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众tharu是什么车
从工信部获取到了上汽大众Tharu的申报信息。新车定位于一款紧凑型SUV,将提供1.2T、1.4T及2.0T多种动力可供选择。
外观方面,Tharu车身大量运用了直线条元素设计,整体造型十分硬朗。车前脸与途昂非常相似,具有宽幅镀铬前格栅和尺寸很大的前大灯组,并采用了LED光源。
1.4T车型在基础配置方面相对入门,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选装空间。例如,了选装前雾灯、豪华型LED前照灯、舒适型散热器格栅、豪华型前保险杠、舒适型后保险杠、豪华型后保险杠、后保险杠底部护板、车顶行李架、天窗、前置摄像头、侧面摄像头、后置摄像头、侧窗光亮饰条、门把手光亮饰条、轮眉、侧面光亮饰条、Beats音响图标等。
新车被曝光
2018年3月,有媒体曝光了一组上汽大众旗下全新紧凑型SUV车型的实车谍照。通过该谍照可以看出,新车拥有着与斯柯达柯珞克相似的车身以及与大众途昂风格相似的前脸设计,结合此前获得的消息来看,该车或许正是此前将被命名为“Tharu”的全新车型。
此前曾有外媒报道称,大众在巴西为一款全新SUV车型注册了“Tharu”商标,该车预计和柯珞克同平台打造,是姊妹车型,同时,Tharu将在中国和阿根廷两地生产。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目前最不像“大众”的一款大众车,或命名为Tharu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上汽大众Tharu申报图 全新SUV/动力丰富
Ⅱ 在巴西什么牌子的汽车多
Marcopolo公司是巴西乃至美洲最大的客车生产公司。
Ⅲ 巴西或者乌拉圭有哪些汽车生产商(自主品牌)
巴西自主品牌仅有Aqrale这一家本土公司,乌拉圭汽车品牌不清楚……
Ⅳ 世界汽品牌前十是哪十个
1.雷克萨斯 雷克萨斯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北美、欧洲、亚洲、中东、拉丁美洲、非洲和大洋洲销售的自主豪华汽车品牌。 2005年,雷克萨斯进入日本国内市场,成为全球销量的豪华车品牌。
2.保时捷 保时捷是德国着名的汽车公司,1930年成立于斯图加特。它以生产高级跑车而闻名于世。创始人费迪南德·保时捷是世界着名的设计师。 保时捷总是努力将许多可能性与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结合起来。对于跑车来说,“保时捷”是全球感的代名词。 2018年2月,《美国消费者报告》发布了“2018年最佳车型”榜单,对2018年美国中部市场路试成绩最好的十款车型进行了排名,保时捷911排名第五。
3.别克 别克是通用汽车在美国、加拿大和中国创立的汽车品牌。 别克在北美、中国、独联体国家和中东地区均有销售。 别克在美国汽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美国通用汽车的支柱,带动了整个汽车行业的进步,成为其他汽车公司效仿的榜样。
4.丰田汽车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简称丰田)是一家隶属于三井财阀的日本汽车制造公司。 自2008年以来,丰田汽车公司逐渐取代通用汽车,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商。旗下品牌主要包括雷克萨斯、丰田等系列高、中、低端车型。
5.雪佛兰牌汽车 雪佛兰是通用汽车旗下的汽车品牌,成立于1911年11月3日。 雪佛兰的车型种类繁多,从小型车到大型4门车,从面包车到大型皮卡,甚至从越野车到跑车。消费者需要的任何车型都可以在雪佛兰找到。 雪佛兰的品牌个性凝聚成一种文化情结,这种独特的雪佛兰“情结”成功融入了世界各国本土文化,成功实现了品牌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统一。 2018年2月,《美国消费者报告》发布了“2018年最佳车型”榜单,对2018年年中美国市场路试成绩最好的十款车型进行了排名。雪佛兰克尔维特黄貂鱼排名第七。
