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宝马汽车现在有什么新技术
宝马以其名称传达了象征意义的信息:首字母缩写中间的M代表“Motoren”或者是引擎。它代表着宝马品牌自开始以来最高标准的引擎技术,并且包含了不只汽车的各种交通工具。不论对于飞机、摩托车还是汽车,宝马都开创了新技术。
因此,宝马不会只有一个传奇的引擎,而宝马官方既客观也主观地选择了12个引擎。归根结底,每具动力总成都有不同的焦点,因此这项清单也会是完美的辩论开始。
2014年宝马i8(I12)三缸引擎混合动力
i8证明了电动车和运动驾驶性能绝不是相互排斥的。这个运动型跑车是由电动和汽油引擎共同协力完成高性能输出。三缸涡轮增压内燃动力和电动马达的综效性能,可输出令人印象深刻的362hp。其内燃引擎驱动后轮,而电动马达负责前轮。其0-60mph加速可在5秒内达成。
另一方面,综合油耗更是大幅超越一辆小型车的表现。为最早在汽车业界展现21世纪跑车节能新趋势的模范。因此,i8在2019年一举连续五次获得了年度引擎大奖,为宝马进入电气化时代的伟大杰作!
Ⅱ 国产的底气!参观宝马德国发动机工厂
宝马发动机的百年荣耀史 熟悉汽车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宝马出名不是因为汽车或者摩托车,而是因为飞机发动机。在随后近百年的发展中,发动机一直是宝马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摩托车上的“拳击手”发动机早已成为几代人的综合体,而汽车发动机则一直是行业的标杆产品,每年都是“沃德十佳发动机”的常客。这次我们来到了宝马发动机的摇篮慕尼黑,近距离了解了宝马发动机目前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技术。
需要注意的是,这次德国宝马发动机之行并不是心血来潮,它绝对不是那么任性,而是有一定的“背景”。在这里,我想简单向大家说明一下:华晨宝马新发动机工厂将于明年年初正式投产,计划未来生产宝马最先进的发动机产品,并全部供应给国产车型。也就是说,宝马德国发动机厂的核心技术和设备也将应用于国内工厂。因此,通过这次参观,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宝马未来国内新发动机工厂的大致情况。在正式介绍宝马发动机厂之前,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宝马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发动机。
◆1917年,宝马IIIa,宝马首款航空空发动机。
1917年初,天才工程师马克斯·弗里茨加入拉普公司,负责发动机的研发。正是他设计了该公司的第一台航空空发动机——宝马IIIa。这款aero 空发动机的出现,让宝马第一次正式出现在世人面前,开启了从aero 空发动机起步的创业历史。
◆1919年,宝马第一个世界纪录诞生。
长期以来,《凡尔赛条约》禁止德国生产飞机。就在《凡尔赛条约》生效之前,飞行员弗朗茨·泽诺·迪默驾驶DFW 37/III从宝马工厂附近的奥伯威森菲尔德机场起飞。该机搭载宝马生产的6缸发动机,已达到历史最高海拔9760米。这个记录是宝马众多第一之一,意义重大。被迫停止生产飞机发动机,宝马转向摩托车产品。
◆1923年,“庚子”发动机上台欢呼。
1922年,在宝马设计委员会的设计下,第一辆宝马摩托车R 32终于在1923年的柏林展览会上亮相。一经问世,R 32就赢得了大众的喜爱。值得一提的是,R 32的核心技术装备配备了传说中的水平对置双缸Boxer发动机。
◆1933年,宝马第一台汽车六缸发动机诞生。
1928年,宝马成功收购艾森纳赫汽车厂,这是成功生产“西地)3/15 PS”汽车的工厂。这款车在1929年改进后作为宝马3/15 PS DA 2出售,是宝马的第一辆车。从1932年开始,宝马位于慕尼黑的发动机研发部门重新启动了汽车发动机的研发。
◆1954年,宝马首款铝合金V8发动机M50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宝马迫切需要一台更强大的发动机。1951年,工程师们为V8发动机制定了各种详细的设计方案。为了避免现有车型的尺寸和驱动系统发生重大变化,新发动机必须足够轻且结构紧凑。
