富余功率多,而且富余功率没有办法回收,白白的变成热量散发掉。
当串联式混动 汽车 电池电量不足时,増程器就会启动。此时 汽车 进入混动模式,发电机开始工作、发电后一部分电量驱动电动机行驶,富余电量可以为电池充电。而且内燃机工作在高效率区间,内燃机效率高、发电机转换效率高,油电转换率高。 这也是为什么能源经过两次转换后油耗依然比燃油车低的原因。
而中高速行驶时,串联混动油耗上就不占据优势了!中高速行驶时发动机机并不能直接驱动车轮,电机功率可控的节能优势也不复存在,因为车辆巡航功率都是一样的,燃油车与电动车是相同的。这时候电动机只能乖乖的向内燃机一样工作,没有了工况优势,持续工作消耗的功率是一样的。此时内燃机通过变速箱直接驱动车轮的效率是最高的,而串联混动因为内燃机要驱动发电机发电,发电过程中有了一次能量损失,随后电能驱动电机做功时还会有一次能量损失,这就是高速行驶时串联式混动不省油的原因。
增程式电动 汽车 值不值得购买? 增程式电动 汽车 的电池容量要比插电混动 汽车 容量高很多,纯电动续航里程也增加很多。例如增程式电动车续航里程200-300公里,插电混动 汽车 纯电续航60-80公里。增程式电动 汽车 日常使用成本更低,大多数时不需要开启増程器。充一次电行驶距离更远、省心省事,偶尔电力不足或者长途时开启増程器就可以解决续航里程之忧。如果跑长途次数不多,偶尔跑长途那么增程式电动 汽车 更实在,更值得购买。如果纯市区内行驶、不跑长途、那么纯电动 汽车 更划算 ,毕竟购车成本更低。如果必须选混动 汽车 ,而又经常跑长途那么插电混动 汽车 更合适, 动力更强、油耗更低。
首先看看增程式电动 汽车 是个什么概念。
说到电动 汽车 ,电动 汽车 的里程焦虑一直是洗能源车的软肋,也是避不开的问题。所以几乎所有的新能源车企都在拿里程做最大痛点。目前市面上解决里程焦虑的办法有几种。插电式、轻混式以及现在的增程式等方案。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插电式的新能源车受到电池技术的限制,能达到的续航里程有限。轻混在应对长途时和燃油机区别不大,而增程式的方案则解决了前两者的缺点,至少在现阶段来说是个不错的方案。
以最近车和家的新车理想智造ONE来说,燃油机为电动机供电,这样新能源车的加速和强劲的动力都可以兼顾,新能源车的续航也会增加。
总结一下:
1.增程式的电动车有着更高的能量转化。燃油车的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需要通过的环节多,能量流失的也多,而增程式电动车的发动机将直接驱动发电机,总体能量消耗小于燃油车;
2. 燃油车发动机的高效区很窄,在城区走走停停的路段,燃油经济性方面对发动机很不友好,增程式电动车可以将增程器时刻保持在一个高效的转速区间,效率更高。
所以,增程式的电动车可以考虑,但是目前的增程式电动车的稳定性和售后都还不太成熟。建议在观望一段时间。
首先要看在那个地区或者哪个城市生活,如果是在不限牌限行的城市,或者是不受限牌限外影响的地区,我想现在到未来的一段时间,传统燃油车都是最现实,最稳妥的选择。
从我个人来看,我在广州市,我开着是惠州的车牌,但是我生活的区域不在广州限行范围内,所以我买的是燃油车,如果我摇到广州指标,我也会优先购买燃油车,因为选择多,车型也成熟。
如果我生活和工作在限行限外地区,而且又没有当地指标,我想在可以直接上牌的纯电动 汽车 、插电混合动力、增程式混合动力区间,我会优先选择插电混合动力,理由简单,插电混合动力的车型选择相对纯电动 汽车 使用起来要方便得多,对比增程式混合动力车型选择要多一些。
现在新能源 汽车 主要还是走纯电动路线和插电混合动力,增程式电动 汽车 现在还算不是主流,目前造车新势力中只有车和家的理想智造ONE是这样的一个动力总成,其他的相对来说也是很少,但是在电动 汽车 经验丰富的日产,据悉要导入全系车型的增程式混合动力e-power。
增程式混合动力就是指车辆有发动机,油箱,也有电机和电池,车辆依靠电池驱动,发动机给电池充电,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车辆油耗,而且也属于新能源 汽车 范畴。
所以,主要从车型丰富性来说,我不会购买增程式电动 汽车 ,但是从技术上来说,只要未来车型足够丰富,我相信在新能源 汽车 里面,我会优先选择增程式电动 汽车 ,因为相比较纯电动 汽车 没有里程焦虑,相比较插电混合动力,它的油耗和纯电续航里程更长。
