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時間,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間,分別是什麼
第一次工業革命時間段: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後期;
第二次工業革命時間段:19世紀70年代——19世紀末20世紀初;
一戰時間段:1914——1918,
1919年簽訂《巴黎合約》和1921年的《華盛頓條約》,形成戰後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二戰時間段:1939——1945
2. 鍥涙″伐涓氶潻鍛界殑鏃墮棿鍜屾爣蹇楁槸浠涔
1. 絎涓嬈″伐涓氶潻鍛界殑鏃墮棿涓18涓栫邯60騫翠唬鑷19涓栫邯涓鏈燂紝榪欎竴鏃舵湡鐨勬爣蹇楁槸鎵嬪備笘錛堜漢綾誨紑濮嬭繘鍏ヨ捀奼芥椂浠o級銆傚伐涓氶潻鍛界殑鍙戠敓涓嶄粎浠呬緷璧栦簬灝戞暟鍙戞槑瀹剁殑鏅烘収錛屾洿澶氱殑鏄18涓栫邯鍚庢湡澶氱嶆湁鍒╁洜緔犵殑鍏卞悓浣滅敤銆傝稿氫負宸ヤ笟闈╁懡濂犲畾鍩虹鐨勫師鐞嗭紝鍦ㄩ潻鍛藉墠鏁頒笘綰宸茶鍙戠幇錛屼絾鐢變簬緙轟箯鎺ㄥ姩鍔涙湭琚搴旂敤浜庡伐涓氶嗗煙銆備緥濡傦紝钂告苯鍔ㄥ姏鍦ㄥ彜甯岃厞鍖栨椂浠g殑鍩冨強宸茶鐭ユ檽騫跺簲鐢錛屼絾鐩村埌鑻卞浗宸ヤ笟闈╁懡鏃舵湡錛屾墠琚騫挎硾鐢ㄤ簬鐭誇簳鎶芥按鍜屾満姊板姩鍔涖
2. 絎浜屾″伐涓氶潻鍛藉彂鐢熷湪19涓栫邯涓嬪崐鍙惰嚦20涓栫邯鍒濓紝榪欎竴鏃舵湡浜虹被寮濮嬭繘鍏ョ數姘旀椂浠o紝騫跺湪淇℃伅闈╁懡銆佽祫璁闈╁懡涓杈懼埌欏跺嘲銆18涓栫邯鍚庢湡寮濮嬬殑宸ヤ笟闈╁懡鎸佺畫鍒19涓栫邯鏈鏈燂紝鍏朵腑鍦1870騫村墠鍚庯紝縐戝﹀紑濮嬫樉钁楀獎鍝嶅伐涓氾紝澶ч噺鐢熶駭鎶鏈寰楀埌鏀瑰杽鍜屽簲鐢ㄣ
3. 絎涓夋″伐涓氶潻鍛藉彂鐢熷湪20涓栫邯鍚庡崐鏈燂紝綰﹀湪絎浜屾′笘鐣屽ぇ鎴樹箣鍚庯紝鏍囧織鐫浜虹被榪涘叆縐戞妧鏃朵唬銆傝繖涓鏃舵湡鐨勯噸瑕佸彂灞曞寘鎷鐢熺墿鍏嬮殕鎶鏈鐨勫嚭鐜板拰鑸澶╃戞妧鐨勫彂灞曘傛妧鏈闈╁懡鎺ㄥ姩浜嗕駭涓氭ā寮忕殑杞鍨嬶紝甯︽潵浜嗘柊緇忔祹鍜屾柊浜т笟鐨勬椂浠g壒寰併
4. 絎鍥涙″伐涓氶潻鍛藉嬩簬2013騫存眽璇哄▉宸ヤ笟鍗氳堜細涓婏紝鍏舵牳蹇冪洰鐨勬槸鎻愰珮寰峰浗宸ヤ笟鐨勭珵浜夊姏銆傝ラ」鐩鐢卞痙鍥借仈閭︽暀鑲插矓鍙婄爺絀墮儴鍜岃仈閭︾粡嫻庢妧鏈閮ㄨ仈鍚堣祫鍔╋紝鎶曡祫棰勮¤揪2浜挎у厓銆傚叾鐩鏍囨槸鎻愬崌鍒墮犱笟鏅鴻兘鍖栨按騫籌紝寤虹珛鍏鋒湁閫傚簲鎬с佽祫婧愭晥鐜囧強鍩哄洜宸ョ▼瀛︾殑鏅烘収宸ュ巶錛屽苟鍦ㄥ晢涓氭祦紼嬪強浠峰兼祦紼嬩腑鏁村悎瀹㈡埛鍙婂晢涓氫紮浼淬
鎵╁睍璧勬枡鎸囧嚭錛屽伐涓氶潻鍛借搗婧愪簬鑻辨牸鍏頒腑閮ㄥ湴鍖猴紝寮濮嬬殑鏍囧織鏄鍝堟牸閲屽か鏂鍙戞槑鐨勭弽濡綰虹罕鏈猴紝鑰屽伐涓氶潻鍛界殑鏍囧織鏄鐡︾壒鏀硅壇鐨勮捀奼芥満銆傚敖綆¤捀奼芥満騫墮潪鐡︾壒鍙戞槑錛屼絾浠栧硅捀奼芥満鐨勬敼榪涘瑰伐涓氶潻鍛戒駭鐢熶簡娣辮繙褰卞搷銆傚伐涓氶潻鍛介殢鍚庝紶鎾鍒版ф床澶ч檰鍜屽寳緹庡湴鍖猴紝鏈緇堝獎鍝嶅埌涓栫晫鍚勫浗銆
3. 工業革命到現在為止共有幾次每次的代表是什麼
三次。
1、第一次工業革命
【時間】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
【興起地】英國
【代表】英國瓦特發明蒸汽機。
2、第二次工業革命
【時間】19世紀下半葉--20世紀初
【興起地】德國
【代表】內燃機的發明
3、第三次工業革命
【時間】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
【興起地】美國
【代表】電子計算機的發明
(3)工業革命前後是什麼擴展閱讀:
工業革命對社會思想的影響
1、工業革命使人感覺「人定勝天」,各種物質對人思想的沖擊很大。
2、工業革命的大工業物質化,社會矛盾對立,導致了馬克思主義的產生。