◆1968年,经典直列六缸M30发动机诞生。
1968年,宝马M30单顶置凸轮轴直列六缸发动机诞生。这台发动机是宝马的历史经典之一,被沃德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动机之一。M30及其衍生车型已经在不同的宝马车型上使用了20多年。
◆1983年,宝马首款柴油发动机M21D25上市。
20世纪70年代以前,宝马R&D团队对生产柴油发动机不屑一顾,因为他们认为柴油发动机的性能无法与汽油发动机相比。但是随着石油危机的到来,宝马的R&D团队终于迈出了开发柴油发动机的步伐。
◆1987年,5.0L M70发动机是汽车史上划时代的产品。
20世纪80年代初,宝马再次开始考虑大排量发动机,研究人员开始在六缸发动机的基础上开发排量为5.0L的V12发动机。按照宝马的V型发动机传统,这款大排量发动机采用更轻的铝制结构,因此具有更好的功率重量比。
◆2021年,N52发动机是世界上第一台镁铝合金曲轴箱。
2021年推出的N52直列六缸3.0L发动机,是宝马进入新千年后的经典之作。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在生产车型中使用镁铝合金曲轴箱的发动机,重量仅为161 kg,最大输出功率为258马力。
通过上面提到的简要回顾,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代宝马发动机都会基于时代的需求进行开发和改进,在车辆驾驶乐趣和油耗方面不断创新,在行业内树立新的标准,这也是宝马百年领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如今,宝马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发动机生产网络。
宝马发动机的全球生产网络
目前,宝马的发动机生产网络包括德国慕尼黑、丁格芬和兰舒尔的工厂,英国哈姆斯霍尔、奥地利斯太尔和沈阳动力总成厂。此外,沈阳的另一家新发动机工厂将于明年开业。似乎有大量的工厂。其实他们负责的事情是不一样的。先来看看他们的分工。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宝马发动机的生产网络主要集中在欧洲,尤其是德国和奥地利,而英国的harms Hall工厂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了 MINI 的生产需求。在欧洲之外,中国显然是宝马最重要的发动机生产基地。除了现有的沈阳动力总成厂,一家全新的发动机厂将于明年在沈阳开业。根据厂家介绍,新发动机厂的技术和设备可以说不如欧洲工厂,让人期待。
慕尼黑工厂概况及核心技术
◆慕尼黑工厂:宝马新一代3缸、4缸模块化发动机的生产基地。
这次我们参观了德国的三家宝马发动机工厂,分别是慕尼黑、兰苏斯和丁格芬工厂。作为宝马工厂的摇篮,慕尼黑工厂被认为是对宝马真正激情和最高技术创新水平的集合。
目前,慕尼黑工厂的日生产能力约为900辆,包括 宝马3系 轿车、3系旅游轿车、4系轿跑车和M4轿跑车。2021年,这里总共生产了228,126辆汽车。除了整车制造,发动机生产也是慕尼黑工厂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工厂生产的发动机包括宝马3缸、4缸、8缸和12缸汽油发动机以及6缸柴油发动机。根据发动机的类型不同,单台发动机的生产时间也不同,大约6小时到12小时。
慕尼黑工厂包括两个部分:车辆生产和发动机生产。未来几年,他们计划再投资700万欧元改造工厂。主要改造项目包括铁路桥梁改造和涂装车间扩建改造,其中铁路桥梁改造是为了提高物流效率,涂装车间改造是为了降低能耗和水污染废气对附近居民的影响。
慕尼黑发动机厂拥有独立的生产线,专门负责生产宝马3缸和4缸模块化汽油发动机。是宝马集团发动机生产网络中模块化发动机的核心生产基地。2021年,这里共生产了145,000台模块化发动机。
事实上,宝马将模块化设计理念应用于发动机的设计和制造。宝马的模块化技术其实很简单理解:不同类型的发动机都使用相同缸径、相同冲程、相同气缸间距、相同排量的气缸单元,排量和动力输出由气缸数量决定。
