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奔驰GL550车架号码在哪个位置
位于如下图所示的位置:
奔驰GL550车架号码在汽车主驾驶时的前挡风玻璃的在左下边,具体如上图红框所示,车架号标牌刚好嵌入到露出的位置。
奔驰GL550车架号码也称之为车辆识别号(VIN),它具有唯一标志序列号。VIN是一个包含有17个字符的序列号,由数字和字母组成。这些编号就像汽车的指纹,它不仅有助于记录问题和所有人变更的记录,还可以防盗。
同时,它也可以用来识别汽车的生产商、引擎、底盘序号及其他性能等资料。
(1)奔驰边梁的车型有哪些扩展阅读
17位车架号的具体含义:
1、第1位:表示地理区域
2、第2位:汽车制造商代码
3、第3位:汽车类型代码
4、第4—8位:车辆特征
表明汽车的种类、系列、车身类型、发动机类型、额定总重等特征。具体的详细说明不同的厂商有不同的解释。
5、第9位:校验位
6、第10位:出厂日期
7、第11位:车辆组装地
8、第12-17位:生产序号
最后的这几位数字没有实质上的代表内容,只是一串代表顺序的编号,就像个人身份证的最后4位一样,查最后这几位代码,就可以确定车款和配件型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奔驰GL550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车辆识别号码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架号到底藏在哪?你能看懂它的含义吗?其实并不难!
㈡ 什么叫吸能式车身
吸能式车身包括逐级吸能式安全车身,即直粱及保险杠内的防撞杆,将整车安全性全面提高前后逐级吸能区的采用,可通过充足的前后缓冲吸能区溃缩吸能,从而保证驾乘空间的完整安全前围板的采用及避震器支座钣金件的加厚,更提高了整车刚性和碰撞吸能性。
最早的汽车溃缩吸能设计,使用在1959年的某型奔驰轿车上,它的目的是在发生碰撞时用产生的动能变形来吸收碰撞时的冲击力。
当车辆发生碰撞后突然减速时,乘客仍然在惯性下高速向前,巨大的惯性远远超出人类躯体的承受能力。溃缩吸能就是用来为突然减速提供一定的缓冲,以降低乘客可能遭受到的最大损害。
(2)奔驰边梁的车型有哪些扩展阅读:
使用吸能式车身的产品:
1、睿骋。
RAETON采用HEEAB高刚度钢吸能构架式车身,刹车系统由世界顶级供应商美国天合(TRW)主导,刹车总泵由德国BOSCH公司制造。
2、秀尔。
秀尔使用较强的车身刚度和吸能式的车身结构,秀尔全系配备四轮盘式制动器,在行驶过程中踩下制动踏板。
3、瑞麒G2。
瑞麒G2在安全性方面以五星安全标准打造吸能式车身,并且安全气囊、ABS+EBD等安全配置创造扎实的安全驾乘环境。
网络——溃缩吸能
㈢ 北方奔驰客车几种
包头北方奔驰重卡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经营公司、重庆马铁集团公司、包头工业国有资产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晓峰实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国有股份制汽车企业,是上世纪80年代末国家为改变汽车行业“缺斤短两”的局面,打造国产重卡品牌而实施的“高起点”。Normal0的发展史诞生了。1978年初,中央政府批准了从国外引进重型车辆技术改造中国汽车工业的计划。4月,在一机部副部长杨铿的带领下,以一机部汽车局为骨干,汽车企业为补充的中国汽车工业检查代表团,访问了汽车工业的鼻祖联邦德国。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检查组考察了联邦德国汽车工业的四款车型:奔驰、曼、大众和多伊茨,并深入这四伏闭家公司的第一工厂、技术研发中心、试验场等设施进行详细检查。这也为日后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的成立奠定了基础。1978年6月中旬,根据这次检查的结果,一机部汽车局会同国内有关部门,向中央提交了几份工作报告。其中,第一机械部在《关于奔驰重型车及在联邦德国建设重型车厂的报告》中,提出引进奔驰公司生产的NG-80系列17种基本型,分9吨、11.5吨、14吨、16吨、21吨五个档次。这份报告的总体思路是,通过采购重型卡车生产所需的关键设备、制造技术和检测手段,建设重型卡车工厂。据初步估算,该项目总投资约需外汇10亿美元,国内投资25亿元人民币。