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奔驰slk200手刹怎么用
1、确定手刹手柄的工作位置。
2、当手柄拉到整个行程的四分之三时,手刹系统就应该处于正常的刹车位置。应该先找出这个工作点,这个工作点可以通过数棘轮的响声来确定,一般5~7格之间是正常的位置。
3、检查手刹机构的效能,也就是看看手刹能否有效工作。把汽车开到坡度较大、路面状况良好的斜坡上,踩住制动踏板,挂空挡,将手刹手柄拉到刚才确定的工作点位置。慢慢松开制动踏板,如果汽车没有发生滑动,就说明手刹的效能良好。
4、检查手刹的灵敏度,这一点对坡起非常重要。在平缓的路面上慢速行驶,缓缓地提拉手刹手柄,感觉一下手柄的灵敏度和接合点。如果发现手刹的制动效能或灵敏度不够理想,可以通过调节手刹的拉线来解决。
注意事项
1、坡段堵车,切记莫忘拉手刹:如果平常停车时忘拉手刹,车辆出现后溜时,紧踩脚刹,也许不会有太大危险。但如果在半坡中遇到堵车,车主忘记拉手刹,那就非常危险了。
2、高速行驶,手刹不能代脚刹:在高速行驶中或者急转弯时,遇到突发危机可直接拉手刹来减速,在紧急时刻,手刹可以替代脚刹,让车立刻停止前进。
3、一般情况下,在高速行驶中应当尽量使用点刹来让车辆停止,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最好不要在高速行驶中用手刹的方式让强行让车辆停止,这样做会非常危险。
⑵ 宝马z4和奔驰SLK各方面分析下(谢,权威说)
新Z4放弃了宝马一直秉承的软顶结构,采用了和SLK一样的两段式硬顶敞篷,硬顶的好处除了可以增加后窗面积和提升车身强度外,也使侧面的造型更为协调,两款车型的顶篷都可以在20秒的时间内完成开合动作,但对于买家来说,这些技术上的改进远远不及打开敞篷的一刻心中的满足感来得直接。在外观尺寸上,新Z4比SLK长了109mm、轴距长了66mm。两款跑车都采用了双座结构,与其保留毫无用处的后排倒不如留出空间收纳硬顶。从内饰设计就能看出新Z4不仅仅可以提供出色的驾驶感受,而且更加兼顾舒适性,如果不是半躺的坐姿,还真以为是在驾驶5系。内饰设计继承了宝马一贯的风格,精细的做工无可挑剔。新Z4增加了很多电子装备,iDrive系统、电子换档杆、电子手刹虽然提升了驾驶者的新鲜感,但总像在摆弄一个大玩具,缺少了传统跑车那种纯机械的操纵乐趣。相比之下,SLK的内饰虽然不及Z4那样新潮,但黑色蒙皮质感的面板和中控台上简单排列的按钮保留住了人机交流的亲切感。宝马的座椅也做了舒适性的妥协,椅面和靠背都很柔软,没有SLK那种硬邦邦的感觉,而且腰部支撑比较到位,长时间驾驶不会感到疲劳;SLK则有些顾此失彼,过分追求对于身体的包裹,但过于平直的椅背加重了腰部的负担。两款车型的后备箱都不大,新Z4有180升,SLK有208升,虽然合上硬顶后空间会有增加,但没有人会为了多放几件行李而放弃敞篷的乐趣。
发动机参数接近,但动力表现差别明显雨后的阳光(图库论坛)没有了空气悬浮物的遮挡,变得更加强烈。在试车跑道上,两辆跑车都在歇斯底里地吼叫,轮胎刺耳的尖叫掩盖了优雅的本质,就是为了能找到它们之间零点几秒的差距。新Z4由于搭载了宝马直6引擎当中最为强劲的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虽然最大功率只比SLK大了1kW,在整备质量高于对手115kg的情况下,凭借着出色的起步加速能力,在0-100km/h测试中以0.4秒的优势胜出,虽然5.7秒的测试成绩与厂家公布的有一些差距,但也足以让对手甘拜下风。除了发动机强劲的动力,7速手自一体双离合变速器也功不可没,对于涡轮增压的过早介入没有任何不适应,依旧能保证动力的线性输出。动力调校也是奔驰SLK(图库论坛)小改款的重点,对活塞进行了轻量化改造,增加了可变进气歧管,压缩比也提升到11.7:1。