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汗血宝马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一、汗血宝马名字的由来
1、汗血宝马的皮肤较薄,奔跑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容易被看到,另外,马的肩部和颈部汗腺发达,马出汗时往往先潮后湿,对于枣红色或栗色毛的马,出汗后局部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给人以“流血”的错觉。因此称之为汗血马。
2、另外在中国还有一种说法,根据中国《史记》中记载,汗血马并不在土库曼斯坦。张骞出使西域时,在大宛国(今费尔干纳盆地),曾经见过一种良马,这种马的耐力和速度都十分惊人,不但能日行千里,更会从肩膀附近位置流出像血一样的汗液。故称“汗血宝马”。
二、汗血宝马简介
汗血宝马,学名阿哈尔捷金马(拉丁学名:Akhal-teke horses),原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德、俄、英等国的名马大都有阿哈尔捷金马的血统。
汗血宝马其身体呈管状,胸部窄、背部长、肋骨架浅,趾骨区长而不显,后区略窄但强健有力,臀部略长,肌肉发达,呈正常倾斜角度。耆甲高、长且肌肉发达;肩部长,弧度良好,肩内清洁;毛皮亮泽且皮薄。
汗血宝马是土库曼斯坦的国宝,并将其形象绘制在国徽和货币上。
⑵ 汗血宝马的历史起源
根据中国《史记》中记载,汗血马并不在土库曼斯坦。张骞出使西域时,在大宛国(今费尔干纳盆地),曾经见过一种良马,这种马的耐力和速度都十分惊人,不但能日行千里,更会从肩膀附近位置流出像血一样的汗液。故称“汗血宝马”。
汗血马虽然速度较快,但是它体形纤细,在古代大将骑马作战更愿意选择粗壮的马匹,这也是汗血马在古代中国消失的原因。费尔干纳盆地并不在土库曼斯坦,是天山和吉萨尔-阿赖山的山间盆地,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交界地区。
根据中国《史记》说法,大宛国是汗血马原产地,所以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更为接近。
(2)郭靖的汗血宝马哪里来的扩展阅读:
张骞早在第一次出使西域归来,曾上禀汉武帝,大宛有一种好马,出汗殷红如血,能日行千里,据说是天马的后代。
汉武帝崇尚武功,特别爱马,因为宝马良驹是威武强盛的象征,是让骑兵纵横驰骋的基础,一旦拥有这种宝马,汉王朝骑兵与匈奴骑兵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大宛国和汗血宝马的真实故事于是,汉武帝委派韩不害率使团出使大宛,希望以重金(包括一匹真马大小的纯金骏马模型)换取大宛的天马。
但是大宛国王毋寡贪图汉使带来的金银珠宝,居然与大臣商议驱逐汉使,扣其财物,还天真地认为汉朝离大宛国万里之遥,山水黄沙相隔,不宜用兵。
汉使韩不害听闻后大怒,砸了金马,带着剩下的财物东归长安,大宛王国也怒了,你既然断我财路,我就要你的命。
消息一传到长安,刘彻在庙堂上咆哮:此次不灭大宛,朕无以为君,无以为人!我堂堂大汉,匈奴也被打得趴下,居然被西域小国如此戏弄,这分明是无视大汉的存在。
刘彻毫不犹豫地选择出兵,命国舅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冬天定议,第二年春就出兵了,后勤准备工作竟十分仓促,结果造成汉军于行军途中大量饥渴病死。
等到大宛国西部之属邑郁成城(今乌孜别克斯坦国乌兹根城)时,数万士卒竟只剩了数千人,还未开战就死了十分之九。可以想见,沿途有多少汉家男儿弃尸荒野,惨不忍睹。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李广利战败,只有几百人逃回玉门关待命,可恨!可恨!汉武帝却对李广利这次出兵失利既往不咎。
想当年,飞将军李广就是因为迷路延误战机而自杀,皇亲国戚就是好啊。第二波进攻的命令如期而至,李广利率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入西域。
诸国震动,皆开城相迎,并遣使犒师、谢罪以示臣服,惟小国轮台(今新疆轮台东南玉古尔地)竟闭门不纳,李广利大怒,即率军猛攻轮台,轮台军民拼死抵抗,一时竟未能下。
数日后,轮台终被攻陷,李广利下令屠城。男女老少,一个不留。轮台国从此种族灭绝,不复存在。之后,李广利大军兵临大宛首都贵山城下,攻城四十余日,又未能攻克。
