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奥迪A4L操控怎么样跑高速飘吗
优点:还是外观,犀利的大灯和四个圈
缺点:配置偏低,显示屏小了点,落地都31万多的车子了倒影和导航都不标配还要自己加装4S则趁机大刀。倒车略有坡度需要加点油门。
外观:只能说太漂亮,奥迪的车灯设计得真心太绝,不管是日间行车灯还是尾灯,走在大街上格外显眼,人家一看就是奥迪的来了,标识太明显。
内饰:做工很精致,同样那句话,其它车看不上了,连沃尔沃都看不上了。
空间:空间很大,后排很舒服,后备箱很大,秒杀一般车。
配置:花这钱买这车值了,就值这个价,开车变成了享受,人活着就是图个心情嘛,花这钱享受这生活值。
动力:动力怎么说呢,倒车就不谈了,2.0T的发动机,起步给油提速还是很快的(开的车相对较少,仅对自己而言),红绿灯给油基本上可以第一个冲,目前还没出磨合期,驾驶相对温柔,等过段时间高速感受感受。
操控:方向盘转起来很舒服,指向极其精准。就是有点硬,开高速的时候你要想轻微修正方向的话就会显得比较费力。随速助力,这点保证了开高速很安全,比天籁好,天籁那方向盘开高速也巨灵活,万一误打方向危险性还是很高的。
油耗:喝95号油日常开销大点,油耗也确实不低。要整天老堵车的话油耗能到12,开快速路的话油耗就能降到8。所以不要指望着这么大个的车省油了,这车重量也在那放着呢,可比日系车重多了。
舒适:真心很舒适,坐在上面真心和那些20多万出头的车感觉不一样,基本看不上天籁、凯美瑞、雅阁这档次的车了。座椅加热舒服,自动空调也很给力舒服,原先开日产车空调开32度都不觉的热,A4L开22度就已经很暖和了。真心坐在上面都不想下来了哈哈。
配置:29W不到的裸车,配合四驱的系统,同价位的ABB里基本找不到,除了A4L Quattro
动力:6.6s就破百,在大街上一秒一大片!虽然大街上有时候超跑也有,那都是蛮个别的情况,何况我这个是小城市,没有那么多超跑!
操控:车身偏软,不过A4就是这风格。山路:四驱跑山路,尤其爬坡,前驱后驱都不用比,过弯不推头不甩尾,最喜欢开山路。底盘及悬架:底盘略低,容易挂底盘。悬挂偏软,有时候有坐轿子一晃一晃的感觉,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雨雪泥泞路面:四驱在雨雪天气路面没的问题,下雪天,同一个地方掉头,两驱A4打滑半天过不来,咱随意,同样的小坡,两驱车推头掉屁股的上不去,咱怠速上去……加速过弯比两驱好的多,至于雪地刹车,三万,三十万,三百万的车速度快了都一样,物理惯性教你做人
油耗:13-16个油跑市区,正常在告诉就10个油,高速正常是120,但是有时候开到160,油耗也不会很高,只要匀速,油耗都不高,也就是市区稍微高一点!
舒适:良好,没什么说的,这个价位这个级别的比起来还不错
Ⅱ 奥迪A4L的操控怎么样它的配置高吗
优点:外面漂亮,舒适,回头率很高,也上档次,有面子。
缺点:噪声有点大
外观:相比起BMW3系来,A4的外观还是更加适合年轻人的口味,运动感十足。
内饰:内饰一般吧,造型一般,但是用料可以,只是一些配色不怎么样,没有让我觉得这是一辆30万的车,坐在里面除了车标,用料,造型之类的,和之前一些老款车型如出一辙,没有什么亮点,这是这辆车我吐槽比较严重的一点,内饰,
空间:空间算不是很大,但是足够用了。
舒适:还不错,很舒服,腰部支撑不是很好用,跑稍微远的路程就会有点腰酸背痛,但是也有可能是我太高的原因吧,毕竟大多数车友觉得还是不错的,包裹性一般吧,别的都还好,
优点:舒适的前后排空间吧,家用杠杠滴!心情不好的时候猛踩油门推背感瞬间产生
缺点:销售忽悠的我加了好多东西!