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这个报告给予了充分重视。德国联邦奔驰NG-80系列卡车,是奔驰在60年代末研发的重型卡车,是历经十年,花费数十亿马克研发,于70年代末投放市场的最新车型。这个系列的卡车具有非常先进的技术水平。以整车底盘车架为例。其不等宽、变截面、边梁鱼腹结构的车架是奔驰独有的车架技术。通过采用有限元优化结构设计的手段,大大提高了车架的弯曲强度、扭转弹性和承受非对称循环交变冲击载荷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奔驰卡车在恶劣环境下,特别是战时的工作和生存能力。但是,它需要极高的加工技术。相比当时国内重型车使用的槽型和Z型车架,需要专门的冲压设备,这些设备都需要从国外进口,成本很高。对于当时并不富裕的中国来说,有些不情愿,也为日后这个项目的落地埋下了伏笔。此后,中国与奔驰的谈判陷入僵局,奔驰提出了苛刻的技术转让条件,要求中国购缺橡裂买相当数量的产品后才考虑向中国转让技术。这对于刚刚度过“文革”十年的中国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时,重庆256厂拿起了建国初期中国在工业发展中最擅长的车型——反向测绘仿制,也就是后来的马铁汽车(原型车是70年代末进口的奔驰2026A)。在此期间,奥地利斯太尔公司后来者居上,积极与中国进行技术转让合作。1983年12月17日,中奥签署了《重型车辆制造技术转让合同》,最终使斯太尔在中国声名鹊起,市场占有率很高。斯太尔项目的成功给了德国人强烈的挫败感。毕竟奔驰NG-80系列重卡在世界上的地位远高于斯太尔产品。到70年代末,斯太尔91系列重型车在奥地利的年产量仅为5000辆左右,而奔驰NG-80系列车辆的年产量却高达5万多辆。虽然第一次关于引进技术的接触以失败告终,但中德并没有中断接触。不过这次和德国接触的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由于上世纪70年代生产的重型车辆无法满足当地企业和军队的运输需求,中国数次从各国进口重型车辆。其中,德系奔驰表现最好。众所周知,我国南北地域差异很大,东西海拔差异非常明显。这个时候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如岁后,所以对使用的车辆是非常严峻的考验。但德国奔驰重型卡车以其优异的性能赢得了赞誉,在军内外都享有良好的声誉。我国研制的WZ551轮式装甲运输车是以奔驰血统的铁马车为技术背景。马铁汽车在发展初期,遇到了一些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以奔驰驱动桥为例,该桥为带整体式不断开皮带轮侧减速器的两级减速桥,最大一级减速度和车轮驱动扭矩由轮边行星齿轮减速器实现,大大降低了传动系统部件承受交变载荷的冲击程度,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减小了主减速器壳体的尺寸;增加了离地间隙,提高了车辆通过性能,完全能够满足越障高度和过沟宽度等性能要求。但所用材料苛刻,制造工艺非常复杂,原厂仿制驱动桥很难达到设计要求。虽然后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但与德系车相比,技术指标有一定差距。这对后来WZ551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毕竟仿制汽车产品工艺流程有差距,车辆性能难以达标也在情理之中。这个时候德国也不愿意放弃中国市场。德国人认清形势后,放下架子,同意向中国转让技术。我们还应该看到,我们对合作开始时的搁浅也负有相当大的责任。当初我们把年产能定在5万辆的目标,这个计划确实有些激进。经过反思,双方以务实的态度开始了新一轮的合作。新技术进口的谈判比以前顺利多了。一方面,中国的重型汽车技术进口计划一直是“一观两观”;另一方面,斯太尔项目的成功也给奔驰的引进带来了一些便利。比如斯太尔、奔驰重卡的变速器、转向系统都是联邦德国ZF公司的产品;此外,随着斯太尔项目的引进,当时成立了中国重汽潍坊柴油机公司(斯太尔科技)、中国兵器工业华北柴油机公司(多伊茨科技)、重庆康明斯柴油机公司(美国康明斯科技),无需引进奔驰OM系列柴油机,因此奔驰重型车引进项目投资大大减少。1988年9月27日,随着各种条件的成熟,中德两国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了中德戴姆勒-奔驰公司举行的梅赛德斯-奔驰重型汽车进口项目签字仪式。