6.阿库拉 讴歌品牌在中国销售三款车,分别是RL、TL和MDX,其中讴歌RL和TL属于轿车的范畴,而MDX是讴歌在中国唯一销售的SUV。 这款来自北美市场的SUV,以其庞大的车身和丰富的配置涉足中国市场。但在国内油价飙升的时代,中小型SUV更受国人欢迎,很多汽车厂商都推出了尺寸更小、排量更大的SUV产品。 事实上,讴歌在国外市场也有一款小型SUV,即讴歌RDX,是一款与本田CR-V尺寸相近的豪华品牌紧凑型SUV。
7.林肯 美国着名汽车公司福特拥有的一辆豪华车,由亨利·马丁利兰于1922年创立。 它的品牌名称是以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命名的。 自1939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以来,林肯因其出色的性能、优雅的造型和无可挑剔的舒适性,一直被白宫选为总统座驾。 它最“有名”的车是肯尼迪总统使用的检阅车。 林肯品牌的着名产品有“大陆”、“马克ⅷⅷ”、“联排别墅”、“领航员”等。目前国内使用的林肯汽车大部分都是“城市”系列。 8 .奥迪 奥迪集团包括其母公司及其子公司奥迪匈牙利、quattro Limited、兰博基尼汽车公司和科斯沃斯技术公司、奥迪巴西和奥迪塞纳利塔。 此外,奥迪还在中国、马来西亚和南非设立了生产工厂。 奥迪是国际知名的豪华汽车品牌。作为高科技水平、质量标准、创新能力和经典汽车风格的代表,奥迪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汽车品牌之一。 9.奔驰 奔驰是世界着名的德国汽车品牌。 1886年1月,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并获得专利(专利号:DRP37435)。与此同时,奔驰的另一位创始人戈特利布·戴姆勒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四轮车。 从那以后,世界发生了变化。 1926年6月,戴姆勒与奔驰合并,成立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以奔驰命名的汽车以其高质量、高性能的汽车产品享誉世界。 10.德国宝马汽车公司(Bavarian Motor Works) 宝马是德国豪华汽车和摩托车的跨国制造商。宝马总部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慕尼黑,是德国三大豪华品牌之一。宝马成立于1916年,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 宝马的车系包括系列1、2、3、4、5、6、7、I、X、Z等。,以及在各系列基础上改进的M系列(宝马官方性能改进部门)。 宝马的蓝白色标志象征着旋转的螺旋桨
Ⅳ 森系汽车来临,巴西的这款汽车到底怎么样
提起森系,你会想到什么事会想到什么?女生的森系穿搭?而今天的这款森系绝对会让你意想不到,你见过森系的汽车吗?今天它来了,这款车就是巴西Suzuki Veículos Brasil的Suzuki Jimny Forest,正如同它的名字中带有森林这个英文单词一样,这款车的本身看起来也是非常的符合近些年的流行词——森系。早在去年的时候,巴西的这家汽车厂商就推出了相关的系列,在今年的时候又对这款系列的车型进行了更新换代。
我们从车的外表可以看出这款车整体是采用了一种绿色来作为装饰,再加上保险-等等一些的设计与颜色的搭配,看起来更是森林感满满。而官方发布的几组有关这款车的照片,从照片上面我们也能感受到一种大自然的感觉扑面而来,在汽车市场中,这样气质的汽车是很少的。
同时这款车的实用性也非常的强,在汽车的顶部安装了行李篮,这就会让我们想到当我们在森林里进行探险的时候就可以把帐篷什么的生活用品放在上面,看起来就非常的有气氛所在。车的所有相关配置都是按着森林系列来进行改造的,无论是绘贴还是其他的防护管等等,森林感都特别强。
进入倒车的那一步,我们可以更加的感受到那种大自然的气息融合在这款车的设计里。绿色的配饰,更加烘托了这样的气氛,座椅的材质也是非常的好,能够给人带来良好的行驶体验,并且细节之处的惊艳来自于座椅上的Forest字样,更加的让人感觉到森系。对于智能系统,它也是应有具有,能够完美的保障型师者在行驶的过程中的安全性。
动力方面也是不用担心的,强大的动力足以使得这款车在森林里穿行。相信这款车在上市以后一定会得到良好的市场反应,对于这样一款车,你爱了吗?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Ⅵ 请教有关巴西汽车工业发展历史的资料!!