外观:外观在刚上市的时候看还是很好看的,当时给人感觉a4l是高高在上的,好像自己一辈子都买不起似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对a4l慢慢的开始审美疲劳了,而且现在已经成了街车,满大街的到处都是a4l。但是这都不能成为给a4l外观减分的理由,就第一印象来说a4l还是非常惊艳的。日间行车灯经过一次小改款由led泪眼变成了光带,视觉效果明显提升,一看见车灯马上就能认出这是一辆a4l。
内饰:内饰还可以,对得起这个级别的车,用料什么的都可以,就是感觉内饰有点过时,毕竟快换代车型了,优惠那么高,就不用太苛求了,一句话在bba同级别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空间:目前单身自己一个用足够了,偶尔跟家里人出去也够用,可能家族里没什么大块头跟高个子。
配置:性价比很高,优惠很大,而且是豪华品牌,就趁现在马上换代的时候入手再合适不过了。
动力:起步一般,不过是CVT变速箱没办法,不过中段加速还是挺给力,反正2.0我开足够了
操控:综合不错,就是过弯侧倾有点严重。
油耗:目前才在磨合期,高点还是符合预期的。希望越来越好吧。
舒适:坐椅柔软,包裹性也好。隔音方面做得算不错。至少比我之前车好,毕竟贵那么多,再好一点的车也没开过(我没见过世面)。悬架软,再硬一点点就好了。 过一些不那么平的路面也不是很颠。长途驾驶也不累。老年人坐估计晕车有点严重。
Ⅲ 奥迪TTS这款车,它的操控性能如何
开高速过线确实让人心寒,但是没有BOM控制的概念,因为我没有猛开的习惯,对于一款专注于性能运动的双座跑车来说,TTS的市场反应其实是中等的。对于这个价位的跑车,保时捷718的最大扭矩是350n。米它采用了赛斯速度从赛车演变为s的tronic变速器,使TT能够在6秒内完成0-100km/h的高性能版本,显然有一个大的外壳类型。
但是TTRS比RS3贵很多。这不是形状的问题,而是M2和718S。一点也不好笑。我不知道为什么KOL TEM最近刷了RS3,也许它卖的车更重要。但是TTRS比RS3贵得多。其实这并不是因为外形,AMG的参赛者一定是宝马M-power和奥迪RS伊利,但近年来,梅赛德斯-奔驰是一款很不错的车型。
Ⅳ 奥迪A6L的质量值得信赖吗它的操控差吗
优点:性价比。比较过5系和E级,两个因为都是新车所以价格很牛气谈不下来,其实产品整体实力我觉得三家差不多,这个时候A6L的性价比优势就很明显了。
缺点:小空间不够,一上车手机随便放,下车的时候忘记取,闹了三次这样的情况了。
外观:灯太帅!特别是后面的流水转向灯,简直艳惊四座。可惜的是头灯也好尾灯也好,自己坐在驾驶室都看不到。
内饰:跟同级两个车相比,A6L的内饰也许没那么时尚,但是它扎实的做工和厚道的用料还是不错的,相比起来这种低调而豪华的感觉更对我的胃口。
空间:空间对于这个级别的车来说都不是问题,少许差别影响不到舒适性。但是要吐槽小空间不合理,没地方放手机,中间扶手箱连大点的纸巾也放不下。
动力:动力倒是挺不错的,红绿灯一脚油下去轻松第一名出线。发动机跟变速箱匹配度也高,换档感觉很平顺。
操控:这么大的车谈不上多少操控感,变道和过弯的时候要多看两眼后视镜。不过底盘还是挺舒服的,很扎实的感觉。
油耗:新车到我手上的时候油耗18个,吓尿了!现在开了一千多公里,一直在慢慢回落,现在是10升出头,能接受。
舒适:悬挂很舒服,走点烂路车里面没有明显感觉。座椅对身体的包裹也算到位,不过暂时没跑过长途,不知道开久了会不会累。
优点:行驶稳,动力强,外形大气,空间大,油耗还行,
缺点:就是起步慢,不给力,行驶平稳,油耗有点偏高,但是在接受能力范围之中。
选车理由:我看过奔驰E级,宝马五系,最终奥迪A6L这款系列是因为它给人感觉是大气,稳重,一目鸟然,这是我个人看法
