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冶煉鎢的方法
鎢的冶煉過程包括精礦分解、鎢粉和緻密鎢製取等步驟。
一、鎢精礦分解法:火法和濕法。
① 火法分解常用碳酸鈉燒結法。該方法是將黑鎢精礦和碳酸鈉一起放置在回轉窯內於800~900℃下燒結。處理白鎢精礦時還需加入石英砂,目的是獲得溶解度小的原硅酸鈣,燒結溫度約為1000℃。經約兩小時的燒結,精礦分解率可達98~99.5%。燒結料在80~90℃ 下用水浸出,過濾後得鎢酸鈉溶液和不溶殘渣。
② 濕法分為鹼分解法和酸分解法。分解黑鎢精礦時,用氫氧化鈉溶液在110~130 ℃或更高的溫度下浸出。白鎢精礦則用碳酸鈉溶液在高壓釜內於200~230 ℃浸出,或用鹽酸於90 ℃分解,得固態粗鎢酸。濕法處理鎢精礦的分解率可達到98~99%。
鎢化合物提純
鎢酸鈉溶液所含硅、磷和砷等雜質在溶液中分別呈硅酸鈉、磷乎耐酸氫鈉和砷酸氫鈉狀態。煮沸溶液並用稀鹽酸中和,當溶液pH為8~9時,硅酸鈉水解成硅酸凝聚沉澱,加入氯化鎂和氯化銨溶液,使磷、砷生成溶解度很小的磷酸銨鎂和砷酸銨鎂沉澱除去。
加硫化鈉到鎢酸鈉溶液中,鉬先於鎢形成硫代鉬酸鈉,用鹽酸中和,使溶液pH為2.5~3.0時,鉬成難溶的三硫化鉬沉澱除去。在凈化後的鎢酸鈉溶液中加入氯化鈣溶液,得鎢酸鈣(CaWO)沉澱,用鹽酸分解鎢酸鈣沉澱得工業鎢酸,鎢酸於700~800 ℃下煅燒,得到工業純三氧化鎢。
如果製取化學純三氧化鎢可將工業鎢酸溶解於氨水中,得到鎢酸銨溶液,硅等雜質留於渣中。溶液經蒸發結晶處理,得到片狀的仲鎢酸銨[5(NH) O 12WO 5H O]晶體。由於仲鉬酸銨的溶解度大歲鄭春於仲鎢酸銨,結晶後,仲鎢酸銨晶體的含鉬量降低。仲鎢酸銨乾燥後,於500~800 ℃下煅燒,即得化學純三氧化鎢。70年代採用叔胺 (R N)法或法使鎢酸鈉溶液轉換成鎢酸銨溶液,簡化了工藝流程,提高了鎢的回收率。
二、鎢粉製取
鎢粉經過成形、燒結、熔化等處理,得到緻密鎢。工業上用粉末冶金法,即用鎢粉或含添加劑成分的鎢粉,經模壓成形——預燒——垂熔燒結和等靜壓成形——間接燒結成條(摻雜條、合金條)兩種工藝,前一種工藝常用於小條大批量生產,而高純鎢產品一般經電子叢租束熔煉。
三、由鎢粉製取鎢條,主要經過成形和燒結兩個過程:
① 成形。有模壓(機械成形法)和等靜壓成形兩種方法。前者一般只用於壓制尺寸和單重小的坯條,操作較為容易,能較准確地控制坯條尺寸及外觀質量,但壓坯密度小而不均勻。等靜壓成形方法能壓制單重和尺寸較大的坯條(形狀有圓形、長方形和矩形)、管坯和復雜零件,壓坯密度大且均勻。但壓坯尺寸及外觀質量較模壓法差,一般在燒結前要進行機械加工整形。
②燒結。有垂熔燒結(直接燒結法)和間接燒結法。燒結前壓坯要進行預燒脫除成形劑。垂熔燒結只用於小坯條燒結。間接燒結法又分氫氣保護燒結和真空燒結工藝,可燒結大尺寸鎢坯或要經過機械加工的鎢部件。
❷ 鹼在工業上有什麼作用啊,要詳細的
鹼是指有別於工業用鹼的純鹼(碳酸鈉)和小蘇打(碳酸氫鈉),小蘇打是由純鹼的溶液或結晶吸收二氧化碳之後的製成品,二者本質上沒有區別。食用鹼呈固體狀態,圓形,色潔白,易溶於水。食鹼並不是一種常用調味品,它只是一種食品疏鬆劑和肉類嫩化劑,能使干貨原料迅速漲發,軟化纖維,去除發面團的酸味,適當使用可為食品帶來極佳的色、香、味、形,以增進人們的食慾。食鹼大量應用於食品加工上如面條、麵包、饅頭等。
建材領域,玻璃工業是純鹼的最大消費部門,每噸玻璃消耗純鹼0.2噸。
化學工業,用於制水玻璃、重鉻酸鈉、硝酸鈉、氟化鈉、小蘇打、硼砂、磷酸三鈉等。
冶金工業,用作冶煉助熔劑、選礦用浮選劑,煉鋼和煉銻用作脫硫劑
印染工業,用作軟水劑。
製革工業,用於原料皮的脫脂、中和鉻鞣革和提高鉻鞣液鹼度。
日化方面,用於生產合成洗滌劑添加劑三聚磷酸鈉和其他磷酸鈉鹽等。
食品工業,食用級純鹼用於生產味精、麵食等。
此外,在分析化驗領域,定量分析中標定酸液的 基準。測定鋁、硫、銅、鉛和鋅。檢驗尿液和全血葡萄糖。分析水泥中二氧化硅的助熔劑、金屬金相分析等。