跑高速时,增程式电动车一边放电一边充电,对于电池来说严重影响寿命,现在成熟的厂商都不用这个技术,只有造车新势力陷入了里程逻辑陷阱用这个技术,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
目前来看,市面上很多纯电动车还存在着里程焦虑和充电不便的问题,而增程将将电能和电机搭配起来,让电动车也可以实现里程无忧。。增程式车的“能量”输入有加油和充电两种,但输出只有电机在驱动着车,两种渠道输入,纯电输出。也就是说,并没有发动机驱动车子,所以在起步和加速等性能体验上跟纯电动车很像。
增程式电动车 汽车 能源动力示意图
增程式的车需要充电桩,但不依赖,毕竟增程式还有加油这个“能量”输入的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增程式解决了当下电动车的“里程焦虑”问题。
相比较混合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 汽车 ,增程式电动车的电池需要的电池容量和能量会更小,毕竟燃油发动机完全能够将油转化成电给电池充电,所以增程式电动车也很好的解决了纯电电动车的“续航问题”。
目前市面上做了增程式电动车只有理想和SERES(赛力斯),其中理想只有增程,赛力斯除了增程,也做了纯电动车,既然赛力斯丰富一些,我就拿赛力斯举个栗子说说它的增程器。
赛力斯使用的是第三代增程控制器,与传统增程式电动车相比,赛力斯的增程器不是简单的向电池供电,电池再向电机供电的纯串联式控制逻辑,增程器也不是在电池没有电以后再启动,而是提前启动,保留一定比率的电池能量,在必要的时候电池可以提供电量给驱动电机。这样不会出现时间延误和动力影响。
比较复杂的问题,
有个基础里程问题,今年的基础里程基本是400以上,明年2019年估计在500公里。
对于城市生活来说,已经够用,根本用不到重混增程。
对于特殊用途的车,例如电动房车,是非常必要的,由于房车使用条件的关系,200-300的里程够用,但现在只有250-300公里里程,没有里程余量,是比较危险和不便的,增程又可以做到备用发电机的驻车使用,因此房车增程是有极大价值的。
对于目前经常跑长途的车,增程有意义,但必须重混,并且高基础里程的增程,绝不能现在类似比亚迪的轻混增程,这类目的对着国家补贴,并且对着国家限购的,准骗补车型是坚决不能用的。其必然会被国家迅速降低补贴,同时在维修上付出惨痛的代价,是必须摈弃的车型。
只不过由于大量原有车企需要转型,这种准骗补车型是为了这些车企转型续命用的,是为了给一批蠢货用户使用,或者特殊用户使用,例如目前长跑高速用户,而不是真正新能源车企用的。
我们从来看增程式的工作原理来看,他是原理不是发动机直接给轮上传动,而是通过发动机给发电机动力去转换成电力,通过发电力输出给电动机来供给 汽车 动力。同时也给 汽车 预留了非常大的可用空间,在动力方面也拥有强劲动力,在低速和市区内行驶功耗完全低于燃油车的功耗,但跑高速的话,还是燃油车的优势毋庸置疑的。
所以说如果经常跑高速的人来说增程式 汽车 远远没有燃油车的效率高,但是经常在市区出行的人增程式 汽车 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最低功耗。
增程式电动车是一种配有车载供电功能(车载充电宝)的纯电动车辆。
目前国内外进行开发厂家和销售的车型为非常多!只要是质量稳定,口碑好,消费者 是 可以选择的。
增程式技术路线的优势1.续航里程无忧、不依赖充电桩
可以不依赖充电桩,增程器可以随时为动力电池充电,有效解决当下普遍关注的纯电里程焦虑问题。
2.没有限行的忧虑
增程式 汽车 属于新能源车,享受新能源 汽车 路权,进城不受限。
3.购置成本低且使用经济性好
电池大幅减少,有效降低购置成本,目前还能享受补贴和免购置税。发动机始终处于高效经济区,油耗低,高效节能。
在日本日产e-POWER增程技术自2016年上市起,日产 汽车 在日本市场售出的e-POWER车型已超过30万辆。其中日产Note在2018年度更成为日本全市场注册销量第一名,销量突破12.9万台,其中e-POWER版本更是高达70%。2019年,也卖出了11.8万辆,虽说排名第二,而其中e-Power版本更是高达80%。相信2020年销量也不会差!