操控:这车低俗转向很轻,毫不费力,虽然车身庞大开起来却很轻盈,油门一点就走,唯一的缺点就是拐弯的时候,特别是拐急弯的时候这车方向不回正,必须你自己回过来,否则很容易失控,所以这车拐弯的时候还是慢点,不适合激烈驾驶。
油耗:20T的油耗还是比较省的,综合11-12个吧(市区偏多),变速箱功不可没。
舒适:刚开始开这车的时候感觉是在开船,呵呵,悬挂会把大部分的颠簸过滤掉,比较舒适,符合官车的要求,我想这要是大部分人购买此车的原因吧,买车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舒适快速的把人从A点送到B点吗,奥迪车完全可以满足你的要求。
Ⅳ 奥迪A6L新能源这款车,它的操控性能如何
通常我们买车前会问周围的朋友或认识车的人那辆车的情况。那么奥迪A6L新能源车怎么样?今天请我们一位车主,分享驾驶奥迪A6L新能源470公里后的真实感受和评价,想了解奥迪A6L新能源的朋友们也一起来看看!动力十足,车辆操纵灵敏,舒适度好,安全性好。缺点是悬挂太硬,走烂路的时候有点坑。上市的话,我会很喜欢他的。外观很漂亮我不认为我决定买它。
其他都差不多,感觉不到车重达两吨。在动力方面,A6L的新能源动力足够了。由于马达的辅助,两吨的车是100米6.7S。A6L新能源是4驱动器版本,机箱采用5连杆悬架,渐变方向盘,操作准确,滚动控制好,舒适灵活,准确,没有加速的头部感,旋转没有滚动感。A6L的新能源采用低速电力驱动,丝绸加速滑动,噪音小,动力丰富。A6L新能源的价格与45TFSI4驱动器版本相似,电力驱动多,当然很划算。在组成方面,BBA都要有,新能源是一种车型,避免选择困难症。
Ⅵ 奥迪S6这款车,它的操控性能如何
全新奥迪S6的排量较现款车型有明显下降,其排量税有望降低。而它的动力性能依然表现强悍,舒适性还不错,空气悬架调整到舒适模式跟a6差不太多,当然由于轮胎比较宽和薄会导从中控来看,该车饰以干练的触控式液晶中控屏,让内饰风格给人印象深刻,看着相当霸气。致路感稍微明显和稍硬,整体依旧算舒适。新款奥迪S6,定位中大型轿车,实拍。外观采用黑色涂装,前脸采用黑色六边形格栅造型,引擎盖上两侧隆起的线条富有力量感。
没有选装运动差速锁,还算精准,转向精准度比较满意,路感反馈比较模糊,急加速打滑。相对于奥迪A6L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还是多了空气悬挂的,底盘调教稍微偏运动,S6更像是A6L的性能套件版本,不论是包围造型,还是中网镀铬,不过好在的是全新奥迪S6每根横格栅均采用双镀铬条。
Ⅶ 奥迪Q5L Sportback这款车,它的操控性能如何
奥迪Q5LSportback可以看作Coupe版本的奥迪Q5L。Coupe版SUV的始作俑者是宝马X6。宝马X6一直叫好,最大的欧洲市场也常年卖出17162辆,所以奥迪一直跟不上风。但是现在的行情开始改变,奥迪终于坐不住了。这次我们试驾的是大众奥迪Q5LSportback202145TFSI可选,为了方便叙述,由于汽车状况、道路状况、湿度、气温及周围环境不同,加速、刹车、操作、实际使用时间及静音测试等数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客观比较依据。
Q5LSportback取得了与官方6.8秒成绩相似的6.92秒最快成绩。从动力来看,Q5LSportback找不到值得指出的东西,而且机箱的表达也相当有规律。综合电力、车辆重量、这一成绩在我们的测试历史上仅次于SkodakMing2021PRO。双离合器变速器的传动效率由此可见。就刹车而言,对1.9吨的车常规成绩太惊人了。但是26.38%的刹车热衰减二分差数据并不完善。根据我们的等级,刹车热衰减二分差25%是完美的。50%是优秀的.