在宝马的模块化发动机概念中,他们认为将单个气缸的排量设定为500毫升是最完美的,因为这个排量的气缸可以将发动机的声学特性、振动特性、工作效率和机械摩擦保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
不同发动机部件的多功能性使宝马能够以非常高的效率大规模生产发动机,同时可以小批量灵活生产特殊版本的发动机。据悉,模块化汽油机之间的零部件通用率可达60%,模块化柴油机也是如此,汽柴油模块化发动机之间的零部件通用率可达40%。总而言之,模块化生产可以有效帮助宝马控制发动机工厂的生产成本。
技术方面,宝马模块化发动机集成了单涡轮双涡管增压、高精度直喷燃油和Valvetronic电子气门系统三大关键技术。目前宝马UKL平台上主要车型的三缸发动机都有这三项技术,针对UKL平台的车型有Series 1和X1。关于宝马发动机的生产过程,大家可以通过下面的视频有更直观的了解。
更多精彩视频,均在车载家庭视频频道。
兰斯胡特工厂铸造车间技术
◆工厂大地小屋:目前拥有宝马唯一的代工工厂。
兰斯·赫特最初属于汉斯·高尔斯有限公司。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汉斯·格拉斯有限公司陷入困境,宝马正计划建立一家全新的工厂。在这种情况下,宝马决定收购汉斯·格拉斯有限公司及其在兰苏斯和丁格芬的两家工厂。
该厂主要生产轻金属铸造发动机及底盘零件和车身塑料件。此外,碳纤维车身部件、电驱动和传动系统部件也来自兰苏斯,这里生产的部件将被送往宝马在全球的组装工厂。
兰舒特工厂最近为一个全新的轻量化工程研究中心举行了奠基仪式。从2021年开始,大约160名工程师将在这里研究创新材料、车辆混合材料框架的概念以及未来车辆生产流程的规划。新中心将进一步巩固宝马集团在汽车轻量化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投资2000万欧元。
兰硕铸造主要采用五种不同的铸造工艺,包括砂型铸造、低压金属型铸造、重力铸造、高压铸造和消失模铸造。采用哪种铸造方法取决于铸件类型、技术规格和产量。
电弧喷涂的工作原理是由铁基合金制成的两根带电金属丝放电,在高压下产生短路,形成弧光。超强的电流、精心计算的两线间距以及对加压气流的精确控制,使宝马的电弧喷涂系统能够产生温度超过1200摄氏度的高度稳定的弧光。这种超高温使金属丝熔化形成细小的液态金属颗粒。此时喷枪进入工作状态,液态金属颗粒通过高压高纯氮气喷射均匀附着在气缸内壁。
宝马集团为此专门研发了一款非常复杂的喷枪,由100多个零件组成,采用了先进的平移技术。电弧喷涂技术有几个优点:一是可以有效降低摩擦系数,提高气缸内壁的工作效率,从而有效降低油耗;其次,它可以增加发动机设计的灵活性,增强耐用性,提高曲轴箱的导热性。采用该技术涂覆的圆柱体具有优异的导热性和机械性能。此外,电弧喷涂不受曲轴箱铸造工艺的影响,可应用于重力压铸、砂型铸造或压力压铸。
“锁定热成像”技术通过加热喷入气缸的内壁,用专用摄像头监测分析传热情况,可以检测出内壁表面的任何微小瑕疵。电弧喷涂的质量将始终在严格的监控下完成。
说到代工,我们总是强调它是宝马“目前”唯一的一家,因为明年,宝马很快就要在沈阳的新发动机厂有一家全新的代工厂,这也是宝马在全球范围内的第二家代工厂。令人惊讶的是,厂家透露,华晨宝马新铸造厂的设计和建造将在宝马德国最新技术上再次创新,成为宝马最先进、最干净的铸造厂。实际结果是否如其所说,我们要到明年才能知道。看完代工的介绍,相信很多朋友需要慢慢“消化”了。下面是宝马发动机的特别视频,点一下就能享受到,哪怕是放松一下,然后就是鼎格芬工厂的介绍。
更多精彩视频,均在车载家庭视频频道。
丁格芬工厂:i车型核心部件产地
◆植物丁戈芬:宝马I型核心部件的起源
与慕尼黑、莱比锡等工厂相比,丁格芬工厂并不知名。事实上,丁格芬工厂是 宝马7系 ( 查成交价 | 车型详解 )的发源地。不过这次我们不是来参观7系的流水线,而是来这里了解宝马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情况。关于该厂车辆的常规装配流程,也可以通过以下视频进行简单了解。
更多精彩视频,均在车载家庭视频频道。
格芬工厂是宝马全球最大、最灵活的生产基地之一。2021年,工厂生产宝马3系、4系、5系、6系、7系轿车36.9万余辆。目前,其产品组合包括五大系列,共17款车型,日产量约1600辆。鼎芬工厂目前拥有17500多名正式员工和800多名实习生。