但是由于还是自然吸气结构,最大扭矩区间出现在较高的4900rpm,全油门加速时,速度提升较对手还有些滞后,不过5000rpm以上还是能给人以信心的,SLK也采用了7档手自一体变速器,与发动机的匹配也很协调,在加速过程中与Z4一样基本感觉不到发动机的空转,但它的降档动作稍显滞后,尤其是在连续降档时,动力的恢复不够及时。打开敞篷,发动机的声音在驾驶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听觉刺激,新Z4在涡轮增压介入时,发动机的声浪表现的更为高亢,自然吸气6缸机原本的那种低沉被掩盖住了,让人略感不爽。SLK在高转速时的声音最为享受,完全没有2000rpm时那种细腻的感觉,取而代之的是让人倍感兴奋的低沉怒吼。
偏软的悬架牺牲了Z4的运动天赋,SLK显得更为老道新Z4上增加了主动悬架调节系统,分为普通,运动和运动+,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宝马在通过先进的技术达到运动性与舒适性的统一。但即使有了主动调节,前双连杆独立悬架和后多连杆独立悬架还是有些过分偏向舒适性,在极限状态下的侧倾幅度要比SLK大一些,这直接影响到了它的绕桩成绩,比SLK的平均速度慢了0.8km/h。不过宝马更具吸引力的还是DSC的半开控制,在运动+模式下,车身可以出现一定幅度的侧滑,而DSC不会过早干预,很大程度提升了后驱车的驾驶乐趣,当然也可以选择完全关掉DSC,不过没有了机械手刹的辅助,想要原地调头还不太容易。再看SLK,虽然在动力方面与装了双涡轮增压的Z4相比略逊一筹但老道的悬架设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后均是多连杆独立悬架,驾驶过程中时刻能感觉到对于路面忠实的反馈,可能刚开始会感到不适应,但这种风格让它在弯道上游刃有余,无论是加速还是过弯,车身的重心保持得都很稳定,不必担心在出弯时会有过多的摇摆。更为直接的路面反馈增加了驾驶的信心。在弯道里,SLK也会出现少许侧滑的迹象,不过ESP的介入要比运动+模式下的Z4来的早一些,让稍微紧张的心情瞬间恢复平静。
SLK经历了5年的市场考验,虽然在配置上有些落后,但扎实的基本功让人忽略了其他方面的不足,它的运动精神表现的更为彻底,在打开敞篷后在山路上行驶,又可以充分感受敞篷车的驾驶乐趣。不过SLK也到了该换代的时候了,新车型的谍照已经在网上满天飞,那些SLK的粉丝们会不会图一时之快而放弃了对新车型的等待,86万的价格比宝马新Z4还要贵一点 宝马Z4的造型比奔驰SLK的传统造型要好看些。以前一直觉得Z4的软顶是它比不过SLK的关键,现在出硬顶了,还真不知道选那样好。个人认为宝马比奔驰要时尚些,但奔驰各项指标和做工都比宝马要精致,而且暖风披肩是个很贴心的设计。如果你只是想要飚车,就选宝马,要是想随意舒适地享受敞篷的乐趣,选奔驰是没错的。
⑶ 奥迪tt这车子怎么样
作为一款真正意义的跑车,TT正如一种即将开创崭新时代的艺术形式:不热衷于潮流,却绝对出类拔萃。它的诞生,让汽车设计界尽情领教了单纯前卫的设计风格所焕发的任性而自由的个性色彩。与曾引领全球汽车时尚潮流的上一代TT相比,全新奥迪TT跑车更具魅力,更为动感,更加时尚:抢眼的设计、卓越的稳定性、超凡的动力成为全新奥迪TT跑车的完美诠释,这是一款纯粹的驾驶极品车型。稳健的车身、低置紧凑的驾驶室勾勒出全新奥迪TT跑车简约明朗的整体线条。而在技术装备方面,全新奥迪TT跑车也实现了新的飞跃:铝和钢合成的全新ASF空间框架结构、动态S tronic双离合器变速箱、奥迪动态悬架、主动辅助转向系统、奥迪磁阻尼系统等多项全新技术以及奥迪最具实力的quattro�0�3全时四轮驱动技术、MMI多媒体交互系统都为全新奥迪TT跑车增添了无以抗拒的魅力。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