Ⅷ 奥迪RS Q8这款车,它的操控性能如何
如今的SUV都喜欢强化自己的运动属性,尤其是豪华品牌的旗舰SUV,喜欢追求速度。现在豪华品牌的旗舰SUV车型都不推出个性化车型,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比如保时捷CayenneTurbo、路虎揽胜SVR、宝马X5M等车型,它们的动力参数完全比非跑车差,完全是隐藏在SUV外观下的超跑!当然,这个价格太贵了,普通人接受不了。给大家介绍的SUV是奥迪RSQ8,号称奥迪性能最强的车。
三屏联动让这款车充满科技元素,奥迪的科技真的不够。大型SUV奥迪RSQ8也获得了新北圈最快圈速纪录,耗时7分42秒。对于一辆两吨级的SUV来说,这个成绩非常出色,有实力与保时捷911GT3RS一较高下。如果你有钱,你会对这辆车做点什么吗?
Ⅸ 奥迪SQ5这款车,它的操控性能如何
该车测试造型和内饰都是由欧版车精细驾驶到精准抓地力,然后mini对比ds价格。几乎是迷你以外价格的一倍。迷你内饰全是塑料,没有车档。驾驶噪音太大了。现在四辆车都要炫耀和对比奥迪品牌。两三个问题,甲虫越坏,三个问题,盒子玻璃是关着的。钥匙插上总需要找到合适的位置才能打出总席德车语的雪铁龙c二。有些问题忍家省十匹马六个保养基本没问题。ds为十四c二。
这对我来说是一场噩梦,我放弃了,没有买,但也是巧合。我说我没买。有一天没打算转了马上联系卖家,了解各种信息,和老婆商量。我老婆不同意,就不想要二手车,还要去别的地方买,更惨。估计北京搬不进去。老婆说想买就买宝马x三或者大切诺基。之前她带我老婆去看这两辆车,因为置换的钱不合适,所以我没有买。这一次,我暗暗决定。如果错过了这次,我会和这一代q五说再见,因为一直都是。
Ⅹ 奥迪A6L的操控怎么样跑高速飘吗
优点:空间很大,特别是后排,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缺点:担心变速箱,低速转向有“嗝嗝”的声音,高速刹车不如日系平稳。
外观:观大气、稳重,车身线条圆润,尾部尾翼运动时尚。
内饰:仪表盘很有科技感,车内各个地方做工不错。
空间:满意,还大的。
配置:买卖当下值吧,车越来越便宜,房子越来越贵,早买早享受
动力:动力在高速上非常强劲,随叫随到,超车无压力,并且冲起车来速度一直往上走。因为磨合期,控制转速在1600转一下,起步还是很有挖掘空间的,前提是要提前释放电子手刹,或者取消自动驻车,否则起步要慢2秒。
操控:看看这么大的车,操控可以,底盘扎实,转弯很稳,要稍微加点油,跑高速很稳,不飘
油耗:很满意
舒适:音响可以,坐起很稳。
优点:当属外观,话说回来,谁买车不是先看的外观啊。对不?
缺点:当初新出这款车的时候没有优惠,现在降价太严重,有点上火。
外观:自我感觉外观相比老款有一定的提升,慢慢的在改变官车形象,想运动性迈了一步,前大灯后尾灯很有科技感,整体大而稳的车身给驾驶者很大的信心去驾驭。
内饰:14款的35fsi豪华标配有灯光包,门把手下方,车顶灯,氛围灯通通都是LED(淡淡的白色,可惜不能像奔驰e那样有颜色可选),而且效果一流,尤其是晚上的时候,说赏心悦目绝对不是夸张。桃木的装饰面板虽然稍显老气但不难看,棕色内饰的皮质细腻(但又不像5系豪华型卡其色内饰那么的软 -- 没那么容易起褶子),手感一流,按钮阻尼适中,比较脆,手感也不错,各个组件之间严丝合缝(这一点比宝马5好,与奔驰差不多),目视效果很好
空间:够大,后排空间适中
缺点:车还是有点大了,小区停车位不好停,小区比较老了,路很窄,感觉走到哪里雷达都在响。
外观:可以
内饰:和大众群体觉得一样,几十万的车还是布座椅,太坑太降档次了
空间:很好 可以说是无敌了···
配置:BBA里面算高的
动力:新车没舍得踩,开了一趟高速也就开100,推背感有那么一丢丢,不太明显,之前试驾过16款Q7,没有可比性,还开过528,那个加速感真的不用说了。
操控:目前感觉一般
油耗:磨合期,14.8左右
舒适:一般,德国车的隔音没有日本车做得好,同样价格的日本车基本上完虐德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