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国二战军用摩托车宝马公司生产的主要军用摩托车
德国二战时期的军用摩托车,主要由宝马公司生产。其中,包括了宝马R12、R35、R71和R75四种型号。除了宝马R35属于中型摩托车,其他均为重型摩托车。宝马R35装备有14马力的单缸风冷发动机,其余几种则配备22~26马力的双缸风冷发动机,排量为0.75升,匹配四速带倒档的变速箱。
在宝马系列摩托车中,宝马R75最为着名。从1940年一直生产至1944年,它采用0.746升排量的26马力双缸风冷发动机,配以四速(带倒档)变速箱,最大速度可达95千米/小时。前轮采用机械刹车,后轮则为液压助力刹车,悬挂系统为伸缩套筒式前叉。在宝马R75上,武器配置有时是一挺MG 34机枪,安装在挎斗前方;有时则是搭载1门野战迫击炮于挎斗之上。这款摩托车在德军中装备有16,000辆之多,其在北非战场及苏德战场上的可靠表现赢得了士兵们的喜爱。
1942年10月,德国《德意志车辆》杂志中刊载的宣传画展示了聪达普军用摩托的风采。画面中,一辆KS600正在为前线运送弹药,这展现了军用摩托车在二战时期的重要作用与实际应用。宝马R75等型号的军用摩托车,以其高效、耐用的特点,成为了德军后勤支援的重要工具。
军用摩托车体积小,重量轻,速度快,道路适应性好,越野能力强,并且便于隐蔽,车上还能搭载武器等,因此,它非常适用于侦察、通信/联络,搭载武器后还可以用来冲锋陷阵。这些优点使军用摩托车在二战中被德军广泛应用,从欧洲战场、北非战场,到苏德战场,到处都可以看到法西斯德军大量装备的军用摩托车。在德军重型挎斗摩托车上通常配置有1挺MG3型机枪,携带有50发装3盒机枪子弹和1个备用轮胎、1个备用枪管以及5升备用燃油、打气筒、千斤顶及随车工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