在中国理想One 自2019年12月正式交付以来,紧紧用六个半月的时间已经完成了第一万辆的交付,预计本年度超过2万辆,未来销量绝对令人惊艳。别忘了,这台车的价格,补贴后接近33万。国内也有很多物流车厂家在开发,比如吉利商用车RE500增程式4.2米城市物流货运车已经投放市场验证。
在英国吉利控股集团投资的伦敦电动 汽车 公司(LECV)发布全新TX车型,采用增程式技术(e-GAPF),因其绿色 科技 环保、低运营成本以及车载互联技术而受到司机、乘客的一致欢迎。
2019年,LEVC全年销量达2,500辆,而随着产品线的不断扩充,预计在2020年实现销量增长50%。
目前,全新TX已在挪威、荷兰、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赢得了良好口碑。
在美国6月4日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尼古拉(NKLA)超级燃料电池卡车公司,市值超过230亿美元,已经超越国内商用车传统动力绝对霸主潍柴动力!
事实上,燃料电池 汽车 (FCV)都属于增程式电动车。尤其在公路商用车领域,燃料电池增程器刚好可以克服纯电电池装载量大,车重,续驶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的缺点,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大,目前也是风投投资的乐土。
以上,请您阅读,欢迎关注评论。
增程式电动车,顾名思义就是在电动车的基础上,增加了传统内燃机做燃油补充,实现更大的续航里程。
需要知道这些增程式电动车,本质上也是电动车,它们都是由电机直接驱动,内燃机只相当于一个发电机,当车电池动力不足的时候,作为后备能源使用。
所以增程式电动车在大部分时间里面,是一款纯电动车。除了内燃机进行充电外,其余时间也可以像普通电动车一样在充电桩充电,和其他纯电动车并无不同。
可以说增程式电动车驾驶起来和其他纯电动车并无显着差别,多出的感受更多来自于内燃机充电的噪音。就功能性而言,增程式电动车自然能够提供更为稳定有效的续航里程,而本身也能像普通电动车一样充电。
而增程式电动车的缺点也很明显,多出来的内燃机虽然提供稳定的能量来源,但同时也要以传统燃料作为代价,变相增加用车成本。而另一方面,内燃机本身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检修和保养,也加大了日后的用车成本,车型售价也相对更贵一些。
至于是否值得选择,个人观点上并不十分推荐。如果有长里程的续航需求,那么传统燃油车或者混合动力车型依然是现阶段最好的选择。而目前很多纯电动车都能做到较好的续航里程,单纯因为续航里程而选择增城电动车并不划算。增程式电动车更多是提供一种增加续航能力的思路,尽可能保留电动车优点的同时弥补续航能力的缺点。
新能源太阳能电动车,晒太阳☀️充电,增加行驶里程效果好,受到国内外客户好评。
Ⅳ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将会大步前进,有望取代燃油汽车。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3.69万辆,同比增长140.7%;出口额11.02亿美元,同比增长271.6%;纯电动汽车出口2.15万辆,增幅为136%;出口额3.63亿美元,同比激增1122.9%。
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
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如果新能源汽车得到快速发展,以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1.4亿计算,可以节约石油3229万吨,替代石油3110万吨,节约和替代石油共6339万吨,相当于将汽车用油需求削减22.7%。
结合中国的能源资源状况和国际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25年后,中国普通汽油车占乘用车的保有量将仅占50%左右,而先进柴油车、燃气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将迅猛发展。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建议:
1、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在行业标准和规范等方面还不够完善,消费者对电动车的质量与安全问题还有更高期待。这也倒逼新能源汽车领域加速变革,实现行业的良性发展。
与此同时,也要加强高水平的国际开放合作,推动全球协同创新,让中国和各国一起,共同推动建设清洁美丽世界。