自2021年起,迪丹格芬工厂开始向宝马莱比锡工厂供应I系列车型的主要零部件,如高压电池存储单元、电驱动装置、铝制底盘等。凭借其在铝制品方面的独特专长,迪丹格芬工厂还为 劳斯莱斯 车型生产铝制车身。此外,宝马在该工厂还有一个大规模的仓储和物流处理设施——中央配送中心,用于为全球宝马和 MINI 零售网络提供原厂零配件。
革命性的I型车型上市后,宝马集团开始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做准备。鼎汾工厂最近新建了两条生产线,用于生产高压电池和电力驱动系统。中期来看,未来几年,工厂将在电动交通领域提供200多个新工作岗位。未来五年,在电力驱动系统的新生产领域,工厂和设施的总投资将达到数千万欧元。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也成为了工厂的重要任务,相关的生产线也从去年的一条增加到了两条。就生产特点而言,主要有三点:一是生产区域高度自动化,厂商宣传是行业最先进的;其次,可以实现多型号电池的共线生产;最后,利用铝激光焊接技术完成电池连接系统。由于工厂禁止拍照,很抱歉无法向您展示更多的生产流程。
●全文摘要
作为一家以发动机生产起家的公司,宝马在长达百年的发展中,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将发动机作为核心竞争力。这一次,我们没有参观任何整车生产线,而是来到慕尼黑、兰舒特、丁格芬的发动机生产车间,近距离了解宝马的尖端发动机技术。那么,它们对于即将开业的国内新发动机厂有什么意义呢?让我们向前看。
首先,宝马全球发动机生产网络采用相同的技术和质量标准,沈阳新发动机厂也是如此。比如工厂的生产工艺优化措施可以共享,沈阳新工厂也不例外。其次,宝马实现了专业人员在不同生产基地的流动机制,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沈阳新厂也是受益者。在这次参观中,我们看到沈阳工厂的三名员工来到德国交流学习。
按照目前的计划,沈阳的新发动机厂将于2021年投产。计划未来生产宝马最先进的发动机产品,全部供应给国产车型。计划年生产能力为40万台。新发动机厂将拥有铸造车间、机加工车间、发动机装配车间等生产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其中,工厂打造的代工工厂将是宝马全球第二家代工工厂,可见宝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据悉,这家全新的铸造厂在车间设计和技术上有望超越德国工厂。让我们拭目以待。
@2019
Ⅲ 宝马简介
宝马是驰名世界的汽车企业,也被认为是高档汽车生产业的先导。宝马公司创建于1916年,总部设在幕尼黑。80年来,它由最初的一家飞机引擎生产厂发展成为今天以高级轿车为主导,并生产享誉全球的飞机引擎、越野车和摩托车的企业集团,名列世界汽车公司前20名。宝马也被译为“巴依尔”。宝马公司的全称是"BayerischeMotorenWerheAG",BMW就是这三个单词的首位字母缩写。
宝马标志中间的蓝白相间图案,代表蓝天,白云和旋转不停的螺旋浆,喻示宝马公司渊源悠久的历史,象征该公司过去在航空发动机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又象征公司一贯宗旨和目标:在广阔的时空中,以先进的精湛技术、最新的观念,满足顾客的最大愿望,反映了公司蓬勃向上的气势和日新月异的新面貌。
简史
1916年,宝马集团在德国慕尼黑创立,当时的名称是BFW(巴伐利亚飞机厂);1917年,更名为BMW(直译为巴伐利亚发动机厂);1918年BMW成为上市公司。最早几年内,公司的业务为开发和生产飞机发动机;1923年开始生产摩托车;1928年,公司通过兼并埃森纳赫(Eisenach)车辆厂跨入成功的汽车生产商的行列,一直到今天。
主要数字
目前,宝马集团的营业额超过350亿欧元,年产宝马汽车83万辆,宝马摩托车7.4万辆,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9.3万多名员工,是世界十大汽车制造商之一。(*2000年数字)
拥有的品牌