巴西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20年-1950年,为起步阶段,主要是进口成套散件在巴西组装整车。第二阶段:1950年-1980年,为发展阶段,通用、大众、福特、菲亚特先后在巴西设厂,汽车产业在这30年期间得到迅速发展,产量由1957年的30,542辆提高到1980年的1,165,174辆,增长了38倍。第三阶段:1990-1995年,为停滞阶段,虽然年产量保持在100万辆以上,但质量和品种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第四阶段:1995年-现在,为快速发展阶段,拥有300万辆的年生产能力,可生产市场需求的各类高、中、低档汽车,通用、大众、福特、菲亚特还均在近一、两年内开发出了在汽车技术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的酒精和汽油双燃料汽车。
以下介绍巴西汽车工业的几个主要数据:
1、巴西是目前世界上第12大汽车制造国,2003年的产量为1,827,038辆。其中,轿车1,504,998辆,占82.4%;轻型货车216,112辆,占11.8%;卡车78,938辆,占4.3%;客车26,990辆,占1.5%。预计2004年的产量将超过历史记录的1997年(2,069,703辆),达到2,100万辆。
2、年生产能力320万辆,目前的设备闲置率为35%。世界其他各地区汽车生产设备闲置率的比例分别是:亚洲22.6%、北美18.1%、南美51.9%、东欧21.7%、西欧40.8%、非洲和中东42%。
3、产值:根据巴西机动车生产协会2004年公布的2002年的数据,巴西汽车行业(包括自动农业机械)的净产值为157.62亿美元,占当年GDP的10.4%。
4、出口:预计2004年的出口数量为63万辆,占总产量的30%左右,增幅17.8%;预计总出口值75亿美元,增幅36%。
5、巴西的汽车生产企业有26个,其中22个是在1996年至2002年期间新建的合资企业。共有生产厂48家,其中,汽车生产厂家25个,自动农业机械生产厂家13个,发动机和零部件生产厂家10个。行业职工总人数90,807人。
6、根据巴西机动车生产协会2004年公布的2002年的数据,汽车的保有量为2,076.9万辆。平均8.6个人拥有1辆汽车。
Ⅶ 关闭3家工厂福特在巴西停止汽车生产,这是怎么了
关闭3家工厂福特在巴西停止汽车生产,这是怎么了?
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公司宣布,今年内将陆续关闭在巴西的轿车和吉普车三家生产厂,这是该公司重组全球生产销售市场的重大举措。
据当地媒体报道,福特公司在巴西的生产厂已经经营了百年之久,关闭生产线将令巴西约5000名技术工人失业。此前德国奔驰公司于上月也关闭了在巴西的轿车生产线。
Ⅷ 汽车工业的巴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西政府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使巴西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转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成为战后经济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在工业化进程中,巴西的汽车工业迅速崛起。经过短短 20 年的发展,巴西就跨入了世界 10 大汽车生产国的行列。 1978 年,巴西汽车年产量突破 100 万辆大关.