2、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要强化创新驱动,瞄准技术制高点,企业要在个性化定制方面下功夫,推动品牌建设,要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Ⅵ 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如何
新能源产销规模翻倍
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额的40.70%,仅比欧洲少3.1个百分点。2020年我国本土汽车制造企业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新能源汽车17.92万辆,排全球第三位。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Ⅶ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三到五年内,传统势力将是主流。但发动机增压技术、直喷技术、稀薄燃烧技术、可变进气技术、气缸 悬挂 技术、自动启停技术等新技术将逐步普及。变速箱也会向多挡(高于7挡)液力变矩和CVT/DCT发展,制动回收也是如此。同时,LPG/CNG/生物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三到五年内,传统势力将是主流。但发动机增压技术、直喷技术、稀薄燃烧技术、可变进气技术、气缸悬挂技术、自动启停技术等新技术将逐步普及。变速箱也会向多挡(高于7挡)液力变矩和CVT/DCT发展,制动回收也是如此。同时,LPG/CNG/生物柴油/乙醇汽油等选择也将出现在不同的国家。
五到八年内,以普锐斯为技术代表的 混合动力 会逐渐被市场接受,价格会逐渐缩小与传统动力的差距。由于传统发动机仍是主要驱动系统,只是在特定工况下被电池替代,导致油耗降低。成本比较小,节油效果明显。
八到十五年内,以Volt为代表的插电式增程技术将逐步普及。此时传统发动机只是在高巡航过程中作为备用动力。一般只靠电池电能驱动,燃料基本都是电能替代。电池价格下降后,会逐渐普及。
十五到二十年后, 纯电动 汽车将随着电池存储容量的增加而增加市场份额。届时,传统发动机将完全被电池取代。快充技术和无线充电技术已经逐渐成熟。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条件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条件包括:小区物业同意,小区内有固定停车位。
下面具体说说新能源汽车安装充电桩的步骤:
第一步:向物业申请确认。了解小区充电桩安装政策,考察小区充电桩安装环境,如需增加技术设备,提前向小区申请。一般来说,需要有固定的停车位。
第二步:看你停车位的位置。一般小区都有配电室,车位和配电室的距离会成为成本控制的决定性因素,车位越近成本越低。
第三步:准备材料,向电力公司申请。材料包括:身份证复印件、车位权属证明、物业同意安装说明。
第四步:检查和安装。电力公司接到申请后,会进行实际检查,要求物业工程师、充电桩公司、电力公司、业主到场,确定施工方案。根据车位与配电室的距离远近,施工时间不同,短的需要几个小时,长的需要一天。
第六步:接受。完成后,充电桩公司需要向电力公司报备。电力公司验收合格后,会盖章并制作相应的电卡。
当这一切完成后,你的充电桩就被认为是成功的,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2019
Ⅷ 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如何
目前来说,无论是是国外还是国内,对于电动汽车的前景普遍都是看好的。欧盟地区已经宣布于2020年全面取消燃油汽车的销售,而国内,政府对于电动汽车出台补贴政策以及减免购置税和专用车牌、大量建设充电桩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电动汽车的销售也是一片火爆,也说明了电动汽车的前景光明。
虽然说纯电汽车的大范围普及还有待于技术的进步,但混合动力的火爆,无疑也是在纯电技术突破之前,一个合理过渡的最佳选择。一旦纯电技术出现革命性的突破,那么毫无疑问,届时纯电动车必然将全面替换和取代燃油车乃至混合动力。
Ⅸ 都是新能源,为什么增程式在国内不受待见