宝马集团拥有BMW(宝马)、MINI和2003年开始的Rolls-Royce (劳斯莱斯)三大品牌。宝马集团是当今世界唯一全面执行高档品牌策略汽车厂商,从小型到顶级车型的每个细分市场中,宝马集团的产品都定位于高端市场。宝马产品的表现和内涵,包括美学设计、动力性能和尖端技术等方面都体现了宝马集团在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方面具备世界领先地位。
生产体系
作为一个国际企业,宝马集团在14个国家拥有22个生产厂和组装厂。
§整车生产厂有6个,5个宝马厂分布在德国、美国和南非,在英国牛津有一个MINI厂;
§宝马集团还拥有4个零部件厂和3个发动机厂,分布在德国、奥地利和英国。另外,宝马集团还在巴西有一个和戴母勒克莱斯勒集团合资的发动机厂;
§宝马集团拥有8个组装厂,分布在墨西哥、泰国、埃及、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俄罗斯和越南。这些组装厂主要是和当地合作伙伴一起经营的;
§此外,宝马集团正在英国Goodwood建设一个全新的劳斯莱斯总部和工厂。此项目将于2003年建成。还有,宝马集团正在德国莱比锡兴建一个全新的宝马工厂,将于2005年投产。
销售体系
根据公司的销售策略框架,宝马集团从70年代开始在世界主要市场建立自己的销售子公司。
宝马集团于1981年成为第一个在日本建立销售子公司的欧洲汽车商。当前,宝马集团的销售网络包括27个全资销售公司和3200家代理商。规模较小的市场由进口商负责。宝马集团的业务遍及世界5大洲120多个国家。
研发体系
宝马集团共聘有7800多名科研人员,分别在慕尼黑的研发中心(FIZ)和欧洲其它地区、日本和美国的研发机构中工作。
宝马股票
宝马自1926年开始发行普通股。1999年,宝马集团推出面值为1欧元的股票。目前,宝马股票采用综合托管制,股票证书不复使用。以2000年12月31日当天计,宝马公司的市值为671,825,730欧元,共有622,227,918份普通股和49,597,812份优先股。
赛车运动
自从公司创立,宝马就积极投身于赛车运动以检验产品性能,并通过创造世界纪录和赢得桂冠证明了产品的成功。
1919年,宝马第一款飞机发动机的改良版装备的飞机创造了9760米的飞行高度世界纪录;
1937年,宝马摩托车创造了279.5Km/h的两轮车最高速度世界纪录,这一纪录保持了14年之久;
1940年的Mille Miglia大赛中,宝马的传奇车型328取得全级别车型的冠军;
1973-1979年间,宝马共赢得6次欧洲旅行轿车大赛的冠军,并于1983年赢得F1赛事的冠军;
宝马品牌在赛车运动上的辉煌一直继续到今天:1999年,宝马获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宝马于2001年重返F1赛场,截至到2001年赛季,宝马威廉姆斯车队已经4次获得F1分站赛的冠军。
企业社会责任
宝马集团认真承担了作为一个汽车生产商和雇主的广泛的社会责任。在公司开展业务的所有场所,宝马都致力于应对环境的和社会政治等问题,充分保证其顾客、雇员和股东的利益。
比如,宝马所有的生产厂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或者在相应市场通过了EMAS认证。
因此,宝马集团理所当然地在权威的“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上名列世界顶级公司的前茅。这一指数仅对世界上10%的实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领先企业进行排名。
替代能源
宝马集团是可替代能源研究的先锋和推动者。宝马750hl轿车于2000年问世,是世界上第一批小批量生产的液氢驱动的轿车,目前已经进入批量生产的准备阶段。作为宝马“清洁能源”项目的组成部分,宝马集团承诺于建设氢社会的理念并积极推动必备基础设施的建设。
人力资源政策
宝马集团把公司雇员视为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成功的基本保证,而不是当作运营成本的一部分。因此,宝马集团以人为本的可持续性人力资源政策是公司经营哲学中不可分割的内容。比如,公司采用传统的非常密切和建设性的员工代表制度,还提供300多种弹性工时供选择等。
Ⅳ 宝马简介