李广利焦急之下,便遣工兵部队切断了贵山城的水源。终于,大宛城弹尽粮绝,无奈,只得割了他们国王的头,并献上三千匹汗血宝马,投降。
李广利笑纳之,并扶立亲汉贵族昧蔡为大宛国王,罢兵东归。经过这一战,汉朝的威望获得空前提高。西域诸国在后来的几十年中都不敢妄动。
后来班超出使西域,仅带几个人、几匹马就能降伏一个国家,甚至汉朝的使节可以随时废立其国君,调发几国军队攻打敌对国却没有一个国家敢不遵从,不能说和汗血宝马之战没有关系。
⑶ 汗血宝马的发源地在哪
对于武侠小说中汗血宝马的传说都不会陌生,在我国的历史上,汗血宝马的传说最早始于汉武帝时期,有个名叫“暴利长”的敦煌囚徒,在大宛国捕得一匹汗血宝马献给汉武帝。
而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所骑的小红马,也就是汗血宝马。
⑷ 汗血宝马有什么特点汗血宝马来自于哪里
关于汗血宝马的来源,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它的特别之处,体现在外形、速度和耐力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一.原产地在土库曼斯坦,我国《史记》中记载在大宛国。据国外有关资料记载,汗血宝马原产地位于中亚地区的土库曼斯坦,又名阿哈尔捷金马,距今已有近三千年的驯养历史。与阿拉巴马和英国马并称为,世界上最纯的三种良马。而据我国《史记》记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在大宛国境内,发现了汗血宝马,并首次记录了有关“汗血马”的这个名称,但在当时只是被称为天马。据说为了得到大宛国的汗血宝马,汉武帝曾两次向其发动战争。
正是因为这些较为明显的优势,才让汗血宝马在我国古代兴盛了千年之久。直到进入冷兵器时代,因兵器和甲胄异常繁重,身材纤细的汗血宝马,逐渐被强壮的蒙古马匹代替。且汗血宝马的繁殖方式和人类较为接近,即孕育生命通常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一年也只能产仔一个。再加上我国本土马和汗血宝马的配种杂交,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它的纯正度,因而其数量始终得不到大规模的提升。
⑸ 汗血宝马在哪里呀中国历史上有吗
汗血宝马本名阿哈尔捷金马。它外表英俊神武,体型优美、轻快灵活,具有无穷的持久力和耐力,可以长距离的骑乘。因其奔跑时脖颈部位流出的汗中有红色物质,鲜红似血,故被称之为“汗血宝马”,在中国历史文献中,被称为“天马”和“大宛良马”。[1]
汗血宝马原产地在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在土库曼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都保存有阿哈尔捷金马,总数量为3000匹左右,其中2000多匹都在土库曼斯坦。德、俄、英等国的名马如阿拉伯马和英国马都有汗血马的血统基因。由于汗血宝马数量稀少,市场上的价格非常昂贵,身价最高可达上千万美元。
⑹ 郭靖进入中原的时候,身家是一匹汗血宝马黄金10两,搁现在身价几何呢
南宋时期的金锭
根据《宋史》记载,南宋末年米价曾一度上涨到3000文一石,也就是3贯。假设郭靖在张家口时,米价只有那时的一半,按照宋代每石折合现在标准110斤米,每斤米4元人民币来算,440元的购买力等于1.5贯,1贯钱的购买力是293元,折合这个实际估算当然要更高。所以,那匹小红马,按照最为保守的估价,至少价值23万。这还是金、银均并没有算入折色的情况下。所以,如果加上各种实际损耗因素,该匹大宛国的汗血宝马,至少价值30万人民币以上——差不多跟一辆宝马车相当。
⑺ 传说中的“汗血宝马”真的可以日行千里吗
我觉得这是加上了一定的夸张的说法,虽然汗血宝马确实比一般的马匹出色,速度也很快,但是要达到日行千里的速度恐怕还是有点夸张了,在史书上有记载说一匹汗血宝马每天能够走四千多公里的路程,还会流出一种鲜红色像血液一样的汗,但是对于这个数据,很多人都保持着一种怀疑的态度。
在现代社会中,汗血宝马依然存在,但是全世界的汗血宝马的数量都是很少的,据说只有2000匹左右,应该也算得上是珍稀动物了吧,有人也给汗血宝马做了测试,发现汗血宝马能够在陆地上达到一分钟跑完一公里左右的距离,但是日行千里这种说法,依然未被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