不是不受待见而是因为技术门槛高厂家不敢轻易上,主要是增程式的动力切换比较复杂,要做到在一定成本限制下稳定工作的技术门槛比较高,要达到优化运行难度就更大了 增程式电动汽车在续航里程上面来说,解决了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不够的因素,增城市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增加汽车的续航里程,所以在18年的时候,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里面,这样增程式汽车划归为电动汽车的管理范畴,虽然被划归为电动汽车,但是为什么增程式电动汽车在国内不受待见呢?说到这个,首先来看一下增程式电动汽车工作,其实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该类型的电动汽车在电池电量充足的时候用动力电池来驱动电机提供政策动力驱动功率需求,当电池电量不够的时候,或者消耗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启动增城器,也就是发动机来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同时充电池也是驱动电机来提供车辆的正常行驶,增程式电动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区别,就是给电池配上了一个发电机,在国内不受待见。首先要从厂家的原因说起,因为对于现在增程式电动汽车来说,这套系统的构成并不复杂,但是正是因为有了增程器,这个模块的存在,所以会影响到政策的性能,甚至是包括电控效率等等,为了让汽车行驶的时候能够满足车辆的平顺和性能等技术要求,需要对现有的车型平台去进行开发,所以在出行平台开发的难度上面来讲,就足以劝退很多车企的,因为车辆从设计,生产到实际投入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所以,在日益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里面,消耗的都是时间和金钱,这和传统的燃油车相比来说又是另外一回事,因为投入产出比及政策角度都是不划算的一件事情。其次,车辆在工作的时候增程器介入所产生的一些并发症问题,这个主要包括车辆的噪音发机,在介入充电的时候所产生的平顺性的问题,同时也会导致大量的燃油出现浪费的情况,因为增程器只是用来做发电机来进行使用,所以会浪费一大部分的效率,但是必须要承认的是,增程器即便有一些艰难的开发过程,国内也有一些车型在坚持做这一个,如宝马,车和家等汽车的产品,即便有外部的因素在扶持,其实主流车企对于这种电动汽车的态度还是比较谨慎的,所以也就导致了这种汽车在国内的处境也是比较尴尬。 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汽车有三种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前两种汽车大家并不陌生,在大街上看到的新能源汽车大部分都是这两种,但是对于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不好,下面简单的分析一下原因。 第1个因素就是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它的售价比同级别的纯电动汽车会高一些。因为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是在原有电动汽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燃油发电装置,也就是一个发电发动机和一个油箱,所以这在无形中会给汽车的生产成本增加很多,所以售价也会影响。 第2个因素就是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它的油耗也并不低。有人做过这样的一个对比,在城市行驶的话,纯电动汽车是有绝对的优势,而对于政策是混合动力汽车来说,如果没有电的情况下,必须让发动机启动来进行充电,这个时候发动机虽然说不直接作用于启动车辆,但是,它的发电效率不是很高,一般情况下综合油耗在6个油左右,而对于跑高速的情况油耗会更高,一般情况下在10个油左右,所以对于这种混合动力汽车来说,没有任何的优势而言,在市区比不过纯电动汽车,跑高速比不过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所以说他目前所存在的形式也比较尴尬。 最后一个因素就是,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各个厂家的研究力度不同,对于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虽然说是新能源汽车的类型,但是它实际行驶时所考虑到功况比较多,以及技术壁垒没有突破,和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来比,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暂时各厂家也不会投入太大资金去研究这样的车,虽然说现在理想ONE已经上市,但是对于它的销量,也是比较堪忧的。 