在汽车工业起步之前,巴西只能利用进口零部件装配小型载重汽车、推土机和拖拉机.在政府的引导与扶持以及跨国汽车公司的参与下,汽车工业迅速发展成巴西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 “ 火车头 ” 。在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巴西政府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巴西政府采取了各种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 5 个方面。
政府支持汽车工业发展的力度与方式
(1) 推行 “ 增长点 ” 产业政策,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
“ 增长点 ” 产业政策是在库比契克执政时期 (1956--1961) 制定的全国经济发展计划中实行的。这一政策旨在通过对各部门和各行业的比较研究,找出对整个经济具有刺激和带动作用的主导产业并集中力量优先发展这些产业,所谓 “ 增长点 ” 就是指这些主导产业部门。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巴西政府把汽车工业确定为经济的 “ 增长点 ” ,将汽车工业作为具有推动力的主导产业加以重点发展。 1956 年,巴西政府制定了一项汽车工业发展计划,并成立了 “ 促进汽车工业特别委员会 ” ,确定发展汽车工业的方针是进口替代,并以此带动本国发动机等机械制造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积极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50 年代中期,库比契克政府实行大量引进外资的政策,除放宽外资在企业中的股权比重外,还通过免税等措施鼓励外资转入制造业,豁免外资企业的进口税,免征外资在巴西新建企业第一年的销售税,并为外资企业提供优惠贷款等。在引进资金、设备和技术以发展汽车工业的过程中,巴西政府还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鼓励外国汽车公司用进口设备作为投资,并在外汇方面予以优待;对汽车部件的进口给予优惠的兑换率;通过逐步限制部件的进口,保证参加投资的公司不会受到后来竞争者的影响;外国汽车公司享有 100 %的股权。
在上述优惠政策的刺激下,跨国汽车公司纷纷到巴西投资设厂。 20 世纪 50 年代末,福特、通用、大众、奔驰等汽车公司在巴西设立子公司,奠定了巴西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 1957 年,巴西已生产汽车 3 . 1 万辆,到 1960 年产量升至 13 . 3 万辆。
20世纪90 年代,巴西继续奉行引进外资的政策,外资纷至沓来。福特、通用和大众汽车公司都加大了,在巴西的投资力度,奔驰公司也将巴西作为卡车和公共汽车的定点产地。本田、丰田、戴姆勒一克莱斯勒、雷诺、 PSA 等汽车巨头都相继在巴西投资生产汽车。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长期以来,巴西政府非常重视发展交通运输业,突破这一制约经济发展的 “ 瓶颈 ” ,为经济的增长创造良好条件。
二战后,巴西的交通运输业十分落后,全国的公路不足 1000 千米 。巴西在 1948 ~ 1955 年和 1956--1961 年全国经济发展计划中均将交通运输业列为发展的重点,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自 60 年代起,巴西出现了所谓的 “ 公路热 ”1960--1977 年,公路里程总长从 48 万千米增加到 150 万千米。 1976 年,巴西全国约 75 %的客货运输由公路承运。到 1992 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 166 万千米,其中干线公路11 . 5 方千米,其他等级公路 154 . 5 万千米 ,每辆汽车平均占有公路 123 米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巴西汽车工业的腾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严格保护国内汽车市场
为保护本国汽车工业,巴西政府长期采取高关税政策以阻止汽车的进口。此外,巴西还利用进口配额甚至颁布法令禁止进口等措施限制外国汽车进入巴西市场。
在 20 世纪 50 年代汽车工业的起步阶段,巴西政府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高昂的进口关税保护了巴西汽车市场,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1976 年,巴西进一步强化进口替代政策,继续实行 40 年代末实行的 “ 同类产品法 ” ,并采取限制进口措施。 1980 年,巴西政府颁布进口管制条例,实行进口许可证制度,工业品的进口税率大幅度提高。另外,巴西对国内已能基本满足需求的耐用消费品 ( 如汽车及其零部件 ) 成倍提高进口关税,或明令禁止进口。直到 1990 年 3 月科洛尔政府执行 “ 开放经济世界 ” 的政策后,巴西对汽车进口的禁令才解除。