宝马汽车简介- -
BMW
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德文:Bayerische Motoren Werke,缩写为BMW),在中国大陆与香港地区拥有宝马的注册商标,是一家世界知名的德国高级汽车与机车制造厂,总部与发源地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慕尼黑。
除了以厂名缩写的BMW作为品牌商标销售各式汽机车产品外,该厂也收购过多家海外车厂,例如英国的Rolls-Royce(劳斯莱斯)目前就属于该集团。BMW也曾收购过英国的Rover Group(路华集团),但在短暂的经营之后因不堪亏损而以1英镑的代价将Rover售回给英国的财团,只保留下原本属于Austin(奥斯汀)品牌底下的Mini车款,另以Mini的品牌上市销售。
除了豪华与舒适外,BMW所制造的汽车产品素以饶富驾驶乐趣与优异的操控表现而着称,配合这特色该车厂一直以来都非常积极地参与世界各地的许多汽机车竞技活动,其中层级与投资最高的莫过于斥资参与一级方程式赛车(FIA Formula One)活动,目前该厂是BMW-威廉士车队(Team BMW-Williams)的主要赞助商与引擎供货商。
历史萌芽时期
位于慕尼黑西郊的BMW企业总部大楼
BMW的创始人卡尔·斐德利希·拉普(Karl Friedrich Rapp)在1913年时,利用一慕尼黑近郊原本是制造脚踏车的工厂厂房,设立了拉普引擎制造厂(Rapp-Motorenwerke),从事航空用引擎之制造。在同年,古斯塔夫·奥图(Gustav Otto)也在附近创立了古斯塔夫奥图航空机械制造厂(Gustav Otto Flugmaschinenfabrik),古斯塔夫事实上就是着名的尼可劳斯·奥古斯特·奥图(Nikolaus August Otto)、四行程汽油引擎(奥图循环引擎)发明者的儿子。
古斯塔夫·奥图稍后与人合资,在1916年3月7日创立了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Bayerische Flugzeugwerke, BFW),并且将自己创立了三年的工厂并入这家新厂。同年,拉普也获得银行家卡米罗·卡斯提李奥尼(Camillo Castiglioni)与马克思·弗利兹(Max Friz)的资助大幅扩张规模,但却因为评估错误过度扩张导致营运不善,致使拉普在1917年时黯然离开。他的合伙人找到奥地利的金融家佛朗兹-约瑟夫·帕普(Franz-Josef Popp)合作接下了引擎厂的业务,在1917年7月20日将工厂改名为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GmbH,缩写为BMW),由帕普担任首任的总裁。当时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身为军需供应厂商的BMW特别在慕尼黑市郊的欧伯维森菲尔德(Oberwiesenfeld)军机场附近设置了大型的工厂,持续地替军方制造军机引擎直到1918年为止。1918年8月13日BMW改制为股票公开上市的股份公司型态(BMW AG),确立了之后蒸蒸日上的公司规模。
1922年时BMW合并了BFW,成为今日我们所熟悉的BMW。但在追溯该公司历史时,公司的官方说法是以BFW的创厂时间为准,也就是1916年3月7日作为BMW的创厂日。
BMW的第一具航空引擎作品是1917年时投产的Type IIIa,这是一具水冷设计的直列六缸引擎,使用了公司合伙人之一的弗利兹所开发的高空用化油器,纵使在高海拔环境中也能发挥引擎的最大输出。1919年时,BMW将一具该厂生产的Type IV直列六缸引擎安装到一架DFW双翼飞机上,由佛朗兹·契诺·迪默(Franz Zeno Diemer)驾驶,在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今日BMW总部所在地)上空创下9,760公尺高的飞行高度纪录。
从天上转战两轮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境内禁止制造飞机,严重打击了正在成长中的德国航空工业,也迫使BMW转为制造铁道用的制动器,并开始发展机车用的引擎。