以上就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不足之处,想通过这样的难题也是比较困难的,与其花费大量的资金去研究这样的汽车,还不如解决纯电动汽车的续航与充电问题,这样的话到达成功的途径可能会短一些。 说实话在理想ONE没有出来之前,我确实没有关注过增程式混动汽车,直到理想ONE通过各种高调的宣传以后,我才开始尝试去了解增程式混动汽车。所谓的增程式混动汽车无非就是在纯电动汽车的基础上再加了个发动机用来发电而已,就相当于背了一个充电宝,对于里程焦虑的缓解确实有不错的效果,那么为什么在国内不受待见呢?增程式汽车的纯电续航里程一般不会很大,当电池电量下降到最低阈值后发动机就会开始发电。由于发动机不用来驱动车辆,所以可以一直在效率较高的状态下工作。当发动机的发电功率超过车辆需求功率时多余的电能会存入电池,当发动机发电功率不足时电池就会向外放电补充需求,这样车辆不仅续航能力强,而且还很省油。只是这样的想法有些理想化了,实际上发动机的排量大小、运行工况、控制策略、以及本身燃的油经济性都会极大影响到实际的燃油经济性。因为增程式汽车一般都是采用一台小排量发动机来实现发电,可能由于排量大小和运行工况、控制策略等情况不匹配而出现小马拉大车的情况,实际的油耗并不经济。其次就是增程式汽车的发电效率不足,在开启增程模式以后发电量不能满足车辆高负荷的工作需求,当车辆启动增程模式后,车辆会被限制高速行驶、限制急加速,如果在市区这样的情况确实没有什么影响,但如果是在长途行驶呢?会不会感觉很糟心?甚至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目前纯电动汽车以及插电式混动汽车的技术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而增程式混动汽车毕竟还是一个不太成熟的产物,基本上也没有车企继续研究,所以在国内的市场自然也就无人问津了。 增程式不受待见不仅仅是在国内,在国外也同样不受待见。从表面上看增程式汽车结构简单、技术门槛低,电动转换效率高,能简单的方式解决纯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何乐而不为呢?然而我们放眼全球,增程式车型屈指可数。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仅仅2-3年的时间就已经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各大汽车厂商都在发力研发,推出这种远比增程式技术难度大很多的车型。因为增程式汽车有自己尚无法突破的技术瓶颈,发电效率不足,不能满足车辆满负荷的工作需求。以宝马i3为例,在纯电驾驶模式下,该车是一辆加速7.5秒/百公里,动力十足的性能级纯电动汽车。而当启动增程模式后,该车会变身老年代步车,不能做急加速,也跑不了高速,对于车主来说,启动增程式的痛苦并不小于里程焦虑。因而很多买了i3增程版的车主都会后悔当初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讲,增程式电动车非但没有减轻车主的里程焦虑,反而使得车主更加焦虑。使用过纯电动汽车的车主都会知道,动力电池快充时有最大功率限制,目前只有特斯拉、比亚迪可以达到60千瓦以上的充电效率。而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纯电动汽车最大功率都在80千瓦以上,这样就好理解为什么入不敷出了?并且动力电池要同时完成高功率充电和高功率输出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厂商通常会在启动增程模式下限制动力输出,通常不会超过40千瓦的功率。宝马i3的驱动电机功率是125千瓦,在增程模式下如果限制输出功率在40千瓦,可想而知对于车主的用车体验会是何样的糟糕。 当前,我国在售的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是在电动汽车平台上,通过减少动力电池数量,加大发电机功率,并增加一台“增程器”(发动机)和一个油箱的新能源汽车。它的电池容量较大,可利用外接电源给电池充电,纯电里程可达150公里以上。当电池电量耗尽时,发动机启动带动发电机给电机供电,继续驱动车辆前进,并把富余电量储存进电池。由于它的发动机并不直接驱动车辆,所以排量较小,而且在市区工况下能处于一个较为合理的转速区间运转,因而节能效果尚可 。不过,增程式电动汽车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一直不好。2018年宝马i3增程版在国内只卖了71台,别克VELITE5全年只卖出去2688辆;另外两款增程式电动汽车传祺GA5、雪佛兰沃蓝达已经停产。