巴西对进口汽车征收的关税税率从 1991 年的 60 %逐步下调到 1994 年的 20 %,致使 1991--1995 年间巴西每年进口汽车的数量从 2 万辆骤增至 30 万辆,年均增长率为 96 . 8 %。在这种情况下,巴西政府在 1995 年 2 月重新提高了关税税率,先由 20 %升至 32 %,两个月后又提高到 70 %,从而遏制了汽车进口的增加, 1996 年进口轿车的数量仅为 15 . 7 万辆,较 1995 年减少了将近一半。
积极推动汽车的国产化
巴西政府早在 1956 年就作出规定:在 3 年内,每辆汽车 90 % --95 %的部件要在巴西制造。 50 年代后期,在鼓励外国汽车公司到巴西投资的同时,巴西政府要求外国汽车公司提出投资计划 ( 计划中必须列入采用当地生产的部件装配汽车的比重逐步增大的内容即由最初占 45 %逐渐增加到占 95 %左右 ) ;巴西政府在对汽车部件的进口给予优惠兑换率的同时,要求随当地生产的汽车部件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对汽车部件的进口。
各大汽车生产厂家对国产化都很重视。早在 1957 年,产量最大的巴西大众汽车公司所生产的大众轻型运输车的国产化率就已达到 50 %; 1961 年年底,大众轻型运输车和大众甲壳虫汽车的国产化率均达到 95 %。 1962 年,巴西所生产汽车 90 %的零部件实现了国产化。从表 l 可以看出,大众汽车的国产化率提高很快。 七八十年代引导发展酒精汽车
由于巴西严重依赖石油进口,因此, 70 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对巴西经济的影响很大。 1975 年,巴西政府制定了使用酒精的计划,旨在从甘蔗中提炼酒精,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80 年代,为普及酒精汽车,巴西政府对酒精汽车的销售采取了一些鼓励措施:降低工业产品税,调低酒精汽车的价格,对酒精出租汽车免征销售税。这些措施极大地推动了酒精汽车的销售。 1980—1985 年间,酒精轿车占新发照轿车的比重从 35 %提高到 96 %。
80 年代末以来,汽油和酒精的价格差逐渐缩小,使巴西新发照汽车出现了明显的结构变化,酒精汽车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 1985--1989 年间,酒精轿车的比重从 96 %下降到 61 %。到 90 年代后期,酒精汽车所占的比重已很小。
对汽车车型生产的引导
20世纪70 年代初,为鼓励载重汽车和公共汽车的生产,巴西政府颁布法令,将这两种汽车的工业产品税分别由 10 %和 12 %减为 5 %,同时给予那些国内尚不能生产的必备零部件以进口豁免权。在优惠政策的刺激下,巴西汽车厂商增加了这两种汽车车型的生产。同时,为适应石油危机的新形势,巴西增加了耗油量小的小型客车和货车的生产,减少耗油量大的大型车辆的生产,并研制以混合燃料和酒精为动力的中小型汽车。
巴西汽车工业以生产轿车为主,而轿车又以价格便宜、经济实用的普及型车为主,其产量占轿车总产量的 50 %以上。在形成这一格局的过程中,巴西政府发挥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在轿车工业的起步阶段,巴西汽车生产厂商曾一度立足于国际市场;以 CKD 方式引进高档轿车部件组装出口,并加强零部件的国产化。到 1965 年,虽然轿车的国产化率已高达 95 %,但由于缺乏国际竞争力,巴西产轿车仍无法进入国际市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车型过于陈旧,二是国产化后质量欠佳而成本高昂。由于价格偏高,巴西国内市场也难以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巴西政府于 1967 年制定了鼓励使用经济普及型轿车的政策。这一政策对汽车生产厂商起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使他们转而以开拓巴西国内市场为主,重点生产经济普及型轿车。仅用 15 年时间,巴西每千人拥有的轿车就由 1965 年的 14 辆增至 1980 年的 77 辆。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在节能和环保浪潮的推动下,小型轿车成为国际汽车市场备受人们青睐的车型。巴西政府运用税收政策鼓励人们购买低价位小型轿车,从而刺激了小型轿车的生产。如从 1993 年 4 月起,政府降低 “ 普及型汽车 ” 即排气量小于 1 升 的轿车的税收,使轿车售价中税收所占的比重从 1991 年的 35 . 6 %降为 1993 年的 17 %。政府的税收政策大大刺激了民众对小型车的需求。对排气量小于 1 升 的汽车的需求量从 1992 年的 9 . 3 万辆增至 1997 年的 87 . 2 万辆,明显高于汽车总需求的增幅,这类汽车占国产汽车总销售额的比重从 1992 年的 16 %提高到 1998 年的 73 %。