3、物質的大量富餘和人民的相對貧困,使社會矛盾加劇,革命思潮洶涌,英國等國通過改革實行「民主」,使近代國家體制真正產生。
4、確立了發財致富的社會價值觀。
4. 人類歷史上出現的4次工業革命分別指的是
1、第一次: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人類開始進入蒸汽時代)
工業革命不能僅僅歸因於一小群發明者的天才。雖然天才無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紀後期起作用的種種有利力量的結合。除了在強有力的需要的刺激下,發明者很少作出發明。作為種種新發明的基礎的許多原理在工業革命前數世紀已為人們所知道,但是,由於缺乏刺激,它們未被應用於工業。
2、第二次:19世紀下半葉——20世紀初(人類開始進入電氣時代,並在信息革命、資訊革命中達到頂峰)
18世紀後期開始的工業革命已穩步地、不懈地繼續到19世紀末期。因此,將其發展過程劃分為不同的時期,實質上是武斷的。然而,若把1870年看作一個過渡日期,還是可以作一劃分。正是在1870年前後,出現了兩個重要的發展——科學開始大大地影響工業,大量生產的技術得到了改善和應用。
3、第三次:20世紀後半期,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進入科技時代,生物克隆技術的出現,航天科技的出現,歐美有稱為21世紀系統與合成生物學將引發第三次工業革命,也即生物科技與產業革命)。
4、第四次工業革命,是繼蒸汽技術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人工智慧、新材料技術、分子工程、石墨烯、虛擬現實、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為技術突破口的工業革命。
(4)工業革命前後是什麼擴展閱讀:
科技進步和新技術的出現帶來的變化毫無疑問將影響整個世界。雖然我可以在在世期間目睹中部歐洲這幾十年的變遷,但中部非洲的學生們卻不能在他們的國家裡看到同樣的轉變,或許下代人可以看到,至少這代人看不到。
就像盡管19世紀就發明了電,但這個世界很多地區的人們還沒有用上電;大規模電腦化已經推進了半個世紀,但絕大多數人類依然無法享受它帶來的福利;1879年英國的紐卡斯爾就點亮了世界第一盞街燈,而飽受內戰摧殘的索馬里摩加迪沙在2012年依然黑暗。任何改變都需要時間,科技進步也是一樣,盡管其帶來的改變將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加快。
5. 前三次工業革命如何改變世界格局
第一次工業革命起止時間:
18世紀60年代~1840年前後涉及范圍:主要是棉紡織業部門用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革命性的變化.
主要成果:英國機械師瓦特改進了蒸汽機(標志性成果) 美國人首先造出了蒸汽機作動力的輪船 英國工程師史蒂芬孫發明了火車機車
第二次工業革命起止時間:
19世紀70年代~19世紀末20世紀初 涉及范圍:將蒸汽時代引入電氣時代、蒸汽改電力 人類開始涉及高科技主要成果:美國科學家愛迪生1897年研製碳絲燈泡 西門子研製出發電機 德國卡爾本茨設計出內燃機(不是交通工具)(標志性成果) 20世紀初 人們製造出飛艇 1903年12月的一天美國萊特兄弟製成飛機
第一次工業革命對世界格局的影響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
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世界格局的影響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從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