因此,无论是中汽协还是乘联会,在公布新能源汽车销量时,从来都只字不提增程式电动汽车的销量,因为和电动汽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月销量几万的数据相比,增程式电动汽车的销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增程式电动汽车销量之所以很差,主要有以下原因。1.价格昂贵。像大家比较熟悉的宝马i3,它的增程型售价41.48万,而纯电型只要34.98万,如果仔细对比就能发现,它们的基础配置基本一样。增程型就因为多了个647ml排量的发动机和一个发电机,另加一个8L的油箱,就要贵6.5万,非常不合算。2.效果不好。还是宝马i3,它的纯电版续驶里程是271公里,而增程型的电池容量是和纯电型一样的,但由于装备质量增加,造成整车能耗下降,纯电里程只有246公里。如果增程版把油全部用来发电后,获得的总里程是330公里。也就是说,增程版使用8L油,只能增加84公里的路程增程效果非常差。3.经济性差。在市区工况下,由于发动机能在最佳的工作区间运转,增程式电动汽车还是比较省油的,像理想ONE,市区工况油耗只有5L。但在高速工况,由于发动机无法直接驱动车辆前进,为了能确保车辆高速行驶时所需要的大电流供电,发动机必须提高转速,从而使油耗暴增,理想ONE自称高速油耗达10L左右,看起来不高。不过,理想ONE的综合续驶里程为700公里,纯电里程是180公里,那么油箱里的45L油可实现增程520公里。通过计算可知,其增程模式百公里综合油耗是8.65L,每公里成本大致在0.6元上下,与燃油车差不多,比电动汽车差多了。另外,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定位比较尴尬。在市区使用吧,它不如电动汽车经济;在长途使用吧,也没有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合算。思来想去,增程式电动汽车还是比较适合在充电条件不好的情况下,作为市区代步使用,但对于市区而言,又有多少城市充电不便呢?更何况,增程式电动汽车是以解决电动汽车“里程焦虑”的目的而产生的,可在市区使用,电动汽车哪有“里程焦虑”?正因有了上述原因,所以,增程式电动汽车销量不好,也不足为奇了。毕竟,实用性不强的车子没几人愿意购买。 以下是最近几年上市销售的增程式电动汽车:除了广汽GAS稍微便宜一点之外,其他两款车型都要四五十万,大家购买新能源汽车,绝大多人还是冲着新能源绿牌去的。6万的微型纯电动汽车就可以拿绿牌,为什么要花将近50万呢?如果看不上微型纯电动汽车,买一个插电混动三厢轿车,20万左右,也可以买到很好了。所以我觉得,性价比或者综合产品力是最近上市的几款增程式电动汽车卖不好的主要原因。说完性价比的问题,我们再来看看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说简单点,就是电动汽车的基础之上背了一套发电机,而发电机的电则是有燃油发动机带动,这两者就可以组成一套增程器系统。这也就可以解释了,为什么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成本做不下来的原因了:电池组容量要高于插电混动车型,且增程式系统要明显比燃油驱动系统要复杂。同时,增程式电动汽车,再怎么节能,依然还是无法改变其烧油的本质。同时,由于有两套系统,尤其是动力电池的容量并不低,直接导致的增程式电动汽车是要比同级别车型都要重很多的,同时又是直接电动机驱动,直接导致了咋高速工况下,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是很差的。 小结:综合性价比不理想,加上整体综合的节能经济性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出色,尤其是在高速工况下,以上的种种原因,导致了在国内增程式电动汽车的销量并没有很突出。希望此文可以回答楼主问题。 @2019
Ⅹ 好多人说增程式汽车没前途,理想为什么会卖的这么火
增程式汽车怎么就没有前途的呢?自己并不这么觉得,因为增程式汽车仍然是当下比较理想的过渡状态的一种汽车结合体,它不算是完全的燃油汽车,也不算是完全的纯电汽车。但是本身使用的这个体验上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这种车子本身的难点就在于车子有两套动力系统,所以汽车的成本比较高,然后要将这种成本有效控制住是个比较困难的事情,而且增加了故障点,本来就一套燃油的动力出了问题就修这一套嘛。现在还增加了一个电动的动力,价格自然就会上升,因为成本上升了呀,所以这种车子相对来说价格会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