积极促进汽车出口
大力发展对外经贸关系是巴西 60 年代经济战略调整的中心.巴西政府把增加出口和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作为进一步推动工业化和全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战略措施,为扩大汽车等产品的出口,巴西政府除采用通常的财政刺激手段 ( 如减免税收,提供优惠贷款,出口,补贴以及简化出口手续 ) 外,还采取了本国货币不定期的贬值、完善对外贸易基础设施等举措。巴西政府对增加汽车出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76 年,为促进各类汽车的大量出口,巴西汽车工业第 10 次展销会在圣保罗城举行。 1977 年,巴西全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协会成立了一个负责汽车配件出口的对外贸易局,加强未组装的成套汽车配件的出口业务,以利于本国中、小汽车配件厂的生产发展。
为扩大出口,巴西政府还制定了 Befiex 计划,规定汽车工业可以用不超过 1 / 3 的出口收入免税进口物品,并提供利率优惠的出口贷款。 1973—1979 年间,巴西汽车的出口总值为 10 亿美元。 90 年代,巴西政府还规定,出口汽车和零部件的企业可以以优惠的税率进口汽车,从而刺激了汽车的出口。 1997 年巴西汽车出口量达 41 . 7 万辆,创造了新记录。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发展本国汽车工业的过程中,巴西政府一直积极进行政策引导,使汽车工业形成了独特的政府推动型发展模式。巴西汽车工业的发展基础很差,在发展过程中政府也没有投入多少资金,但借助跨国汽车公司的力量,巴西很快就跨入了世界 10 大汽车生产国的行列。巴西生产的汽车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出口到全球 60 多个国家。汽车出口为巴西挣得了大量外汇。汽车工业发展成为巴西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同时也带动了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并增加了就业与税收。从这些方面看,巴西政府所发挥的作用是较为成功的。
但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巴西政府 90 年代之前,巴西通过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保护国内汽车市场,阻止汽车进口。巴西甚至颁布了禁止汽车进口的法令。在政府的保护之下,巴西汽车工业得以起步并迅速发展。政府的市场保护举措无疑对巴西汽车工业的初期发展起了良好的作用.这也是后起国家在夹缝中求生存、发展本国汽车工业的一条重要经验。但是,严格的国内市场保护也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成为造成巴西汽车工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根源。第一,它导致国内汽车市场价格过高状况的出现。巴西的汽车生产成本高于国际水平,国内市场保护措施可以在高价格的情况下保证汽车生产厂商有利可图。结果, 90 年代巴西取消汽车进口禁令、降低关税后,外国汽车大举进入巴西市场,汽车进口额大幅飙升。巴西政府被迫重新提高了汽车进口关税,以阻止汽车的进口。第二,在严格的市场保护下,陈旧的汽车车型也能销售出去,因此,汽车生产厂商不想耗巨资研制或引进最新的车型,这样就影响了产品的升级换代,也不利于提高研究与开发能力。第三,巴西政府限制进口汽车零部件,使各汽车生产厂商无法开展国际分工与合作,因此,巴西产汽车的质量达不到国际先进水平。
进行市场保护是巴西汽车工业特定发展阶段的产物,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面对国际汽车业开展并购重组和进行战略合作的大潮,巴西汽车工业面临相当严峻的挑战。
Ⅸ 巴西大众是为德国大众创建,还是一开始在没合作之前巴西大众是一个其他的汽车品牌。
巴西大众创立于1957年,开始阶段主要生产甲壳虫牌轿车和2型厢式货车及小型客车。迄今,该公司累计生产汽车1200多万辆,自1965年以来,在本国(巴西)市场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1987年,巴西大众又开始生产在欧洲市场上畅销的高尔夫牌轿车(具有一定国产化比例的车型被命名为GO1牌车),此后,此车型便稳居巴西汽车市场畅销轿车排行榜首位。现今,巴西大众公司共有职工27200名,是巴西为数不多的大型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