1920年,由马丁·史托尔(Martin Stolle)设计的M2 B 15引擎,成为BMW生产的第一具机车用引擎。1923年弗利兹设计了排气量500 cc.的R32型机车,有别于该厂之前几款机车产品都是采用链条传动的设计,R32是第一辆采用轴传动的BMW机车,从它开始轴传动设计就成了BMW机车最知名的特色之一,一直到今日我们仍可以从该厂的R系列机车上看到此种设计。R32搭载的引擎其实就是BMW原本的Type VI航空用引擎,或许正是这缘故,BMW在R32上首次启用了设计灵感来自飞机螺旋桨的蓝白方格旗厂徽(蓝白格子是巴伐利亚邦的传统象征),并且一直沿用到今日。
1929年9月19日,机车手恩斯特·海纳(Ernst Henne)骑乘着一辆排气量750 cc.的新型BMW机车,在慕尼黑创下216.75km/h的世界纪录。之后他又持续多次打破世界高速纪录,其中以1937年时创下的279.5km/h最惊人,该纪录连续保持了12年之久才有人打破。
迈向四轮产品领域1927年时,位于德国图林根邦(Thüringen)埃森纳赫市(Eisenach)的埃森纳赫车厂,获得英国Austin(奥斯汀)车厂的授权,开始制造该厂着名的Austin 7车款之德国版本,挂上Dixi(迪克西)的品牌销售。隔年,BMW以1600万马克的价格,并购了该厂,也因此获得Dixi 3/15 PS这款车的生产权利,成为该厂第一辆汽车产品。这辆车在经过BMW修改之后以改良版DA2的身分上市,DA意指Deutsche Ausführung(德国制造)之意,登场后大受好评,在短短三年左右的生产期中就卖出18,976辆之多。
至于1932年时登场的3/20 PS(又称为AM 4,Ausführung München 4 Gange,“慕尼黑生产、四文件变速”之意),则是第一辆BMW自制的汽车产品。改良自Dixi的这款车搭载一具782 cc.的直列四缸引擎,拥有20hp/3500rpm的最大马力输出,与80km/h左右的极速,并且在同年于巴登-巴登(Baden-Baden)举行的优雅汽车展(Concours d'Elegance)中获得优胜。
1933年登场的BMW 303,是真正最具有关键代表性的一款车,它开创了两样BMW一直到今天为止都还维持着的传统。其一,它是BMW第一款搭载直列六缸引擎的汽车,其二,该车款首度在车头部份采用了着名的“双肾”水箱护栅造型,虽然经过历代的改款这双肾造型也多经修改,但基本的造型基调却一直到今日都没有改变过。
现行车款
汽车产品BMW全体汽车与机车产品
BMW的汽车产品是以车系作为分类基础,每个车系之下再依照各车款引擎、驱动系统与配备等级的细节差异,各自有各自的车款名(例如760Li、 645Ci、330iX)。由于近代的BMW车系都是以同样的名称,一代一代改款传袭下去,因此往往会发生车名相同但车代其实前后有差的情况,为了避免混 淆我们也常常以车厂内部的车系代号来辅助称呼(虽然在商业上,BMW原厂并不直接公开使用车系代号),因此我们常可听到E36 318i、E60 M5这样的称呼方式来区分BMW的各种车型。
一系列(1er-Reihe):车系代号E87,2004年上市,小型五门掀背车系。
三系列(3er-Reihe):车系代号E90,2004年上市,小型主管级房车系。
三系列(3er-Reihe):车系代号E46,1998年上市,小型主管级房车与衍生车型系列,其中四门房车车款已停产,目前仅有双门轿跑车(Coupé),五门旅行车(Touring),双门四座敞篷车(Cabrio)与三门掀背车(Compact)等车款继续销售。
五系列(5er-Reihe):车系代号E60,2003年上市,中型主管级房车与衍生的五门旅行车款。
六系列(6er-Reihe):中大型轿跑车系列,分别有双门轿跑车(车系代号E63,2003年上市)与双门敞篷跑车(车系代号E64,2004年上市)两种车型。
七系列(7er-Reihe):大型豪华房车系列,2002年上市,有短轴型(车系代号E65)与长轴型(车系代号E66)两种车体。
Z3 coupé:小型双门轿跑车,1998年上市,原本是Z3 roadster敞篷跑车的衍生车型,后者由Z4替代后车系只剩硬顶车型还在销售。
Z4:车系代号E85,2002年上市,小型双门双座敞篷跑车。
X3:车系代号E83,2003年上市,小型五门休旅车系。
X5:车系代号E53,1999年上市,中型五门休旅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