这也标志着后来北方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的诞生..目前其军车已装备我军各军兵种。在奔驰重型车技术的基础上,我国研制的WZ551系列轮式装甲车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并出口到多个国家,赢得普遍赞誉。[编辑此段]公司现状公司共投资20亿元,建成了国内一流的汽车装配、车桥加工、分动箱加工、大型驾驶室面板和车架成型冲压、艾森曼涂装、车辆检测等大型生产线。2003年,北方奔驰实现武器系统内重型车整合,并与山东烟台民营企业合资组建大型客车制造企业,实现了包头、重庆、烟台全国范围的产业布局,形成了北方奔驰和重庆马铁重型车、烟台北方奔驰客车、客车底盘、车桥、驾驶室等更加完整的全新产业链目前,北方奔驰生产的重型卡车品种已发展到A、B、C三大基本车型40个,卡车、自卸车、半挂牵引车、改装车、专用车、全驱动车400多个品种。以其优异的性能、强劲的动力、大吨位装载、豪华的外观、舒适的驾驶,广泛应用于邮政、铁路、公路、港口、石油、化工等行业。“北方奔驰”作为中国高档重型汽车知名品牌,依托奔驰技术平台和兵器工业雄厚的制造设计能力,通过自主研发和与国内优质合作零部件的匹配,产品由高档向中档、中档车型转化,具有优异的性价比,载重量8吨至25吨,牵引重量30吨至60吨,可满足重型汽车购买者的不同需求。公司推出的经济型重型车也融入了主流市场,深受公司影响。在重卡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公司新一届领导审时度势,科学布局公司三步走计划,进一步转变运营模式,将营销模式由单一的直销转变为运营商直销与代理销售相结合的市场化模式。不断完善营销网络建设,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市场运作能力。北方奔驰开始向规模化经营、组织结构集团化、管理信息化的方向快速迈进。
百万购车补贴
㈣ 北汽勇士的特点有哪些
计算机辅助车身结构设计确保了车辆在越野路面行驶时的车身高强度、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勇士”的车身采用非承载、开式车身结构。车架设计充分考虑碰撞吸能要求,采用与奔驰G级车类似的边梁式结构形式,具有典型的高强度、耐撞性、安全性的特性。
纵梁前部采用双方向多次弯曲形状,纵梁断面为矩形,确保实现碰撞过程的“之”字型变形吸能;纵梁中部高强度的直线设计,确保了乘员区域基本不变形。碰撞试验与空降跌落试验的结果验证了车架碰撞吸能设计是成功的。
在整车安全性方面,“勇士”的主被动安全设计考虑得十分周全完善。除碰撞吸能的车身、车架设计之外,其安全装备主要包括智能型前双安全气囊、安全带、前后盘式制动器、四轮防抱死制动(ABS)系统、中央手柄操纵机械式轮边驻车系统、吸能型可调倾角转向管柱、双管路中心阀式制动总泵等。
此外,车内还带有可拆卸式防滚翻保护装置。“勇士”一系列优异的安全性设计与配置为整车安全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勇士”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全天候、全路面越野,乃至适应一些极限越野的理念。
“勇士”系列车型的驱动形式为四轮驱动。其采用了与悍马军车相同的四驱分动器非常适用于轻型越野汽车,具有扭矩容量大,越野性能卓越的特点,且增装了标准取力口,进一步延伸了汽车的功能用途。
“勇士”具有较高的驾驶位置和开阔的视野,最小离地间隙235毫米。2600毫米轴距的车型越野装载质量和越野牵引质量均为500千克,最小转弯直径为12米;2800毫米轴距的车型越野装载质量和越野牵引质量均为750千克,最小转弯直径为13米。
其系列车型的涉水深度为0.6米,采取辅助装置可达0.8米;最大行驶侧坡40%、接近角42.0°、离去角33.0°、纵向通过角29.0°(2800毫米轴距的车型为26.0°)、垂直越障高度0.35米、越壕宽度0.55米。
值得称道是,整车前部设置防撞杆和两个拖钩,并可选装电动绞盘,后部也装设了牵引装置。当车辆陷入泥地等恶劣境况时,可利用绞盘实现自救和互救。轮胎则选用LT265/75R16子午线无内胎越野轮胎,全地形花纹,各方面性能优异,并可配置泄气可行驶内支撑或防泄气特种轮胎。
同时,“勇士”还在车架上设计了6个系留环,适用于运输系留、起吊、牵引与被牵引的需要,车架前后还均设置有硬牵引和推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