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宝马新车开了1个月就出故障,仔细检查发现新车是辆召回车
2025年5月初,南京的周先生从当地宝马4S店(南京中悦骏宝行/骏马行)购买了一辆价值30余万元的宝马五系轿车。提车仅一个月后(行驶约2000公里),车辆出现故障无法启动(“趴窝”)。经查询,周先生发现该车在交付前已被厂家召回,但4S店未主动告知这一情况。故障检测显示车辆存在PCU模块(动力控制单元)损坏,需更换配件。周先生要求退车遭拒,双方争议焦点集中在召回信息是否被隐瞒以及故障责任认定。
召回信息未披露
车辆属于2024年厂家召回批次,涉及安全隐患(具体原因未明确)。4S店辩称召回仅涉及“软件升级”,已提前完成并告知客户,但周先生提供的车辆移交检查单日期(5月19日)晚于实际提车日期(5月7日),质疑文件造假。
4S店经理曹某称,交付时已说明软件升级情况,但承认本次故障(PCU模块问题)与升级无关。
故障原因与责任
4S店认为PCU模块故障属偶发个案,可通过维修解决,不符合退车条件;周先生则认为召回车辆本身存在质量隐患,且4S店隐瞒历史记录,涉嫌欺诈。
消费者权益争议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需提供商品真实信息。若4S店明知车辆为召回车却未告知,可能构成侵权。但目前4S店拒绝退车,仅承诺修复故障。
周先生已向媒体和监管部门投诉,要求退车或赔偿。
4S店坚持维修方案,称故障与召回无关,但未解释为何移交单日期晚于提车日期。
消费者购车前可通过以下途径规避风险:
查询召回记录: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官网或车企官网核对车辆VIN码。
验车与合同条款:要求4S店书面确认车辆无召回或维修记录,并明确退换车条件。
法律途径:若协商无果,可依据《产品质量法》或《民法典》主张权利,必要时提起诉讼。
目前事件仍在处理中,后续可能涉及质检部门介入或司法程序。
‘贰’ 大众、宝马等召回近8000辆汽车,这是为什么
根据我国市场监管总局网站7月10日发出的消息,目前,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这几家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我国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并计划共召回7934辆汽车、2651辆摩托车。
其中,因为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发动机上面配备的两个机油密封塞可能无法承受车辆行驶时带来的最大负载,这个密封塞的材质有可能会因为发动机的机油压力太大而没有效果。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将会在2020年8月14日起,召回在2017年3月29日至2018年10月25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装备4.0升8缸发动机的进口S级汽车,共计803辆。
‘叁’ 2月最后一批召回信息公布
近日,中国汽车召回网公布了2020年2月最后一批召回的车型。召回信息共有五条,全部为奔驰和宝马品牌的车型,其中,奔驰方面几乎涉及到了全系车型,而宝马则是老款3系和四款摩托车。那么接下来,牛车实验室就继续为大家进行召回信息的情况分析,详情您可登陆中国汽车召回网查询具体信息。
召回信息来源:中国汽车召回网(牛车实验室合作媒体)
1、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C级、E级、G级、CLS级、GLCSUV、AMGGT汽车(2020-02-25)
C级、E级、G级、CLS级、GLCSUV、AMGGT2018
缺陷情况:本次召回范围内车辆出厂时,前排乘客侧安全气囊装配了高田公司生产的未带干燥剂的硝酸铵气体发生器。
可能后果:在安全气囊展开时,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可能发生异常破损,导致碎片飞出,伤及车内人员,存在安全隐患。这些车辆曾于2013年及2014年进行了召回,但鉴于当时高田公司就此问题的阶段性分析结果,当时召回更换的安全气囊仍然是装配了高田公司生产的未带干燥剂的硝酸铵气体发生器。因此,当时新更换上的安全气囊虽然安全使用寿命得到了延长,但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下使用后仍存在前述风险。
维修措施: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带有更稳定药剂(硝酸胍)的前排乘客侧安全气囊,以消除安全隐患。
牛车实验室解读:高田气囊酿成的事故已经数不胜数,气囊本是汽车发生事故后,驾驶员的救命安全岛,但如果气囊发生问题,那么不仅无法保证驾驶员安全,而且还可能引发更大祸患。这批3系虽然在2013-2014年进行了召回,但仍然存在问题,并且距今也有六七年时间,气囊也存在老化风险。所以如果您是这一批的3系车主,那么希望您尽快联系经销商,更换消除安全隐患的新气囊。
全文解读:五条信息全部为宝马和奔驰,这其中有棘手情况,也有小问题。目前还正值疫情管控期间,如果您的爱车在召回范围内,那么近期车主们要尽量减少用车,小心驾驶,并可以先联系4S店,确认或预约维修召回时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